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保证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公司负责人李金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沈安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6] - 公司重大风险提示详见本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四)“可能面对的风险”[6] - 公司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1.08亿元,同比下降34.0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324.6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94.68万元,同比增长不适用[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亿元,同比增长28.1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26亿元,同比增长6.51%[12] - 总资产为65.83亿元,同比下降8.34%[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增长不适用[1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4元,同比增长不适用[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同比增长不适用[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2%,同比增长37.72%[1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10,769.85万元,同比下降34.09%[16]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8.38个百分点,至32.40%[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73.0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94.68万元[16]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2,427.48万元,同比由负转正[16] - 功能型建筑涂料销售收入为218,345.72万元,同比下降27.00%,毛利率为37.21%,同比上升9.68个百分点[16] - 建筑节能材料销售收入为71,045.01万元,同比下降48.96%,综合毛利率为18.94%,同比上升3.17个百分点[16] - 防水材料销售收入为13,251.18万元,同比下降37.55%,综合毛利率为7.79%,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5,130.84万元,同比下降34.24%[66]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209,286.56万元,同比下降41.46%[66]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31.41%,同比增加8.46个百分点[66] - 公司2022年经销渠道营业收入为257,331.95万元,同比下降34.17%[66] - 公司2022年直销渠道营业收入为47,798.89万元,同比下降34.62%[66] - 公司2022年新增在建工程投资42,667.76万元[67] - 公司2022年结转固定资产60,517.23万元[67] - 公司2022年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3,834,894.57元[68] - 公司2022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2,451,159.89元[68] - 公司2022年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净利润总计为10,844.62万元[69] - 2022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107,698,520.66元[180]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2,882,735,850.97元,坏账准备为人民币792,547,221.25元[181] 股本与利润分配 - 公司总股本为431,156,118股[4]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32,336,708.85元(含税)[4]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32,336,708.85元(含税)[118] - 公司未来三年(2023年-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117]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要求,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独立董事履职尽责,中小股东权益得到充分保护[119] - 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金额为32,336,708.85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58%[120]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5,730,620.76元[120]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细分行业为建筑节能保温、防水与装饰材料行业[18] - 中国建筑涂料市场规模预计在1750亿-2000亿元,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行业营业收入有所下降[18] -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元,随着节能标准提高,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18] - 建筑防水材料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元,2022年1-10月规模以上防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958.41亿元,同比下降5.4%[18] - 2022年涂料全行业企业总产量约3,488万吨,同比下降8.5%[70] - 2022年涂料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约4,525亿元,同比下降5.2%[70] - 2022年涂料全行业利润总额约233亿元,同比下降23.7%[70] - 202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同比下降10%[71] - 2022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同比下降26.7%[71] - 2022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72] - 2022年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20.2%[73] 产品与服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功能型建筑涂料、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建筑节能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 - 公司产品和服务在多个国家级标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等[20] -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同时拥有功能型建筑涂料、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建筑节能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四大产品体系及其系统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20] - 公司建筑涂料业务开发了83个系列639个品类,主要产品包括真石漆、质感涂料、多彩涂料等[20] - 公司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主要产品包括真金板、EPS板、石墨聚苯板、岩棉板等,其中真金板为自主研发产品[21] - 公司于2020年进入建筑防水材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辅材等[2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建筑涂料、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5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为9,814.31万元,同比下降16.89%[26]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68件,其中发明专利90件,实用新型专利65件,外观设计专利13件[26] - 公司已连续12年荣获“中国房地产500强首选供应商”,其中保温材料和保温装饰板均排名行业第一,建筑工程涂料排名行业前三[24] - 公司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56项[24] - 公司主要从事32个研发项目,其中30个已完成结题,2个处于小试和中试阶段[58] - 公司及子公司有效专利共168件,其中发明专利90件,实用新型专利65件,外观设计专利13件[5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在申报专利65项,包括46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56] - 公司共参与了56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56] 营销与渠道 - 年末经销商数量达到26,419家,比2021年底增长约50.28%[15] - 公司建制44个省级营销机构,145个营销办事处,基本实现全国地级市营销网络全覆盖[15] - 公司经销模式业务占主营收入比重84.33%,直销模式业务占主营收入比重15.67%[23] - 公司注册经销商数量为26,419家,比2021年底增长约50.28%[26] - 公司已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拥有44个省级营销机构,145个营销办事处,基本实现全国地级市营销网络全覆盖[2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1,540.9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71%[4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1,520.7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9.59%[41] 产能与生产 - 公司“1+6+N”产能布局中,包括上海青浦、安徽滁州、新疆乌鲁木齐、重庆长寿、河北石家庄、广州花都等综合智能制造基地,以及遍布全国的“N”个卫星工厂[26] - 公司2022年设计产能:功能型建筑涂料58.74万吨,保温材料35.90万立方米,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488.70万平方米,防水卷材2,88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3.01万吨,CPST 230.00万平方米[61] - 产能利用率:功能型建筑涂料52.76%,保温材料33.87%,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69.67%,防水卷材27.09%,防水涂料10.28%[61] - 在建产能:功能型建筑涂料85.00万吨,保温材料15.00万立方米,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400.00万平方米,防水卷材24,00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48.00万吨[61] - 2022年滁州防水工厂全面投产,西南综合制造基地(重庆)功能型涂料线和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线分别于5月和6月投产[62] - 西南综合制造基地(重庆)防水产线和华北综合制造基地(石家庄)产线预计2023年投产[62] 原材料与成本 - 公司主要上游原材料包括乳液、钛白粉、助剂、彩砂、硅酸钙板、保温材料、聚苯乙烯颗粒、防火涂料、水泥、纤维素、胶粉、沥青、高分子材料、胎基布、改性剂等[56] - 主要原材料采购量:乳液57,544.73吨,助剂8,798.10吨,钛白粉4,958.93吨,聚苯乙烯颗粒2,756.86吨,树脂420.73吨,硅酸钙板188.04万张[63] - 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变动:乳液-6.14%,助剂-9.29%,钛白粉-5.04%,聚苯乙烯颗粒13.25%,树脂17.71%,硅酸钙板1.83%[63] - 主要能源采购量:电费20,597,520.54千瓦时,水费380,128.17吨,天然气1,859,068.10立方米,蒸汽14,269.56吨[64] - 主要能源价格同比变动:电费12.53%,水费-1.92%,天然气26.86%,蒸汽26.15%[64] 风险与挑战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关联度高,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存在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业绩下滑的风险[78] - 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增加较快,若客户支付能力恶化,可能导致坏账损失[79] - 技术创新风险:公司需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若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将受影响[78] - 投资新建生产基地项目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成本变化等风险,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项目投资回报和预期收益[79] - 环保与安全风险:随着环保政策日益完善,公司环保治理成本将不断提高;部分产品使用化工原料,存在安全事故风险[79] - 公司快速成长带来的管理能力不足风险: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对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79] - 重大突发性事件风险:若发生全国性、区域性重大公共性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原材料采购受限、产品不能及时交付[79]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金钟年初持股18,660,962股,年末持股23,912,424股,增减变动量为5,251,462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84]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永军年初持股1,174,500股,年末持股1,277,325股,增减变动量为102,825股,主要由于减持和资本公积转增[84] - 公司副总经理沈刚年初持股9,136,500股,年末持股13,247,925股,增减变动量为4,111,425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84] - 公司副总经理徐志新年初持股1,122,000股,年末持股1,626,900股,增减变动量为504,900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84] - 公司财务总监王欣年初持股43,500股,年末持股44,153股,增减变动量为653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和股权激励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8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620.53万元[84]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490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为17,596户[171]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上海创能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13,535,000股,占比26.30%[172] - 前十名股东中,李金钟持有27,058,395股,占比6.27%[172] - 前十名股东中,上海润合同生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1,629,500股,占比9.64%[172] - 前十名股东中,上海润合同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7,
亚士创能(60337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