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5.87亿元,同比增长3.1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18.15%[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5亿元,同比下降1547.22%[26] - 2021年资产总额为69.97亿元,同比增长44.59%[26]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9.99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0]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0] - 公司2021年PET产品产量为147.17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3.24%[68] - 公司2021年PET产品销量为148.17万吨,同比增长18.53万吨,产销率达100.68%[69] - 公司2021年境外PET产品销量为57.07万吨,同比增长116.39%[69][76]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2733.27万元,同比增长49.67%[70]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4.42亿元,同比增长118.15%[7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5.87亿元,同比增长3.11%[73] - 公司2021年瓶级PET产品收入为80.86亿元,同比增长26.50%[73] - 公司2021年境外销售收入为34.27亿元,同比增长116.3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75%[73][76] - 公司2021年销售费用为3644.38万元,同比增长28.03%[70]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5亿元,同比下降1547.22%[70] - 瓶级PET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2.06%,达到68.18亿元,占营业成本的91.69%[80] - 大有光PET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7.31%,达到4.45亿元,占营业成本的92.76%[80]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20.7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1.62%[82]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43.6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7.95%[8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03%,达到3644.38万元,主要由于外销收入增加[8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67%,达到2733.27万元,主要由于公司加大研发投入[8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8.33%,达到83人,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24%[90]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2733.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29%,较上年增长49.67%[9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5,377,812.76元,同比减少1,547.22%,主要由于境外销售大幅上涨且账期较长[95][96]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1,651,070.36元,同比增加28.41%,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95][96] - 2021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5,029,687.05元,同比增加75.24%,主要由于银行借款的增加[95][96]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83,197,516.87元,同比减少439.19%[95] - 2021年应收账款为858,365,630.20元,占总资产比例12.27%,同比增加3.82%,主要由于境外销售大幅上涨且账期较长[102] - 2021年存货为1,906,643,806.31元,占总资产比例27.25%,同比增加1.69%,主要由于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的增长[102] - 2021年短期借款为2,280,139,739.31元,占总资产比例32.59%,同比增加11.68%,主要由于重庆二期项目及春节前提前备货导致银行借款的增加[102] - 2021年报告期投资额为967,624,114.61元,同比增加156.43%[107] - 2021年其他收益为115,125,807.7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1.91%,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及递延收益摊销[97] - 2021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443,570.00元[105] - 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533,803,280.13元,净利润为287,630,285.99元[116] - 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资产总额为3,206,379,241.49元,净资产为735,271,344.04元[1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尖山新区闻澜路15号,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相同[20]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216,股票简称为万凯新材[20]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新业路8号华联时代大厦A幢601室[25] - 公司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3月29日至2025年12月31日[25] - 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海宁,紧邻两座跨海大桥、三大机场、四大贸易港口、五大通衢要道,具备显著的区位优势[67] - 公司在重庆设立子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67] - 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会计部门,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独立开展财务工作和进行财务决策[146] -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销售与服务体系,能够独立开展业务[147] 产品与市场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瓶级PET和大有光PET,广泛应用于软饮料、乳制品、酒类、食用油、调味品、日化、电子产品等领域[44] - 瓶级PET生产工艺分为CP和SSP两个阶段,通过连续聚合和固相聚合生产出产成品[47]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与大型供应商签订年度合同,稳定原材料供给,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进行现货采购[52]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销售,与优质客户签订年度合同,保障销售及市场份额的稳定性[52] - 公司主要原材料PTA和MEG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2.25%和33.00%,价格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55] - 公司拥有55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研发团队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重点研究项目[56]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53] - 公司拥有年产180万吨瓶级PET产能,产能利用率达到93.24%,并计划通过重庆二期项目增加60万吨产能,总产能将达到240万吨/年[60][63] - 公司在海宁市尖山新区化工新材料园区和涪陵临港工业园区主要生产瓶级PET[60] - 公司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及设备,包括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和瑞士Polymetrix公司的专利装置,以及Honeywell公司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63] - 公司与全球知名食品饮料厂商如农夫山泉、可口可乐、怡宝、娃哈哈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64] - 公司拥有55项专利,其中25项为发明专利,30项为实用新型专利,并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及修订[64] - 公司通过了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HAS23000清真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国际认证[65] - 光伏背板膜用聚酯已实现批量销售,建材聚酯、高透亮聚酯、高阻隔聚酯已进入市场试销售[8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瓶级PET生产规模,完善全国生产布局,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开拓中西部市场[122] - 公司将继续加大聚酯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整体技术研发水平[122] - 公司计划通过重庆万凯三期项目,预计2023年产能规模达到300万吨/年[126] - 公司2022年将实现240万吨/年的瓶级PET产能,位居全球前列[126] - 公司将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产品销售至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125] - 公司计划开发PETG、改性PET以及PTT等新型聚酯产品,丰富产品结构[126] - 公司将继续深耕食品饮料、乳制品、食用油、调味品包装等瓶级PET成熟市场需求[127] - 公司将加强海外销售,设立海外办事处,提高国际市场知名度[127] - 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均在90%以上,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131] - 公司境外销售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比较小,反倾销措施对收入影响较小[131] - 公司产能布局合理,分别在浙江海宁和重庆涪陵,各形成120万吨/年的供应产能[132] - 公司2021年外销收入为34.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75%[136] - 公司持有PTA、MEG期货合约金额合计3.95亿元,使用期货保证金3593.60万元[136] - 公司计划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4万吨/年的PETG、改性PET以及PTT等新型多功能绿色环保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能力[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133]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大,2021年外销收入34.2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5.75%[136] - 公司计划通过合理安排账期和收款,利用结售汇等业务平抑汇率波动风险[136] - 公司已制定并严格执行《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以管控商品期货交易风险[136] -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重庆万凯二期项目,预计将强化成本、市场优势,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13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形势变化及反倾销风险、疫情影响、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等[6] - 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均在90%以上,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131] - 公司境外销售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比较小,反倾销措施对收入影响较小[13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6] - 公司董事长沈志刚持有22,575,674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肖海军持有5,000,000股[151] - 公司董事、执行总经理李海持有2,000,000股,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邱增明持有750,000股[151]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高强未持有公司股份[151] - 公司独立董事祝卸和、章击舟、陈国平均未持有公司股份[151][155] - 公司监事会主席吕恩君、监事华云、曹爱兵均未持有公司股份[155] - 公司副总经理杨逢春持有750,000股[155]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为31,075,674股[155] - 邹舰明先生自2008年6月起担任珠海鸿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伙人,并于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62] - 祝卸和先生自2020年1月起担任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并于2020年12月起担任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63] - 章击舟先生自2016年4月起担任上海和山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并于2019年10月起担任杭州粒子加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164] - 陈国平先生自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此前曾担任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65] - 华云先生自2010年起担任公司品控部总监,并于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66] - 沈志刚先生自2011年3月起担任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于2016年11月起担任浙江正凯化纤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70] - 肖海军先生自2017年8月起担任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并于2017年11月起担任浙江普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170] - 杨逢春先生自2018年7月起担任浙江国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于2020年3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66] - 章击舟先生自2020年12月起担任浙江和山环能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并于2011年6月起担任上海宇耕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17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62.83万元[177] - 董事长沈志刚2021年税前报酬为184.24万元[174]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肖海军2021年税前报酬为138.71万元[174] - 董事兼执行总经理李海2021年税前报酬为420.17万元[174] - 董事兼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高强2021年税前报酬为78.75万元[174] - 董事兼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邱增明2021年税前报酬为126.96万元[174] - 独立董事祝卸和、章击舟、陈国平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8.00万元[174] - 监事会主席吕恩君2021年税前报酬为46.31万元[174]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年度报告、财务预算、利润分配等议案[178] - 所有董事均出席了2021年全部3次董事会会议,未出现连续两次缺席情况[179][182] - 公司2021年度在职员工总数为1,330人,其中生产人员936人,销售人员47人,技术人员83人,财务人员22人,行政人员220人,采购人员22人[190]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分布为博士3人,硕士18人,大学本科224人,大学专科334人,中专及以下751人[193] - 公司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获得战略委员会一致同意[185] - 公司2021年度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获得审计委员会一致同意[188] - 公司2021年度关联交易确认议案获得审计委员会一致同意[188] - 公司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获得审计委员会一致同意[188] - 公司2021年度使用部分闲置资金进行理财投资的议案获得审计委员会一致同意[188] - 公司2021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议案获得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一致同意[188]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政策优先采用现金方式分配股利,且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99] - 公司2021年度培训计划涵盖管理技能类、专业技术类、员工技能提升、安全管理、新员工培训等方面[195]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1年全球瓶级PET新增产能中,中国大陆占比达33%以上[42] - 2021年瓶级PET价格与聚酯原料价格保持强相关性,行业加工费逐步扩大[42] - 预计2019-2024年亚太地区瓶级PET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5.86%,中国为6.35%[42] - 瓶级PET生产技术不断升级,单套装置产能规模提升,有效节约原材料与能源消耗,降低单位生产成本[43] - 瓶级PET在饮料、乳制品、食用油等民生行业需求稳定增长,新兴应用领域如酒类、日化、电子产品等占有率稳步提升[43] - 全球瓶级PET行业2021年末产能约为3,346万吨,中国大陆地区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33.7%[120] 投资与融资 - 公司正在进行的重大非股权投资为年产12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二期),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663,442,725.54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63,462,036.54元[109]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期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3,443,570.00元,期末金额为23,443,570.00元[110] - 公司金融衍生业务中,PTA和MEG的持仓合约金额分别为344,609,924.79元和50,307,237.71元,合计394,917,162.50元[110] - 公司金融衍生业务中,PTA和MEG的持仓合约市值分别为370,720,100.00元和47,640,630.00元,合计418,360,730.00元[113] - 公司金融衍生业务中,PTA和MEG的当年实际盈亏分别为-8,948,754.18元和-257,660.00元,合计-9,206,414.18元[113]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决议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4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18年度至2021年1-6月的审计报告及关联交易确认议案[151]
万凯新材(30121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