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八亿时空(68818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688181八亿时空(688181)2023-04-21 00:00

利润分配与资本运作 - 公司2022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0元(含税),同时每10股转增4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0,406,825.28元(含税),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4.91%[5] - 公司2022年度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为59,994,911.92元(不含交易费用),本年度累计现金分红90,401,737.20元,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44.34%[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5]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000,000元[5] - 公司2022年度转增后总股本将增加至134,481,546股[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维持现金分红总额不变、每股转增比例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现金股利金额和转增股数[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回购专户股份不参与此次分红[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拟合计转增38,008,532股[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拟派发现金红利30,406,825.28元(含税)[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0元(含税)[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93,426.52万元,同比增长5.35%[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90.09万元,同比下降1.36%[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99.56万元,同比下降6.29%[1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9,157.75万元,同比增长8.43%[14]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32%,同比增加1.41个百分点[1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362.83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1,888.47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2,827.98万元[16]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3,426.52万元,同比增长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0.09万元,同比下降1.36%[17]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93,426.52万元,同比增长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90.09万元,同比下降1.36%[9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为50,353.43万元,同比增长6.85%,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导致产品总成本增长[9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99.56万元,同比下降6.29%,主要由于业务发展导致支付的职工薪酬增加[99]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38.68万元,同比下降312.63%,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100] - 公司财务费用为-346.46万元,同比下降444.69%,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和利息支出减少[97] - 混合液晶生产量同比增长8.34%,销售量同比增长9.75%,库存量同比下降0.89%[105]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7.87%,占总成本比例79.25%[106] - 混合液晶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9.08%,占总成本比例80.89%[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91.00%,其中第一大客户京东方占比60.76%[108][11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59.07%[11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41%,达到6,838.73万元[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9%,为18,099.56万元[11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52.62%,达到31,415.11万元[118]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015.37%,达到6,237.23万元[120]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327.85%,达到8,074.44万元[121] - 公司境外资产总额为2,497,964.21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0%[127] - 公司银行存款中,存在22,398,096.25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5,400.00元ETC保证金为使用受限制的货币资金[127]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存在405,695,011.63元结构性存款使用受到限制[127]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610.67万元,总资产为53,508.20万元,净资产为48,745.83万元[145] 研发与创新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32%,同比增加1.41个百分点[14] - 公司在KrF光刻胶关键原料PHS树脂的研发和量产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50公斤级别的量产[24] - 公司在聚酰亚胺方向专注于光敏聚酰亚胺(PSPI)的研发,配方已初步定型,将尽快配合客户进行验证[24] - 公司在氯化工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工艺更加安全、绿色,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24] - 公司积极推进六氟磷酸锂的量产工艺开发,并开展对电解液相关材料的研发准备工作[24] - 公司采取以技术带动市场的研发战略,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研发模式,重点关注前瞻性技术研发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研发[26] - 公司通过NC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以及QEHS质量管理系统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保障供货并降低安全库存[26] - 公司液晶材料产品针对具体客户高度定制化,进入下游面板厂商供应链体系后即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7] - 公司在TFT混合液晶材料上已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成为国内少数有能力生产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业之一[29] - 国产液晶材料已能满足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及车载等各类显示需求,技术能力与国外差距较小[31] - 液晶材料制造涉及复杂的化学合成、纯化和混配工艺技术,对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电稳定性等指标要求极高[31] - 公司TFT用混合液晶材料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客户进一步拓宽[33] - 公司自主开发了面板残像分析量测技术,进一步提升客户技术服务水平[32] - 公司是我国液晶显示材料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者,数项液晶材料产品走在国内前列并成功实现产业化[32] - 公司核心产品TFT用混合液晶材料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33] - 公司已形成了以发明专利为支撑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35] - 公司自行设计的新型正性液晶、负性液晶以及RM单体完全突破国外知识产权的封锁[35] - 公司近一半的偶联反应采用新型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溶剂易于回收,降低了催化剂成本[37] - 公司通过GC、HPLC、GC-MS、HPLC-MS、ICP-MS等分析方法和仪器,监测精度达到PPB级别,实现全杂质控制[42] - 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合液晶材料覆盖智能手机、电脑、高清电视、车载显示和智能仪表等领域,并在京东方等面板企业广泛应用,成功实现进口替代[48] -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120项,其中OLED81项、液晶材料31项、聚酰亚胺材料1项、光刻胶6项和医药中间体1项,新获授权发明专利56项[49] - 公司研发团队成功实现KrF光刻胶关键原料PHS树脂50公斤级别的量产,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2]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41%,达到6,838.73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32%[53] - 公司开发中间体和单体56种,优化5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其中咔唑类和稠合呋喃类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已在国内和海外稳定批量供货[51] - 公司实施高透FFS液晶材料方向,开发新结构单体16类,高透FFS负性TV用液晶材料和高对比度在京东方性能品质测试良好[49] - 公司开发新型二胺与二酐单体6种,薄膜与铜箔粘附力明显提升,PI浆料(MPI)已通过业内主要厂商的小试测试,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行水平[51] - 公司心脑血管医药中间体针对重点工艺氯化反应进行优化,实现连续化生产,降低反应安全风险和三废产生量[52] - 公司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材料的开发项目累计投入1,021.19万元,已完成文献调研并积累相关核心技术[56] - 规模化生产线设计和示范产品开发(调光膜)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率80.36%,实现产业化布局[58] - 苯并萘并噻吩类OLED材料开发完成,投资498万元,完成率839.56%,产品工艺优化完成并实现产业化[58] - 高频用低介电聚酰亚胺及其材料开发完成,投资923万元,完成率625.06%,PI浆料(MPI)已通过主要厂商小试测试[60] - 光刻胶用树脂合成及配方开发完成,投资1379万元,完成率903.42%,部分材料客户验证通过,光刻胶调试完成[61] - 二苯并噻吩类液晶单体的开发正在进行中,投资654万元,完成率1234.18%,开发单体液晶并在混合液晶中进行评估[62] - 快速响应液晶材料开发及应用正在进行中,投资600万元,完成率668.47%,电竞用MNT液晶已获得测试通过并部分量产[63] - 调光用液晶材料开发及应用正在进行中,投资800万元,完成率427.50%,已实现小批量销售,客户反馈光学性能达到先进水平[64] - 高对比度FFS模式液晶材料开发及应用正在进行中,投资1300万元,完成率425.01%,内部评估达到下一代规格需求,客户评估中[65] - 光刻胶配方开发正在进行中,投资3240万元,完成率251.74%,KrF薄胶厚胶两款产品完成baseline对标并通过客户验证[69] - 光刻胶树脂开发正在进行中,投资720万元,完成率191.08%,已完成KrF树脂预设计结构开发,窄分布树脂实现PDI<1.10并进入中试阶段[7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06%[8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556.36万元,平均薪酬为29.89万元[82]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6838.73万元,同比增长30.41%[83]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35人,本科69人[82]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40人,30-40岁55人,40-50岁19人[82] - 公司针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有多个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在进行[8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6,838.73万元,同比增长30.41%,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加大研发投入[98] - 公司研发人员超过100人,并邀请重点高校和行业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引进了日本、韩国业内专家进行行业指导[133] - 公司现有研发项目均与主营业务和行业发展高度相关,围绕现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开展研发项目[134] 项目建设与投资 - 公司正在推进四大项目建设,包括北京年产100吨显示用液晶材料二期工程、上海光刻胶和聚酰亚胺材料研发项目、浙江上虞电子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以及河北八亿药业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项目[18] - 上虞电子材料生产基地占地268亩,预计2023年部分车间可投入使用[19] - 公司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351吨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年产30吨原料药项目,预计2023年可实现批量生产并销往海外客户[20] - 公司审议通过投资建设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8,000万元[22] - 公司浙江上虞电子材料基地项目预计2024年正式生产,已投资19,515.69万元[135] - 公司年产1351吨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年产30吨原料药项目预计2024年正式生产,已投资17,169.84万元[135] - 公司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预计2024年正式生产,已投资495.01万元[135] - 公司2022年审议通过了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351吨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年产30吨原料药项目的议案[187] - 公司2022年审议通过了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的议案[187] - 公司2022年审议通过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187] - 公司2022年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187] - 公司2022年审议通过了续聘2022年度财务及内控审计机构的议案[187] - 公司2022年审议通过了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187]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已通过审议[19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已通过审议[192] - 公司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变更项目实施主体已通过审议[200] - 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已通过审议[199] - 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351吨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年产30吨原料药项目已通过审议[198] - 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已通过审议[19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已通过审议[190] - 公司2021年财务决算报告、2022年财务预算报告及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审议[189]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已通过审议[189] - 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已通过审议[189] 市场与客户 - 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能和出货量最大的地区,对液晶材料等上游材料需求大幅增长[29] - 全球TFT液晶材料市场主要由德国的MERCK和日本的JNC、DIC三家垄断,其中MERCK在高性能TFT液晶材料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30] - 2022年Mini LED背光显示器整体出货量达到1,760万台,年成长率约83%[34] - 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挑战450万台,年增率翻倍[34] - 2020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空间为72.88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65.5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7.8%[34] - 公司核心客户京东方占营业收入的60.76%[87] - 公司核心产品为高性能TFT混合液晶材料,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惠科股份、台湾群创等大型面板厂商[90] - 公司混合液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4.83%,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104] - 公司内销收入占比为93.62%,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104] - 公司致力于开拓大型面板厂商客户,但认证周期长,存在不确定性[88] - 公司将继续稳固与京东方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开拓新的主流面板客户,同时在OLED业务市场加强销售力度[148]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设董事长1人[161] - 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董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曹磊为会计专业人士[161] - 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包括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62] - 公司现任董事会秘书为薛秀媛女士,负责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及信息披露事务[162] - 公司董事长赵雷持有19,657,052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29.16万元[164] - 公司董事葛思恩持有835,25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6.64万元[164]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于海龙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4.92万元[164] - 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邢文丽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3.59万元[164]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张霞红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9.17万元[164] - 公司监事会主席、核心技术人员田会强持有208,812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2.99万元[16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计持有公司股份1,210.70万股,合计持股比例为20,909,926股[165] - 储士红作为核心技术人员,于2023年3月减持83,812股,减持后持股比例为28.75%[165] - 公司董事长赵雷自2004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165] - 公司董事葛思恩自2006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拥有电子材料行业的丰富经验[166] - 公司董事邢文丽自2009年1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品质安全中心总监,拥有化工行业的丰富经验[167] - 公司董事于海龙自2008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生产管理中心总经理,拥有农药化工行业的丰富经验[168] - 公司董事孟子扬自2018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拥有法律和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169] - 公司董事张霞红自2008年1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拥有财务管理的丰富经验[171] - 公司独立董事韩旭东自2019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拥有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172] - 公司独立董事曹磊自2020年5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拥有财务和税务领域的丰富经验[173] - 公司2022年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43.49万元[186] - 公司2022年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67.21万元[18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方案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经董事会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84] - 公司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