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4月30日财年,公司实现收益2.016亿港元,增长4.3%,科技相关收入1.967亿港元,增长5.0%,税前溢利2280万港元,减少11.3%[1][5] - 截至2023年4月30日财年,公司总资产6.094亿港元,上升3.0%,资产净值5.287亿港元,上升9.4%,负债比率0.09,下跌40%[1]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201,608千港元,较去年的193,230千港元有所增长[20] - 本年度溢利为20,578千港元,较去年的24,109千港元有所下降[20]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5.83港仙,较去年的8.98港仙有所下降[20] - 2023年4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47,005千港元,较去年的320,616千港元有所增长[21] - 2023年4月30日,流动资产为262,353千港元,较去年的270,986千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4月30日,流动负债为70,312千港元,较去年的94,143千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4月30日,资产净值为528,704千港元,较去年的483,412千港元有所增长[21]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科技、物业、金融分类收益分别为196,721千港元、4,265千港元、622千港元,综合收益201,60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87,255千港元、4,459千港元、1,516千港元,综合收益193,230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科技、物业、金融分类业绩分别为39,922千港元、 - 2,069千港元、 - 1,142千港元,综合业绩36,71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6,171千港元、10,762千港元、1,889千港元,综合业绩38,822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4月30日,科技、物业、金融呈报分类资产分别为303,456千港元、248,219千港元、34,119千港元,综合609,35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43,528千港元、274,788千港元、35,503千港元,综合591,602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4月30日,科技、物业、金融呈报分类负债分别为26,474千港元、45,567千港元、1,131千港元,综合80,65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0,074千港元、69,827千港元、279千港元,综合108,190千港元[35] - 2023年4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5,0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6,310千港元[35] - 2023年4月30日添置无形资产38,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208千港元[35] - 2023年总收益为201,608千港元,2022年为193,230千港元,同比增长4.33%[37][38] - 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66,614千港元,2022年为90,211千港元,同比增长84.69%[37]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相关财务成本为1,380千港元,2022年为591千港元,同比增长133.50%[39] - 2023年员工成本为9,067千港元,2022年为11,812千港元,同比下降23.24%[39] - 2023年研发开支为26,297千港元,2022年为17,760千港元,同比增长48.07%[39]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190千港元,2022年为1,632千港元,同比增长34.19%[3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3,508千港元,2022年为20,037千港元,同比下降32.58%[43] - 2023年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113,180千港元,2022年为116,361千港元,同比下降2.73%[43] - 2023年应收账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为113,180千港元,2022年为116,361千港元[44] - 2023年应付或然代价为7,973千港元,2022年为10,213千港元,年内公平值减少约2,240,000港元[44]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247,574,833股,对应9,903千港元;2022年为227,074,833股,对应9,083千港元[44] - 2023财年全球、地区及香港经济指标受俄乌战争、疫情防控和边境管制影响,全球供应链中断、通胀和利率攀升[63] - 截至2023年4月30日财年,公司收入增加4.3%至2.016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减少11.3%至2280万港元[69] - 公司年内收入增加4.3%至2.016亿港元,科技分部收入增加5.0%至1.967亿港元[89] - 科技相关业务收入增长5.0%至1.967亿港元,溢利为3990万港元[95] - 物业分部于2023年4月30日录得未变现公平值2.341亿港元,租金收入为430万港元[98] - 金融服务相关业务收入60万港元,亏损约110万港元[100] - 2023年4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亿港元,2022年约8400万港元[108] - 2023年4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3.7,2022年为2.9;总权益为5.287亿港元,2022年为4.834亿港元[108] - 2023年4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0.09,2022年为0.15[109] - 2023年4月30日,以港元计值的银行借贷约4130万港元,2022年约4350万港元;银行透支融资约410万港元,2022年约2620万港元[112] - 2023年4月30日,非全资附属公司订立的其他以港元计值的抵押贷款约100万港元,2022年约130万港元[113] - 2023年4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和资本承担,2022年亦无[114][117] - 2023年4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抵押包括投资物业约1.832亿港元、租赁土地及楼宇约1030万港元及公司提供无限额担保[115] - 2023年4月30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大陆共聘用45名雇员,2022年为55名;本年度总员工成本约910万港元,2022年约1180万港元[118] 业务范围 - 公司技术及相关业务提供软件和IT服务及咨询和业务解决方案,涵盖企业管理技术等多个领域[1][6] - 公司主要创收业务为科技及相关业务,提供软件及IT服务和相关咨询及业务解决方案[67] - 公司为香港及区内客户提供软件及IT服务,满足其数字化转型需求,后疫情时代客户需求持续发展扩大[70] - 公司TeamTech业务开发、运营和管理企业级SaaS移动企业资源平台,助力客户后疫情业务管理[72] - 公司业务涵盖活动管理、EdTech等多个垂直领域,为大型国际活动和远程学习培训行业提供服务[73] - 公司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包括企业架构设计、AI集成工作流程等[82] - FringeBacker Events扩大业务及销售,为香港渣打马拉松等活动提供技术[85] - FringeBacker Events开发财务管理解决方案,含先进支付技术[86] - TeamTech Digital Corporation的TechSof开发SaaS移动应用并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特定功能[87]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预计市场对核心业务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支持长期持续增长,跨市场和垂直行业的增长将更广泛[8] - 公司认为数字化转型将为软件和IT服务业务提供增长机会[10] - 公司投资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技术,完成多项技术收购并建立战略联盟[11] - 公司期待完成和进行新的收购,增加业务技术方面的技能,并投资重要领域的研究[12] - 公司通过在英国设立办事处扩大全球业务,将继续在国际上扩张[13] - 公司将加强商业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生态系统的广度和深度[15] - 公司将扩大团队和人才基础,与关键技术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5] - 公司预计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将成为未来重点技术之一,或使软件和IT服务行业受益[16] - 许多行业专家预计软件和IT服务支出将继续增加,有利于公司业务前景[17] - 公司通过在英国设立总部扩展国际业务,指导英国/欧盟地区业务[68] - 公司采取交叉销售策略,利用科技和业务能力满足客户跨境需求[74] - 公司重视研究和预测客户科技需求,提前进行开发和投资[75] - 公司持续发展多元化客户群,在多地获取客户并设立英国/欧盟地区总部[81] - 公司拟收购Rosarini International Limited时尚科技业务40%股权,代价2200万港元[103] - 公司有条件获授收购Rosarini额外上限11%股权的权利,行使价610万港元[104] - 公司完成收购Greenie EdTech Corporation 51%权益,代价2040万港元[106] - 公司将扩大商业科技服务及解决方案生态系统,与科技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91] - 公司将在英国及国际上扩张业务,提供咨询服务[93] - 公司预计软件及IT服务支出增加,利于业务前景[90] - 公司将采取审慎财务政策应对风险及不确定性[101]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3]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之修订和香港会计准则第41号之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5][29]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30] - 董事预期未来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集团业绩产生重大影响[31] 收购事项 - 2023年2月8日,公司发行20,500,000股代价股份以0.378港元/股收购Greenie约51%股权[45] - 2021年6月11日,公司发行34,885,000股代价股份以0.45港元/股收购Claman约17.8%股权[46] - 收购Greenie集团代价为20,400,000港元,含现金12,645,875港元及股份支付7,754,125港元,交易于2023年2月8日完成[47][48][50] - 收购Greenie集团可识别净资产总额为38,03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8,636千港元,已付/应付代价为19,396千港元[51] - 收购Claman集团后,公司持有其约50.3%股权,于2021年6月11日完成交易,Claman成为附属公司[56][57] - 收购TeamTech集团最高代价为16,500,000港元,含初始代价1,500,000港元和最高15,000,000港元或然代价,交易于2021年9月30日完成[58][59][60] - 截至2022年4月30日,TeamTech集团部分初始代价750,000港元已支付,余下750,000港元条件达成但未结付[61]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收购附属公司按公平值列账的可识别资产净值总额为5586.6万港元,收购产生的商誉3933.1万港元,已转让总代价4375.2万港元[62] 公司治理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均已遵守[12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125] 股息政策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董事也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41] 客户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均无客户单独贡献的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的10%或以上[37] 行业数据 - 2022年全球软件及IT服务科技支出超20000亿美元,其中IT服务增至12500亿美元,技术设备支出下降11%至7000亿美元[65][66] 公司成功因素 - 公司在核心科技业务成功归因于战略伙伴关系、灵活组织结构、专业知识、稳定管理团队、人才投资和服务执行等[71] - 公司在多个商业科技领域成为领导者或开拓者,策略成功率提高推动回头客业务[78]
黄河实业(00318)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