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 - 12月[11] - 本年度报告中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数值保留2位小数[1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86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1.6元,派发现金红利1376万元,占净利润比例30.03%[5]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公司制定现金分红政策,现金方式优先于股票方式[153][154] - 公司2021年度以总股本86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6元,共派发现金红利2201.6万元[165] - 公司2022年度拟以总股本86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元,拟派发现金红利1376万元,占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3%[166] - 公司每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5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80%[15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40%[15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20%[159] - 若公司当年现金分红超可分配利润15%或方案中拟超10%,超10%以上部分可采取股票分红[160] - 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且超5000万元,或达总资产30%[156] - 公司董事会拟订分红方案,独立董事发表意见,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1][162]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董事会与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2022年4月20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包括2021年度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137][138] - 2022年4月28日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138] - 2022年6月9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138] - 2022年8月29日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如2022年半年度报告、修订公司章程等[138] - 2022年10月26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和《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138] - 2022年12月13日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议案》等[138] - 2022年12月29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内部投资结构等议案》[138] - 董事涂从欢、张晓光、徐耀增、田志伟、黄劲业参加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情况良好,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会议情况[138] - 2022年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均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39] - 审计委员会2022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139][140][142][143][144][145] - 战略委员会2022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经营发展战略规划和对子公司增资议案[146][14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148][149] 财务数据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47,512,319.73元,同比下降21.99%[1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24,287.03元,同比下降37.39%[1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141,684.10元,同比下降54.64%[1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0.53元/股,同比下降43.01%[16] - 2022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6.85%,同比减少6.91个百分点[16]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2,704,294.77元,同比增长3.61%[16] - 2022年末总资产789,266,406.39元,同比下降2.81%[16]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5%,同比增加2.55个百分点[1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997,525.38元,同比增长334.90%[1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423,495.07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5,026,172.7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572,509.72元[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203,393,257.19元,期末余额218,572,509.72元,当期变动15,179,252.53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51.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99%[8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82.4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39%[8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14.1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54.64%[83] - 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减少21.99%,主要因建筑机械和物流行业受政策调控和市场环境影响,客户需求收缩[84] - 营业成本2.48亿元,同比减少19.11%,系营业收入下降所致[84] - 研发费用2589.20万元,同比增加18.63%,因公司持续注重自主研发,新增研发人员[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8亿元,同比增加334.90%,因原材料采购金额减少和收回货款增加[84][85] - 主营业务收入3.41亿元,同比减少21.9%;主营业务成本2.43亿元,同比减少18.92%[87] - 通用变频器生产量193,834台,同比减少20.47%;销售量211,458台,同比减少13.24%[89] - 一体化专机生产量21,930台,同比减少54.72%;销售量23,853台,同比减少50.74%[89] - 伺服系统生产量73,881台,同比减少27.08%;销售量73,640台,同比减少27.32%[89] - 境内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减少22.61%;境外营业收入659.82万元,同比增加45.65%[8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485.3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7.29%[9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9485.3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7.29%[9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588.5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6.74%,关联方采购额为0[93][94] - 销售费用2679.20万元,同比降11.80%;管理费用1815.16万元,同比降6.97%;研发费用2589.20万元,同比增18.63%;财务费用 - 527.88万元,同比增145.82%[9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8亿元,同比增334.9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2576.55万元,同比降85.95%;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2297.71万元,同比降108.16%[97] - 货币资金2.42亿元,占总资产30.66%,同比增17.89%;应收账款7513.86万元,占总资产9.52%,同比降23.26%;存货5895.58万元,占总资产7.47%,同比降43.29%[99] - 应付票据820.52万元,占总资产1.04%,同比降78.30%;应付账款6693.03万元,占总资产8.48%,同比降17.97%;应付职工薪酬917.84万元,占总资产1.16%,同比降9.76%[10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理财产品期末数2.19亿元,其他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1189.16万元[102] 业绩下滑原因 - 公司业绩下滑是因建筑机械和物流行业需求收缩、原材料价格上涨[17] - 公司主要业务受建筑机械和物流行业周期政策调控及市场环境变化影响,营收端承压,且原材料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22] 公司经营理念与战略调整 - 公司经营理念从“因技术、得品质、以服务”调整为“客户第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发展业务,让客户满意,为客户创造价值即公司价值”[23] - 2023年公司发展战略涵盖行业规划、客户选择、产品定位等六个方面内容[106][107] - 2023年公司将对主营业务产品重新定位,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更高级别客户需求[106] - 2023年公司将以规划的重点行业开发为路径,加大研发投入,用技术推动产品提升[107] - 2023年公司将制定业务目标,组建业务团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人才级别和业务能力[107] - 2023年公司将制定年度业务目标和考核指标,以目标达成率激励和约束员工[107] - 2023年公司将推出控制器、PLC、伺服电机、新能源等新产品,扩大营业规模[108] - 公司将采取数字化转型战略,建设智慧型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10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通用变频器、一体化专机和伺服系统[28] - 公司主要产品有通用变频器、一体化专机、伺服系统,应用于印刷、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29][30]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机驱动和控制系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通用变频器、一体化专机和伺服系统产品[186] 行业情况 - 2022年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达296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项目型市场同比增长6.1%,OEM型市场同比下降5.4%[33] - 2022年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约316亿元,同比增长2.1%;通用伺服市场规模约222亿元,同比下降4.5%[33] - 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项目型市场占主导,国内品牌份额上升,变频器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在多领域有进展并将加大项目型市场投入[105]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立项开发运动控制器,预研储能变流器,丰富产品种类[24] - 公司研发坚持技术领先和产品创新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研发人员数量[30] - 报告期内,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25891957.78元,较上年度增长18.63%,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45%,较上年度增加2.55个百分点[40][41] - 伺服瑞萨芯片替代项目预计总投资3642600元,本期投入2411879.25元,累计投入3236222.16元[42] - EA185系列高性能伺服驱动器预计总投资2100000元,本期投入1650418.16元,累计投入2366880.23元[43] - EA196系列伺服驱动器预计总投资1051553.9元,本期投入1541225元,累计投入1541225元[44] - 玻璃磨边机变频器项目预计总投资3720920元,本期投入2831302.01元,累计投入2940852.31元[45] - EM730C系列一体化控制器预计总投资1989940元,本期投入1988248.69元,累计投入1988248.69元[47] - 公司2022年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626.03万元,已投入2560.80万元,完成投资3998.37万元[6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95人增加到112人,占比从20.21%提升至28.00%[62] - EM760高性能变频器SVC模式启动转矩0.25Hz/150%,稳速精度±0.2%,转矩精度±5%;FVC模式启动转矩0Hz/180%,稳速精度±0.02%,转矩精度±3%[52] - EA180 - 35 - 62 A伺服驱动器实现以太网总线控制,掌握风冷、水冷散热模式在伺服中的应用[52] - EM650C1空压机一体机功率密度提高一个功率等级,中试阶段已投入261.70万元[54] - EM730大功率变频器内置直流电抗器,三相电流检测高可靠性,拓宽大功率范围填补空白[56] - SMC300运动控制器推出自研产品,提供CNC和PLC解决方案,搭载Linux系统[57] - TE系列储能变流器完成开发设计、中试验证及光储充检一体化技术验证和产品化工作[59] - 光伏水泵变频器实现各种保护功能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提高发电效率[60] - 公司设立深圳和武汉两个研发中心,建成多个实验室,增强研发综合实力[62]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变频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在部分领域建立优势客户群体[36] - 公司在新能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有多年沉淀,能为行业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37] - 公司拥有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于主要产品,且均为自主研发[37] - 公司建立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服务平台,已在建机等行业投入使用[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39] 公司风险 - 公司所处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在低压变频器和伺服系统领域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79] - 公司产品终端用户多处于受宏观经济等政策影响明显的行业,宏观经济或监管政策不利变化会使公司面临经营业绩波动风险[80] - 公司下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联,宏观经济下行会使公司产品需求量下降,影响盈利能力
正弦电气(688395)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