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59,979.53万元,同比增长16.9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08.94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870.77万元,同比下降52.03%[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2,144.07万元,同比下降14.84%[10] - 总资产为4,104,742.01万元,同比下降7.69%[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9元/股,同比亏损扩大[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94%,同比下降17.95个百分点[1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96%,同比下降17.89个百分点[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440,504.81万元,同比增长17.61%[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7,484.54万元,同比增长140.88%[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89万元,同比下降143.62%[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129.45万元,同比下降[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合并报表范围净利润为-64,264.56万元,亏损金额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为10.23%[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比率为1.06,较上年度末下降30.17%,主要由于一年内到期债务增加导致流动负债增加[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速动比率为0.27,较上年度末下降18.73%,主要由于一年内到期债务增加导致流动负债增加[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87.40%,较上年度末上升1.78%,主要由于资产规模降低幅度大于负债规模降低幅度[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1,263.5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EBITDA全部债务比为-0.0126,较上年同期下降205.00%,主要由于净利润减少[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保障倍数为-1.11,较上年同期下降276.21%,主要由于净利润减少[7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48.4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68亿元减少11.45%[7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存货为243.9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0.88亿元减少23.98%[7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投资性房地产为53.6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3亿元大幅增加1461.67%[7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合同负债为130.3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8.21亿元减少5.71%[7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长期借款为33.3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36亿元增加3.18%[7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应付债券为9.9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36亿元减少86.46%[7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未分配利润为-12.3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83亿元减少111.89%[7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其他应收款为108.5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6.39亿元减少6.70%[7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5.997亿元,同比增长16.9%[8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49.877亿元,同比增长17.4%[8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42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72.4%[8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32.5%[8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79元/股,同比下降196.8%[8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650.341亿元,同比增长595.7%[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99.297亿元,同比下降86.5%[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41.042亿元,同比下降0.1%[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7484.54万元,同比增长140.8%[8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985,089.47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2,201,698.56元大幅下降[85]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8,707,657.73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4,980,288.58元下降52%[86]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8,884.87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5,751,896.74元显著减少[86] - 2023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1,294,473.74元,较2022年同期的-3,124,375,636.64元有所改善[87] - 2023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34,815,176.49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1,703,641,741.59元有所改善[87]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8,615,740.73元,较2022年同期的413,389,149.08元大幅增长[8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8,899,999.76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418,978,690.70元有所恶化[88]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1.12亿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减少51.21亿元和所有者投入减少32.7亿元[89]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498.51万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减少498.51万元[91]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23.74亿元,主要由于所有者投入增加74.09亿元和综合收益总额减少22.03亿元[90]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220.17万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增加220.17万元[92] 房地产行业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71亿平方米,下降6.9%[13] - 2023年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4.9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63亿平方米,下降24.9%[13] - 2023年上半年房屋竣工面积3.3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6亿平方米,增长18.5%[13] - 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9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8%[13] - 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6.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7%[13] - 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待售面积6.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8.0%[14]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下降均超三成,降至近十年来同期最低[14] - 2023年上半年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升至58%,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由上年的42%降至9%[14] 公司项目与土地储备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签约额36.48亿元,同比减少0.8%[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完成销售签约面积30.5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5.1%[24] - 公司操盘及并表项目实现开复工面积约31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约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40万平方米[24] - 报告期内无新增土地储备[25] - 铭悦园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01,874平方米,已竣工面积401,874平方米,总投资额369,394万元[27] - 铭悦好天地项目总建筑面积158,229平方米,已竣工面积158,229平方米,总投资额199,267万元[27] - 和墅项目总建筑面积188,314平方米,已竣工面积188,314平方米,总投资额205,009万元[27] - 华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302,332平方米,已竣工面积302,332平方米,总投资额501,981万元[27] - 石景山项目总建筑面积217,709平方米,已竣工面积217,709平方米,总投资额749,720万元[27] - 龙湖长安天街项目总建筑面积153,094平方米,已竣工面积153,094平方米,总投资额202,708万元[27] - 和府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212,171平方米,在建面积140,171平方米,总投资额273,700万元[27] - 和府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291,535平方米,在建面积108,286平方米,总投资额252,610万元[27] - 任丘石油海蓝城项目总建筑面积1,292,028平方米,已竣工面积1,292,028平方米,总投资额862,434万元[27] - 海蓝和光项目总建筑面积247,210平方米,在建面积102,832平方米,总投资额195,779万元[27] 公司品牌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克而瑞发布的《人气官微TOP10》中最高排名第4位[18] - 公司官方视频号入围凤凰网风财讯房企官方视频号榜《影响力指数50强》榜单,位列第28位[18] - 公司Hi平台与58,000余位业主建立链接,实现良好的社区生态与服务体验[19] - 公司在克而瑞发布的《2023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传播力TOP100排行榜》中排名第55位[18] - 公司在亿翰发布的《2023年中国典型房企品牌研究指数TOP50》中最高排名第27位[18]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布局京津冀区域、西部区域、南部区域,入驻城市包括北京、西安、长沙、天津、广州、重庆、石家庄、佛山、银川、涿州、任丘等[20] 公司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房地产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变化[34] - 公司面临项目开发风险,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涉及合作方多,需通过慎重的购地决策和精心的规划设计降低风险[34] - 公司面临销售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通过市场研究、项目设计规划和多种营销手段降低销售风险[34] - 公司面临财务风险,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需加强资金统筹规划和全面预算管理[34] - 公司面临土地储备风险,需紧密跟踪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土地政策调整,通过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和联合开发等方式增加土地储备[35]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李学江和监事高海英因到法定退休年龄离任,选举常玲为董事,曾焜为监事[38]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39]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6年5月11日审议通过了股权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0,058户[56] - 公司注册资本为77,812.9126万元,由原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而来[93]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为234,610.09万股,注册资本为234,610.09万元[96]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包括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租赁、土地开发、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96] - 公司母公司为北京市华远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96]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49家子公司[97] 公司财务与会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99]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100]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03]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0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05]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09] - 公司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反映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11]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少数股东分担的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12] - 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将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并调整期初数和比较报表[11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15] - 处置子公司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7] - 分步处置子公司时,若交易为一揽子交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1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21]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中确认与利益份额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23] - 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25]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31]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3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5]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146] -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150]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155]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方法包括以单项或组合方式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估计[157] - 公司对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通常逾期超过30日即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60] - 公司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是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发生信用减值[162] - 公司对租赁应收款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164] - 公司对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69][170] - 公司对合同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与金融工具一致[177] - 公司对持有待售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时,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181] - 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方法包括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84][185] - 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89] - 公司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90] - 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191] - 公司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收益[192] - 公司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生的净亏损,除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外,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193]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4] - 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结转[195] - 因处置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196] -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权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197] -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98] -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199] 公司债券与融资 - 公司2021年发行的四期公司债券余额分别为15亿元、15亿元、21亿元和10亿元,利率分别为4.50%、4.40%、4.20%和3.73%[58] - 公司2022年发行的第一期公司债券余额为3亿元,利率为3.19%[59] - 公司主体
华远地产(600743)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