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侯润石,注册地址为浙江省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垦农场长鸣路778号[29]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凯尔达,代码688255[31] - 公司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提供焊接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相关产品[35] - 公司主要从事焊接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终端客户集中于汽车及零配件、健身器材、金属家具等行业[42] 报告基本情况 - 2023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 - 2023年6月30日[2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负责人侯润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郑名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郑名艳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5] - 公司已在报告中描述面临的风险,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风险[3]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7%[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1.5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66%[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5.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5.17%[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73.4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9.97%[31]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65.52%[3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8%,较上年同期增加1.06个百分点[3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26.13万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7.47%;归母净利润1141.52万元,同比下降49.66%;扣非净利润315.39万元,同比下降65.17%[8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7.47%;归母净利润1141.52万元,同比下降49.66%;扣非归母净利润315.39万元,同比下降65.17%[103]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为2344.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62%[10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9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7.38%,原材料占比超50%[95] - 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增长61.39%,主要系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所致[110]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长82.38%,因营业收入增长及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变长[110]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增长869.13%,主要系持有的高信用等级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0] - 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期末下降57.55%,主要系出口退税减少[110] - 固定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61.10%,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下降78.10%,均因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110]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232543.63元,较上期增长35.13%;其他非流动资产为9297055.36元,较上期减少52.23%[111] - 短期借款为20000000元,应付票据为44400000元,主要是为充分有效利用资金,增加流动资金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所致[111] - 合同负债为4838854.39元,较上期减少37.12%;应交税费为2626716.93元,较上期减少32.82%;预计负债为190161.93元,较上期减少38.62%[11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2448030.58元[1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0766.11万元,利润总额为663.09万元,净利润为622.63万元[112] 行业环境 - 2023年1 - 6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222,091套,同比增长5.4%,MIR睿工业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比增速有望达10 - 15%[36]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37] - 《“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翻番[37] - 工业焊接机器人和伺服焊接是未来行业发展必然趋势[41] 公司优势 - 公司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副理事长单位,起草6项国家标准,参与起草7项国家标准[39] - 公司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科技奖项[39] - 公司设有省级研发中心,牵头多项省市重点研发项目,获多项省级工业开发新产品证书[4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手臂及控制器、伺服焊接技术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40] - 公司工业机器人手臂及控制器主要技术指标达或超国际主流品牌,伺服焊接系统性能优于国际先进品牌同类产品[40] - 公司是少数掌握机器人焊接设备、手臂及控制器核心技术厂商之一,将推出更多自产机器人产品[40] - 公司推出超低飞溅焊接及伺服焊接两大系列焊接机器人产品,伺服焊接产品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42] - 公司研制基于工业计算机的机器人控制器,可降低成本,在运动控制精度等方面达国际主流厂商水平,有较强竞争优势[42] - 公司推出半自动、全手动焊接设备,实现焊接电源智能化等,研发多项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性能[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含子公司)共有36项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取得37项软件著作权[49] - 报告期内,公司(含子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50] - 公司掌握机器人远程激光飞行焊、机器人点焊控制器等多项核心技术[80][81][82][83][84] - 公司先后牵头主持多项省市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设立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85] - 公司构建起由105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技术团队,研发方向涵盖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焊接技术等领域[85] - 公司自主研发的伺服焊接设备2017年投产,售价较国外龙头大幅降低,可使用CO₂降低客户成本[85][86] - 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控制器突破主流硬件控制技术,降低产品硬件和客户使用成本[86]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86] - 公司先后参与起草13项行业标准,其中6项为第一起草人[87] - 公司形成以华东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拥有成熟、高效、稳定的经销商团队[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含子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145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89] 公司经营模式 - 国内销售采取经销商销售和直接销售相结合模式,海外销售分ODM和自主品牌销售两种模式[44][45] - 报告期内,海外销售中ODM模式收入占外销收入比例约为90%,为外销主要来源[46] - 公司各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报告期内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80%[46]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生产模式,ODM贴牌产品按客户需求生产,自有品牌产品按订单和市场预测安排生产[46] 研发情况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6,031,787.92元,上年同期为11,450,346.67元,变化幅度40.01%[5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8%,较上年增加1.06个百分点[51] - 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2.09%,研发材料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87.43%[51] - 通用机器人控制技术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本期投入280.44万元,累计投入724.56万元,已完成新运动控制算法测试等[53] - 基于国产芯片的智能化人机交互控制技术预计总投资130万元,本期投入50.95万元,累计投入125.12万元,三台样机已完成搭建[55] - 智能化高精密点焊工艺术研究预计总投资100万元,本期投入48.36万元,累计投入69.85万元,样机完成阶段,可进行可靠性测试[56] - 大功率非熔化极填丝自动焊接成套设备研制预计总投资100万元,本期投入34.37万元,累计投入58.72万元,硬件、软件基本完成[58] - 机器人变位机供电系统预计总投资70万元,本期投入37.67万元,累计投入57.25万元,处于样机测试阶段[60] - 段码屏控制等离子切割机预计总投资110万元,本期投入67.99万元,累计投入82.89万元,试制样机控制板完成焊接[62] - 逆变电阻焊控制器及工艺开发预计总投资110万元,本期投入47.36万元,累计投入58.21万元,完成一台样机[63] - KS650机器人本体开发预计总投资260万元,本期投入127.80万元,累计投入127.80万元,已完成样机装配[66] - KP225机器人本体开发预计总投资235万元,本期投入158.47万元,累计投入158.47万元,处于技术可行性验证样机装配阶段[68] - KP8机器人本体开发预计总投资155万元,本期投入98.42万元,累计投入98.42万元,处于技术可行性验证样机装配阶段[69] - 高集成小型化机器人控制器预计总投资360,本期投入185.56,累计投入185.56,已完成样机组装进入测试阶段[70] - 具有多终端互联功能的第二代机器人焊接信息化系统预计总投资170,本期投入70.11,累计投入70.11,处于技术研究开发阶段[71] - 机器人用逆变电阻焊控制器及工艺开发预计总投资130,本期投入73.66,累计投入73.66,已完成可行性验证样机装配测试并进行部分改进[74] - 半自动伺服弧焊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预计总投资360,本期投入196.33,累计投入196.33,处于技术可行性验证样机装配阶段[75] - 大视窗LED屏气体保护焊机研制预计总投资110,本期投入53.87,累计投入53.87,完成多型号DVT阶段样机[76] - 双电压智能控制手工电弧焊机研制预计总投资130,本期投入40.45,累计投入40.45,完成样机搭建准备送样检测[78] - LED屏高压引弧氩弧焊机研制预计总投资130,本期投入31.37,累计投入31.37,EVT样机完成测试准备DVT试制[78] - 各项目预计总投资合计3860,本期投入合计1603.18,累计投入合计2212.64[79] - 高集成小型化机器人控制器研发完成预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匹配多款机型[70] - 具有多终端互联功能的第二代机器人焊接信息化系统研发完成将达到国内同等水平,可降低客户管理成本[71] - 2023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0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2.78%,上年同期分别为86人、21.08%[80] - 2023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20.72万元,平均薪酬8.77万元,上年同期分别为884.33万元、10.28万元[80] - 报告期内研发资金投入1603.18万元,同比增长40.01%;研发人员增至105人,同比增长22.09%,占员工总数22.78%[88]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KC30,可提升自产机器人综合运动控制性能[88] - 2023年1 - 6月公司自产机器人销量528台,同比增长285.40%[89]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不含30岁)占比49.52%,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49.53%[80] 关联交易 - 报告期内公司向安川电机及其子公司关联采购金额为7558.55万元,占同期货物采购总额的比例为34.23%;销售金额为190.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78%[92]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销售的焊接机器人所用外购机器人整机的台数比例为62.92%,其中使用安川机器人整机占比62.57%[91] - 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为44500万元,报告期发生金额为7968.38万元,未超预计额度[179] 公司风险 - 公司和子公司凯尔达电焊机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计缴,未来政策或资格变化可能影响业绩[96] - 公司面临焊接技术更新迭代、核心技术泄密、专利被仿制侵权、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等风险[97][98][100][101][102]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董事岡久学于2023年4月26日离任,足立恭雄于2023年5月19日被选举为非独立董事[116]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17] 环保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105.90万元,公司及子公司均已取得相关排污资质[119] - 公司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通过相应环保设备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120] - 公司未采取减碳措施[121] 股份限售与减持承诺 - 控股股东凯尔达集团及乐清珍金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上市前持股,也不提议回购[125] - 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的董事等在担任职务期间每年转让发行人股票不超本人持股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125]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相关人员持股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25] - 控股股东凯尔达集团及乐清珍金等承诺所持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并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27] - 股东安川电机(中国)承诺所持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发行价,除权除息事项相应调整[129] - 间接持股董监高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上市时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减持比例可累积使用[131] - 2021年11
凯尔达(688255)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