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7,178,080.50元[5] - 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72,921,480.16元,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27,292,148.02元[5] - 期末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267,590,654.13元[5]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7元(含税)[5] - 公司第二期回购股份计划累计支付30,003.35万元(不含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5] - 报告期内公司回购股份支付金额23,489.32万元视同现金分红[5] - 公司控股股东提出利润分配预案,剩余利润结转下年度[5]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3%[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7%[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12%[26] - 2020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98.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0%[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同比增长42.50%[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2%,同比增加2.53个百分点[27]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3.81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89.33万元人民币[29] - 2020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2.63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人民币[29]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67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6亿元人民币[29] - 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88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人民币[29] - 公司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996,646.19元,较2019年的1,253,405.17元大幅下降[30] - 2020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0,113,851.35元,较2019年的20,831,762.06元显著增加[30] - 公司2020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2,621,414.31元,较2019年的-22,248,109.41元有所增加[32] - 公司2020年所得税影响额为-9,565,315.77元,较2019年的-939,072.35元大幅增加[32] - 公司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9,136,759.21元,较2019年的21,650,558.53元有所增加[32]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7.99亿元,同比增长7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7亿元,同比增长42.37%[56] - 公司营业收入57.99亿元,同比增长72.63%;营业成本37.59亿元,同比增长104.14%[65] - 智能配用电行业营业收入25.80亿元,同比增长59.92%,毛利率28.08%,增加0.43个百分点[66] - 光伏行业营业收入30.49亿元,同比增长100.96%,毛利率41.52%,减少25.20个百分点[68] - 电能表、系统类产品及配件营业收入25.21亿元,同比增长58.96%,毛利率28.10%,增加0.19个百分点[68] - 光伏EPC营业收入16.01亿元,同比增长3,292.80%,毛利率15.81%,减少15.94个百分点[68] - 境内地区营业收入47.90亿元,同比增长60.89%,毛利率36.77%,减少11.23个百分点[68]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217.32%,毛利率27.96%,增加4.50个百分点[68] - 营业成本合计为37.31亿元,同比增长109.20%[7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1.8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7.67%[7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9.8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7.60%[75] - 销售费用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4.41%[76] - 管理费用为2.92亿元,同比增长25.74%[76] - 财务费用为3.57亿元,同比增长32.82%,主要系外币汇兑损失增加所致[76] - 研发投入合计为1.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6%[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8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7.83%[78] -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1.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6%,其中母公司研发投入1.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5%[79]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数为2,780,009,400.88元,占总资产的14.03%,较上期增长36.77%[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937,106,427.27元,占总资产的9.78%,较上期增长93.60%[8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33,035,800.63元,占总资产的0.17%,较上期增长55.01%[82] - 短期借款期末数为1,291,176,036.18元,占总资产的6.52%,较上期增长43.29%[82] - 应付票据期末数为729,188,739.90元,占总资产的3.68%,较上期增长132.67%[82] - 合同负债期末数为110,515,451.65元,占总资产的0.56%[8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数为570,062,000.00元,占总资产的2.88%,较上期增长83.04%[84]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比例为18.08%,派发现金红利180,291,542.30元[140] - 2020年公司回购股份支付金额234,893,168.39元,视同现金分红,分红比例合计为41.64%[140] - 2020年公司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97,178,080.50元[141] - 2019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12.24%,派发现金红利85,706,578.60元[141] - 2018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39.94%,派发现金红利303,749,907.34元[141] - 2020年公司回购股份支付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3.56%[143] - 2019年公司回购股份支付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0.13%[143] - 2018年公司回购股份支付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3.10%[143] - 公司控股股东提出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7元(含税)[140]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尚需提交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40] - 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报酬为190万元[149] - 公司回购注销了8,792,000股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回购均价为4.58元/股,使用资金总额为10,048.41万元[152] - 公司实际回购股份21,956,999股,占总股本的1.25%,回购最高价格为5.56元/股,最低价格为4.24元/股[15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4.53%,资信评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185] - 公司未来偿付可转债本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营业务稳定,资产负债率合理,资信状况良好[187] - 公司注销了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中8,792,000股限制性股票,有限售条件股份从8,792,000股减少至0股[192][195] - 公司因可转换债券转股增加了3,032股普通股[192][198] - 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从1,757,670,860股减少至1,748,881,892股,减少了8,788,968股[191]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0.50%降至0.00%,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比例从99.50%升至100.00%[191] - 公司股东总数从63,269户减少至57,312户[199] - 启东市华虹电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0.90%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199] - 公司资产和负债结构因股份变动有所下降,但影响较小[198] - 公司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部分激励对象未达解锁条件,导致限制性股票被回购注销[196] 新能源业务 - 公司新能源板块截至2020年底自主开发、投资并持有的各类光伏电站容量超过1.6GW[36] - 公司光伏运维团队已为超过150个光伏、风电电站提供全方位运维服务,总承运规模近2.5GW[36] - 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0.49亿元,同比增长100.96%,截至2020年底已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过1.6GW,在建项目约600MW[58] - 公司运维电站总容量近2.5GW,其中自持电站超过1.6GW,发电量超18.5亿度,人均运维效率提升10.5%,单兆瓦运维成本下降16%[59] - 公司依托自主设计的“林洋光伏智慧云平台”,开展“云平台远程监控+现场智能巡检+红外无人机巡检”三维巡检模式[59] - 公司累计完成城市路灯合同能源管理与维护管理、高速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与维护管理类等项目超3亿元,项目综合节能率超50%以上[60] - 公司期末持有光伏电站140座,总装机容量1605MW,较期初增加125MW[89] - 公司在手已核准的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961MW[89] - 公司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299MW,发电量153,530.12万千瓦时,电费收入48,823.28万元[89] - 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06MW,发电量32,047.95万千瓦时,电费收入9,012.67万元[89] - 公司晶体硅电池组件产量163MW,产能利用率为62%,主要受新冠疫情和辅材成本波动影响[94] - 公司光伏电站工程承包项目中,灌云南岗项目装机容量98MW,投资规模4亿元,已并网[95] - 公司光伏电站工程承包项目中,承德围口项目装机容量200MW,投资规模8.5亿元,已并网[95] - 公司部分光伏电站项目使用自产组件供应[95] - 公司2020年对外增资或投资25家控股公司,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力和电力设备研发、销售领域[97] - 公司2020年新设立19家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山东永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602万美元[97] - 公司2020年对4家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总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广核林洋新能源泗洪有限公司增资18328.6万元[99] - 公司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江苏林洋亿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持有85%股权[100] - 新设立的江苏林洋亿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和新能源技术研发[97] - 公司2020年在内蒙古、安徽、江苏、山东等地设立多家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从50万元到1亿元人民币不等[97] - 公司2020年在安徽马鞍山设立含山县永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从事太阳能相关产品研发[97] - 公司2020年在山东聊城设立山东虹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20.41万美元,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光互补业务[97] - 公司2020年在江苏南京设立南京林洋电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开发、咨询等业务[97] - 公司2020年在湖北武汉设立湖北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太阳能、风力相关产品研发和销售[99] - 公司未来三年计划新增开发建设各类新能源电站3.5-5.5GW[119] - 公司重点围绕“共享储能”新型商业模式,打造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储能解决方案[119] - 公司积极布局碳资产开发、碳金融研究,创新多种碳资产交易工具[119] - 公司计划在2021年开发、建设不少于1GW的各类光伏电站[123] - 公司将在2021年建设不低于300 MWh储能系统,未来三年累计建设不低于2–3 GWh储能系统[125] - 公司将继续加大国内平价项目以及规模化基地项目的开发力度[123] - 公司计划在国内外自主开发、自建自持各类平价分布式光伏电站[123] - 公司将积极探索在重点行业客户中开展"平台+改造"、"平台"+"托管"等创新技术及商业模式[125] - 公司将以"开发+EPC+运维"的模式积极开展与央企国企战略合作[123] - 公司将持续扩大高质量客户接入规模,提升智慧能效平台的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125] - 公司依托于立陶宛子公司开拓波罗的海及东欧地区的市场[122] - 公司将以沙特为中心,积极拓展中东周边国家市场[122] - 公司推进JDM(合作研发及制造服务)的合作模式,扩大欧洲市场份额[122] 节能业务 - 公司节能板块的林洋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已上线约5300多家高能耗工业企业及商业用户[37] - 公司节能板块拥有国家发改委节能备案资质及综合能源服务认证资质,从事建筑楼宇、医院、高速公路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务[38] - 公司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接入约5300个工商业耗能大户,部署超过48200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过1200MW,日用电量超过3000万度[48] - 公司智慧能效平台持续完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针对综合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用户做了定制应用开发[52] - 公司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已接入5,300多个工商业耗能大户,部署超过48,200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过1,200MW,日用电量超过3,000万度[60] - 公司累计完成城市路灯合同能源管理与维护管理、高速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与维护管理类等项目超3亿元,项目综合节能率超50%以上[60] - 2019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值为5222亿元,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近期为千亿级,中远期将成长为万亿级[113]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合同约定、成本控制和专业化管理来提高节能领域的竞争力[129] 行业与市场趋势 - 国家电网计划未来5年投资3500亿美元用于能源互联网升级,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39] - 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48.2GW,同比增长60%,累计装机容量达253GW,同比增长23.5%[40] - 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量达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5%[40] - 预计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150GW,乐观估计为170GW[40] - 预计2021-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1050GW,乐观估计为1295GW[40] - 预计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55GW,乐观估计为65GW[40] -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355GW,乐观估计为440GW[40]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43]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43] - 2020年全球电力需求下降2%,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升7%,光伏发电量提升20%[109] - 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增加3%(约700TWh),可再生能源装机预计比2020年提升10%,光伏新增装机将占新能源新增装机的54%[109] - 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0-170GW,创历史新高[109] - 2021年中国光伏应用市场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可达55-65GW[112] - 2020年多个省份要求光伏配置装机容量5%-20%及充电时间1-2小时的储能系统[116] - 到204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预计可达1095GW[117]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和积累核心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持续增长[44] - 公司2020年新增授权专利19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累计授权专利229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46] - 公司三相四线智能电表(NW34-R08)成功通过国际KEMA产品可靠性认证[46] - 公司子公司上海林洋研制的"智能电网高端AMI采集分析装备"入围2020年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专项项目[46] - 公司林洋新能源研究院拥有30余件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6] - 公司子公司林洋新能源具备电力行业专业乙级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和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49] - 公司子公司林洋光伏运维具备TüV莱茵光伏电站运维企业认证及TüV莱茵AA级光伏电站运维能力认证[49] - 公司子公司南京林洋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系统集成三级、CMMI-5级等资质[49] - 公司主要产品获得荷兰KEMA、德国国家实验室PTB、国际电力认证机构SGS、中国质量认证中心3C等多项权威认证[50] - 公司智能板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80亿元,同比增长59.92%,在国网和南网中标金额分别为3.8亿元和3.38亿元[57] - 公司海外销售额近2亿美元,同比增长逾350%,在中东、欧洲、亚太等重点市场实现高速增长[57] - 公司总资产为1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0亿元,资产负债率保持在44.53%[53] - 公司先后与中广核、华能、申能等央国企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国内光伏EPC及海外光伏业务的紧密合作[58] -
林洋能源(601222)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