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688316青云科技(688316)2023-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云科技,外文名称为QingCloud Technologies Corp.,股票代码688316 [14][17]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汇亚大厦25层,邮政编码100073,网址为www.qingcloud.com [16]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2年有两次变更 [15] 财务状况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423.5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77.79万元[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8931.25万元[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4,971,02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04% [17] - 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304,971,02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96% [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4,235,848.10元 [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55,777,857.85元 [1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011,142.40元 [1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937.0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81%[1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60,030.3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5%[1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5.1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 -5.15元/股[18]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21%,较上年同期增加9.4个百分点[18] - 2022年度营业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04%[23] - 2022年度营业成本26,838.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85%[23] - 2022年度实现毛利3,65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44.74万元,增长101.70%[23] - 2022年云服务成本15,544.54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354.94万元,降幅13.16%[24] - 2022年度云服务业务毛利为 -2,989.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388.05万元,同比减亏31.71%[24] - 2022年云服务的毛利率为 -23.81%,比上年同期缩窄8.56个百分点[24] - 2022年云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37.73%,为1.7941841773亿元[25] - 2022年QingCloud云平台营业收入为3587.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3%[25] - 2022年超融合产品营业收入6897.20万元,比2021年度下降60.09%[25] - 2022年分布式存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23.71万元,较2021年下降43.04%[25] - 2022年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2826.38万元,比2021年度增长30.79%[25] - 2022年战略软件实现收入2706.70万元,同比下降7.81%[25] - 2022年各业务总投入4.6024亿美元,总成本1.25689537亿美元,总收入4.071962804亿美元[64] - BOSS统一运维运营平台投入2300万美元,成本755.131906万美元,收入2238.324731万美元,与同行处于同一水平[61] - 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投入9400万美元,成本3441.31551万美元,收入8910.34712万美元,行业领先[61] - 全托管IoT物联网平台投入3220万美元,成本911.654845万美元,收入2872.634299万美元,领先公有云企业用户水平[6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减少11886.32万元,减幅28.04%[9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4423.58万元,亏损较去年减少3854.95万元[9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为 - 88931.25万元[88] - 2022年营业成本268384775.63元,较上年减少33.85%,因调整业务结构减少低毛利硬件业务规模[98][99] - 2022年销售费用105235223.45元,较上年减少6.25%,变动较小[98] - 2022年管理费用60128432.65元,较上年减少4.43%,因力行降本增效节约费用支出[98][99] - 2022年财务费用4531289.26元,较上年增加383.69%,因借款利息、租赁负债利息增加及汇兑损失[98][100] - 2022年研发费用125689537.00元,较上年减少6.77%,因力行降本增效节约费用支出[98][100]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减少27.96%,主营业务成本26838.48万元,较上年减少33.85%[103] - 云计算毛利率12.00%,较上年增加7.83个百分点;云产品毛利率37.05%,增加15.73个百分点;云服务毛利率 - 23.81%,增加8.56个百分点[104]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30100.94万元,毛利率12.40%,较上年增加7.47个百分点;境外业务营业收入396.16万元,毛利率 - 18.69%,增加201.29个百分点[104] - 直销营业收入14013.38万元,毛利率 - 8.96%,较上年增加10.47个百分点;经销营业收入15169.51万元,毛利率35.85%,增加14.03个百分点;代理营业收入1314.22万元,毛利率 - 39.79%,增加8.22个百分点[104][105] - 云产品整体收入规模1794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73%,但QingCloud云平台收入和服务及其他收入分别实现17.43%和30.79%的增长[105] - 云计算外购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60.62%,软件开发成本减少67.62%,维保成本减少13.40%,驻场运维成本增加52.99%[106][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565.1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1.20%,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109] - 前五大客户中客户4和客户5为本期新增[11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820.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2.53%,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112] - 主营业务毛利365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21%[10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8820.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2.53%,供应商2和供应商5为新增[113] - 销售费用本期数105,235,223.4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5%;管理费用本期数60,128,432.6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3%;财务费用本期数4,531,289.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3.69%;研发费用本期数125,689,537.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7%[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168,011,142.4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23,723,479.2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42,104,226.1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81%[116] - 货币资金期末数183,512,646.20元,占总资产30.57%,较上期期末下降55.88%;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70,137,020.75元,占总资产11.68%,较上期期末增长40.16%[117] - 应收账款期末数72,626,631.80元,占总资产12.10%,较上期期末下降35.35%;预付款项期末数6,401,692.18元,占总资产1.07%,较上期期末下降41.98%[118][119] - 存货期末数2,458,217.50元,占总资产0.41%,较上期期末下降51.42%;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10,534,030.84元,占总资产1.75%,较上期期末增长128.75%[121] - 境外资产15,455,569.75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57%[131] - 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有7262.66万应收账款用于短期借款质押;4083.09万固定资产用于长期借款抵押[131]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105,333.1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9,931,585.31元,变动幅度为223.26%[1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122,889,623.49元[133]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公司不向股东进行现金分配,也不实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未来一定期间内公司可能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对股东投资收益有不利影响[3] - 公司董事会在《公司章程》中对利润分配政策与决策程序进行了规定[190] - 2020 - 2022年度因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不进行现金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91] 审计与督导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张立志、唐恒飞、贾美慧 [17]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为王鹤、李振,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7]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云产品、云服务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27] - 云产品收入由软件或软硬一体化产品及售后支持服务收入组成,成本主要为服务器等硬件采购成本[28] - 云服务提供包年包月和弹性计费两种模式,成本主要是IT基础设施购置[29] - 云产品业务提供实施、维保等服务,云服务业务提供多层次云服务和售后支持服务[30] - 公司采购分为云产品、云服务和非经营性物资采购,采购体系涉及多部门,不同采购类型有不同模式[31] - 公司销售体系将客户分为关键客户和中小客户,关键客户按区域和行业服务,中小客户通过电话服务中心服务[32] - 公司销售模式有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云产品以渠道经销为主,云服务以直接销售为主,还有交叉销售[32] - 云产品业务板块经销商买断产品及服务,云服务业务板块代理商抽取客户发展佣金[33] - 公司销售定价体系由客户采购量决定,云产品经销商是买断模式,云服务代理商是返佣模式[33]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187.5亿元,同比增长33.1%,平台市场规模达51.4亿元,同比增长45.2%[34] - 未来三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将保持30%以上增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2768.2亿元,系统平台规模达176.3亿元[34]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突破千亿,较2020年增长28.7%,达到1048亿元[34] - IDC预测2023年中国私有云IT基础设施支出将成全球第一大市场[34] - 2019年中国私有云系统平台相关市场占比超30%,规模达246.3亿元[35] - 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165.8亿美元,IaaS市场同比增长27.3%,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45.4%,IaaS+PaaS市场同比增长30.7%,较2021上半年增速下滑18%[35] - 2021年中国混合云采用率达42%,预计到2024年渗透率将达70%[35] - 云计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长提速,公有云持续高速增长[37] - 云计算行业发展驱动力量由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向传统企业[37] - 传统企业上云将成为云计算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37] - 公有云无法完全满足传统企业上云需求,私有云、混合云架构成主流[38] - 多云部署日趋成为企业用云主要策略,超84%雇员超1000人的大型受访企业采用多云策略[38][39] - 混合云占多云部署主导地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上云模式[39] - 2022年受访企业中58%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是企业采用混合云的首要原因[40] - 混合云潮流将促进大企业云迁徙,加速IaaS和PaaS渗透率提高,导致传统数据中心外包业务下降[41] - 2021年35%的企业采用软件定义存储,预计2026年该比例将达75%[43] - 当前互联网行业云原生使用率达70%,传统大企业约为10%,预计2025年成熟经济体中85%的大型企业将更多使用容器管理,高于2022年的30%[43] - IDC预测容器软件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2025年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收入将与虚拟化软件市场、云系统软件市场齐平[43] - 2020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1.8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44]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