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6.04亿元,较2021年减少22.11%[1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792.76万元,较2021年减少164.98%[1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368.03万元,较2021年减少215.12%[11] - 2022年末总资产18.13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36%[1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70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3.46%[1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 - 0.079元/股,较2021年减少165.83%[11]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56%,较2021年减少6.42%[11]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1490万元,较2021年增加55.61%[11]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5.89亿元,较2021年减少23.08%[11] - 分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975.33万元、1.21亿元、1.73亿元、2.1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 1261.43万元、787.62万元、892.17万元、 - 3211.12万元[1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14.11万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65.40万元、政府补助1456.38万元等[14][15] - 2022年营业收入6.04亿元,较2021年减少22.11%,制造业收入4.38亿元,占比72.51%,同比降30.48%,其他业务收入1.66亿元,占比27.49%,同比增14.09%[45] - 2022年境内收入5.26亿元,占比87.14%,同比降24.64%,境外收入7767.21万元,占比12.86%,同比增0.74%[45] - 2022年制造业销售量4.37亿元,同比降30.46%,生产量4.89亿元,同比增0.05%,库存量3732.01万元,同比增3.52%[46] - 2022年营业成本4.13亿元,较2021年减少18.19%,其中制造业成本2.92亿元,同比降28.32%,其他业务成本1.21亿元,同比增24.13%[47] - 2022年销售费用4824.68万元,同比降5.34%,管理费用7450.54万元,同比降15.95%,财务费用 - 150.76万元,同比降127.79%[5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6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6.14%,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642.0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3.23%[49]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56人,较2021年的145人增长7.59%,占比19.72%,较2021年上升0.82个百分点[82]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68,789,736.83元,较2021年的60,378,773.46元增长13.93%,占营业收入比例11.39%,较2021年上升3.6个百分点[8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15,270,202.30元,同比增长3.87%;现金流出小计678,950,511.77元,同比增长26.42%;现金流量净额 - 63,680,309.47元,同比下降215.12%[82]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3,415,076.19元,同比下降37.15%;现金流出小计426,349,273.38元,同比下降14.24%;现金流量净额 - 52,934,197.19元,同比下降154.56%[82]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0,410,502.91元,同比增长92.09%;现金流出小计130,180,321.47元,同比下降22.31%;现金流量净额90,230,181.44元,同比增长270.82%[82] - 2022年其他收益10,763,822.6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58.58%;信用减值损失 - 20,213,836.9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0.01%;资产减值损失 - 10,633,542.7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7.87%[84] - 2022年末存货385,620,257.80元,占总资产比例21.27%,较年初上升2.19%;短期借款120,409,254.20元,占总资产比例6.64%,较年初上升3.70%;合同负债32,739,342.53元,占总资产比例1.81%,较年初上升0.97%[84] - 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63,211,921.23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10,115,831.61元,融资资产期末数73,327,752.61元[86][87][88]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98,027,570.61元,包括货币资金29,802,323.89元、投资性房地产31,666,481.47元、固定资产27,095,340.25元、无形资产9,463,425.00元[89] - 受限制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9,802,323.89元,较期初余额12,044,004.52元增加[89]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元,变动幅度为0%[91] - 上海神开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9,350,690.33元,营业利润22,410,373.70元,净利润18,895,717.62元[96] - 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04,092,676.23元,营业利润30,937,284.61元,净利润28,644,948.33元[97]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2022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81] - 公司在任一连续三年中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一般不得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80] 行业与业务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石油天然气设备与服务”[17] - 2022年WTI原油期货收于80.26美元/桶,全年累计上涨6.71%;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85.91美元/桶,全年累计上涨10.45%[19] - 公司主营石油化工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产品涉及石油勘探、钻采、炼化等领域[22] - 2022年石油钻采设备业务海外主力市场增量明显,高端产品合同成新利润增长点,完成多项新产品研发[23] - 2022年录井设备及服务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利润同比增幅明显,完成多项研发项目及现场适应性验证[24] - 公司检测中心在报告期荣获国家级“CNAS”实验室认证[24] - 2022年公司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拓展产品销售及服务市场,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签约成战略合作伙伴[25] - 2022年公司在随钻设备及服务领域推出方位地质导向组合仪等产品,打造随钻测井一体化平台[25] - 2022年公司测井仪器及服务与知名研发机构合作,主要销售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数据创新高[26] - 2022年公司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坚持“两新一高”战略,完成碳纤维自动检测设备研制[27] - 公司业务遍布国内主要油气田,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28] - 神开录井产品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国内第一,主力产品CMS综合录井仪符合相关标准[33]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提供录井、测井、定向井三位一体工程服务的核心提供商,有近百支服务队伍、数百名工程服务人员[37] - 公司在国内各大油田及部分产油区完成逾千口井服务工作,资料优良率和油气层发现率达100%[37] 公司战略 - 2022年公司围绕“两新”战略,立足高端装备制造,深化科技创新[39] - 公司传统能源战略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改善提升产品功能,由石油行业核心设备供应商转变为井场一体化方案提供商[103] - 公司新能源战略是关注新能源产业发展机会,适时通过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新能源领域相关核心技术[104] - 2023年公司研发集中于面向“深地工程”的高端装备与仪器研发[105] - 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105] - 公司推出智慧井场数字化战略,已实现“远程录井”商业应用,2023年将加快定测录一体化整合并推进设备智能化进程[106] - 公司与上海石化联合攻关研发大束丝碳纤维自动检测设备,未来将加大科学仪器技术投入,推出创新产品[107] - 公司将完善全球销售网络,夯实中东、北美、环里海地区市场,辐射其他油气产区[108] - 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特点制定产品推广和营销策略,实现业务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109] - 公司将注重引进、培养、留存和激励人才,打造人才梯队[110][111][112] - 公司将关注氢能源、储能等新能源投资机会[113] 研发成果 - 研发费用为68789736.83元,较之前的60378773.46元增长13.93%[51] - 2FZ28 - 70U液锁闸板防喷器完成设计及样机试制等多项试验,有助于开拓高端领域市场[51] - 5.12" - 15000psi四闸板连续油管防喷器完成设计及样机试制和第三方功能试验,目标是取代进口产品抢占国内市场[52] - 专用剪切防喷器控制系统完成样机研制及性能测试并实现销售,有望全球市场量产销售[53] - 井口设备数字化集成系统完成样机研制及性能测试并实现销售,掌握高端井控井口控制技术[55] - 175MPa高压闸阀完成技术方案三维设计和样机制 造,将提高井口市场竞争力[57] - 控压钻井技术无线通讯自动节流装置完成样机制造及出厂调试并投入现场使用,将实现国内市场量产销售[60] - 超高压金属密封技术研究完成金属密封样机制造和试验验证并应用于现场,满足市场对超深井井口装置密封需求[62] - SK - AZI475LWD - 175方位地质导向组合仪进入测试阶段,有望全球市场量产销售,填补国内空白[63] - TENSOR3.0完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系统优化,成套系统降本45%,将实现国内市场量产销售[64] - 碳纤维自动生产技术首期项目结项,2022年完成小批量试制并形成小批量销售[66] - CBUI - A轻质水泥固井质量超声扫描成像测井仪样机制作完成,正进行测井试验及优化[67] - STCX89 - 300D双侧向测井仪已在国内市场量产销售[68] - SGS - A超高温高压能谱测井仪已在国内市场量产销售,耐温230℃、耐压180MPa,抗压抗拉20T[70] - SZD - B超高温高压岩性密度测井仪已在国内市场量产销售,补齐放射性方面短板[72] - SK - OLM在线井筒液位检测仪完成设计开发,已应用于新疆、四川等钻井现场并实现销售[75] - 远程录井智能监控平台完成软件调试和验收,实现对现场录井的监测与控制[78] - 开发出SK - 3Q07氢焰色谱分析仪,实现15秒超快速周期色谱分析功能,最快分析周期可达10秒[78] - 公司完成SK - 3R06氦气分析仪开发,可30秒内完成氦气和氢气快速分离检测,巩固气测录井领域技术领先地位[79] - 公司完成SKNM12_核磁共振录井仪开发,已在西南油气田多口井测试,后续将开展核磁共振解释平台项目[80][81] 公司管理与运营 - 公司依托全面云端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升级,持续推进全面精细化管理[42] - 公司对现有采购体系和供应链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形成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43] - 公司完善和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创新海外市场营销模式,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44] - 本期孙公司新设子公司,合并范围新增1户[48] 公司治理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1次股东大会,以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12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121][12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23] - 2022年6月23日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24%[134] - 董事长李芳英期初持股21,531,140股,本期增持2,000,000股,减持2,278,000股,期末持股21,253,140股[135] - 监事蒋赣洪期初持股32,393股,本期减持8,098股,期末持股24,295股[136] - 财务总监汤为民期初持股21,400股,本期增持21,200股,期末持股42,600股[13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期初持股30,723,122股,本期增持2,021,200股,减持8,098股,期末持股30,458,224股[136] - 2022年5月20日下午15:00 - 17:00公司举行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127] - 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生产经营稳定,内部机构完善,能独立规范运作[129]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28]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134] - 报告期内不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137] - 顾承宇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
神开股份(00227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