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临精工(300432)
icon
搜索文档
“实习生”进化中,“转正”可期
四川日报· 2025-07-23 05:4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身高约170厘米,黑色的躯干,银色的四肢,一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 搬箱子……这是由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A2-W轮式机器人,现已"入职"位于绵阳市的 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企业生产车间的一名"实习生"。7月9日,它开启首场"打工"直 播,3个小时自主搬运了800多个重15公斤左右的周转箱。当前,机器人进厂"打工"正在悄然蔓 延。一大批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走进生产车间。这些机器人干得 怎么样?距离大规模运用还有多远?近日,记者跟随A2-W轮式机器人,探寻机器人进厂"打工"之 路。进厂"打工"3小时零失误搬了800多个箱子走进富临精工装配车间搬运区域,记者看到了忙碌 的A2-W轮式机器人,它身边摆放着几十个料箱,里面装有内齿圈、航星轮等汽车零部件,每个箱 子重15公斤左右。面对料箱,A2-W上半身迅速下移,伸出狭长的双臂,并带动手臂多个关节翻 转,然后缓缓上升,将料箱稳稳搬起,转身向不远处的货架走去,再次下移重心,将料箱放在托 盘上。"A2-W已'入职'1个月,是我们生产车间的'实习生'。"富临精工机器人应用小组项目负责人 潘昊介绍,此前,富临精工 ...
A股盐湖提锂板块持续走强,国机通用、西藏城投双双涨停,西藏珠峰、西藏矿业涨超6%,碧水源、金圆股份、富临精工跟涨。
快讯· 2025-07-21 09:59
A股盐湖提锂板块持续走强,国机通用、西藏城投双双涨停,西藏珠峰、西藏矿业涨超6%,碧水源、 金圆股份、富临精工跟涨。 ...
富临精工20250506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公司为富林金工,行业涵盖新能源(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机器人、机车零部件等 [1][2][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铁锂业务前景乐观** - **行业趋势**:下游高性能电池发展带动铁锂环节需求,从2023年以三代产品为主向2024年三代半及四代产品迭代,压实密度不断提高 [3][4] - **供需格局**:2024 - 2026年供需紧平衡,产品较传统铁锂有溢价,行业已度过最难时刻,加工费回升,碳酸锂价格趋稳利于企业毛利率提升 [5][14][15] - **公司优势**:作为行业内唯一操舱压铁路线主流供应商,产品迭代速度和性能上限有优势;2025 - 2027年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毛利率稳健修复;宁德时代入股其子公司,产能规划大,配合合作公告或有强保供需求及其他客户拓展 [6][7][23] - **业绩提升逻辑**:产能扩张或使份额从2024年的5%提升到中期的15%;新产品开发领先,4代及4代以上产品布局完善;规模效应体现在原材料溢价和一体化降本上 [25][27][28] 2. **70板块持续增长** - **业务布局**:主要布局发动机零件和新能源零件,发动机零件在VVT等产品上行业领先,新能源零件也有发展 [31] - **客户资源**:客户布局广泛,涵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海外品牌和新势力,新定点项目优质充沛 [32][33] - **业绩预期**:2025 - 2027年有望保持20%以上收入增长和较高利润增长 [8] 3. **机器人业务潜力大** - **布局情况**:布局关键总成,是华为赛里斯车上减速器核心供应商,最早跟进赛里斯配套开发,与国内主流机器人团队密切配合 [8][9] - **发展前景**:有望成为人型和工业机器人国产链核心关节总成供应商 [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发展历程**:1997年成立,从发动机系领业务起家,向新能源拓展,前瞻布局机器人关键模组,通过快速规模化形成竞争力 [10][11] 2. **行业竞争格局**:2024年行业资本开支减少,内部开工率分化,富林金工等企业满产,二线企业开工率七八成,其他企业偏低;高压密铁锂环节壁垒提升,格局更集中 [14][22] 3. **公司业绩表现**:2024年业绩反转,一季度成为铁锂板块盈利领先企业,铁锂业务从2023年亏损转为2024年回正 [11][12][13] 4. **估值与评级**:富林金工目前估值不算高,主业明年约14倍,给予2026年20倍PE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推荐买入评级 [36]
机器人八天吸金超20亿!
第一财经· 2025-07-16 11:47
机器人行业融资动态 - 7月7日至15日期间共有十家机器人行业企业官宣融资 总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1] - 星动纪元和云深处率先拉开融资序幕 单笔融资规模均接近5亿元 [1] - 超过半数企业融资集中在A轮和B轮阶段 其中六家企业单轮融资超1亿元 [3] - 星海图Pre-A轮及A轮总融资近15亿元 最新估值较年初增长超3倍 [4] - 蓝点触控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连续两年营收增速超100% [1][5] 企业估值与投资逻辑 - 投资人态度趋于务实 更关注实际业务进展而非盲目乐观 [4] - 美团龙珠投资星海图看重其硬件业务从0到1突破及团队执行力 [5] - 容亿投资强调评判标准为场景落地能力 需验证真实需求和用户 [5] - 蓝点触控核心产品六维力传感器市占率达70% 2025年上半年单一客户出货量达千台级 [5] 产品迭代与商业化进展 - 一周内五家企业发布新品 包括智元机器人A2-W、优必选Walker S2等 [6] - 智元机器人A2-W展示工厂应用能力 三小时完成800余个周转箱搬运 [6] - 魔法原子新品MagicBot Z1定价11-35万元 覆盖科研教育等B端场景 [7]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交付量达百台 越疆发布六足仿生机器狗 [6]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推出20自由度五指灵巧手ByteDexter [6] 技术研发与生产落地 - 魔法原子MagicBot Z1自研比例超90% 覆盖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 [8] - 采用"原子技能"拆解策略 将产线工序分解为1-2分钟单元模块 [8] - 已进入家电和3C产线 部署周期缩短至一周 [8] - 产品设计初期即考虑量产问题 通过提高自研比例控制成本 [8]
电动车2025年中期策略:稳健增长低估值,聚焦锂电龙头和固态新技术
东吴证券· 2025-07-13 13:06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电动化率稳步向上,欧洲销量强势恢复,25年全球销量预计21%增长,26年有望维持15%+增长;储能政策不确定下需求依旧强劲,25年锂电需求上修至30%+增长,26年近20%增长;产业链低点已过,盈利略有提升,龙头恢复有序扩产,小厂持续出清产能;固态电池技术聚焦硫化物,产业化加速,电解质及核心设备受益,并关注固态新技术迭代;投资建议聚焦价值锂电龙头和产业化加速的固态新技术 [2] 分组1:需求 国内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44%超预期,纯电占比提升至60%,经济型车型增速明显,智能化提速,专用车和重卡销量亮眼,出口同增64.4%,预计25年销超1600万辆,同增25% [5][14][26][31][35][39] - 以旧换新补贴持续,部分地区效果超预期;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利好持续至25年底,26年退坡或引发25年抢装;新车型密集发布,价格战支撑销量增长 [19][22][23] 欧洲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25%,特斯拉、上汽下滑,大众、奇瑞同比高增;部分国家考虑重启或延长电动车支持政策;以三年碳排放平均值为标准,减缓短期压力;25H2开启新车周期,增长提速;预计25年中性销量376万辆,同比增长27% [43][45][49][50][52][58] 美国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5%,低于预期,补贴退出,预计25 - 26年销量停滞;特斯拉及Stellantis销量下降,其余车企维持增长;车企基于现有车型开发电动版本,重心转向盈利 [62][65][69][70] 其他地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31%,纯电占比84%,电动化率4.52%;大部分国家25年维持补贴,26 - 27年进一步收窄;预计25年销量125万辆,同比增35% [72][80][81] 新能源车需求总结 - 25年全球销量预计21%增长至2070万辆,26年预计增长16%至2395万辆,其中国内销量同增15%,欧洲销量同增24%,美国销量相对持平 [83] 储能市场 - 24年高速增长,25年预计继续高增长,同比+42%,30年前增速20%+,至30年需求800gwh+;预计25年全球动力储能需求1816GWh,同增31%,26 - 27年总体仍维持15 - 20%增长,30年有望达3886Gwh [86][87] 分组2:产业链 产能与盈利 - 24Q4起需求恢复,龙头率先扩产,25 - 26年产能利用率略有改善,维持60 - 70%,小厂持续出清产能;部分环节龙头开始减亏,技术领先有溢价;价格已触底,合理投资回报下盈利弹性大 [90][92][94] 电池环节 - 国内引领装机高增,铁锂份额进一步提升,纯电占比提升,单车带电量同比增加;全球龙头电池厂份额稳定,日韩企业份额下降,国内龙头份额提升;国内龙头份额降低,部分二三线厂商份额提升;中低端车型份额提升,影响电池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在欧洲份额后续预计提升至50%,在美国份额后续通过技术授权突破;储能电池大储延续高景气,二线份额有所提升;美国政策限制趋严,短期有缓冲期;龙头产能利用率提升,率先扩大资本开支;动储电芯企稳,电池价格底部明确;龙头具备盈利优势,与二三线差距维持;海外电池厂盈利承压,差异扩大 [102][105][106][110][116][121][126][130][133][137][138][141][143] 上游环节 - 25H2锂价底部区间震荡,钴价将迎来第二波涨势;碳酸锂短期库存压力未缓解,但下游排产提升带动价格上行,26年或为本轮周期最后一个投产大年,25H2预计5.5 - 7万运行;钴刚果金延长出口禁令,行业库存持续消耗推动钴价上涨,印尼HPAL项目成为钴重要来源,华友最受益 [146][147][150][157][158][162][163][167] 结构件环节 - 竞争格局稳定,龙头海外放量全球份额稳中有升;25Q2年降落地,龙头盈利仍维持稳定 [173][177] 铁锂正极环节 - 占比突破80%,全年产量预计同增40%+;龙头份额保持稳定,二线厂商继续分化;25 - 26年供需格局基本稳定,行业扩产放缓;龙头厂商小幅涨价,高端产品享受技术溢价;25年裕能、富临维持盈利,其余厂商亏损收窄,但较难盈利 [183][184][188][192][195] 负极环节 - 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25 - 26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60%+,部分龙头厂商基本满产;25H2石油焦价格回落,负极价格跟随调整;龙头公司盈利坚挺,25Q2受原材料涨价影响,H2盈利有望恢复;快充推动负极包覆材料需求高增,龙头出货快速增长 [202][206][212][215][219] 电解液及六氟环节 - 电解液产量增长迅速,龙头市占率稳定;25 - 26年六氟行业供需逐步改善,头部厂商扩产明显放缓;价格年初探涨后回落,预计下半年加工费稳定;盈利已底部企稳,预计26年拐点 [226][227][233][236] 隔膜环节 - 二线厂商起量明显,龙头份额小幅压缩;25 - 26年行业供需基本稳定,国内竞争仍较激烈,海外产能陆续投产;25年价格继续磨底,26年海外贡献利润弹性 [238][244][251] 三元环节 - 前驱体国内基本停止扩产,26年产能利用率提升;镍冶炼产能释放,一体化比例持续提升;25年镍价降幅有限,龙头盈利弹性明显;正极26年供给过剩持续,加工费基本见底;龙头短期盈利承压,海外占比持续提升 [257][258][260][262][269] 辅材环节 - 导电剂龙头单吨盈利恢复,下半年单壁碳管显著放量;铝箔加工费基本见底,龙头盈利稳定;铜箔25H1加工费回升,高端品类占比提升,盈利逐步改善 [275][278][282] 分组3: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 - 收敛为硫化物为主,固态电解质是关键,聚合物已基本被淘汰,氧化物用于半固态,硫化物潜力最大,卤化物进展较快 [284][286] 产业化进程 - 25H2中试线落地,27年小批量装车,30年大规模量产,应用空间广阔;产品性能指标提升明显,仍将继续改进;长期降本路线清晰,降本空间广阔 [295][296][298] 材料与工艺 - 以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正负极迭代空间大;硫化物核心为硫化锂,工艺不断优化;新材料和新技术加速开发,如富锂锰基正极、锂金属负极蒸镀工艺等;前道干电极为趋势,后道等静压为壁垒 [302][303][307][310] 复合铜箔 - 具备降本优势,快充性能受影响,应用于中低端车型;宁德时代引领使用,25H2或加速落地 [313][315] 分组4:投资建议 - 聚焦价值锂电龙头和产业化加速的固态新技术,首推格局和盈利稳定龙头电池、结构件;其次看好具备技术升级优势和盈利改善空间的龙头;同时看好具备优质资源龙头;新技术方面,推荐固态产业化相关标的 [318]
三小时搬800箱,一台机器人或可替代约1.4~2名工人!实探智元机器人落地工厂
第一财经· 2025-07-11 21:03
机器人应用与工程化挑战 - 智元机器人A2-W在富临精工产线完成3小时搬运800余个周转箱的任务,展示多模态感知(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与决策系统能力[1][4] - 工程化难点包括复杂光照/电磁干扰、硬件算法耦合、安全停机机制(遇人自动停止),需解决随机堆叠箱体识别(抓取中心动态调整)与路径规划[4][5][6] - 实验室仿真数据占比95%,但真实工厂环境仍需5%现场数据持续优化算法以应对突发状况[8][10]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安努智能作为集成商打通"最后一百米",通过模型化部署经验构建可复用小模型模板(如原子技能模块化),相似工厂部署周期可从数月缩短至3周[11][12] - 智元机器人联合富临精工等成立合资公司,并投资灵初智能(灵巧手研发)等10余家产业链企业,形成具身智能生态协同[11][15][16] - 核心零部件厂商(如富临精工)提供真实场景验证,集成商与本体厂商形成技术闭环[1][11] 商业化落地与成本测算 - A2-W单台落地配套价格约几十万元(业内估算40万-80万),规模效应可降本,当前1台机器人替代0.7-2名工人(两班制)[14] - 成本结构包含采购价(配置/规模决定)、运维(电力/保养)、技术工人调度,理想状态下1人可线上管控多台机器人[14] - 富临精工测算:本地用工成本8万元/人/年,若机器人稳定覆盖2个工位则回收逻辑清晰[14]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智元机器人通过持股平台"智元恒岳"协议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获科创板上市资格[16] - 资本布局涵盖一级市场投资(数字华夏、千觉机器人等)与二级市场并购,强化产业链整合[16][17] - 双足人形机器人A2与轮式A2-W为当前主力量产产品,商业化订单为现阶段核心目标[15][16]
富临精工:实际控制人安治富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11 20:37
公司公告 - 富临精工实际控制人安治富计划减持不超过17,097,602股公司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 00%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减持时间为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 [1] - 减持股票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前股份 发行股份配套募集资金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取得的股份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7-11 20:32
股东情况 - 实际控制人安治富持股186,338,701股,占比10.90%[2] - 安治富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722,176,461股,占比42.24%[5] 减持计划 - 安治富拟减持不超17,097,602股,占比1.00%[2][3] - 拟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3] - 拟减持期间为公告发布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4]
实探智元机器人落地工厂:三小时搬800箱,能否打通最后一百米?
第一财经· 2025-07-11 19:30
智元机器人技术进展与商业化落地 - 公司轮式通用机器人A2-W在富临精工工厂完成3小时直播演示,成功搬运800余个物料周转箱,展示识别分拣、导航避障和精准放置能力[1] - 机器人需解决复杂产线中的工程难题,包括处理偶发故障、跨工厂部署能力复用,考验算法/本体/系统集成/现场工程的协同配合[1] - A2-W配备七自由度单臂和定制夹爪,能通过多模态感知系统识别箱体参数,动态调整抓取策略,遇到突发状况自动停止确保安全[4][5] - 工程化阶段发现电源板异常警报等细节问题,团队通过彻夜排查确认塑封元件漏气隐患,验证稳定性至凌晨一点[12] 行业生态链构建 - 形成完整生态链条:智元提供大模型与本体技术,安努智能负责集成部署,富临精工等零部件厂商提供场景验证[1] - 安努智能将部署经验模型化,构建可复用的小模型模板,通过不同工厂调试提升抓取策略/碰撞检测/力控算法成熟度[11] - 部署周期有望从首期的3-4个月缩短至3周甚至3小时,环境相似度达80%时可快速复用现有方案[12] - 公司通过持股平台智元恒岳拟控股上纬新材63.62%股份,获得科创板上市资源,已投资十数家产业链企业构建生态[18] 成本效益与商业化进展 - 单台A2-W落地配套价格约几十万元,业内人士估算区间为40-80万元,规模效应可降低单价[12] - 当前部署中单台机器人可替代0.7个高强度岗位,全天候运行相当于替代1.4-2名工人(绵阳人工成本约8万元/年/人)[13] - 成本构成包含本体采购(占30-50%)、部署调试(20-30%)和持续运维(30-40%),未来目标实现1人线上管控多台设备[13] - 双足人形机器人A2和轮式A2-W已成为公司量产主力产品,商业化落地成为当前主要目标[14] 技术突破方向 - 算法训练采用95%仿真数据+5%现场真机数据,需持续优化应对工厂复杂环境(电磁干扰/光照变化等)[10] - 开发原子技能模块,将核心动作拆解为可独立调用的标准单元,提升跨场景适应性和能力复用效率[11] - 与灵初智能协同研发操作模型和灵巧手技术,强化本体产品的系统集成能力[13]
在自动化程度够高的新能源车厂,机器人还能干啥?
36氪· 2025-07-10 12:43
具身智能商业化进展 - 2025年被视作具身智能商业化关键一年 已有企业通过工业现场作业直播展示具身智能在工厂转运场景的落地可能性 [1] - 智元机器人自研的A2-W通用具身机器人在富临精工绵阳工厂完成3小时无间断作业 单班搬运800余个周转箱且出现0失误 [1] - A2-W具备双臂协作与高精度操作能力 可抓取搬运5-30公斤不同尺寸周转箱 并能自主识别调整姿态和异常纠错 [1] 具身智能技术表现 - A2-W展现出多模态感知与动态避障能力 可实时识别人员及障碍物 自主规划路径并具备安全冗余机制 [1] - 当前A2-W搬运节拍约40秒 略慢于人类30-35秒的作业效率 [3] - 具身智能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具有更强抗干扰能力和异常处理能力 且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需求 [3] 行业应用价值 - 富临精工表示机器人应用缓解了高频次搬运作业(5-30公斤)的招工难问题 [1] - 具身智能可避免新能源汽车等快速迭代行业对自动化产线的频繁升级改造 [3] - 富临精工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新增了智能机器人电关节及零部件业务 [3] 产业链合作 - 本次作业采用智元机器人本体和基座模型 由安努智能提供工程化部署 [3] - 安努智能计划构建覆盖机器人全维度参数的工程化解决方案数据采集体系 [4] - 智元机器人和富临精工均为安努智能的持股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