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12月12日在开曼群岛成立,2020年7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为绿城中国[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代建服务[8] - 公告日期为2023年7月31日[73] - 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郭佳峰、张亚东;执行董事李军、王俊峰、林三九;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治洪、丁祖昱、陈仁君[73]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同期)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4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9亿元增长23.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8.0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35亿元增长27.0%[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4.6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66亿元增长26.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9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亿元增长63.3%[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较2022年同期的0.19元增长26.3%[2] - 2023年上半年摊薄每股收益0.24元,较2022年同期的0.18元增长33.3%[2] - 2023年上半年商业代建收入1064837千元,2022年同期为764732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政府代建收入395187千元,2022年同期为381287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88985千元,2022年同期为112490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1549009千元,2022年同期为1258509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15.4900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58509亿人民币[16][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4.62148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65699亿人民币[16][18] - 2023年上半年商业代建外部收入10.64837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64732亿人民币[16][1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9.693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1207亿人民币[2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5.2438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978万人民币[2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722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610万人民币[22][2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31672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1132亿人民币[2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24元,2022年为0.19元[2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摊薄盈利为0.24元,2022年为0.18元[26] - 无形资产在收购日公平值为4.65717亿元,本期无形资产摊销为2910.8万元,去年同期为2425.6万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达15.49亿元,较上年同期12.585亿元增长23.1% [36] - 报告期内毛利达8.062亿元,较上年同期6.347亿元增长27.0% [36]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达52.0%,较上年同期50.4%提升1.6个百分点[36] - 报告期内业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736亿元,较上年同期3.608亿元增长31.3% [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23.1%[46] - 2023年1 - 6月公司总收入1549009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商业代建收入1064837千元,占比68.8%,增长39.2%;政府代建收入395187千元,占比25.5%,增长3.6%;其他服务收入88985千元,占比5.7%,减少20.9%[47] - 2023年1 - 6月服务成本742.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9.1%,主要因商业代建业务收入规模增长,人工及合作成本增加[49] - 2023年1 - 6月毛利806.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27.0%,毛利率为52.0%,较2022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50] - 2023年1 - 6月其他收入96.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3%,主要因代建金融服务及金融资产股利收入增加[52] - 2023年1 - 6月其他亏损52.4百万元,主要因熵里公司股权收购代价估值增加、金融资产公平值下跌及汇兑损失[53] - 2023年1 - 6月行政开支229.3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1%,主要因股权激励计划费用分摊[54]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462.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6.4%;归属股东净利润473.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1.3%[55] 资产负债情况(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对比)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4.3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58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第三方贷款账面价值为2.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亿元,固定利率为每年6% [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01874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77116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16948亿元和1.89232亿元[29]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包括第三方贷款4.4亿元及应收利息2197.8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21亿元和796.1万元,固定年利率介乎6%至15% [30] - 2023年6月30日代建服务合约资产为6.37261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5.93202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6.13751亿元和5.73892亿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84.5万元,其他应付款项为8.94675亿元,应付工资为1.49267亿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851.2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加3.3%,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由29天降至24天,周转率提升17%[56]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资产593.2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加3.4%,主要因商业代建合作项目增加[5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1092.1百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6.9%,主要因发放年终奖使应付职工薪酬减少[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不包括质押银行存款)为25.337亿元,流动比率为1.48倍,杠杆比率为1.0%[60] 代建业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1.136亿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的0.943亿平方米增长20.4%[2] - 2023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1730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的1320万平方米增长30.6%[2] - 2023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51.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0.6亿元增长26.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代建项目布局28个省、123座城市,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1.1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4%[39] - 主要经济区域合约项目预估总可售货值达6303亿元,占整体可售货值的76.6%[39] - 2023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合约总建筑面积1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0.6%,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预估51.2亿元,同比增长约26.3%[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测算,政府类业务占比28.1%,国有企业委托项目占比30.5%,私营企业委托项目占比34.1%,金融机构委托项目占比7.3%[40] - 收入来自商业代建、政府代建及其他服务三类业务[46]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已宣派股息总额8.50661亿港元(相当于7.66361亿人民币),2022年为4.60391亿港元(相当于3.91595亿人民币)[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63] 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为5120961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55%[69] - 2022年根据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股份奖励所发行的股份总数除以2022年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2.685%[70] - 2022年年度报告日期,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为1544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77%[70] - 2022年4月24日授出的股份奖励归属于2022年4月24日至2025年4月24日,2022年10月28日授出的股份奖励归属于2022年10月28日至2025年10月28日[71] - 2022年4月22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5.75港元,2022年10月27日收市价为4.80港元[71] - 根据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股份奖励分三批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40%[71] - 2022年4月24日授出股份,第一批每股公平值4.71港元,第二批4.39港元,第三批4.14港元[72] - 2022年10月28日授出股份,第一批每股公平值3.26港元,第二批3.13港元,第三批2.97港元[72]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2023年中期集团首次应用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强制生效的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9]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0][11]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但会影响2023年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披露[13][14]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预计影响2023年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披露[13][14] 公司市场地位与行业预测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保持房地产轻资产开发领域第一,连续七年代建市场份额超20%[39] - 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期开发规模在10亿平方米左右,政府主导的保障房、租赁类物业新增供应占比超30%,金融机构涉房类投资占比提升至20%,国企央企主导剩余50%市场[44] - 中国代建行业渗透率预计达30%以上[45] 公司业务创新 - 公司推出面向B端客户的“M登山模型”,覆盖6大营地、23个服务动作[42]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492名员工,与2022年12月31日基本相同[62] 公司市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20.1亿股股份,总市值约为123.15亿港元[60]
绿城管理控股(09979)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