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泉华(00288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002885京泉华(002885)2023-04-22 00:0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5.84亿元,同比增长35.33%[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614.43%[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763.75%[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38.68万元,同比增长156.67%[10]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7941元,同比增长617.34%[10]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0%,同比增加13.63个百分点[10] - 公司总资产为25.08亿元,同比增长34.12%[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6.46%[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2030年将达到3.7TW,全球净零排放目标已达成共识[16] - 预计2025年全球智慧光储逆变器市场将达到约1,051.35亿元[18]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7万辆,同比增长96%[19] - 预计2025年中国公共直流充电桩/公共交流充电桩/私人交流充电桩新增建设数量分别为95.6/70/432.1万台[22] - 2022年12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达521万个,同比增长92.5%[22] -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3]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4] - 2023年国内经济逐步好转,汽车销量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3年汽车行业总体增长4%,达到2794万辆[24]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光储逆变、新能源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15] - 公司专注于电子制造行业,是一家集磁集成器件、电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 - 公司磁性器件产品包括特种变压器和磁性器件两大类[26][27] - 公司电源类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充电器和定制电源,其中智能电源是定制电源产品系列中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2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元,同比增长35.33%[33] - 内销金额17.09亿元,占比66.15%;外销金额8.75亿元,占比33.85%[33] - 2022年营业利润14,769.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6.16%[33] - 2022年利润总额14,846.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0.17%[3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37.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4.43%[33] - 电子元器件业务占营业收入的96.72%,同比增长36.44%[35] - 特种变压器产品营业收入为10.79亿元,同比增长85.27%[35] - 境内销售占营业收入的66.15%,同比增长57.19%[35]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74]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74]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等方面均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完全分开[77][78] -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范运作[77] 公司内部控制 - 公司持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了企业决策效率,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及资产安全提供了保障[109] - 公司2022年度未发现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方面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22]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22]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开展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124]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24] - 公司重视供应链关系的维护,对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评审和管理均采用统一标准[127] - 公司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为员工提供完备的福利薪酬体系和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127] -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加大环保管理力度[129,130] 公司未来发展 - 公司将深耕现有核心主业,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抢抓新能源领域发展机遇[70] - 公司将继续提升生产制造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拓宽产品应用领域[70] - 公司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71]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建设国家级研究中心,提升整体创新水平[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