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2.83亿元,同比下降90.19%[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6亿元,同比下降94.84%[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9亿元,同比下降90.29%[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685元,同比下降95.01%[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6%,同比下降137.99%[11] - 总资产为221.08亿元,同比增长1.7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9.97亿元,同比增长2.27%[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2.83亿元,营业利润约10.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86亿元[1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2.83亿元,同比下降90.2%[115]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9.55亿元,同比下降94.1%[11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44亿元,同比增长43.3%[116] - 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6亿元,同比下降94.8%[11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6685元,同比下降95%[117]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5.34亿元,同比下降86%[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成本为3.31亿元,同比下降84%[11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研发费用为7112万元,同比下降9.1%[1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6,761,346.90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1,362,769,261.53元大幅下降[11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9,321,130.69元,较2022年同期的16,885,771,271.60元显著减少[1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5,467,675.62元,较2022年同期的-3,070,828,828.75元有所改善[122]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7,627,606.86元,较2022年同期的-648,625,006.50元进一步恶化[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16,948,003.93元,较2022年同期的23,119,807,453.40元大幅下降[1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收入为36,079,737.69元,较2022年同期的11,644,184.61元显著增加[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45,759,334.66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0,427.93元大幅增加[1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07,413,442.84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61,862,361.01元显著减少[122]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4,974,048.77元,同比下降54.7%[123]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462,631.32元,同比大幅改善[124] - 2023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4,580,829.92元,主要由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增加[124] - 2023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89,091,548.70元,期末余额为566,478,116.27元[124] - 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443,002,148.76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26] - 2023年半年度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1,178,335,593.27元,同比大幅增加[124] - 2023年半年度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961,650.00元,主要用于股份支付[126] - 2023年半年度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465,568,732.15元,同比增长显著[12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665,407,262.84元[12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771,550,769元[12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82,070,773.24元[12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总额为-319,170,138.70元[12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5,902,334,753.24元[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资本公积为1,708,337,305.75元[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盈余公积为40,863,411.55元[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专项储备为199,835,880.92元[13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1,057,481,585.58元[130]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6,761,346.90元[132] - 公司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159,262,059.44元,其中普通股投入44,754,878.88元,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14,507,180.56元[132]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总额为-1,177,479,977.50元,主要由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32]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66,768,584.76元,较期初减少962,308,753.89元[13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362,769,261.53元[13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82,070,779.51元,其中普通股投入962,803.24元,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81,107,976.27元[13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总额为-319,170,138.70元,主要由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3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61,511,489.91元,较期初增加1,125,669,902.34元[136]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核心战略为糖尿病诊疗照护 "O+O" 新模式在中国、美国的推广以及爆款产品[5] - iHealth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约为21.44亿元,毛利率为68.82%,主要来自iHealth试剂盒产品在美国的销售[16] - 公司ODM/OEM业务营业收入约为6300万元,毛利率为24.33%[16] - 公司糖尿病照护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1481万元,其中国内收入约973万元,国外收入约508万元[18] - 公司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已在全国约50个城市、270余家医院落地,照护病人规模超18万人[18] - 公司在美国通过"O+O"新模式与约50家诊所合作,照护病人数约1万人[18] - 公司持续血糖监测仪(CGMS)处于研发阶段,应用于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21] - iHealth试剂盒产品在症状出现前七天内受试者中的灵敏度PPA值为94.3%,特异性NPA值为98.1%[21] - 公司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以移动智能医疗设备为入口,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21] - iHealth品牌产品通过直销模式销售,覆盖美洲、欧洲、非洲、中东及其他海外地区[22] - 国内销售模式包括线上销售(小米有品、小米商城、京东、天猫)和线下销售(直营和分销),线下渠道覆盖近百个城市[23] - 公司新零售业务包括小米专卖店(代销模式)和小米授权店(买断模式)[23] - iHealth试剂盒多次蝉联美国亚马逊工业与科学品类销售排行榜冠军[24]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设备[140] 市场与行业 -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2022年规模接近400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同比增速保持在5%以内[16]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2年规模达9573.4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10564亿元[16] - 全球IVD市场规模已超1240亿美元,2022年全球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81.9亿美元和97.92亿美元[16]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2022年规模达1700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2881.5亿元[1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用户体验设计、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的能力[30] - 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35%,主要由于研发人员相关费用增加[33] - 公司持续血糖监测仪(CGMS)处于研发阶段,应用于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2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44亿元,同比增长43.3%[116] 投资与融资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30,936.93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296.12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3,677.29万元[48] - 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8,296.12万元,其中本报告期投入2,054.32万元[49] - 糖尿病照护服务及相关产品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533.09万元,投资进度为19.63%,预计2025年3月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9] - 智能化工厂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611.95万元,投资进度为100.75%,已于2023年3月5日完成[49] - 新一代智能测温仪项目累计投入1,151.08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但市场需求空间大幅下降,后续资金投入和研发成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51][57] - 智能紫外空气消毒机研发项目未投入资金,市场需求空间大幅下降,后续资金投入和研发成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51][57] - 公司调整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将“新一代智能测温仪项目”和“智能紫外空气消毒机研发项目”剩余募集资金885.85万元用于“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发项目”[56] - 公司设立北京爱和健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69亿元用于北京及其他地区的照护服务投入及研发投入[52] - 公司增加天津爱健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共同照护中心扩展及系统研发升级项目”的实施主体[52]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537.79万元,并于2021年6月完成置换[53]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试剂盒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导致的业绩波动风险,主要受美国市场需求和政策影响[61] - 公司在IVD领域扩展,需要专业能力突出及经验丰富的核心骨干,面临人才风险[62] - 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较高,营业收入主要以美元结算,面临汇率风险[63]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股本由484,529,822股增加至485,491,472股,增加961,650股,主要由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95]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共计3,005,000份,行权价格为3.40元/股[95]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共计1,597,000份,行权价格为3.40元/股[95]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0,000股,从13,915,281股降至13,865,281股,占比从2.87%降至2.86%[9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011,650股,从470,614,541股增至471,626,191股,占比从97.13%增至97.14%[94] - 公司回购股份13,602,781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80%[102] - 股东孙喆持有的50,000股限售股于2023年6月22日解除限售[98] - 公司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10月19日[96] - 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3年6月29日至2024年5月3日[9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初的21,730,643,774.98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22,108,261,535.30元,增长约1.74%[111] - 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初的8,535,666,549.66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12,016,110,638.65元,增长约40.8%[111] - 流动负债从2023年初的798,775,235.90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482,364,513.24元,减少约39.6%[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3年初的19,554,218,225.76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19,997,220,374.52元,增长约2.27%[112] - 货币资金从2023年初的895,385,096.29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566,478,116.27元,减少约36.7%[114] - 应收账款从2023年初的505,242,550.56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82,588,137.24元,减少约63.9%[114]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3年初的801,473,984.36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879,359,876.93元,增长约9.72%[114] - 开发支出从2023年初的6,151,470.08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15,857,112.81元,增长约157.8%[114] - 应付账款从2023年初的311,971,798.77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81,762,110.78元,减少约73.8%[11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石河子三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116,544,519.00股人民币普通股[104] -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11,889,9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04]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医疗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9,936,676.00股人民币普通股[104] - 廖方红持有公司3,715,095.00股人民币普通股[104] - 周群持有公司3,2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04]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141]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以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147] -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49] - 公司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1]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53] -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53]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5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并将子公司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5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仅将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54] - 处置子公司时,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155] - 合营安排根据结构、法律形式及合同条款等因素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156]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包括确认单独持有的资产、负债及共同持有的资产、负债,并按份额确认收入和费用[1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和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且需满足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条件[158] - 外币业务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9]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当期损益[160]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通过实际利率法计算,扣除已偿还本金和累计摊销额[161]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6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163]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
九安医疗(002432)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