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871.05万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可供分配利润 -575,091.06万元,2018年度不分配不转增[5] - 2018年营业收入10,511,383,456.06元,较2017年增长2.53%[21]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710,540.79元,较2017年增长52.89%[21]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94,230,621.22元[21]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4,437,302.34元,较2017年减少30.40%[21] - 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928,122,659.81元,较2017年末增长0.90%[21] - 2018年末总资产34,047,325,622.84元,较2017年末增长2.00%[21] - 2018年基本每股收益0.0188元/股,较2017年增长46.88%[22] - 2018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0%,较2017年减少0.29个百分点[22] - 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24%,较2017年减少3.41个百分点[22]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11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同比增长14.34%,新增订货130.3亿元,回款110亿元,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7.57%[43] - 2018年营业收入10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3%;营业成本88.55亿元,增长4.19%;销售费用1.63亿元,下降15.83%;管理费用6.03亿元,增长15.34%;研发费用2.56亿元,增长43.44%;财务费用4.72亿元,下降27.28%[45]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4亿元,较上年下降30.4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9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08亿元[45] - 2018年销售费用162,614,950.99元,同比减少15.83%;管理费用602,763,602.87元,同比增加15.34%;财务费用471,562,437.32元,同比减少27.28%;所得税费用54,408,770.34元,同比增加82.82%[56] - 研发投入合计394,864,515.8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76%,研发人员数量68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8.5%,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35.21%[58]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4,437,302.34元,同比减少30.4%[59] - 资产总计34,047,325,622.84元,同比增加2.00%;流动资产合计23,249,206,242.54元,同比增加3.16%;非流动资产合计10,798,119,380.30元,同比减少0.41%[60] - 货币资金2,588,579,047.19元,同比减少26.17%;预付款项1,393,649,027.83元,同比增加35.10%;其他应收款502,461,899.77元,同比增加136.85%;其他流动资产1,310,704,276.67元,同比增加1,204.12%[60] - 2018年末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4.25亿元,同比降低36.93%[61][63] - 2018年末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5.02亿元,同比增长136.85%[62] - 2018年末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3.11亿元,同比增长1204.12%[62] - 2018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0.97亿元,同比增长35.98%[63] - 2018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8.43亿元,同比降低34.65%[63] - 2018年末少数股东权益余额为1.15亿元,同比增加33.96%[63] - 2018年公司新增对外股权投资2项,对外股权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1900万元[66] - 2018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46373.33万元,均为境内主业投资[67] -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货币资金从35.06亿元降至25.89亿元,降幅26.15%[103]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从138.88亿元增至141.68亿元,增幅2.01%[103] - 预付款项从10.32亿元增至13.94亿元,增幅35.00%[103] - 其他应收款从2.12亿元增至5.02亿元,增幅136.85%[103] - 存货从37.99亿元降至32.86亿元,降幅13.59%[103] - 流动资产合计从225.37亿元增至232.49亿元,增幅3.16%[103]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108.42亿元降至107.98亿元,降幅0.41%[104] - 资产总计从333.80亿元增至340.47亿元,增幅2.01%[104] - 负债合计从224.64亿元增至230.05亿元,增幅2.41%[10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09.16亿元增至110.43亿元,增幅1.16%[104] - 2018年末公司资产总计34,047,325,622.84元,较期初33,379,524,388.55元增长2.00%[185] - 2018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3,249,206,242.54元,较期初22,537,148,011.84元增长3.16%[185] - 2018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0,798,119,380.30元,较期初10,842,376,376.71元下降0.41%[185] - 2018年末负债合计23,004,670,406.39元,较期初22,463,885,659.23元增长2.41%[186] - 2018年末流动负债合计17,019,375,062.51元,较期初17,012,446,097.58元增长0.04%[186] - 2018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5,985,295,343.88元,较期初5,451,439,561.65元增长9.80%[186] - 2018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1,042,655,216.45元,较期初10,915,638,729.32元增长1.16%[187] - 2018年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4,167,879,573.56元,较期初13,887,827,618.17元增长2.01%[185] - 2018年末固定资产为6,903,314,084.53元,较期初5,963,113,433.84元增长15.77%[185] - 2018年末短期借款为5,838,213,600.00元,较期初6,709,095,127.80元下降12.98%[18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14.68亿元,较期初余额329.79亿元下降4.58%[188]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02.05亿元,较期初余额214.68亿元下降6.34%[189]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12.63亿元,较期初余额115.11亿元下降2.16%[189]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05.11亿元,较上期发生额102.52亿元增长2.53%[191]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08.21亿元,较上期发生额102.04亿元增长6.04%[191]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3314.74万元,上期盈利2.10亿元[191] - 利润总额本期为1.20亿元,较上期1.05亿元增长14.34%[191] - 净利润本期为6601.00万元,较上期7555.24万元下降12.63%[191]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6221.90万元,较上期7584.16万元下降18%[192]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188元/股,较上期0.0128元/股增长46.88%[192] - 本期营业收入为51.34亿元,上期为56.56亿元,同比下降9.22%[194] - 本期营业利润为 -4.09亿元,上期为20.08亿元,同比下降120.37%[195] - 本期净利润为 -2.49亿元,上期为19.32亿元,同比下降112.90%[195]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4亿元,上期为9.83亿元,同比下降30.40%[198]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9亿元,上期为 -3.97亿元,同比增长14.68%[198]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08亿元,上期为 -0.54亿元,同比下降2322.22%[199] - 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9.64亿元,上期为5.32亿元,同比下降281.29%[199]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8.70亿元,上期为83.28亿元,同比下降5.50%[197] - 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4.88亿元,上期为56.27亿元,同比下降2.47%[198] - 本期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83.88亿元,上期为56.49亿元,同比增长48.48%[198] 各季度财务数据 - 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97亿、26.01亿、13.66亿、37.47亿[24] - 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97.65万、1905.06万、5684.57万、2583.76万[24] - 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149.66万、 - 122.13万、3724.10万、 - 3.52亿[24] - 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866.37万、 - 5.98亿、2.55亿、10.56亿[2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2016 - 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7263.30万、6802.48万、4.23亿[28] 业务结构及市场份额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重型机械及成套设备、金属制品等设计、制造、销售等[30] - 公司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占国内市场份额达80%以上[34] 科研与业务成果 - 2018年深化改革60条具体措施按节点全部完成,对29个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公开竞聘[37] - 签订世界最大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国内首台重型H型钢轧机等制造合同,中标新加坡项目全部17台加氢容器[38] - 2018年世界最大2400吨沸腾床锻焊加氢反应器等重大产品顺利完工交付,与20多家本地加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9] - 扩大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及堆内构件等4项制造资质,主要产品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40] - 完成国家课题“CAP1400反应堆压力容器研制”等8个项目验收工作,成功申报3项课题[40] - 首支国产调相机转轴试制成功,全球首台“华龙一号”主管道项目实现不锈钢主管道热加工全流程制造工艺突破[40] - 2018年公司有一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0] - 全年公司共取得32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项,组织完成3项国家核电标准制修订工作[40] 公司管理与运营 - 持续跟踪检查10大预算执行保障体系运行问题,修订完善制度29项[41] - 开展教育培训400余次,组织支部立项创新课题310项[4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械制造行业2018年营业收入78.46亿元,营业成本64.56亿元,毛利率17.7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67%,毛利率减少3.43个百分点[47] - 设计业务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均下降100%,毛利率减少13.28个百分点[47] - 运输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2067.62万元,营业成本2020.94万元,毛利率2.2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2%,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46%,毛利率减少6.35个百分点[47] - 冶金成套设备2018年收入29.65亿元,同比增加19.21%[51] - 核能设备2018年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加3.66%[51] - 重型压力容器2018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营业成本18.80亿元,毛利率25.3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60%,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7.47%,毛利率减少2.98个百分点[48] - 锻压设备2018年营业收入4
中国一重(601106) - 2018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