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阳科技(68829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688299长阳科技(688299)2023-04-21 00:00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不适用[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负责人金亚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辰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为否[3] - 公司严格遵守多项治理制度,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报告期内召开了13次董事会、10次监事会、4次股东大会[10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03] - 2022年3月24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多项议案,包括调整董事会成员人数、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等[104] - 2022年5月17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1年年度报告、董事会和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105] - 2022年6月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105] - 2022年9月13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核通过了调整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105]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2年3月24日选举产生[126] - 金亚东通过持有长阳永汇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26] - 金亚东担任宁波长阳永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127] - 金亚东担任宁波长阳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127] - 金亚东担任浙江碳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127] - 邱妘担任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127] - 杨为佑担任宁波工程学院微纳材料与器件创新研究院院长[127] - 李赫担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127] - 段瑶(离任)担任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128]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根据《公司章程》规定[12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在报告期末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分别为552.58万元和206.14万元[132] - 独立董事津贴为每人12万元/年(税前)[13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与实际获得一致[131] - 2022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有变动,包括选举和离任[133] - 2022年公司召开多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财务报告、利润分配预案、募集资金使用等[133][134]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153,042,678.80元,同比下降11.0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428,736.42元,同比下降39.27%[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912,778.89元,同比下降44.90%[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233,975.12元,同比下降58.65%[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同比下降39.39%[1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0元,同比下降38.46%[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同比下降45.16%[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4%,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7%,同比下降4.64个百分点[1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1%,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16]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304.27万元,同比下降11.08%[23] - 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1,342.87万元,同比下降39.27%[23] - 主营业务收入1,097,007,504.79元,同比下降10.99%[73] - 主营业务成本802,787,904.59元,同比下降3.79%[73]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6.82%,同比下降5.48个百分点[73] - 反射膜销售收入876,896,972.79元,同比下降15.03%[74] - 光学基膜销售收入141,344,098.78元,同比下降7.19%[74] - 反射膜毛利率下降1.75个百分点[74] - 光学基膜毛利率下降18.50个百分点[74] - 反射膜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9.92%和16.47%[76] - 公司2022年总成本为802,787,904.5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9%[78] - 直接材料成本为556,884,767.08元,占总成本的69.37%,较上年同期减少6.21%[78] - 直接人工成本为37,266,620.65元,占总成本的4.64%,较上年同期减少3.12%[78] - 制造费用为150,596,904.70元,占总成本的18.76%,较上年同期增加16.28%[78] - 委外代工费用为58,039,612.16元,占总成本的7.23%,较上年同期减少20.14%[7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49,104.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2.59%[80][8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1,861.8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76.59%[82][83] - 销售费用为45,953,893.7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02%[84] - 管理费用为74,179,323.0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60%[84] - 研发费用为51,965,379.2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78%[84] - 公司境外资产为114,449,767.62元,占总资产的4.24%[86] - 公司主要资产受限情况:货币资金23,208,490.29元,固定资产188,636,717.74元,无形资产70,520,422.89元,总计282,365,630.92元[86]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为4,500,000.00元[93]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显示,长隆新材料总资产1,258.71万元,净资产1,172.59万元,营业收入584.24万元,净利润-11.01万元[96] - 香港长阳总资产11,444.98万元,净资产558.93万元,营业收入19,952.56万元,净利润-379.16万元[96] - 合肥新材料总资产26,193.66万元,净资产22,646.87万元,营业收入1.86万元,净利润-570.54万元[96] - 合肥新能源总资产20,660.55万元,净资产5,548.43万元,营业收入8.08万元,净利润-1,222.61万元[96] 股息分配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4,249,844.20元(含税),占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56%[5] - 公司总股本为286,833,913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余额1,837,029股后,应分配股份数为284,996,884股[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143] - 公司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体系,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等[140] - 公司注重员工培训,2023年将继续推动员工培训与人才发展项目[141] - 公司总股本为286,833,913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后应分配股份数为284,996,884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4,249,844.20元,占2022年度净利润的12.56%[144] - 每10股派息0.5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4,249,844.20元,占净利润的12.56%[146] - 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30,009,106.94元,合计分红金额为44,258,951.14元,占净利润的39.02%[146] 行业与市场 - 2022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5.70%至2.19亿平米[23] - 2022年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4.02%至1.70亿平米[23] - 2022年全球电视整机出货量同比下降5.6%至2.18亿台[23] - 2022年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6.39%至2,902.30万平米[23] - 2022年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22.62%至1,317.10万平米[23] - 2022年全球电视整机出货2.18亿台,同比下滑5.6%,其中OLED出货690万台,同比增长2.9%[87] - 2022年Mini LED背光液晶电视总出货量预计为310万台,预计2023年出货量为570万台,2026年将达到2010万台[88] - 2022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总出货量为4.34亿台,同比下降13%[89] - 2022年中国平板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2%,连续四年实现增长[89]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07亿台,同比下降9.9%[90] -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90] - 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655GWh,同比增长100%,其中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480GWh,同比增长超1倍[91] 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0件,报告期内新增42件[23] - 公司通过不断优化配方设计和工艺参数,使反射膜核心指标反射率提升至97%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1] - 公司是全球少数拥有完整反射膜产品组合和技术储备的企业之一,实现了液晶显示全尺寸应用领域的覆盖[31] - 公司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已实现批量销售,满足行业发展的新需求[31] - 2021年我国电隔膜行业总出货量78.2亿平米,2022年增长至124.1亿平米,同比增长58.7%[31] - 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隔膜出货量可增长至330亿平方米,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43.69%[31] - 公司建立了涵盖产品开发IPD流程的全面项目管理体系,从产品概念到生命周期管理共6个阶段[29] - 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化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特种功能膜等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29] - 公司通过与下游客户及同业企业进行协同研发,为客户提供最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客户粘性[29]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韩国三星、韩国LG、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面板、终端企业[2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1,965,379.27元,较上年减少33.78%,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减少所致[56] - 公司在研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2911.61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6860万元[58][5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5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7.4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015.44万元[60]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66项,其中发明专利16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61] - 公司主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包括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5项团体标准[61] - 公司反射膜的反射率达到97%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1] - 公司背板基膜的PCT48小时后断裂伸长率优于竞争对手,具备更优异的耐水解性能[61] - 公司自行设计及调试反射膜、背板基膜所需的生产线和专用设备,具备生产线规划设计能力[61] - 公司积极研发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等产品,并已实现批量供应[61] -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确保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性能一致性[61] - 公司自2013年起连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61] - 公司反射膜产品荣获工信部颁发的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62] - 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通过工信部复核[62] - 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世界500强企业或外资企业的任职经历[63] - 公司创始人金亚东博士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63] - 公司通过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C080000:2017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认证[63] - 公司存在技术替代风险,若OLED等新技术替代液晶显示技术,公司业务将受影响[65] - 公司存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风险,若产品不能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力将下降[65] - 公司存在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66] - 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及产品毛利率波动风险[66] - 公司存在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测效益的风险[67]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他特种功能膜,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等领域[26] - 公司锂电池隔膜干法产品已小批量出货,湿法产线已安装和调试[27] - 公司反射膜出货面积稳居全球第一[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