Workflow
华远地产(60074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600743华远地产(600743)2023-04-28 00:00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92亿元,同比下降20.22%[7]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171.08万元,同比下降不适用[7]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3,220.87万元,同比下降不适用[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624.26万元,同比下降75.42%[7]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0,101.68万元,同比下降33.59%[7] - 公司总资产为4,446,639.63万元,同比下降20.95%[7]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751元,同比下降不适用[7]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61%,同比下降66.28个百分点[7]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80%,同比下降65.49个百分点[7] - 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4] 房地产行业 - 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32,895亿元,同比下降10.0%,为近二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7] - 2022年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100,646亿元,同比下降9.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总额的75.7%[17] - 2022年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05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3.4%[17] -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价款9,166亿元,同比下降48.4%[17] - 2022年300城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为3.1%,较上年下降7.8个百分点[17] -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4%[17] -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86,2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0%[17] - 2022年全年新开工面积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17] - 2022年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3%[18] - 2022年1-12月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降26.7%[18] - 2022年12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和0.6%[18] - 2022年12月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跌1.1%和3.2%[18] - 2022年12月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跌3.9%和4.8%[18] - 2022年底商品房待售面积较2021年底增加5,343万平方米[18]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租赁[22] - 公司以党建引领发展,赓续国企红色基因[23][24] - 公司四十载沉淀铸品牌,行稳致远促发展[23][25] - 公司时刻关注行业宏观政策调整,灵活调整经营策略[23] - 公司业务涵盖房地产、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科技实业、扶农助农等多个领域[26] - 公司品牌力持续保持行业百强,最高排名第26位,自媒体运营水平持续保持行业百强,最高排名第38位[26] - 公司坚持"责任地产,品质建筑"的企业使命,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26] - 公司着力打造的华远Hi平台作为公司独有的客户服务平台,获得客户与行业认可[26] - 公司积极培育新的转型发展业务机会,成立城市发展事业部推进城市更新、商业资产经营等"房地产+"业务[27] - 公司持续优化资本负债结构,多维贡献资金增量,确保资金安全[28] - 公司对区域公司进行结构性优化,推动人力资源体系改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30] - 报告期内公司开复工面积4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8%[31]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签约额67.52亿元,同比下降34%[31]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回款85.44亿元,同比下降47%[31] -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0.89亿元,同比下降19.32%[33]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为10.69亿元,同比下降19.32%[33] - 公司酒店业务收入为1.92亿元,同比下降17.61%[33]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为6.52%,同比下降9.72个百分点[33] - 公司酒店业务毛利率为27.01%,同比下降7.45个百分点[33] - 公司租赁业务毛利率为67.20%,同比增加21.94个百分点[33]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42%[35]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0.83%[36] -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03%,主要是销售推广费减少[3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42%,主要是销售回款减少[38] - 公司资产负债状况良好,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预付账款等项目变动较大[39] - 公司主要资产如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受到抵押限制[40] - 公司在北京、涿州、石家庄、西安、银川、重庆等地开发多个房地产项目[40,41] - 公司在建项目包括海蓝城一期、海蓝城二期、昆仑赋、辰悦、华时代等[41] - 公司已竣工项目包括铭悦园、铭悦好天地、和墅、华中心、石景山项目等[41] - 公司部分项目权益比例为100%,部分为51%或60%[41] - 公司在建和已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合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41] - 公司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41] - 公司在银川地区拟建长河湾项目[41] - 公司在重庆地区已竣工春风度一期项目[41] - 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竣工项目共计54个[42] - 公司在报告期内总投资额达到637,106万元[31] -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际投资额达到416,579万元[26] - 公司在报告期内已售(含已结转)面积达到22,954平方米[2] - 公司在报告期内已结转收入金额达到7,225.75万元[2] - 公司在报告期内待结转面积达到421.09平方米[2] - 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权益比例为100%[24][25][26][27][28][29][30][31][32][33][34][44][45][46][47][48] - 公司在报告期内竣工项目权益比例为100%[27][28][29][30][31][32][33][34][37][38][44][45][46][47][48] - 公司在报告期内在建项目权益比例为50%[35][36][39][40][41][42][43] - 公司在报告期内拟建项目权益比例为49%[42][43] -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实现销售金额675,294万元,销售面积495,889平方米,实现结转收入金额1,061,260.11万元,结转面积809,126.17平方米,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1,853,245.28平方米[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用于出租经营的主要房产面积共计约13.55万平方米,已出租经营面积约为13.33万平方米,出租率约为98%,报告期内完成出租经营收入22,241.01万元[2] - 报告期末融资总额为1,358,351.32万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5.55%,利息资本化金额为79,428.86万元[3] - 报告期内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9,154,318.74元[4] - 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的具体情况详见财务报告[5]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快速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挑战,坚持"强回款、降成本、提品质"的经营方针[15] - 公司从长远着手积极开拓思路挖掘资源,拓展"房地产+"业务,为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15] - 公司将继续深耕现有区域,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商业资产经营等"房地产+"业务[54] - 公司将以城市更新、代建、租赁等业务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低效楼宇更新改造的标杆项目[54] - 公司将实行开源节流"两手抓",加速销售回款的同时,逐步扩大成本管理半径[56] - 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营销力度,通过销售团队的整编,形成营销合力,打造有战斗力营销团队[56] - 公司将持续优化财务结构,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56] - 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53] - 公司将以转型为抓手,以"综合运营商"经验为基础,在更新改造和运营服务等方面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54] - 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差异化特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52] - 公司将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渠道拓展和产品创新力度,以销售回款及融资放款为核心抓手,优化融资及负债规模,保障传统融资渠道[57] - 公司将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关注外部环境,紧抓核心系统性风险,强化合规审计管控,实现降成本增利润的整体战略目标[57] - 公司将持续提供改善生活质量的产品与服务,用情感呈现美居生活品质,并结合新技术对产品不断创新升级[58] - 公司将依托"华远Hi平台"构建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将服务深入全开发链条,让丰富资源供业主专享[58] - 公司将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形成上有统筹指导、中有协调拓展、下有持续深耕的科学组织体系,提升整体运营效率[60] - 2023年公司计划开复工面积约335万平方米,销售签约额约100亿元,投资总额约77.7亿元[61]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房地产+"业务,增强抗风险能力[64] - 公司将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科学的施工组织等措施,降低项目开发和成本风险[64] - 公司将利用品牌优势拓宽营销渠道,加强销售管理力度,降低项目销售风险[64] - 公司将加强内部资金统筹管理,拓展多种筹资渠道,提高抗财务风险能力[64] 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严格履行"五分开"承诺,确保公司独立运作[2] - 公司制度严谨,治理规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将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2]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年报、利润分配方案、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3,4]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22年度提供财务资助的议案[7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持股变动情况,以及从公司获得的报酬情况[7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的主要工作经历[73-81] - 公司2021年年报及年报摘要、2021年董事会工作报告、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21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2021年财务决算和审计报告、2021年利润分配方案、2022年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等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93][94] - 公司续聘会计师事务所、为资产负债率为70%以上和70%以下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为合营或联营公司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