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4元(含税)[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28,927,197.00股[4]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183,524.70元(含税),占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10.07%[4] - 剩余686,278,485.64元滚存下一年度未分配利润[4] - 2020年度以总股本234,947,99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每10股转增4股[114] - 2021年度拟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4元(含税),拟分配现金红利总额未达归母净利润30% [114] - 2021年4月26日完成2020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0元(含税),每10股转增4股[159] - 权益分派后公司总股本为3.29亿股,新增股份于2021年4月27日上市流通[159] 审计与报告相关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2021年12月31日[18] - 公司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2021年度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21]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报酬75,审计年限8年[140]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报酬20[140] 公司风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风险[6]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1]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等情况[14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较2020年增加32.55%,主要系项目交付产生运营收入增加[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较2020年下降18.59%[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05.59万元,较2020年下降22.16%,主要系本年度数据中心大量交付,折旧成本增加所致[2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亿元,较2020年增加327.25%,主要系收到项目结算款所致[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8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3.35%[2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82.4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7.51%[2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较2020年下降17.07%[22]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8%,较2020年减少4.87个百分点[22]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7%,较2020年减少4.70个百分点,主要系上年度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和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所致[2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较去年增加32.55%,主要系项目交付产生运营收入[44] - 公司营业成本为8.07亿元,较去年增加47.55%,主要系项目交付后折旧等运维成本增加[44] - 公司销售费用为370.61万元,较去年增加69.64%,主要系本年度内销售活动开展增加[44] - 公司管理费用为6488.13万元,较去年减少5.94%,主要系加强后台管理,减少费用支出[44] - 公司财务费用为1.56亿元,较去年增加59.55%,主要系执行新租赁准则及项目转固后贷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44] - 公司研发费用为5314.75万元,较去年增加32.80%,主要系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亿元,较去年增加327.25%,主要系本期收到项目结算款[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58亿元,较去年增加8.37%,主要系建设期项目建设投入增加[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13.42万元,较去年减少97.00%,主要系上年同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4] - 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3亿元、2.87亿元、3.05亿元、3.51亿元[25] - 2021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71.58万元、2808.86万元、4294.08万元、725.90万元[25] - 2021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008.15万元、2598.76万元、4132.99万元、165.69万元[25] - 2021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698.30万元、2.19亿元、1.77亿元、2.81亿元[2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4.83万元,2020年为909.52万元,2019年为937.01万元[25] - 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0,584.06万元,同比增长32.55%[41] - 2021年公司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81,591.37万元,同比增长50.83%[41]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100.42万元,同比减少18.59%[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约824,931.29万元,同比增长7.51%[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约298,853.77万元,同比增长3.35%[41] - 销售费用本期3706076.93万元,上年同期2184666.34万元,增长69.64%;管理费用本期64881324.29万元,上年同期68976695.41万元,减少5.94%;财务费用本期156100690.23万元,上年同期97838389.25万元,增长59.55%[50]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53147538.86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41%,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714509746.34元,上年同期167235288.46元,增加327.25%[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 -1758444935.95元,上年同期 -1622565784.12元,增加8.37%[5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83134187.13元,上年同期2773335965.54元,减少97.00%[55] - 货币资金为597,707,582.38元,占比7.25%,较上期减少61.65%[57] - 存货为12,307,828.15元,占比0.15%,较上期增加419.28%[57] - 固定资产为5,128,238,220.98元,占比62.17%,较上期增加56.28%[57] - 在建工程为334,295,922.36元,占比4.05%,较上期减少82.44%[57] - 商誉达160,013,364.14元,占比1.94%,较上期增加887.53%[57]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3,533,558.12元,占比0.16%,较上期增加918.31%[57] - 应交税费为29,845,752.47元,占比0.36%,较上期增加45.42%[57] - 其他应付款为31,358,011.73元,占比0.38%,较上期增加191.13%[57] - 2021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4.45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19.36亿美元有所下降[192] - 2021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68.05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57.37亿美元有所上升[196] - 2021年末资产总计82.49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76.73亿美元有所上升[196] - 2021年末流动负债合计28.82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30.27亿美元有所下降[196] - 2021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23.84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17.53亿美元有所上升[196] - 2021年末负债合计52.66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47.79亿美元有所上升[196] - 2021年末实收资本为3.29亿美元,较2020年末的2.35亿美元有所上升[196]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597707582.38美元,较2020年末的1558508584.86美元大幅下降[192] - 2021年末固定资产为5128238220.98美元,较2020年末的3281348297.28美元有所上升[192] - 2021年末在建工程为334295922.36美元,较2020年末的1903812334.67美元大幅下降[192] - 2021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9.89亿元,2020年末为28.92亿元[198] - 2021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9.83亿元,2020年末为28.94亿元[198] - 2021年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82.49亿元,2020年末为76.73亿元[198] - 2021年末货币资金2.26亿元,2020年末为3.81亿元[200] - 2021年末应收票据178.8万元,2020年末为267.36万元[200] - 2021年末应收账款3150.07万元,2020年末为3138.05万元[200] - 2021年末预付款项541.82万元,2020年末为395.71万元[200] - 2021年末其他应收款16.24亿元,2020年末为16.58亿元[200] - 2021年末存货153.26万元,2020年末为134.35万元[200] - 2021年末长期股权投资15.25亿元,2020年末为12.39亿元[200] 业务规模与发展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8个,新增IT负载约102.42兆瓦;截至报告披露日新增9个,新增IT负载约116.52兆瓦,主营业务规模达366.82兆瓦,较2018年末增长438%[28]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京云科技及其子公司100%股权收购,获得约50亩土地使用权[28] - 2021年公司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8个,新增IT负载约102.42兆瓦,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33个,IT负载合计约352.72兆瓦,折算成5千瓦标准机柜约70,544个[41]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9个,新增IT负载约116.52兆瓦,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34个,IT负载合计约366.82兆瓦,折算成5千瓦标准机柜约73,365个[41] - 2021年公司完成廊坊京云科技100%股权收购,获取50亩土地50年土地使用权[74] - 公司完成对廊坊市京云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收购[120] 行业环境 -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29] - 2020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达2238.7亿元,同比增长43.3%,预计到2023年将达486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或达30%[29] - 2020年12月四部委发布指导意见,引导IDC地理分布更均衡,2021年5月发布实施方案推进“东数西算”工程[69] - 2021年11月四部委发布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降到1.25以下[69] - 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预计2025年占比可能达近4%[69] 业务模式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分批发型和零售型,以批发型为主[33] - 公司通过延伸主营业务,开展IDC解决方案业务,提供多种产品组合业务[34] - 公司搭建云业务销售团队,根据客户需求销售云服务获取收入[36]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以批发型服务为主,主要面向国内大型互联网头部企业,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收入占比较高[75] - 2021年公司形成以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为主,解决方案与云服务并行的业务模式[74] 公司优势 - 公司年度全国运营数据中心最低PUE可达1.0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7] - 公司在《绿色云端2021中国互联网云服务企业可再生能源表现排行榜》中排名第三[37] - 公司自2016年起成为亚洲率先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企业[
数据港(60388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