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 中期业绩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起在联交所GEM上市,注册地由开曼群岛迁至百慕达[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9]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0] - 集团仅一个经营分部,即向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146.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55.8万港元下降12.59%[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58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7.4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36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437.4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4.24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57.11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客户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74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提拨738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16.7万港元,2022年同期收益843.9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9,9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511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48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5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12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8,5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735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配售时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为4,246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已付非控股权益股息为1,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3千港元[6][7][8] - 2023年上半年赎回可换股债券金额为37,7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00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内,集团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17]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4,5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51千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1,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58千港元[18]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财务成本为4,2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88千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8,6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05千港元[1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计算时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4,2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10千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7,0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10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3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88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5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8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300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8893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1654千股,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为245341千股[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均为66568千股[29] - 中期期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约29,000港元(2022年约71,000港元),已出售约42,000港元(2022年无)[32] - 中期期间,集团未添置使用权资产(2022年约1,506,000港元),租赁总现金流出约672,000港元(2022年约779,000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3.48厘(2022年12月31日为3.59厘)[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集团获2022年1 - 6月中国租赁六个月免租期,确认租金减免金额约115,000港元[33][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为4,688千港元(年初5,240千港元),抵債資產估計市值約972,000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上市股权投资为4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5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客户贷款总额为238,2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8,619千港元),净额为140,4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655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未逾期或信贷减值客户贷款为105,52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920千港元),逾期超90天为115,0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361千港元)[39]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亏损拨备为109,964千港元,2022年全年为112,656千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占给予客户全部贷款之账面总额约41.1%,2022年12月31日约为42.5%[42] - 中期期间,集团总收益约2146.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55.8万港元减少约309.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448.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0.7万港元大幅增加约387.8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约280.1万港元至约1512.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集团录得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约16.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27.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财务成本减少约587.4万港元至约863.1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集团录得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拨回约74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拨备提拨减少约1483.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282.2万港元,2022年为应占亏损约2889.3万港元[7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728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996亿港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056.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548.7万港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674.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11.6万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143.7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10131.5万港元基本持平[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01,437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76,925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408000港元,均属第一级;2022年12月31日,透过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账的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0,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575000港元,均属第一级[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债务(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为1.358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4987亿港元有所减少[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850.3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5158亿港元有所减少[8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有所降低;债务比率约为0.60,较2022年12月31日的0.66有所降低[84]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尚未偿还银行借贷[9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计值,外汇风险甚微,且无外汇对冲政策[97][98]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任何资产抵押[10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04]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4年公司发行本金额为420,200,000港元之零息可换股债券,2015年发行本金额为236,000,000港元之零息可换股债券[43] - 2015年4月13日,2019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本金额为33,000,000港元债券转换为新普通股;2017年1月9日,2020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本金额为42,000,000港元债券转换为新普通股[44] - 可换股债券转换价由每股普通股0.35港元调整至每股普通股1.75港元(计及2020年4月8日股份合并影响后)[46] - 2022年1月6日,公司以8,600,000港元现金提早赎回本金额为8,0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赎回结算收益约303,000港元[47] - 2022年6月24日,本金总额99,840,000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000港元的2022年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48]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额为99,840,000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和本金额为185,400,000港元的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均为每股0.05港元[49] - 因新条款现金流量贴现现值与金融负债剩余现金流量贴现现值差别超10%,抵销售构成重大修改[50]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在损益中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终止收益约2694.4万港元,在权益中确认视作注资约1300.6万港元[51] - 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可换股债券储备结余约414.1万港元由可换股债券储备转拨至累计亏损[51] - 确认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分别于可换股债券储备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入账约3335.7万港元及约2.48648亿港元[52] - 2022年公司与部分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7612.2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额分别为3900.6万港元及4616.5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53] - 2022年12月22日、2023年1月31日和4月13日,分别有本金为7500万港元、5000万港元和5000万港元的部分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不同转换价格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53][54][55] - 中期期间公司与部分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3771.1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额分别为1306.1万港元及2678.6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两个系列零息可换股债券尚未偿还,未偿还本金额分别为3027.3万港元和1.12449亿港元[57] - 经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股份合并影响后,新2022年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0.05港元调整至每股1.00港元[55][57]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按摊销成本基准入账列作流动及非流动负债,直至转换或赎回时撇销[59] - 负债部分初步确认实际利率及新2022年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利息开支其后计量采用10.67厘至10.95厘实际年利率[60] - 2023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权益部分为22,093千港元,负债部分为174,98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权益部分为6,047千港元,负债部分为281,198千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流动负债为30,233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105,647千港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