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归创通桥-B(02190) - 2022 - 年度业绩
02190归创通桥-B(02190)2023-03-29 17: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3409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77912亿人民币增加87.8%[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2.52669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31881亿人民币增加91.6%[2]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75.6%,较2021年的74.1%提升2.0%[2]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3555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99689亿人民币减少43.1%[2] - 2022年公司以股份支付为基础的薪酬为8767.8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7621.1万人民币增加15.0%[2] - 2022年公司年内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亏损净额为2587.7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1.00745亿人民币减少74.3%[2] - 2022年公司收入334,090千元,较2021年的177,912千元增长87.89%[6] - 2022年公司毛利252,669千元,较2021年的131,881千元增长91.59%[6] - 2022年公司经营亏损208,398千元,较2021年的212,476千元减少1.92%[6]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113,555千元,较2021年的199,689千元减少43.13%[6]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34元,较2021年的0.68元减少50%[6]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1,191,097千元,较2021年的224,078千元增长431.56%[7]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2,062,599千元,较2021年的3,024,208千元减少31.80%[7] - 2022年公司负债总额159,543千元,较2021年的103,612千元增长54.00%[9] - 2022年商品销售收入为334,090千元,2021年为177,912千元[15] - 2022年合约负债为9,601千元,2021年为3,420千元;2022年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结余的已确认商品销售收入为3,420千元,2021年为134千元[17] - 2022年中国地区销售收入为326,294千元,其他地区为7,796千元;2021年中国地区为174,450千元,其他地区为3,462千元[18] - 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3,555千元,2021年为199,689千元;按各集团实体适用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项2022年为22,005千元,2021年为49,657千元[22] - 2022年可扣减亏损为230,602千元,可扣减暂时性差异为61,751千元;2021年可扣减亏损为275,552千元,可扣减暂时性差异为47,136千元[23]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13,555千元,2021年为199,689千元;2022年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30,388千股,2021年为294,595千股;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4元,2021年为0.68元[25] - 2022年计入非流动资产的预付款项合计10,645千元,2021年为6,804千元;计入流动资产的预付款项等合计2022年为81,025千元,2021年为37,616千元[2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032千元,计提拨备18千元,账面价值为1014千元;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458千元,计提拨备12千元,账面价值为446千元[27][28]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26,652千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10,735千元;2021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6,307千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14,114千元[29] - 2022年实现收入3.341亿元,较2021年增加87.8%[33] -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74.1%提升至2022年的75.6%[38] - 公司亏损净额从2021年的1.997亿元减少至2022年的1.136亿元[38] - 神经血管介入产品销售收入较2021年增加107.9%,外周血管介入产品销售收入较2021年增加53.4%[58][5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总收入百分比由2021年的53.5%降至2022年的41.9%[59] - 来自2021年12月31日前获批产品的销售收入于2022年增加84.2%[63] - 2022年推出的五款新产品收入贡献占当年总收入逾1.9%[63]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140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4600万元增加76.9%[66] - 公司毛利由2021年的人民币1.319亿元增加91.6%至2022年的人民币2.527亿元,毛利率由74.1%增至75.6%[67] - 2022年研发开支为2.335亿元,较2021年的1.681亿元增加38.9%[68]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401亿元,较2021年的9530万元增加47.1%,占整体收入百分比从53.5%降至41.9%[70] - 2022年行政开支为1.093亿元,与2021年的1.006亿元相若[71] - 2022年其他开支为130万元,较2021年的70万元增加88.1%[72]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220万元,较2021年的1530万元减少20.4%[73]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110万元,较2021年的510万元增加118.8%[74] - 2022年财务收入净额为9480万元,较2021年的1280万元增加641.7%[75] - 2022年和2021年均无所得税开支[76] - 2022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2587.7万元,2021年为1.00745亿元[77]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053亿元,2021年末为14.184亿元;2022年末定期存款为13.342亿元,2021年末为15亿元;2022年末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1.536亿元,2021年末为1050万元[8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借款,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的0.3%增至0.45%[8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9.105亿元,较2021年的29.271亿元减少34.7%,主要因购买7.891亿元超1年定期存款[81] - 2022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341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779亿元增加87.8%[62][6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中69.9%来自神经血管介入产品业务,30.1%来自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3] - 2022年商品销售收入中,神经血管介入器械2022年为233,398千元、2021年为112,271千元,外周血管介入器械2022年为100,692千元、2021年为65,641千元[15][16] - 2022年公司收入中69.9%来自神经血管介入产品业务,30.1%来自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33] 公司产品及市场相关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3300家医院[3] -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公司来自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收入增长125.2%[4]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共有25项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8项产品取得CE标志[4]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份及直辖市超3300家医院[34] - 2022年公司自主开发的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在多个省级集采中标[35] - 与2021年相比,2022年来自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收入增长125.2%[36]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共有25项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8项产品取得CE标志[37] - 公司已战略开发共57款产品及候选产品,含25款中国获批产品和8款欧洲获批产品[39] - 中国市场神经血管介入器械中,全显影取栓支架等多款产品预计2023年上市,颅内PTA球囊扩张导管(Rx)二代等预计2024年上市,颅内支架等预计2025年上市[40] - 中国市场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及血管闭合装置中,UltraFree®药物洗脱等多款产品预计2023年上市,外周PTA棘突球囊扩张导管等预计2024年上市,药物洗脱外周血管支架系统等预计2025年上市,外周球扩覆膜支架系统预计2027年上市[41] - 海外市场外周血管介入器械中,ZENFLUXION®药物洗脱PTA球囊扩张导管等已CE上市,ZENFLUXION®药物洗脱PTA球囊扩张导管二代预计2026年上市,外周PTA球囊扩张导管二代等预计2024年上市,外周血管支架系统等预计2025年上市[42] - 海外市场神经血管介入器械中,蛟龙颅内取栓支架等已CE上市,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预计2024年获批,血流导向装置预计2024年上市[42] - 公司已就13款神经血管介入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有五款候选产品处于临床阶段,预计2025年底前额外15款获批准[43] - 公司在缺血性神经血管疾病领域提供五款产品,推出完整三件套解决方案[44] - 公司在颅内出血性卒中领域已推出两款产品,正在研发五款候选产品[45] - 公司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于2021年第四季度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商业化,2022年上半年提交CE标志及FDA 510K注册申请[46] - 公司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二代预期2023年推出[47] - 公司在中国拥有12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及15款候选产品,预计2025年底前额外14款获批准[49] - UltraFree® DCB自2020年11月在中国商业化,2020年10月取得CE标志,2021年下半年在欧洲商业化[50] - 公司已向国家药监局申请UltraFree® DCB二代的注册[51] - 公司球扩覆膜支架系统预计2027年在中国市场推出[52] - 公司长锥形球囊预计2023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份及直辖市超3300家医院[59] - 2022年公司完成五款产品临床试验的病例患者入组,截至公告日期有13款候选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60] - 公司在中国推出25款产品,将加强商业化能力提高市场份额[85] - 公司拥有57款产品及候选产品的全面产品组合,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行业格局变化[86] - 公司计划扩大欧洲团队,加强与当地医生及经销商合作,建立欧洲仓储及物流中心[88]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公司及珠海通桥自2022年及2021年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他按25%税率缴纳[20] - 香港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超出部分为16.5%,2022年无估计应课税溢利需缴纳香港利得税[21]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15名雇员,雇佣合约期限一般为三年[83]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赵中博士,可能与《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不一致,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适当有利[9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相关人员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雇员均遵守该守则[9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92] - 集团核数师罗兵咸永道确认初步公告数据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一致[93]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无)[94]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2] 公司基本信息及历史情况 - 公司于2012年11月6日注册成立,2021年3月2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97] - 公司H股于2021年7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98] - 首次公开售前购股权计划于2021年1月18日获董事会批准采纳[99] - 招股章程刊发日期为2021年6月22日[100] - 报告期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100]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97][98] - 公告日期为2023年3月29日[101]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执行董事为赵中博士、谢阳先生及李峥博士[101] - 非执行董事为王晖先生、王大松博士及李东方先生[10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计剑博士、梁洪泽先生及邱妘女士[101]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开始采纳多项经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