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和电气(002543) - 2020 Q4 - 年度财报
002543万和电气(002543)2021-04-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万和电气,股票代码为002543,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16]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建业中路13号,邮政编码为528305[16]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卢宇凡,证券事务代表为李小霞,联系电话为0757-28382828[17]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1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证券事务部[1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五层[22] -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东硕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为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2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6,269,742,205.88元,同比增长0.8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1,344,508.22元,同比增长2.2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6,674,187.50元,同比增长48.08%[23] - 2020年末总资产为7,804,895,960.83元,同比减少12.0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064,520,647.14元,同比增长8.90%[25]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744,562,550.58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8]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220,874,884.10元[32]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269,742,205.88元,同比增长0.80%;营业利润732,574,144.32元,同比增长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1,344,508.22元,同比增长2.22%[62]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62.7亿元,同比增长0.8%[80] - 生活热水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5.33%,厨房电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5.98%[80] - 出口销售同比增长24.39%,占营业收入的41.51%[80] - 公司2020年工业毛利率为28.18%,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8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27.5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4.00%[9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9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1.84%[9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04%,从2019年的9.84亿元降至2020年的7.97亿元[9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24%,从2019年的2.58亿元降至2020年的2.37亿元[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8.08%,达到12.07亿元[10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7.22%,从2019年的-3.96亿元改善至2020年的-2.48亿元[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大幅增加18,056.29%,从2019年的-209.76万元增至2020年的3.77亿元[104] - 公司2020年投资收益为32,188,329.54元,占利润总额的4.52%,主要来自前海股权投资基金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5] - 公司2020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2,021,560.50元,占利润总额的32.55%,主要来自前海股权投资基金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5] - 公司2020年货币资金为1,155,281,869.09元,占总资产的14.80%,较年初增长2.92%[109] - 公司2020年存货为1,297,934,087.88元,占总资产的16.63%,较年初下降1.89%[109] - 公司2020年短期借款为357,726,055.15元,占总资产的4.58%,较年初下降3.24%[109] - 公司2020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22,001.19元,期末金融资产总额为272,126,316.06元[110] - 公司2020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1,199,559.31元,期末总额为1,830,349,777.72元[110] - 公司2020年报告期投资额为557,75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92%[115] - 公司2020年散件及其他产品生产量同比增长33.53%,主要因出口销售增长[84] - 生活热水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6.60%,从2019年的17.26亿元降至2020年的16.12亿元[89] - 厨房电器原材料成本同比增加27.17%,从2019年的15.79亿元增至2020年的20.09亿元[89]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直播基地开展600个直播场次,单场最高订单数达2,500单[39] - 公司成功开发澳洲烤炉客户和美国车载烤箱灶客户,拓展海外市场[42] - 公司推出全新互联网品牌“聪米”,倡导极简智能、轻趣健康的生活方式,瞄准年轻消费市场[43] - 2020年7月成立国际品牌零售部,负责“伊莱克斯”品牌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在中国区域的销售,定位中高端市场[43] - 公司燃气热水器连续十七年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产品销往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45] - 公司线下渠道共完成2,503个网点开拓,拓展"伊莱克斯"门店34个、"梅赛思"门店200个,万和集成灶拓展专卖店/专柜841个,万和热厨专卖店263个[63] - 公司官方商城合伙人数量新增19,414人,合计达23,147人,充分利用私域流量进行社群运营[63] - 公司与国内多家地产巨头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包括恒大地产、万科、绿地集团等[67] - 公司通过发挥与核心客户的战略性合作优势,产品出口重点聚焦在俄罗斯、南美、中东、东南亚、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72] - 公司先后在阿塞拜疆、泰国曼谷等地建立产品体验店,并陆续在美国、俄罗斯设立全资孙公司[72] - 公司2020年通过渠道创新建设集引流、体验、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售后4S体验店109个[63] - 公司通过连锁乡镇通/云店/社区店、建材橱柜店、电器专营店等,完成1,056余个网点建设[63] - 公司2020年通过进驻当地建材橱柜店、家装家居店、商场社区店和电器专营店进一步下沉销售网点[64] - 公司2020年通过官方商城的流量运营,链接线下专卖店赋能线下销售终端,实现零售数据化转型[63] - 公司2020年生活热水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5.68%,厨房电器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1.29%[84] - 公司加入中国城市燃气氢能发展创新联盟,并发布富氢天然气型家用燃气具产品[76] - 公司2020年申请专利499件,新增授权专利469件,累计有效专利总数达1,976件[73] - 公司推出行业一级能效LS5系列零冷水燃气热水器,热效率高达103.5%,比国标一级能效高5.5%[75]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主要子公司中山万和电器有限公司2020年净利润为36,017,494.73元,营业收入为426,045,392.20元[123]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2,690,853,540.62元,净利润为290,517,362.58元[125] - 佛山市顺德万和电气配件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308,129,647.07元,净利润为-3,168,149.53元[125] - 万和国际(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490,841,628.43元,净利润为8,928,886.06元[125] - 合肥万和电气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612,301,177.75元,净利润为-33,348,715.74元[125]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124,704,820.12元,净利润为100,061,861.29元[125] - 广东梅赛思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4,564,119.29元,净利润为-3,693,148.55元[128] - 广东万和净水设备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32,727,638.92元,净利润为-2,192,430.84元[128] - 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485,381,036.12元,净利润为8,265,590.29元[128] - 合肥万博电气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05,217,539.78元,净利润为6,301,443.97元[128] - 广东万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80,256,289.67元,净利润为-1,577,606.04元[130]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2家子公司,分别为广东万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万和聪米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人民币1,000.00万元[199] - 广东万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10日,法定代表人为卢宇轩[199] - 广东万和聪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4日,法定代表人为卢宇凡[199] 未来计划与风险 - 公司2021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业务流程化、流程标准化,从注重项目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型[145]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合并形成闭环产业圈,增强技术储备厚度,提升制造质量,并在泰国、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地推进自有品牌建设[138] - 公司2021年投资重点包括科技创新、质量提升、智能制造、渠道拓展等方面,同时关注产业并购投资机会[146] - 公司将继续深化云智能售后服务体系,构建“智能产品+用户+专享服务”的智能专享服务模式[141]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等措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逐步实施机器换人[144] - 公司将继续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优化全球市场布局,聚焦战略市场,突破重点市场[142] - 公司面临国际化经营风险,计划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加强风险防范,逐步扩大市场份额[149] - 公司受宏观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影响,计划加强产品多元化营销渠道建设,拓展三、四线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150] - 厨卫电器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需通过创新驱动战略、新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来应对[151]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将通过集中采购平台和技改降低原材料耗用量来应对[152][153][155] - 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将通过锁定汇率和运用金融工具来规避[156] - 后疫情时代,健康、智能家电需求增加,公司将推动产品健康、智能模块的标配化[157]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43,60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6] - 公司严格执行2018-2020年分红回报规划,确保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61] - 2018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30元,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162] - 2019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30元,不进行转增和送红股[165] - 2020年度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4,360,851.35元[166] - 2020年度可供全体股东分配的利润为923,282,941.04元[166] - 2020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245,388,000.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0.14%[166] - 2020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30元(含税)[167]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71] - 公司近三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40.14%(2020年)、41.03%(2019年)、50.31%(2018年)[166] - 2020年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51,436,085.13元[166]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245,388,000.00元[171] - 2020年度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170]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170] 会计与审计 - 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2020年1月1日合同负债影响金额为313,559,836.69元[191][192][193] - 2020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影响金额为423,615,128.04元[193] - 2020年度营业成本影响金额为109,360,978.12元[196] - 2020年度销售费用影响金额为-109,360,978.12元[196] - 公司未选择采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的简化会计处理方法[197]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198] - 公司现聘任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报酬为125万元[200] 承诺与合规 - 广东硕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诺自股份转让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179] - 广东硕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诺在股份转让后减持股份时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79] - 广东硕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诺在股份转让后保持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遵守五分开原则[182] - 卢础其、卢楚隆、卢楚鹏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发行人股份不超过所持有发行人股份总数的25%[182] - 卢础其、卢楚隆、卢楚鹏承诺在离任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182] - 卢础其、卢楚隆、卢楚鹏承诺在离任后12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发行人股份数量不超过所持有发行人股份总数的50%[182] - 卢础其、卢楚隆、卢楚鹏承诺不从事与发行人业务范围相同、相似或构成实质竞争的业务[182] - 公司承诺在参股投资前海股权投资基金后的十二个月内不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88] - 公司承诺竞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仅用于子公司高明万和的主营业务相关研发、生产与经营用地[18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85] 其他 - 公司2020年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2] - 在建工程比期初减少59.33%,主要因子公司厂房建设完工转入固定资产[48] - 货币资金比期初增加39.61%,主要因支付经营性日常支出减少[48] - 应收票据比期初增加783.43%,主要因新业务销售额增长及结算方式改变[48] - 合同负债比期初增加100%,主要因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预收款从预收款项科目调至合同负债[48] - 公司是国家级认证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七大创新平台[53] - 公司获颁全国首家“中国航天事业突出贡献单位”,推动技术创新持续升级[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