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光科技(30020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300203聚光科技(300203)2022-04-28 00:0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8.55%[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亿元,同比下降522.04%[6] - 报告期毛利比去年同期下降3亿元[6] - 2021年营业收入37.51亿元,较2020年减少8.55%[2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2亿元,较2020年减少147.51%[2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6亿元,较2020年减少157.34%[29] - 2021年末资产总额102.99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9.91%[2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15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6.65%[29]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24亿、8.45亿、7.18亿、16.63亿元[32]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038.43万元,2020年为1.72亿元[35]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8.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5亿元,同比下降522.04%[115] - 主营业务收入36.25亿元,占比96.65%,同比下降9.24%;其他业务收入1.26亿元,占比3.35%,同比增长17.08%[116] - 仪器、相关软件及耗材收入20.86亿元,占比55.63%,同比下降18.24%;运营服务等收入5.74亿元,占比15.31%,同比增长16.74%[116] - 国内收入36.99亿元,占比98.63%,同比下降9.00%;国外收入0.52亿元,占比1.37%,同比增长26.92%[116] - 仪器仪表业销售量29,577台/套,同比增长12.85%;生产量31,024台/套,同比增长23.16%;库存量3,343台/套,同比增长76.32%[120] - 仪器仪表业材料成本14.77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1.81%,同比增长7.33%;人工成本1.64亿元,占比6.88%,同比增长21.38%[123] - 仪器仪表业外包成本5.00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0.93%,同比下降19.18%;其他费用2.48亿元,占比10.38%,同比下降17.43%[123] - 2021年销售费用为665,396,406.44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51%[133] - 2021年管理费用为308,439,852.83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8.01%[133] - 2021年财务费用173,964,104.32元,较2020年的101,722,336.47元增长71.02%;研发费用561,800,325.80元,较2020年的489,424,753.75元增长14.79%[136]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669,181,253.00元,同比减少8.20%;现金流出4,035,330,783.54元,同比增加20.15%;现金流量净额 -366,149,530.54元,同比减少157.34%[144]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06,000,458.79元,同比减少64.68%;现金流出313,872,617.81元,同比减少58.04%;现金流量净额 -207,872,159.02元,同比增加38.37%[144]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133,317,301.10元,同比增加6.98%;现金流出1,712,334,822.02元,同比减少6.43%;现金流量净额420,982,479.08元,同比增加156.33%[144]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59,078,895.39元,同比减少144.82%[144] - 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1.035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36.0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66.4万元,占比2.67%;资产减值 -1.44亿元,占比50.18%;营业外收入477.96万元,占比 -1.67%;营业外支出1798.83万元,占比 -6.27%[145] - 资产处置收益4682.88万元,主要系本期北京房产出售所致[148] - 2021年末货币资金14.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80%,较年初下降2.00%;应收账款13.09亿元,占比12.71%,较年初下降2.38%等多项资产负债有变动[148]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8.64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151] - 报告期投资额2.67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7.00亿元,变动幅度 -61.82%[152]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61亿元,净利润1.24亿元;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7亿元,净利润3907.87万元[156] 合同情况 - 公司2021年新签合同总金额约41亿[6] - 控股子公司谱育科技新签合同额约13.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5%[6] - 2021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金额约41亿,谱育科技新签合同额约13.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5%[115]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聚光科技,代码300203[23]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28] 行业环境 - 公司所处分析仪器领域我国发展相对落后,每年需进口约千亿美元仪器设备[43] - 国务院规划指出要加强高端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制造[44] - 相关法律规定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国产仪器,金融机构支持国产仪器发展[44] - 中国分析仪器市场增速最快,90%的高端仪器依赖进口[161]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平台,创新研制一系列高精密监测设备,如消耗臭氧层物质自动监测系统等[46] - 公司重点研制光化学、温室气体等领域新型监测设备,形成“天、地、空”一体综合监测解决方案[49] - 十四五期间水环境监测规模扩张,水质监测站点建设需求增长,公司推出水质特殊因子在线监测仪表[49][50] - 公司将多种技术应用到水环境监测,满足地表水低浓度特征指标监测需求[50] - 公司结合荧光光谱和数据模型分析技术,将水质监测推到专业化数据应用[50] - 公司推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系列,构建环保管家全产业服务体系[54] - 公司基于先进技术构建“监测、管理、治理”闭环管治体系,提升园区环境治理能力[57] - 公司建立园区大气“点、面、区”立体监测网,实现工业源全方位环境摸底等[57] - 公司打造工业园区水环境新型管理模式,提供环保闭环服务,提高园区水污染防控能力[58] - 公司推出新一代数智环保一体化平台,整合先进技术助力生态环境治理[59][61] - 公司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制碳监测及温室气体技术装备,构建立体碳监测解决方案[62][63] - 公司过程分析产品从单一激光产品发展为综合性产品群,借助云业务实现服务升级[67] - 工业在线色谱产品突破国外限制,国产化率达95%以上[68] - 公司开发出防爆型工业过程在线总硫分析系统等系列化总硫含量分析仪表[71] - 紫外微量硫化氢最小测量量程达0 - 10ppm,工业在线红外分析仪最小量程达0 - 50ppm,薄膜微音式工业在线红外气体分析仪可测量0 - 5ppm超低量程CO₂气体[74] - 在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可用于冶金球团烧结矿成分分析、在线铁水成分分析、在线煤炭灰分检测[75] - 公司推出首台EXPEC 7350三重四极杆ICP - MS等产品,解决半导体高纯分析检测领域核心仪器被国外垄断问题[76] - 2021年EXPEC 7350三重四极杆ICP - MS在半导体上游供应商实现销售交付,数百台GMD系列特气报警仪被采购入厂开展国产替代[79] - 公司从2006年起布局实验室分析仪器研发,完成30余项国家/地方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研制和产业化项目[80] - 2021年EXPEC 5231等几款实验室高端分析仪器推出并上市销售,带动业绩增长[83] - 公司创新研制便携式专用型分析仪,解决现场检测最后1km[85] - 公司以方舱车等为载具,研制车载式/移动式实验室仪器,实现现场化分析[89] - 公司研制大气/水质重金属等在线检测分析系统,实现多指标在线监测[91] - 公司推出水质全自动实验室分析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和无人值守分析[94] - 公司研发累计投入达25亿元,开发近百项技术平台并推出差异化产品[112] - 2021年和2022年分别获PreMed 7000型微量元素分析仪、PreMed 520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99,102] - 2021年在BCEIA展发布SFLO系列全光谱流式细胞仪、MSFLO系列质谱流式细胞仪两款核心设备[103] - 基于MALDI - TOF技术平台研发的全自动核酸质谱检测系统GeneTOF 3100系列预计2022年中提交二类医疗器械注册[104] - 控股子公司聚拓生物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2021年12月取得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单分子流式免疫分析仪预计2022年内推向市场[107] - 截至2021年末,公司相关产品取得授权专利633项,其中发明专利225项,实用新型381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27项[110] - 公司拥有超1400人的研发团队、超千人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人员、超2000人的服务团队[110,111] - 公司建立完善营销和服务网络,设有一级备件总库,部分产品可远程在线服务[110] - 公司为多个领域提供创新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形成成熟管理与支撑体系[112] - 公司深度定制“工业4.0智能监测”整体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多个行业[98] - 多个研发项目完成研发进入市场推广或产业化阶段,如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系统、临床蛋白分析系统等[136]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1487人,较2020年的1189人增长25.06%,占比22.38%,较2020年的19.63%提升2.75%[139] -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021年523,274,938.02元、2020年459,292,062.23元、2019年352,256,063.8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3.95%、11.20%、9.04%[141] - 研发人员中本科689人较2020年增长10.24%,硕士692人较2020年增长37.85%;30岁以下978人较2020年增长34.90%,30 - 40岁465人较2020年增长11.24%[139]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开拓新细分市场,为分析仪器民族品牌发展努力[114] - 公司推行新业务单元股权激励制度保障核心仪器业务成长[115] - 2022年公司计划构建“4+X”多业务布局,培育孵化新技术平台和应用公司[170] - 2022年公司加强内部业务单元整合和垂直一体化布局,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力争实现盈利[170] - 2022年公司以“自主化研发、全球化营销、智能化生产”为核心构建行业生态体系,实现新签合同金额明显提升[170] - 公司鼓励内部创业,探索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170] - 公司加强合规体系建设,遵循法律法规,强化内部宣贯[170] 子公司变动 - 公司于2021年5月10日解除对无锡中科表决权委托协议,丧失实质控制权,剩余股权比例45%,账面价值51,960,550.25元,公允价值105,750,000.00元,产生利得53,789,449.75元[124] - 2021年公司发起设立多家子公司,如杭州昇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出资额从100,000.00元到3,500,000.00元不等,出资比例各有不同[128] - 2021年北京天之任志科技有限公司和连云港聚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清算注销[128] - 多家子公司通过发起设立,业务经营需要,无重大影响;部分公司清算注销或解除委托表决权协议[156][160]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89,101,899.1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04%,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00%[131]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10,174,992.9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8.80%,关联方采购额占比0.00%[131]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技术、市场、应收账款等多种风险[162][165] - 应对技术风险,公司采取自主创新、技术合作等措施[162] - 应对市场风险,公司通过增加产品和服务种类、渗透新兴产业来消化影响[165] - 应对应收账款风险,公司强化回款考核、实施客户白名单制等[165] - 应对规模扩张风险,公司构建平台型、管理型总部,优化组织结构[165] - 应对并购及整合风险,公司建立初步整合管理体系,探索多种整合模式[165] - 应对人力资源风险,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出激励制度[166] - 公司个别员工在运维业务中因放任数据失真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66] - 公司及迁安分公司未参与钢铁企业数据造假等案件,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和收到重大行政处罚,但事件或影响公司品牌及运维业务[169] - 公司将以迁安运维业务问题为鉴,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