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云股份(30009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300097智云股份(300097)2023-04-28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36.56%,归母净利润上升56.18%[7] -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收入3.49亿元,较上年下降39.76%[8]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务收入0.85亿元,较上年下降27.13%[8] - 冲回2021年根据审定后的净利润确认的九天中创业绩补偿金额11,801.06万元,相应的归母净利润减少11,801.06万元[8] - 2022年营业收入为450,242,410.16元,同比下降36.56%[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696,432.96元,同比增长56.18%[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870,127.32元,同比增长75.41%[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76,137.04元,同比增长132.74%[1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同比增长56.39%[15] - 2022年资产总额为1,413,646,335.74元,同比下降24.98%[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1,852,576.38元,同比下降34.03%[15]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434,307,329.33元,同比下降37.4%[1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87,723.41元,同比下降95.66%[18]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355,274.56元,同比增长102.41%[18] -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50亿元,同比下降36.56%[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亿元,同比增长56.18%[34] -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39.76%[34]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务收入0.85亿元,同比下降27.13%[34] - 2022年营业收入为450,242,410.16元,同比下降36.5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69.64万元,同比增长56.18%[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7.61万元,同比增长132.74%[36] - 总资产为141,364.63万元,同比下降24.98%[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185.26万元,同比下降34.03%[36] - 自动化装备业营业收入为434,393,597.58元,同比下降37.38%,毛利率为25.94%[37][38] -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营业收入为348,900,724.41元,同比下降39.76%,毛利率为28.80%[37][38]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营业收入为85,406,604.92元,同比下降27.13%,毛利率为14.28%[37][38]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135,388,919.37元,同比下降29.11%,毛利率为25.96%[37][3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62,815,114.40元,同比下降49.71%,毛利率为36.43%[37][39] - 2022年自动化装备业务成本较2021年下降35.03%[46] -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从346,228,063.68元降至208,108,992.06元,下降39.89%[45]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直接材料成本从56,929,395.26元降至40,226,796.18元,下降29.34%[4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41,937,782.0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3.74%[4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05,115,047.32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2.00%[48] - 销售费用较2021年减少15.94%,减少16,122,371.04元[49] - 管理费用较2021年减少25.09%,减少34,625,264.37元[50] - 财务费用较2021年减少32.18%,减少7,588,841.13元[51] - 研发费用较2021年减少14.46%,减少15,229,623.38元[52]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28人,较2021年减少19.72%[62]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8.25%,较2021年上升2.57%[62][6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0,103,100.8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01%,较2021年上升5.14个百分点[6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58,545,399.94元,同比增长10.41%[64]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33,569,262.90元,同比下降3.89%[6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76,137.04元,同比增长132.74%[64]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217,673.39元,同比下降79.91%[64]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4,310,361.16元,同比下降41.34%[64]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1,444,000.00元,同比下降30.05%[64]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29,319,601.65元,同比下降22.71%[64] - 2022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696,432.96元[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余额为-1,107,783,844.26元[116]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807人[113]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1,315人[113]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2人[113] - 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为525,775小时[115] - 劳务外包支付的报酬总额为24,221,504.71元[115] - 公司2022年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26,666.83万元[172] - 公司2022年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7,951.48万元[172] - 公司2022年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31,500万元[172] - 公司2022年子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3,478.53万元[173] - 公司2022年子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75万元[173] - 公司2022年审批子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500万元[173] - 公司2022年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37.51%[173] - 公司2022年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2,475万元[173] 业务发展 - 公司核心产品为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设备,系半导体分支领域之一[21] - 全球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至2026年将达33.96亿片,其中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将达约18.77亿片[21] - 国内显示面板出货量由2016年4,36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1年10,020万平方米,预计至2025年将增长至约12,120万平方米[22] - 2022年,手机市场AMOLED面板进一步取代TFT LCD面板,导致TFT LCD面板出货量年同比下降25%[23] - 2022年,车载TFT LCD面板出货量小幅增长4%至1.95亿片[23] - 2022年,中小型尺寸AMOLED的整体出货量为7.62亿,同比下降6%[23] - 2022年,全球OLED设备支出规模达103亿美元,同比增加80.7%[24] - 预计2024年后AMOLED行业设备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到达新的顶峰约866亿元[24] - 预计到2025年Mini LED、Micro LED行业设备市场规模将达270亿元[24] - 2022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为8.7亿片,预计到2027年出货量将达到12.2亿片,CAGR为6.9%[25] -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均具有较强竞争力[4] - 公司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邦定、点胶、检测类等产品在国内厂商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通过国际一流企业认证,客户覆盖了众多国际、国内一线终端品牌在国内的主要模组或面板供应商[4] - 公司核心业务为3C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已在平板显示模组设备领域的邦定、点胶、贴合、折弯等多个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掌握LCD、OLED、Mini LED和Micro LED等技术,并已实现了国内主流OLED面板厂商和模组厂商的全覆盖[33] - 公司正在持续调整及逐步退出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该业务短期内难以有业绩回报[33]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之下的“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所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重点支持的重点产业,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5] -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5] -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的主要目标是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70%[28] - 2021年,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对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和净化室配套系统、生产设备零配件,以及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28] -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29] - 2019年,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面板产业用玻璃基板、电子及信息产业用盖板玻璃等关键部件及关键材料列为信息产业中的鼓励发展项目[30] - 公司决定有序缩减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的生产销售,逐步退出该业务领域[34] - 公司采取前置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提前布局OLED及半导体相关业务领域[34] - 公司积极开展分布式生产模式,以就近客户、贴近服务为原则设立研发生产基地[34] - 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并掌握了成套智能制造装备方案解决密切相关的加工装配检测技术[35] - 公司产品已实现国内主流面板厂商的全覆盖及主流模组厂商、终端客户的覆盖[35] - 深圳鑫三力被认定为“广东省OLED显示模组关键制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 - 公司计划在2023年有序缩减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的生产销售,逐步退出该业务领域,同时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业务[82] - 公司将积极把握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产业发展机会,增加后段模组制程工艺品类,加大高端高毛利产品销量及占比[8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加速推进完成九天中创股权回购事项[82] - 公司将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则,深化内控合规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8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加大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储备和新工艺验证,不断推动研发创新和技术能力提升[8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内容存在异议声明,独立董事陈勇和杜鹃无法保证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2][3][4][5][6] - 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16]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日期为2023年04月28日,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00%[124] -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包括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124][125]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23] - 公司持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独立董事、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122]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8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人[84]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90%,于2022年05月19日召开[87]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1.47%,于2022年05月23日召开[87]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9.79%,于2022年07月14日召开[87] - 公司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