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度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305347.66元,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 - 7140157.24元[5] - 2022年末母公司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20974875.29元[5] - 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累积滚存至下一年度用于生产经营活动[5] - 2022年营业收入20.17亿元,较2021年减少13.94%[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0.53万元,2021年为亏损3089.67万元[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09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43%[24] - 2022年总资产35.62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5.91%[2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2021年为 -0.06元/股[25]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7%,较2021年增加2.64个百分点[2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8.34万元,2021年为 -101.39万元[29]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830.13万元,2021年为1141.13万元[29] - 2022年债务重组损益613.13万元,2021年为 -87.01万元[30]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682.12万元,同比下降13.94%[36] - 2022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30.5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6]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8.58%,同比上涨2.03个百分点[42] -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同比下降5,248.76万元,同比下降14.15%[43]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682.12万元,同比下降13.94%[71] - 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30.5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71]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356,224.79万元,同比下降5.91%[7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0,868.25万元,同比上升1.43%[71] - 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40.83%,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7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9.97亿元,同比下降12.84%,主营业务成本16.27亿元,同比下降14.84%,主营业务毛利率18.52%,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75] - 制造业营业收入19.97亿元,同比减少12.84%,营业成本16.27亿元,同比减少14.84%,毛利率18.52%,较上年增加1.92个百分点[77] - 普通电缆生产量13220.59千米,同比增加4.68%,销售量13870.50千米,同比增加4.15%,库存量995.32千米,同比增加44.75%[79] - 特种电缆生产量62705.56千米,同比减少13.57%,销售量66350.81千米,同比减少7.25%,库存量4783.92千米,同比增加11.39%[7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8899.5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20%,关联方销售额为0[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11707.0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0.54%,关联方采购额为0[84] - 销售费用本期数1.31亿元,上期数1.42亿元,变动比例-7.97%,因营业收入下降,市场开拓费、业务费同比下降[85] - 管理费用本期数0.87亿元,上期数0.94亿元,变动比例-7.26%,因降本增效,办公费、修理费等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5] - 研发费用本期数0.88亿元,上期数1.04亿元,变动比例-15.10%,因报告期投入的研发材料减少[85] - 财务费用本期数0.13亿元,上期数0.31亿元,变动比例-59.45%,因报告期利息收入增加及融资成本下降[85]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700.22万元,同比增加75.14%,营业成本562.08万元,同比增加48.71%,毛利率19.73%,较上年增加14.27个百分点[77]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87,913,882.8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36%,资本化比重为0%[8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133,358,458.76元,上年同期为 -231,136,601.54元[9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 -164,851,803.63元,上年同期为16,664,414.03元,变动比例 -1,089.24%[9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本期为 -67,340,466.52元,上年同期为550,730,333.39元,变动比例 -112.23%[90] - 其他收益影响利润金额8,410,275.12元,投资收益为 -8,725,845.48元,信用减值损失2,490,561.10元,资产减值损失 -21,106,100.09元,营业外支出 -1,447,288.04元[93] - 应收款项融受本期期末数50,294,461.11元,占总资产1.41%,较上期变动 -64.23%[95] - 长期股权投资本期期末数136,570,780.24元,占总资产3.83%,较上期变动514.10%[95] - 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643,832,145.59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97] - 受限货币资金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86,516,475.15元、履约保函保证金36,817,709.08元等[98]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305,347.66元[16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核电及新能源市场领域电缆销售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27.78%[38] - 2022年公司在轨道交通、电力装备、钢铁、化工等市场领域销售收入15.31亿元[39] - 报告期内公司在核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市场领域毛利率同比上升2.63个百分点[42] 审计与报告相关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李广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应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周逢树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合规与治理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已详细描述应收账款、市场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8] - 公司董事等相关人员遵守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未发现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及受监管查处情况[138] - 公司与控股股东做到资产、人员等方面独立,无控股股东干预决策和生产经营情况[138] - 公司内控体系结构合理,运行机制有效,审计报告与自我评价意见一致,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3][174] - 公司自承诺函签署日起不再与关联方发生关联采购、销售等业务,未履行完的协议将协商终止[195] - 公司若与个别关联方发生其他关联交易,将按规定履行审议及披露程序[19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股东大会涉及承诺人事项的关联交易表决时履行回避义务[19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杜绝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不要求违规担保[19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未从事与公司竞争的业务,未来也不会参与[196] 公司业务模式与资源 - 公司是集高端特种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52]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结合代理,通过招投标签合同,采用“区域(含海外)+产品领域”营销模式[5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合同和两基地生产能力制定计划[54] - 公司生产主要原材料为铜等,对铜采用三种采购方式,由物资采购中心统一集中采购[55] - 公司连续多年被中广核认定为“A级优秀供应商”,被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认定为“3A级供应商”[56] - 公司建有四川、安徽两大智能制造基地,是国内唯一具备核电装备用电缆全系列产品设计、制造与定制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 - 公司在国内外建有3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产品覆盖“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和地区[65] - 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占公司客户比重约85%[67] - 公司从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500多台套电缆制造生产和检测设备[68] - 公司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80%以上[69]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6.96%,其中研发人员18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95%,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高级工程师10名[58][59] - 公司每年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用于研发[59] - 公司研发人员18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5.95%[88] - 母公司在职员工84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317人,在职员工合计1166人[159]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504人,销售人员89人,技术人员431人,财务人员38人,行政人员104人[159] - 员工教育程度中硕士、博士9人,本科184人,大专及以下学历973人[159] - 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为52848,支付报酬总额为930175[163] 公司研发成果 - 公司及子公司自主研发多项产品和工艺方法共获得有效国家专利15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4项,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修订30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27项,省级科技成果评价41项,省级新产品鉴定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6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人民币)推进电网转型升级[49] - 2025年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5.36亿千瓦,“十四五”新增2.55亿千瓦[115] - 2025年我国太阳能装机总容量将达5.59亿千瓦,“十四五”新增3.09亿千瓦[116] - 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划达17.5万千米,其中高铁3.8万千米;2030年铁路网规模达20万千米,其中高铁4.5万千米;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千米,其中高铁7万千米[117][118] - “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新增5000千米[118] - “十四五”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建设有望按每年6 - 8台稳步推进[114] -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115] - 电线电缆行业低附加值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110] - 电线电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112]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建设规划投资额分别为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和约6700亿元,累计接近3万亿元,较“十三五”增加约3000亿元[125]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稳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做好电缆主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120] - 公司将聚焦清洁能源市场,发挥核电品牌优势,推动光伏、风能电缆销售规模突破[122][123] - 公司将加强轨道交通、电力装备等市场领域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124] - 2023年公司将深耕电网市场,拓展高、超、特高压电力电缆市场领域[125] - 公司将加快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加大技术研发投入[127] - 公司将强化经营管理,实施降本增效,推进数字化工厂升级[128] - 公司预计2023年度完成30亿元的收入目标[121] 公司项目情况 - 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首期4万吨项目预计投资16亿元,石墨化区域预计2023年8月投产,2023年底项目达预定可使用状态[44][45] - 2021年公司募集资金6.16亿元用于建设两个特种电缆项目,目前处于土建施工阶段[46] - 公司与海螺创业共同出资16亿元设立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运营年产2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的首期4万吨项目,目前尚处建设期[102] - 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首期4万吨项目,石墨化区域预计今年8月投产,投产后可实现4万吨石墨化材料生产[126] 公司子公司与对外投资情况 - 安徽尚纬电缆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2022年末总资产75550.29万元,净资产43295.80万元,营收84295.36万元,净利润2820.17万元[105] - 尚纬销售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2022年末总资产26376.20万元,净资产18379.54万元,营收10326.70万元,净利润12.91万元[106] - 四川尚纬科技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2022年末总资产13232.73万元,净资产13229.73万元,营收0万元,净利润 - 81.27万元[107] - 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联营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尚纬科技持股49%,公司注资13230万元,尚在建设期[107] - 公司对外投资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成本13230元,期末账面价值13230元,持股49%[100] - 公司对外投资乐山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本500元,期末账面价值658.19元,持股0.16%[100] - 公司对外投资四川川商发展控股
尚纬股份(60333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