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总收入为45.564亿元,较2021年的42.697亿元增加6.7%[3] - 2022年产品收入达41.391亿元,较2021年的4.0011亿元增长3.4%[3][5] - 2022年产品销售毛利率为78.9%,较2021年的88.7%下降9.8%[3]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21.187亿元增加5.46亿元至2022年的26.647亿元[3] - 2022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5.784亿元,占总收入的56.6%或产品收入的62.3%,2021年为25.448亿元,占总收入的59.6%或产品收入的63.6%[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2022年年内亏损为24.618亿元,较2021年的20.284亿元增加4.334亿元[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2022年年内亏损为21.793亿元,较2021年的27.288亿元下降20.1%[4] - 2022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556380千元,2021年为4269729千元,同比增长6.71%[46]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为930990千元,2021年为505337千元,同比增长84.23%[46] - 2022年公司毛利为3625390千元,2021年为3764392千元,同比下降3.69%[46] - 2022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170469千元,2021年为2641717千元,亏损同比收窄17.84%[46]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179270千元,2021年为2728755千元,亏损同比收窄20.13%[46] - 2022年公司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为4139084千元,2021年为4001077千元,同比增长3.45%[47] - 2022年公司授权费收入为417055千元,2021年为268652千元,同比增长55.24%[47] - 2022年公司研发服务收入为241千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47] - 2022年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1.969亿元增加8280万元至2.797亿元[50]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收益7.743亿元,2021年为亏损7280万元[51] - 2022年和2021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8.712亿元和23.225亿元[52] - 2022年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1年的8.06亿元增加至8.355亿元[53] - 2022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5.908亿元,2021年为26.201亿元[54] - 2022年特许权使用款项及其他相关付款为4.508亿元,2021年为7.191亿元[55]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880万元,2021年为8700万元[56] - 2022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流动部分从2021年的90.219亿元增加至91.66亿元[60]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15.067亿元,流动负债为34.992亿元[60] - 2022年未动用的长期银行贷款融资约为22.912亿元[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26.496亿元,2021年同期为23.854亿元[67] - 2022年8月18日完成的认购事项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4.167亿港元(约20.89亿元人民币),70%用于临床项目研发,20%用于扩大产能,10%用于授权引进等[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6.01亿元已使用,未动用金额14.88亿元[81]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5.5638亿元,2021年为42.69729亿元[82] - 2022年年内亏损2.17927亿元,2021年为2.728755亿元[82] - 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46元,2021年为1.88元[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60.82137亿元,2021年为46.92864亿元[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15.06708亿元,2021年为115.50849亿元[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34.99198亿元,2021年为30.50047亿元[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07.29949亿元,2021年为103.30397亿元[83] - 2021年综合损益表因股份付款开支调整,使年内亏损减少4.09298亿元[84] - 2022年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为41.39084亿元,2021年为40.01077亿元;2022年授权费收入为2030.4万元,2021年为886.3万元[90] - 2022年研发服务收费收入为24.1万元,2021年无此项收入;2022年授权费收入为3.96751亿元,2021年为2.59789亿元[92] - 2022年中国地区收入为41.32539亿元,2021年为39.67517亿元;2022年美国地区收入为4.11034亿元,2021年为2.61639亿元[96]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6万元,2021年亏损70.9万元;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43万元,2021年为1.25017亿元[97] - 2022年出售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收益为267.2万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65.1万元,2021年为16.58万元[97] - 2022年外汇收益净额为7.52054亿元,2021年亏损1.9875亿元;2022年其他收益为61.4万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97]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21.7927亿元,2021年为27.28755亿元;2022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4.90123192亿股,2021年为14.55605751亿股[98] - 2022年即期所得税为314万元,2021年为6074.7万元;2022年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 - 4828.8万元,2021年无此项;2022年预扣税为5394.9万元,2021年为2629.1万元[99]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亏损计算不包括公司库存股份,包括已归属但未发行的受限制股份[100]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亏损,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101]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75,26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968,405千元[102]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7,94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5,050千元[102]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为57,68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0千元[102]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0 - 30天为170,865千元,2021年为132,269千元[102]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31 - 60天为58,614千元,2021年为49,865千元[102]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60天以上为96,143千元,2021年为12,916千元[102]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向股东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102] 业务合作与投资 - 2022年3月,公司与礼来达成深化战略合作,获希冉择®及睿妥®中国内地独家商业化权和pirtobrutinib未来潜在商业化优先谈判权[11] - 2022年8月,公司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赛诺菲初次战略股权投资3亿欧元,未来有权额外购入3亿欧元普通股[12] - 2022年公司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获3亿欧元战略股权投资,溢价20.0%[23] - 2022年公司与礼来深化肿瘤领域合作,获希冉择®和睿妥®在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利及Pirtobrutinib未来在中国大陆商业化权利优先谈判权[23] - 2022年公司引进LG化学痛风领域晚期潜在同类最佳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Tigulixostat[23] - 2022年8月公司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负责tusamitamab多个肿瘤适应症在中国的开发及独家商业化[35] - 2022年8月4日公司与赛诺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Sanofi Foreign Participations B.V.认购两批股份,第一批次股份价格为每股42.42港元,总代价为24.1668亿港元(3亿欧元等值港元),2022年8月18日完成第一批次交割,发行56975670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3.73%[75][76] - 2020年7月配售完成,配發56200000股新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02%,配售價较2020年7月22日收市价折让约4.67%,较前连续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3.85%[78][79] - 2020年7月配售筹集所得款項淨額约27.875亿港元(约25.142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22.567亿元人民币,未动用2.575亿元人民币[79] - 2021年1月配售完成,筹集所得款項淨額约46.706亿港元(约38.933亿元人民币),所得款項淨額70.0%用于临床试验计划、产品授权及并购,30.0%用于扩大产能及公司用途[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月配售所得款項淨額已动用约34.114亿元人民币,未动用4.819亿元人民币[80] 产品获批情况 - 2022年商业化产品组合由六款扩充至八款[5] - 2022年3月,希冉择获批用于二線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5] - 2022年9月,希冉择获批用于治疗甲胎蛋白≥400 ng/mL且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睿妥获批用于治疗转染重排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等[5] - NMPA批准达伯舒两项新增适应症,使其成为国内首个用于五大高发癌种一线治疗的创新型PD - 1抑制剂[6] - 2022年1月,香港卫生署批准达伯坦用于治疗特定胆管癌;3月,NMPA批准达攸同用于治疗两种常见妇科癌症;4月,NMPA批准达伯坦用于治疗特定成人胆管癌患者;6月,印尼药监局批准达攸同五项适应症,NMPA批准苏立信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克罗恩病[6] - 2022年公司商业化产品扩充至8款,含2款新产品获批上市[17] - 达伯舒®新增两大适应症获批,成唯一获批一线治疗五大高发瘤种的PD - 1抑制剂[17] - 达伯坦®在中国大陆和香港获批治疗二线胆管癌,达攸同®在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17] - 2022年6月,达攸同®在印度尼西亚获批,成为首个在东南亚商业化和本地化生产的中国抗体药[23] - 2022年6月,NMPA批准达伯舒两项新适应症,2023年1月新增两项适应症纳入2022版NRDL[27] - 2022年3月,NMPA批准达攸同两项新增适应症;6月,达攸同获印尼批准五项适应症;2023年1月,七项适应症纳入新版NRDL[27][28] - 2023年1月,达伯华所有获批适应症均纳入新版NRDL,含两项新增适应症[28] - 2022年6月,NMPA批准苏立信两项新增适应症;2023年1月,八项适应症获批纳入新版NRDL[28] - 2022年1月,香港卫生署批准达伯坦用于特定胆管癌治疗;4月,NMPA批准其用于特定胆管癌成人患者[29][30] - 2022年3月,公司与礼来深化合作,获希冉择等产品相关权利;同月,希冉择获NMPA批准联合紫杉醇治疗特定胃癌;9月,获NMPA批准单药治疗特定HCC患者[31] - 2022年9月睿妥®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MTC和TC[32] 产品受理情况 - 2022年6月,NMPA受理IBI - 306的NDA,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受理IBI - 326的NDA并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6][7] - 2022年7月,NMPA受理耐立克的NDA并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一代和二代TKIs耐药和/或不耐
信达生物(01801)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