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301,351,645.72元,较2020年下降15.67%[1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09,189.56元,较2020年下降62.59%[1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60,257.29元,较2020年下降84.47%[1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142,701.17元,较2020年下降4.26%[1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较2020年下降63.33%[16]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0.11元/股,较2020年下降63.33%[16] - 2021年末总资产1,806,091,759.59元,较2020年末增长0.49%[1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32,661,432.81元,较2020年末下降0.12%[16]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0,335,714.10元、119,666,673.97元、55,695,107.89元、75,654,149.76元[17] -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358,876.73元、17,133,037.94元、11,571,924.78元、 - 8,854,649.89元[17] - 2021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3.01亿元,同比减少5599.55万元,下降1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0.92万元,同比减少4217.85万元,下降62.59%[34] - 公司总资产18.06亿元,负债3.15亿元,净资产14.9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14.33亿元[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142,701.17元,同比下降4.2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675,408.48元,同比下降123.06% [6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82,841.08元,同比增长108.4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7,249,866.23元,同比下降70.74% [63] - 投资收益为1321.0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0.82%,较上年同期增加842.94万元,同比增长176.31%[65] - 信用减值损失为 -707.6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27.22%,较上年同期增加169.51万元,同比增长31.50%[65] - 资产减值损失为 -208.5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8.02%,较上年同期增加88.77万元,同比增长74.10%[65] - 资产处置收益为 -5.5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21%,较上年同期减少158.10万元,同比下降96.61%[65] - 营业外收入为1.0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4%,较上年同期减少22.42万元,同比下降95.50%[65] - 营业外支出为70.7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72%,较上年同期增加53.95万元,同比增长321.10%[65] - 货币资金期末较期初减少7486.90万元,下降比例41.41%[68] - 在建工程期末较期初减少1032.91万元,下降比例61.40%[68] - 开发支出期末较期初增加9452.84万元,增长比例56.31%[68] - 长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增加3000.00万元,增长比例100.00%[69] 非经常性损益及补助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8.82万元,2020年为-163.64万元,2019年为217.72万元[20]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47.88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7%,较上年同期减少77.87万元,下降比例6.92%[20] - 2021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产生的投资收益为907.94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02%[20] 公司业务线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软件行业收入30.03亿元,占比99.66%,同比下降15.69%;航空及空管产品与服务收入15.82亿元,占比52.51%,同比下降17.69%[39] - 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收入8.68亿元,占比28.79%,同比下降19.38%;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收入5.23亿元,占比17.37%,同比下降2.97%[39] - 软件行业营业成本21.21亿元,占比99.68%,同比下降5.86%;航空及空管产品与服务营业成本9.73亿元,占比45.74%,同比下降12.29%[47] - 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营业成本7.43亿元,占比34.92%,同比下降9.06%;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营业成本3.79亿元,占比17.80%,同比增长23.65%[47] 公司业务项目及研发相关情况 - 公司持有华安天诚1200万股,占其总股本14.39%,是第二大股东[23] - 公司航空专用语音识别技术相关业务两年中标近2000万元[26] - 公司在高速高精度三维测量技术和产品开发累计投入超3亿元[27] - 公司开始建设展示面积达7000平米的“七重空间科普体验中心”[29] - 中英文混合“地—空通话”语音自动识别经国际知名航电厂商测试,在同类软件中性能最优[31] - 三维全脸照相机搜寻关注对象平均成功率可达80%,高于二维正脸像或三维像的20%-30%[32] - 报告期内三项创新成果基本完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有重大应用前景[30] - 2021年空管领域涉及公司优势产品的项目招标推迟近亿元,致新签合同减少,执行合同分期确认的收入相应减少[35] - 前期公司三维研发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开始摊销,研发费用增加影响利润1302.11万元[36] - 2018年与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有限公司签署的合同总价9904.82万元的采购合同,竣工结算合同总价为1.18亿元[44][45] - 2021年主要在研项目基于三维人脸库的超系统产业化及应用资本化金额6,325.59万元,高识别率空管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及应用系统资本化金额838.95万元 [57]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437人,较2020年减少2.89%;研发投入金额120,651,112.34元,较2020年增长24.66% [58][61] 公司子公司相关情况 - 2021年6月注销控股子公司成都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10月成立成都智胜嘉园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持股30%纳入合并范围[49][50] - 图形科技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资产1.4815934812亿元,净资产9019.625587万元,营业收入6007.462505万元,营业利润514.25307万元,净利润490.601152万元[74] - 成都智胜三维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资产6457.645854万元,净资产1722.392318万元,营业收入2402.002182万元,营业利润 - 500.610391万元,净利润 - 459.597616万元[74] - 2021年10月公司与多方成立成都智胜嘉园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并具有控制权[77] 公司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变化 - 营业成本中人工成本26,611,536.72元占比12.51%,同比增10.47%;材料成本82,225,747.35元占比38.64%,同比降24.38% [49] - 财务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71.64万元,同比增长708.02%;研发费用增加1,302.11万元,同比增长53.02%;所得税费用减少585.17万元,同比下降78.19% [56]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相关情况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14,697,252.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8.06% [5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65,527,730.9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17% [53] 公司未来战略及规划 - 2022年公司将调整“创新争先”发展战略,注重技术转让与许可新模式[77] - 2022年公司将优化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保持技术创新、完善监督机制、做好人力资源保障[78]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成员共9名,其中1名于2021年11月13日辞职,含3名独立董事[83] - 公司监事会现有成员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84] - 公司设监察审计部进行内部审计[85]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渠道[88] - 公司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89] - 2021年3月22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聘任范雄为总经理、杨波和吕学斌为副总经理[98] - 2021年4月22日,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赵平为公司监事,原监事张仰泽因退休离任[98]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会议5次,分别在1月11日、3月17日、4月15日、8月9日、10月22日召开[11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于2021年1月16日审议《公司2020年年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披露的议案》[119]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3月16日审议《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岗位调整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议案》[119]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452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82人,在职员工合计634人[121] - 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5人、销售人员56人、技术人员437人、财务人员19人、行政人员27人、管理人员52人、后勤人员38人[121] - 教育程度方面博士23人、硕士95人、本科355人、专科119人、中专及以下42人[121] - 2021年度公司职工薪酬总额(计入成本部分)2661.15万元,占营业成本12.51%[12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43.08%,核心技术人员薪酬占职工薪酬总额43.15%[123] - 2021年公司组织全公司中高层管理培训,包括财务管理等内容[125] - 2021年组织进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GJB900C - 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质量管理培训[128] 公司利润分配相关情况 - 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225,626,09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2021年5月19日实施完成权益分派[131][132] - 2021年受疫情影响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决定2021年度不派发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33] 公司内控评价相关情况 - 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全文于2022年3月25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36]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00%[136]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00%[136] - 财务报告一般缺陷涉及营业收入的错报小于营业收入的2%,涉及利润表的错报小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3%,涉及资产负债表的错报小于资产总额的0.5%[136]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涉及营业收入的错报总额大于或等于收入总额的3%,涉及利润的错报总额大于或等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涉及资产负债表的错报总额大于或等于资产总额的1%[136]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36]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36]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36] 公司人员股份及承诺相关情况 - 董事长游志胜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20,589,033股,任期从2019年4月18日至2022年4月17日[96] - 董事、总经理范雄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2,585股,任期从2019年4月18日至2022年4月17日[96] - 董事杨红雨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2,903,385股,任期从2019年4月18日至2022年4月17日[96] - 离任董事郑念新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45,000股,任期从2019年4月18日至2021年11月13日[96] - 副总经理刘健波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199,222股,任期从2019年4月23日至2022年4月17日[96] - 离任副总经理张建伟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599,276股,任期从2019年4月23日至2021年2月26日[9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初和期末持股总数均为24,338,501股[97] - 游志胜目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0,589,033股,自2011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99] - 范雄目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585股,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00] - 杨红雨目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903,385股,现任公司董事
川大智胜(00225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