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负责人为藤明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为彭建生[5]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5] - 公司在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阐述经营风险[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2] - 公司坚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主赛道,推进业务升级和产能布局[55]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及汽车智能电控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697,943,655.53元,上年同期为1,069,971,553.93元,同比增长152.15%[3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3,963,694.31元,上年同期为160,407,596.24元,同比增长120.67%[3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620,543.40元,上年同期为140,427,615.57元,同比增长96.27%[3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3012元/股,上年同期为0.2171元/股,同比增长38.74%[32]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2983元/股,上年同期为0.2171元/股,同比增长37.40%[3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7%,上年同期为7.43%,同比增长2.84%[3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7,592,852,800.70元,上年度末为5,222,962,599.67元,同比增长45.37%[3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61,661,029.54元,上年度末为2,534,473,850.54元,同比增长72.09%[3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07.27元[3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8,032,944.16元[35] - 债务重组损益为-37,928.62元[38]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为48,390,747.99元,主要是业绩对赌赔偿收益[38]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2,348.98元[38]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3,782,951.91元,是停工损失[38] - 所得税影响额为14,265,130.56元[38]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5,871.86元[3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8,343,150.91元[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794.37万元,同比增长152.15%;净利润35,396.37万元,同比增长120.67%;扣非净利润27,562.05万元,同比增长96.27%[66]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59,285.28万元,较年初增长45.37%;净资产436,166.10万元,较年初增长72.09%[6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697943655.53元,同比增长152.15%[80]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2138060110.06元,同比增长186.29%[80]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37692642.22元,同比增长80.08%[80]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15790161.79元,同比增长504.21%[80] -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7349695.27元,同比减少30.12%[83]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11.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45%,较上年末增加2.30%,主要是募集资金结余增加[89] - 存货期末金额18.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87%,较上年末增加11.47%,主要是江西升华射洪基地项目达产及智能电控量产,存货占用增加[89]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4.5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03%,较上年末增加5.53%,主要是江西升华射洪基地二期项目及智能电控项目投入增加[92]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1.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6%,较上年末减少10.90%,主要是本期偿还银行借款所致[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123.92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3.24万元,其他变动68万元[93] - 金融负债期末金额4.55亿元,其他变动 -3.78亿元,其中银行短期借款 -5.37亿元,其他非流动负债1.59亿元[93][96] - 受限资产合计4.73亿元,包括货币资金2.56亿元、应收票据292万元、应收款项融资2.14亿元[96] 业务市场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5.02GWh,同比增长217%,占总装机量的55%[47] - 2022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4.93GWh,同比增长55%,占总装机量的45%[47] - 2022年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达1043.4万辆和103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和3.4%[52] -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渗透率达21.6%[52]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超200GWh,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114GWh[52]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77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130%[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上升9.90%;锂电正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上升1,195.76%[66] - 锂电正极材料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1195.76%,营业成本13.73亿元,同比增长1004.09%,毛利率17.46%,同比增长14.33%[85] - 磷酸铁锂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1255.31%,营业成本13.73亿元,同比增长1058.77%,毛利率17.46%,同比增长14.00%[85] - 锂电正极材料产能6.2万吨,在建产能8万吨,产能利用率71.80%,产量22257吨[88] 业务产能与项目进展 - 车载电驱动减速器产线年产能由33万台/套升级到36万台/套,预计2022年底形成66万台/套年产能[71] - 智能电控产线形成变速箱液压控制总成精密零部件34万套、变速箱电磁阀年700万只、电子水泵年60万台/套、电子油泵年30万台、GDI泵壳年250万只、减速器齿轴40万套、减速器壳体年18万套的产能[71] - 射洪基地二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计划2022年10月前投产,建成后产能达8万吨,项目使用剩余资金24959万元[72] - 射洪二期项目达产后,江西升华磷酸铁锂短期年产能将达15.2万吨[73] -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产业项目承诺投资8.6亿元,调整后为6.1041亿元,本报告期投入1.198473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98473亿元,投资进度20%,预计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1] - 年产6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项目调整后投资2.4959亿元,本报告期投入0.882444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0.882444亿元,投资进度35%,已于2022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1] - 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项目承诺投资和调整后均为2.7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2.72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72亿元,投资进度100%,已于2021年10月29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121576亿元,累计实现效益1.121576亿元[10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和调整后均为3.68亿元,本报告期投入3.68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8亿元,投资进度100%,已于2022年4月14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8] - 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和调整后均为15亿元,本报告期投入8.480917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480917亿元,累计实现效益1.121576亿元[105][108] - 年产6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4,959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8,824.4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824.44万元,投资进度35.00%[113] 业务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主机市场客户60余家,涵盖上汽、广汽等国内外品牌[51] -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已取得授权专利300余项,起草制订行业标准4项[56] -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形成主机市场为主、售后市场为辅,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快速突破的格局[51] -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是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草酸亚铁技术路线的开创者[51] - 电动VVT获得比亚迪混动发动机和主流新势力增程器项目定点,广汽乘用车项目已量产[67] - 电磁阀获得比亚迪DMi混动变速箱电磁阀项目定点[67] - 600W、400W、450W、200W电子水泵系列在吉利和长城汽车量产,并获多个客户项目定点[68] - 智能热管理集成模块获纯电新势力项目定点,增程新势力项目预计2023年批量[68] - 电子油泵供高效油冷电驱系列动力总成已批量生产,下一代技术油泵样件预计2022年底项目定点[68] - 2022年2月宁德时代对江西升华增资14400万元,增资后公司持股60%,宁德时代和晨道资本各持股20%[74] 募集资金相关 - 2022年3月2日公司向16名特定对象发行66577896股,发行价22.5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499999996.88元,净额1473367393.68元[77] - 募集资金总额为15亿元,报告期投入和累计投入均为8.480917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4959亿元,比例为16.64%[100] - 公司于2022年6月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智能热管理系统”剩余2.4959亿元用于“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100][109] - 2022年4月公司同意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480083亿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0.016663亿元,共计3.496746亿元[109] - 截止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6.295832亿元(含利息收入0.04091亿元),将继续用于募投项目[100] -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不适用,项目实施无募集资金结余,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无问题[112] 激励计划相关 - 报告期内为4名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为138名激励对象办理归属事宜[78] - 2021年7月23日完成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授予价格4.64元/股,授予4人,数量435.00万股,占股本总额0.59%,占拟授出权益总数29.09% [142] - 2021年12月14日向43名激励对象授予100.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6.17元/股[143] - 2022年7月13日,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登记完成,归属数量424.7550万股,归属人数138人[146] - 2022年7月14日,公司股东大会同意回购注销4名激励对象不符合条件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3.09元/股[147] - 2022年7月23日,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解除限售数量156.60万股,激励对象4人[147]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为4名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为138名激励对象办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169] 公司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汽车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将通过提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应对[125]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将加强组织管理、做好研发规划、开拓新市场应对[125] - 公司面临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将加强供应链管控、建立联动定价机制应对[126] - 公司面临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风险,江西升华将加大前瞻性研究、加强技术人员储备应对[128] - 公司面临快速发展的管理风险,将完善管理架构体系、统筹管理、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应对[128] 投资者活动 - 2022年1月13日,17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摩根大通线上论坛调研公司经营与未来规划[129] - 2022年1月14日,49名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公司经营与未来规划[129] - 2022年5月17日,投资者参与网络业绩说明会,了解2021年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129] - 2022年5月18日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6.16% [134] - 2022年6月29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9.47% [134] 环保相关 -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颗粒物排放浓度80mg/Nm³,排放总量0.41T [152] -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SO₂排放浓度350mg/Nm³,排放总量2.01T [152] -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NOx排放浓度140mg/Nm³,排放总量1.64T [152] -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VOCs排放浓度20mg/Nm³,排放总量0.063T
富临精工(300432)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