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厦钨新能(68877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688778厦钨新能(688778)2022-07-2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为688778,简称为厦钨新能[2] - 公司中文名称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钨新能[2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金洪[26]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柯井社300号之一[26] - 公司网址为www.xtc - xny.com,电子信箱为xwxn@cxtc.com[26] - 董事会秘书为陈康晟,证券事务代表为汪超,联系电话均为0592 - 3357677[27]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28]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28]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秘办[28]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厦钨新能,代码为688778[3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49.SH)[16]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6] 报告相关说明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7] - 报告所涉及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实质承诺[7]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报告期为2022年1 - 6月,报告期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43.02亿元,上年同期65.68亿元,同比增长117.75%,主要因销量增加和产品价格上涨[3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上年同期2.51亿元,同比增长112.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7亿元,上年同期2.32亿元,同比增长97.20%,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增长,产销规模增加[32][3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5亿元,上年同期3.36亿元,同比减少53.80%[3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39亿元,上年度末37.36亿元,同比增长10.79%;总资产134.37亿元,上年度末105.16亿元,同比增长27.77%[3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2.12元/股,上年同期1.33元/股,同比增长59.40%;稀释每股收益2.12元/股,上年同期1.33元/股,同比增长59.40%[32]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82元/股,上年同期1.23元/股,同比增长47.97%[3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4%,上年同期13.39%,增加0.05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4%,上年同期12.37%,减少0.83个百分点[3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85%,上年同期2.49%,增加0.36个百分点[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02亿元,同比增长117.75%;利润总额5.91亿元,同比增长110.7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12.19%[118]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130.50亿元,同比增长118.87%;销售费用1242.59万元,同比增长0.61%;管理费用8437.82万元,同比增长73.58%;财务费用6442.97万元,同比下降12.20%;研发费用4.07亿元,同比增长148.89%[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5亿元,同比下降53.8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1.08亿元,较上年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入2.32亿元,上年为净流出[119] - 报告期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11%,处于较高水平[11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12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67.58%;应收款项期末余额45.29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53.34%;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4.56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11.50%[129]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3414.57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02.37%;存货期末余额35.6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7.38%;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3.80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0.87%[12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2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367.84%;应付票据期末余额34.4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65.16%[129] - 2022年应付账款为34.85亿美元,占比33.13%,较之前减少0.92%[131] - 2022年合同负债为1049.27万美元,占比0.10%,较之前减少50.61%[131] - 2022年应付职工薪酬为872.85万美元,占比0.08%,较之前增加167.49%[131]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4.05亿元,上年为8.32亿元,投资额减少4.27亿元,投资增长幅度为 -51.26%[131][134]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销量增加及产品价格上涨,营业成本增长主要系销量增加及原料价格上涨[119][1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NCM三元材料主要产品以高电压系列为主,最新Ni68系产品已应用于续航超1000公里电动车并大批量供货;超高镍Ni9系材料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小批量供货[44][45] - 公司钴酸锂以4.45V、4.48V及以上高电压产品为主,4.48V产品2021年大批量供货,4.5V产品2022年开始批量供货,未来重点研发4.5V + 钴酸锂产品[4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锂离子正极材料累计销量4.02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三元材料销量2.15万吨,同比增长91%,钴酸锂销量1.87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93] - 三元材料高电压项目产品通过多个客户端测试,(超)高镍项目产品通过两家核心客户吨级认证[104] - 钴酸锂4.5V高电压开发稳步推进,4.53V高电压开发取得初步进展,4.45V高倍率产品开发有突破[104] - 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及材料开发完成百公斤级试生产,积极布局小粒度产品等开发工作[105] - 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6.81亿元,利润总额为1685.72万元[136] - 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0.61亿元,利润总额为2202.50万元[136] 研发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国内外拥有91项注册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1项[55]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1个、实用新型专利30个、其他(注册商标)5个[56] - 本期新增申请专利33个,获得专利26个,累计申请专利190个,获得专利96个[57] - 2022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407,354,639.78元,上年同期163,670,425.60元,变化幅度148.89% [60]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407,354,639.78元,上年同期163,670,425.60元,变化幅度148.89% [60]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85%,上年同期2.49%,增加0.36个百分点[60] - 大粒度多元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872.6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508.5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364.73万元[63] - 高容量功能性材料研究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23.77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90.0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401.21万元[63] - 高镍正极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78.9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91.7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444.18万元[63] - 公司新款高电压Ni68系三元材料成功应用到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电动车并开始大批量出货[51] - Ni9系高镍正极材料开发处于量试阶段,0.1C扣电放电容量≥223mAh/g,45度循环≥1000周,容量保持率80%[65] - 高镍单晶材料开发处于量产阶段,开发出8系9mol%低Co和12mol%Co产品,0.1C扣电放电容量≥205mAh/g[65] - Ni9系单晶材料开发处于量试阶段,0.1C扣电放电容量≥217mAh/g[65] - 4.5V钴酸锂开发处于量试阶段,高温循环500周以上[68] - 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开发处于小试阶段,制备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导率大于10 - 4s/cm[68] - 氢氧化钴前驱体开发与应用处于量试阶段,高掺杂(>5000ppm)元素掺杂均匀性程度高于市场主流碳钴体系[71] - 高镍多晶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处于量试阶段,4.35V电压,0.1C容量:Ni83≥217mAh/g,Ni90≥226mAh/g[71] - 高功率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处于量试阶段,4.35V,0.1C首效≥94%[71] - 车用氢氧化镍工艺处于中试阶段,容量≥275mAh/g[71] - 4.4V高电压三元材料的开发处于量试阶段,产品4.4V全电池1/3容量>195mAh/g[74] - 研发项目总投入41387.23,已投入12944.62,剩余投入25304.14[83] - 环境友好型磷酸铁锂开发投入526.03,粉末压实密度可达2.53g/cm ,0.1C放电容量可达158mAh/g[77] - 磷酸锰铁锂新技术开发投入458.09,开发出的电池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10%-20%[77] - 4.5V钴酸锂量产工艺开发投入3919.77,将逐渐替代4.48V钴酸锂[80] - 中镍微钴单晶材料开发投入1383.59,处于小试阶段[83] - 6kW/kg高功率电芯用三元材料开发投入1152.99,处于量试阶段[83] - 中镍280Wh/kg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开发投入1844.79,已量产供货[8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9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58%,上年同期分别为251人、18.31%[8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706.92,平均薪酬9.24,上年同期分别为2033.37、8.10[86] - 2022年公司4.5V钴酸锂产品和新款高电压Ni6系三元材料开始批量供货[90] 项目建设情况 - 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10,000吨生产线已投产,二期10,000吨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产,三期20,000吨预计8月投产[97] - 海璟基地年产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计划新增投资9.9亿元,正在进行全过程咨询公开招标[98] - 海璟基地综合生产车间扩产项目拟新建车间实现年产15,000吨锂离子正极材料产能,已完成全过程咨询公开招标[99] - 四川雅安磷酸铁锂固相法项目截止6月底完成多项招标和合同签订,部分工程施工已启动;湿法项目完成多项招标,具备桩基施工条件[100] - 公司正在进行海璟基地年产40000吨、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及综合生产车间年产15000吨扩产项目、雅安基地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项目[112]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新增产能消化、财务、行业、宏观环境等风险[111][112][113][114][117] 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17日召开,各项议案均获通过[139] 环保情况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环保设施运行良好,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危险废物管理处置合规[145][146] 碳排放情况 - 公司预计7月核发碳足迹ISO14067体系认证书,超95%碳排放源于原材料端供应[155] 股份限售及减持承诺情况 - 厦门钨业、稀土集团、冶金控股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2] - 冶控投资、闽洛投资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2] - 宁波海诚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2] - 国新厚朴、福建国改基金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杨金洪、姜龙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曾雷英、魏国祯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厦门钨业承诺长期持股及减持意向,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宁波海诚、国新厚朴等承诺长期持股及减持意向,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公司、公司董事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稳定股价,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2020年7月13日,公司及相关方作出多项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期限为长期[170][173][176][179] - 2021年2月19日,公司作出股东信息披露承诺,期限为长期[173] - 2022年3月1日,厦门钨业等作出多项与再融资相关承诺,部分承诺期限至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之日,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