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争光股份(30109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301092争光股份(301092)2023-04-2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争光股份,代码301092[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沈建华[8] - 2022年10月26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工业开发区”变更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龙船坞路96号3幢1楼132室”[8] - 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世纪大道1号美亚大厦16楼,邮编311100[9]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是www.chinaresin.com,电子信箱是wyf@chinaresin.com[9]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叶怀敏、赵凯旋[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以133,333,33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2]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33,333,33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16,000,000.08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07][108]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6.76亿元,较2021年增长49.78%[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亿元,较2021年增长141.37%[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84.85万元,较2021年增长52.70%[1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8.4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2.32%[1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1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0.88%[10]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9846.53万元,主要系塘栖厂房拆迁收益[13]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56.45万元[13]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2875.42万元,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利息收入[13]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91万元[13]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753.06万元[13] - 2022年营业成本4.15亿元,较2021年增长36.77%,主要因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及政府拆迁房屋成本列入[40] - 2022年销售费用2477.49万元,同比增长4.86%;管理费用2373.83万元,同比增长14.92%;财务费用 -865.88万元,同比增长619.12%;研发费用2321.61万元,同比增长31.41%[43] - 2022年研发投入2,321.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43%,多个研发项目完成[3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50人,较2021年增长16.28%,占比15.38%,较2021年提升0.80%[44] - 2022年研发投入2321.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43%,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44]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04,460,641.14元,同比增加23.96%;现金流出小计427,612,171.16元,同比增加19.90%;现金流量净额76,848,469.98元,同比增加52.70%[46]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47,588,656.08元,同比增加2719.68%;现金流出小计2,416,239,836.35元,同比增加343.83%;现金流量净额-68,651,180.27元,同比减少85.11%[46]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997,650.00元,同比减少97.20%;现金流出小计56,537,971.27元,同比增加62.66%;现金流量净额-24,540,321.27元,同比减少102.21%[4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324,152.31元,同比减少101.91%[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相差-56.78%[48] - 2022年投资收益28,719,376.7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3.19%;资产减值-1,787,895.57元,占比-0.82%;营业外收入807,022.59元,占比0.37%;营业外支出3,036,096.09元,占比1.39%[49] - 2022年末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44.33%,较年初下降5.46%;应收账款占比4.67%,较年初上升0.79%;在建工程占比4.88%,较年初上升3.05%[49]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2,416,239,836.35元,上年同期投资额544,412,727.43元,变动幅度343.83%[51] - 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生物医药等行业收入有不同程度增减,新能源行业收入从0增至21,886,359.31元,其他行业收入同比增长972.90%[37]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收入551,848,894.64元,同比增长24.28%;其他产品收入124,191,599.75元,同比增长1,598.41%[37] - 境内收入509,454,638.43元,同比增长51.03%;境外收入166,585,855.96元,同比增长46.10%[37] - 直销收入532,153,268.66元,同比增长57.67%;贸易商收入81,847,096.78元,同比增长45.73%;经销商收入62,040,128.95元,同比增长7.58%[37] - 化工行业销售量31,850吨,同比增长11.99%;生产量31,604吨,同比增长12.25%;库存量4,684吨,同比下降4.99%[39] - 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等行业毛利率有不同程度增减,其他产品毛利率达81.75%,同比增加14.46个百分点[38] - 境外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销售实现收入166,585,855.96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4.64%,毛利率23.46%[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84,731.03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2.32%;营业收入67,604.05万元,同比上涨4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82.50万元,同比上涨141.37%[35]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覆盖20多个系列400多种型号[18][20]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可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等多个领域[20][21] - 公司产品除国内市场外,还销往德国、瑞士、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包括德国BRITA、日本三菱化学等[19] - 公司是国内领先能规模化生产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企业,实现部分国外进口产品替代[19]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中高端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生产技术的企业,是国内同行业第一家获核电领域准入资格企业[20] - 公司为中国膜工业协会离子交换树脂分会高级副理事长单位,是行业标准主要制定者之一[20] - 公司一向重视研发创新,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9][20] - 公司主要产品为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上游是石油化工行业,下游涉及工业水处理、食品及饮用水等多领域[22] - 公司研发以自主为主、合作为辅,分为合成研发和应用研发[22] - 采购模式为“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兼顾安全库存”,会外购粗品树脂及白球并委托外协生产[23][24] - 生产按销售计划和库存安排,呈现“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特点,用DCS系统控制生产[24] - 销售以直销为主、贸易商和代理商为辅,获取订单方式多样[24] - 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力争批量化生产锂吸附产品并研发多种类型,开展太阳能多晶硅领域研发推广[24] - 2022年公司与国家核技术权威部门合作研发,推出以国代进产品用于核电一回路系统[24] - 公司将在确保现有电子级树脂产能提升的情况下,结合车间和项目建设,建设高质量生产线[24] - 公司产品在挥发性有机物吸附处理市场增幅超40%[25] -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预计2018 - 2023年增速约20%,2030年国内生物药用市场将达一万亿以上[25] - 2019年我国出口树脂11.9万吨,进口1.7万吨,进口均价1万美元/吨,出口均价2300美元/吨[25] - 凝结水处理占锅炉给水量90%以上[25]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比例不超30%[28] -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设计产能19750吨,产能利用率101.00%[29] - 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改造项目完工进度100%,15000吨食品级及精处理树脂完工进度40%[29] - 苯乙烯系骨架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13.05%,上半年均价8565.69元,下半年均价7977.84元[27] - 丙烯酸系骨架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2.44%,上半年均价15117.14元,下半年均价9746.89元[27] - 酸采购额占采购总额5.29%,上半年均价930.33元,下半年均价538.90元;碱采购额占采购总额5.14%,上半年均价1143.18元,下半年均价1112.76元[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共50人,占员工总数的15.38%,拥有21项专利,包括13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31]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定的离子交换树脂已发布的国家标准有16项,行业标准3项[32]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为超过10,000家国内外客户提供产品,客户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33] - 公司拥有2项国内商标和2项国际注册商标,“争光牌离子交换树脂”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34] - 公司是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知名企业,在高品质、高性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材料的系列化研发及产业化方面有核心竞争力[31] - 公司在国内市场高端工业水处理、食品和饮用水、核工业等领域逐步实现对部分国际品牌的进口替代[32] - 公司建立了行业内全面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体系,产品覆盖7大应用领域[33] - 公司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体系从普通工业水领域拓展到高端工业水、食品及饮用水等多个领域[34] - 公司采用行业内先进的DCS系统进行生产,采用业内先进的表征设备和理化仪器保证产品质量[34] - 公司是中国膜工业协会离子交换树脂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是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3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09,997.56万元[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期项目投入18,034.08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2,444.36万元,尚未使用67,553.20万元[58] - 年处理15,000吨食品级树脂生产线及智能化仓库技术改造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448.02万元,投资进度32.71%[59] - 年产2,300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改造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54.92万元,投资进度41.21%,本期实现效益780.53万元,累计实现效益898.68万元[60][61] - 厂区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45.89万元,投资进度35.52%[61] - 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27.93万元,投资进度12.48%[6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161.09万元,投资进度81.61%[61] - 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816.51万元,投资进度7.54%[61][63]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1,69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2]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50,615.56万元投入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并设立全资子公司[62] - 2021年11月23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2291.70万元,其中投入募投项目1973.50万元,支付发行费用318.2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318.20万元未划转[64] - 2021年以来公司对闲置募集金进行现金管理,累计投资200600.00万元,累计赎回165600.0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有35000.00万元理财产品未赎回[64] 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子公司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总资产868635933.27元,净资产276935056.93元,营业收入550630160.25元,营业利润103266182.37元,净利润92065399.09元[69] - 公司新设子公司武汉争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报告期内未实现销售,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影响小[6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离子交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