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4 - 中期财报
01686新意网集团(01686)2024-03-19 16:42

财务业绩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上升16%[5][6][7]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EBITDA为8.9947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05397亿港元上升12%[5][6][7]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3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124亿港元上升1%[5][6][7]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为7.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6][7] -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上升16%至12.90亿港元,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6%至11.85亿港元,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业务收入按年上升17%至1.05亿港元[14] - 公司销售成本按年上升27%至6.07亿港元,经营开支按年下降7%至7200万港元,营业支出与销售额的比率由7%改善至6%[14] - 公司营运溢利按年上升11%至6.22亿港元,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营运溢利按年上升10%至6.23亿港元,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业务营运溢利维持稳定为1900万港元[14] - 公司EBITDA按年上升12%至8.99亿港元,EBITDA利润率略降至70%,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维持稳定为4.35亿港元,融资成本按年上升173%至1.04亿港元[14]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按年增长8%至7.15亿港元[14] - 新意网科技期内获取安装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相关业务总值4100万港元的合约[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增长16.38%[39] - 同期毛利为6.8253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0619亿港元增长8.23%[39] - 经营溢利为6.2199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8156亿港元增长11.44%[39] - 税前溢利为5.1789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9996亿港元微降0.41%[39]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4.3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3124亿港元增长0.53%[39] - 基本及摊薄后每股溢利均为10.73港仙,2022年同期为10.67港仙[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权工具为2126.868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984.5823亿港元增长7.17%[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存货为2133.039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990.7533亿港元增长7.15%[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4002.942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 -1178.921亿港元亏损扩大[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4639.792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4655.821亿港元微降0.34%[43]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尚未兑换之可换股票据可兑换金额为172,001,633.30港元普通股股份[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35,4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3,124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941,4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2,487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554,6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3,126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29,5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243千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53,5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3,273千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其流动资产4,002,942,000港元[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与客户合约之收入为1,289,6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8,123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收入为1,184,9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8,747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超低电压及资讯科技系统收入为104,6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376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综合总收入为12.89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8123亿港元增长16.4%;税前溢利为5.1789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9996亿港元下降0.4%[56][57] - 2023年利息收入为656.4万港元、投资收入为0,较2022年的218.8万港元和14.2万港元有变化;租金收入为246.9万港元、杂项收入为264.3万港元,较2022年的77.9万港元和193.5万港元有变化[58] - 2023年税项支出为8245.2万港元,较2022年的8687.2万港元下降5.1%,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59] - 2023年总员工薪酬为1.41456亿港元,较2022年的1.30382亿港元增长8.5%;物业、机械及设备折旧后金额为2.84038亿港元,较2022年的2.49429亿港元增长13.9%[60] - 2023年总财务成本为1.04106亿港元,较2022年的3816万港元增长172.8%[61] - 2023年已宣布及派发末期股息总额为4.54616亿港元,每股11.20港仙,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6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后溢利计算的溢利为4.3544亿港元,与2022年的4.33124亿港元基本持平[63] - 2023年6月30日及12月31日投资物业价值为5800万港元,采用3%资本化率估值[65] - 期内物业、机械及设备增添约17.16018亿港元,较2022年的12.25215亿港元增长40.1%[66]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权工具为371万港元,与6月30日持平[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业务及其他应收账项为5.23201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93686亿港元有所下降[68] - 2023年12月31日,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业务应收账项中逾期超90天的余额为2051.9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847.6万港元[69]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为3971.2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954.5万港元有所增加[70] - 2023年12月31日,业务及其他应付账项为17.56923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7.34761亿港元略有上升[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1.01706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18378亿港元有所减少[71] - 期内公司获得一笔16亿港元新长期银行融资,从现有未动用银行融资中提取1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2亿港元[72] - 2023年12月31日,无抵押银行贷款账面价值约为113.30516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97.355亿港元增加[72] - 截至呈报期末,已从股东贷款授信中提取38亿港元,年利率为3%,贷款将于2025年1月支付[74]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10亿股,金额为1亿港元;2023年7月1日及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23.39057333亿股,金额为2339.06万港元[75] - 期内已宣布及派发股息4.5461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4287亿港元减少[77] - 2023年与新鸿基地产集团交易中,安装等电缆收入7.1107亿港元,2022年为5.5774亿港元;建筑工程费用41.6911亿港元,2022年为67.6925亿港元等[79] - 2023年与新鸿基地产集团一间合营公司交易,租赁负债利息为312.8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80] - 2023年向胡关李罗律师行已付/应付专业费用为22.8万港元,2022年为54万港元[81] - 2023年已付/应付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为259.6万港元,2022年为1319.9万港元[81] - 2023年12月31日非上市股权工具(第三级)为371万港元,与6月30日持平[83] - 2023年12月31日有关建造在建工程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为12.32487亿港元,6月30日为14.849亿港元[8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也无[85] 数据中心业务发展 - 数据中心服务整体市场需求在过去六个月显著增长,MEGA - i需求增长强劲[8] - 亚洲直达海缆(ADC)最近登陆,数据中心内光纤互联网线数量增加,未来新海底光缆引入将丰富服务产品和增强基础设施能力[8] - 云端客户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显著增加,公司优先投资增加电力容量[8] - 公司最先进设施MEGA IDC第一阶段将于3月底投入服务,已有两家大型国际银行和一家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成为新客户[8] - 另一家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已原则上承诺使用大量空间,公司正在完成法律协议签署[8] - 优质数据中心兴趣和活动激增与人工智能发展密切相关[8] - 人工智能将大幅增加数据中心空间需求,尤其是“高端”数据中心空间需求[10] - MEGA IDC未来期数(第一期以后)总楼面面积将额外增加700,000平方呎[10]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运营七个数据中心,其中六个由公司拥有,一个工程项目正在兴建[13] - MEGA IDC第一期已竣工,提供约500,000平方呎楼面面积及50兆瓦电力容量,未来几期总楼面面积还将额外增加700,000平方呎[13] - 完成MEGA IDC发展项目后,公司在香港的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将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0万平方呎扩充至近300万平方呎,设施全面启用后电力容量将从100兆瓦增至超280兆瓦[13] - MEGA - i目前拥有约15,000条光纤互连网线,生态系统内连接数百家公司[13] - 位于荃湾的MEGA Gateway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业,客户陆续进驻[13] - 中国电信国际的亚洲直达海缆(ADC)香港段已登陆公司的HKIS - 1海缆登陆站[13] - 2022年3月,公司投得舂坎角用地,将用作发展第二个海缆登陆站(HKIS - 2)[13] - 数条海底光缆计划于2024及2025年连接至香港,有望增加对公司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13] - 公司增加设施电力容量,以满足新应用对更高计算能力的额外需求[1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底集团按历史成本减折旧列账的总权益为46亿港元,按2023年6月30日公平价值调整后增至301亿港元[9] - 按市场估值,集团资产负债率(净债务与股本比率)包括股东贷款为49%,不包括股东贷款为36%[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存款为3.54亿港元,银行贷款为113.31亿港元,净银行贷款约109.77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上升16%[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319%,撇除新鸿基地产集团38亿港元长期无抵押股东贷款后为237%,经调整负债比率分别降至49%及36%[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或然负债,为附属公司担保产生的或然负债总额为114.5亿港元,并无将旗下资产作抵押[16]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将谨慎调整资本分配和成本结构,管理财务杠杆水平,确保为股东提供长期价值[11] - 公司需求增长稳健,将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11] - 公司重视环境、社会及管治承诺,旗下多个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