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94,030.64万元,同比增长185.6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2,087.13万元,同比增长234.06%[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6,693.21万元,同比增长481.23%[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554,157.27万元,同比增长176.58%[13] - 总资产为5,226,488.62万元,同比增长132.57%[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9.40元/股,同比增长189.23%[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68%,同比增加5.74个百分点[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7%,同比增加0.11个百分点[1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94,030.64万元,同比增长185.64%,营业成本为778,888.84万元,同比增长109.36%[72] - 公司主要产品高纯多晶硅-单晶硅片用料的营业收入为3,056,111.89万元,同比增长184.05%,毛利率为74.79%[73] - 公司2022年多晶硅产量为133,812.22吨,同比增长54.54%,销售量为132,909.07吨,同比增长76.37%[77] - 公司2022年多晶硅库存量为11,924.86吨,同比下降11.34%[77] - 公司2022年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1,165,277.45万元,同比增长134.22%,毛利率为74.68%[73] - 公司2022年西北地区营业收入为974,999.79万元,同比增长236.41%,毛利率为74.81%[73] - 公司2022年西南地区营业收入为786,470.81万元,同比增长197.42%,毛利率为74.54%[73] - 公司2022年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131,931.32万元,同比增长482.28%,毛利率为77.40%[73] - 公司2022年光伏行业直接材料成本为422,100.72万元,同比增长121.77%,占总成本比例54.19%[82] - 公司2022年光伏行业直接人工成本为48,722.27万元,同比增长96.34%,占总成本比例6.26%[82] - 公司2022年光伏行业制造费用为308,065.85万元,同比增长96.35%,占总成本比例39.55%[82] - 公司2022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278,048.4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3.63%[85] - 公司2022年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49,539.2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8.69%[88]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为24,839.71万元,同比增长136.86%,主要由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份支付费用较大[8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6,693.21万元,同比增长481.23%,主要由于硅料行业景气,量利齐升带来收入和销售毛利均大幅增加[90]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为2,380,289.34万元,同比增长419.01%,占总资产比例45.54%,主要由于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109.37亿元到位及硅料市场紧俏导致经营现金流入增加[91] - 公司2022年应收款项融资为711,136.54万元,同比增长1,009.64%,占总资产比例13.61%,主要由于硅料市场持续紧俏、价格大涨导致收入和毛利大幅增加,收到的应收票据也大幅增加[94]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1,556.57万元,较上期期末数增加497.51%,主要由于新建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增加[96]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122,976.53万元,较上期期末数下降42.11%,主要由于2022年硅粉价格回落导致库存金额下降[97]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910,697.02万元,较上期期末数增加48.42%,主要由于多晶硅项目三期工程B阶段于2022年初转固[99]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742,066.39万元,较上期期末数增加101.24%,主要由于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在建[100] - 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55,352.17万元,较上期期末数增加115.49%,主要由于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增加[102]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84,287.04万元,较上期期末数下降41.92%,主要由于2022年工业硅粉价格大幅回落[106]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为153,552.07万元,较上期期末数增加237.37%,主要由于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税前利润增加[110] - 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为133,812.22吨,产能利用率为127.44%,产品成本中电费占比为23.78%[117] - 公司2022年对外股权投资额为12,504,2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0,320%,主要用于扩充高纯多晶硅产能[119] - 公司投资999,900万元人民币增资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用于一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及1000吨半导体项目[120] - 公司投资249,900万元人民币增资内蒙古大全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用于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和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121] - 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累计投入657,424.23万元人民币,占预算的82.14%,项目建设中[122] - 三期B阶段-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累计投入370,737.79万元人民币,占预算的90.70%,主体建设完成[122] - 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累计投入19,888.35万元人民币,占预算的47.24%,项目建设中[12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6元(含税),总股本为2,137,396,215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人民币7,694,626,374.0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0.24%[5] - 公司通过《关于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2年-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的议案》[173] - 公司通过《关于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174]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公司负责人徐广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施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邓军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公司治理、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情况,以及重要事项、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和财务报告[8]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中对未来计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进行了风险声明,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6] - 公司通过了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年度报告摘要的议案[185] - 公司通过了2022年度内控审计工作计划及续聘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的议案[185] 多晶硅业务 - 公司2022年多晶硅销售价格从207.99元/公斤上涨至266.01元/公斤,年度平均销售价格为231.41元/公斤,同比增长61.62%[20] - 公司2022年多晶硅产量为133,812.22吨,同比增长54.54%,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6.18%[20]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094,030.64万元,同比增长18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2,087.13万元,同比增长234.06%[20] - 公司2022年多晶硅销售成本从75.21元/公斤下降至58.48元/公斤,年平均销售成本为58.56元/公斤,毛利率高达74.69%,同比提升9.14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2年多晶硅销量为132,909.07吨,同比增长76.37%,产销率高达101.16%[20] - 公司2022年总资产较期初增长132.57%,主要由于硅料销售价格及毛利大幅上涨、募集资金到账及内蒙古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投建[15]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较期初增长176.58%,主要由于募集资金到位及营业利润增长带来的未分配利润增加[15] - 公司2023年预计多晶硅产量为19.0-19.5万吨,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4月投产,6月达产[21] - 公司单晶料产出比例达99%以上,其中99%以上的产品达到电子三级水平,90%以上的产品达到电子一级水平[22] - 公司N型硅料已实现批量供给,并已获得下游主流客户的验证通过[22] - 公司在内蒙古包头市规划的2.1万吨/年半导体级硅料产能中的一期1000吨项目将于2023年三季度投产[22] - 公司2022年签订长单合计采购量约129万吨,收到部分长单预付款约11.5亿元[22] - 公司目前形成年产1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24] - 公司单晶硅片用料产量占总产量比例已达到99%以上[24] - 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量81.1万吨,同比增加65.5%[28] - 公司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加冷氢化工艺制备多晶硅,能够生产9N-11N的高纯晶硅[27] - 公司目前多晶硅产能为10.5万吨/年,2022年产量为13.38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6.50%[31] - 公司已与合盛硅业、新疆索科斯等知名硅粉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品质稳定和供应保障[131]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技术标准、变革采购模式、就近设厂、国产化等方法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131] - 公司未来销售重点将转向N型单晶硅片客户、大尺寸单晶硅片客户及半导体级多晶硅客户[131] - 公司已开始批量生产N型单晶硅片,未来将持续推进N型单晶硅片用料客户的开发[131] - 公司计划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多晶硅的内在品质,并改善破碎包装方式,提高多晶硅的外在品质[130] - 公司已与多家企业推进共同降本计划,通过优化技术标准和采购模式降低成本[13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合计110,313.3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57%,同比增长197.53%[22] - 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10,313.37万元,较上年增长194.5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7%[36]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数6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新增获得专利数8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3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装置能量综合回收与利用技术,实现单位多晶硅综合能耗降低8.55吨标准煤/吨多晶硅,较年初单耗节能8.07%[3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物耗控制技术,实现可回收氯硅烷及其他物料接近零排放[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降低多晶硅料的金属、非金属杂质含量技术,实现多晶硅料表体金属杂质含量总和低于200pptw,非金属碳含量低于30ppb[40]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还原炉启动技术,大大缩短了启动时间,提升了还原炉在线率,提高了装置产能[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装置余热回收技术,有效降低产品能耗[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废气深度回收技术和共同研发的硅渣回收利用技术,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破碎、筛分技术,多晶硅产品自动包装技术,提升了劳动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3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10人增加到44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12.97%提升至17.90%[4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3,520.91万元增加到6,373.48万元,平均薪酬从11.36万元提升至14.19万元[49]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24.05%(108人),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为75.95%(341人)[49]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占比为27.84%(125人),30-40岁占比为63.70%(286人)[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装置余热回收技术有效降低产品能耗[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破碎、筛分技术和自动包装技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并提升劳动效率[49] - 公司引进并自主优化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技术和高沸物回收及转化技术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并降低原料成本[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还原炉启动技术缩短启动时间,提升还原炉在线率并提高装置产能[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废气深度回收技术和硅渣回收利用技术提升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还原炉参数配方及控制技术、三氯氢硅除硼磷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49] - 公司单晶硅片用料产量占比已达到99%以上,并实现N型高纯硅料的批量供给[50]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数325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244项,境外专利2项[50] - 公司高纯多晶硅总产能实现10.5万吨/年,预计2023年二季度总产能将突破20.5万吨[50] - 公司将继续围绕N型单晶硅片用料和半导体级多晶硅进行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N型单晶电池及半导体产业需求[130]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公司治理、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情况,以及重要事项、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和财务报告[8]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已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6]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已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6] - 公司2022年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6] - 公司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新增议案已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6] - 公司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议案已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6] - 公司董事长徐广福持股19,5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0万元[137] - 公司副董事长徐翔持股19,5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0万元[137] - 公司董事施大峰持股16,2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0万元[137] - 公司副董事长LONGGEN ZHANG持股16,2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0万元[137] - 公司总经理周强民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74.11万元[137] - 曹伟自2020年7月起担任大全能源副总经理[144] - 袁渊自2020年6月起担任大全能源独立董事[148] - 张吉良自2020年6月起担任大全能源监事会主席[149] - 李衡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大全能源财务经理、监事[150] - 管世鸿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大全能源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职工代表监事[151] - 苏仕华自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担任大全能源副总经理[152] - 王西玉自2020年7月起担任大全能源副总经理[153] - 施伟自2023年1月起担任大全能源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154] - 胡平自2016年8月起担任大全能源副总经理[155] - 谭忠芳自2020年6月起担任大全能源副总经理[156] - 徐广福在开曼大全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07年11月起[162] - 徐广福在重庆大全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08年1月起[162] - 徐翔在开曼大全担任董事,任期自2007年11月起[162] - 徐翔在重庆大全担任董事兼总经理,任期自2008年1月起[162] - 徐广福在新疆大全绿创环保科技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19年11月起[162] - 徐广福在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自2022年1月起[162] - 徐翔在大全集团担任副董事长兼总裁,任期自2006年6月起[163] - 徐翔在镇江大全能源设备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11年6月起[163] - 徐翔在江苏大全长江电器股份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00年9月起[164] - 徐翔在南京大全电气担任执行董事,任期自2008年9月起[164] - 徐翔在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任期自2005年8月起[165] - 施大峰在大全集团担任董事、副总裁,任期自2006年1月起[165] - 施大峰在新疆大全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任期自2006年5月起[165] - 施大峰在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任期自2001年7月起[165] - 施大峰在大全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任期自2004年7月起[165] - 施大峰在大全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任期自2018年6月起[165] - 施大峰在南京大全变压器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任期自2005年1月起[165] - 施大峰在上海大全赛奥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任期自2003年4月起[165] - 施大
大全能源(68830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