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合同销售额为985.2亿元,销售总建筑面积为579.9万平方米[1] - 营业额为620.4亿元[1] - 股东应占溢利为80.6亿元,剔除影响后核心溢利同比增长0.6%至65.9亿元,毛利率为22.4%,核心税后利润率为12.6%,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10.6%[1] - 净负债率为57.2%,在手现金为724.3亿元[1] - 综合借贷总额为2070.9亿元,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26%,平均贷款年限为7.19年[1] - 每股基本盈利为1.316元,剔除影响后每股核心基本盈利为1.076元,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2元[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620.44亿元,2022年同期为948.05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8.99亿元,2022年同期为201.47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92.95亿元,2022年同期为108.83亿元[2]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353.7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31.79亿元[5] - 2023年综合收入为62,044,415千元,2022年为94,804,581千元;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12,374,676千元,2022年为15,927,325千元[14] - 2023年其他收入为806,423千元,2022年为886,808千元[14]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86,701千元,2022年为 - 256,061千元[14] - 2023年转拨至投资物业的公平值收益为21,613千元,2022年为23,240千元[14] - 2023年宣派中期股息2,029,345,000元,每股0.32元;2022年为2,005,753,000元,每股0.33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8,057,952千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125,322千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161,142千股;2022年同期分别为7,480,032千元、5,901,045千股、5,970,306千股[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17962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46778千元有所增加[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1450321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428583千元有所减少[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所示一年内到期款项为6910299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3447704千元有所减少[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减呆账拨备)为734289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767801千元有所增加[28] - 2023年上半年核心权益后净利实现65.9亿元,每股分红0.32元[32] - 2023年1 - 6月集团合同销售额为985.2亿元,销售总面积579.9万平方米,销售单价16,987元/平方米[37] - 2023年1 - 6月长三角、西部、环渤海、华南及华中片区合同销售额分别为290.6亿元、259.9亿元、224.1亿元、121.1亿元及89.5亿元,分别占集团合同销售额的29.5%、26.4%、22.7%、12.3%及9.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售出但未结算的合同销售额为2465亿元,面积约1570万平方米[40] - 2023年1-6月公司行政开支占合同销售额的比例较上年同期下降1.9%至2.9%,销售开支占比为2.5%与上年同期持平[49] - 2023年1-6月公司分占合营企业除税后溢利为11.2亿元,主要来自拥有49.9%权益的苏州东方铁塔等项目[50] - 2023年1-6月公司分占联营企业除税后溢利为2.7亿元,主要来自拥有30.0%权益的北京四道桥等项目[51] - 2023年1-6月公司企业所得税费用为28.7亿元,土地增值税为2.1亿元,所得税总计30.8亿元[51] - 2023年1-6月公司核心税后利润率为12.6%,上年同期为10.3%;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10.6%,上年同期为6.9%[5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借贷2070.9亿元,在手现金724.3亿元,净负债率57.2%,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61.9%[58] - 公司总借贷约78.4%以人民币计值,21.6%以外币计值;固定利率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33%[59] - 公司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26%,平均贷款年限为7.19年;非抵押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67.6%[59] - 一年内到期债务为370.4亿元,占总债务比例为17.9%,现金短债比为1.96倍,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受限资金后为1.27倍[59]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2元,将于2024年2月8日派付[63] 各业务线财务关键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开发业务、运营业务、服务业务及其他的分部收入分别为49,869,388千元、6,332,308千元、8,464,902千元,总计64,666,59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83,767,395千元、5,862,558千元、7,471,023千元,总计97,100,976千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开发业务、运营业务、服务业务及其他的分部溢利(经调整盈利)分别为4,659,914千元、3,860,244千元、2,564,387千元,总计11,084,545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389,203千元、3,566,270千元、1,589,306千元,总计17,544,779千元[13] - 2023年出售物业于某时间点确认收入46,009,191千元,随时间确认收入3,860,197千元;2022年分别为81,948,282千元、1,819,113千元[16] - 2023年服务业务及其他收入于某时间点确认1,021,429千元,随时间确认4,821,290千元;2022年分别为869,740千元、4,304,888千元[16] - 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为55,712,107千元,租金收入为6,332,308千元;2022年分别为88,942,023千元、5,862,558千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开发业务、运营业务、服务业务及其他的分部资产分别为339,139,718千元、155,583,032千元、13,491,814千元,总计508,214,564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45,425,697千元、153,974,793千元、12,525,810千元,总计511,926,300千元[16] - 2023年6月30日开发业务负债187,284,530千元,运营业务负债22,186,667千元,服务业务及其他负债3,429,288千元,分部负债总额212,900,485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72,774,171千元、27,858,724千元、4,655,455千元、205,288,350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472,609千元,咨询收入187,928千元,杂项收入30,827千元,总计806,423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19,486千元、110,112千元、118,733千元、886,808千元[18] - 2023年政府津贴68,818千元,违约收入46,241千元;2022年分别为83,669千元、54,808千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及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27,719千元,汇兑亏损净额1,397,856千元,从对冲储备重新分类至对冲工具的公平值收益1,389,693千元,出售附属公司亏损140,410千元,购回优先票据的收益268,483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8,383千元、1,600,104千元、1,405,916千元、0千元、39,460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4,359,974千元,优先票据的利息开支276,184千元,总计4,636,15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829,794千元、368,709千元、4,198,503千元[20] - 2023年资本化的借贷成本按年利率4.26%计算,2022年为3.99%[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总计2,721,017千元,过往期间超额拨备后为1,883,438千元,递延税项为1,195,836千元,总计3,079,274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948,634千元、4,486,526千元、557,502千元、5,044,028千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11,53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5,257千元,无形资产摊销102,770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9,997千元、64,133千元、106,310千元[25] - 2023年1 - 6月集团开发业务营业额为498.7亿元,交付物业总面积383.2万平方米,结算毛利率14.3%,营业额单方价格13,014元/平方米[35] - 2023年1 - 6月杭州开发业务营业额从5263百万元增至14260百万元,总面积从19.5万平方米增至54.8万平方米[34] - 2023年1 - 6月重庆开发业务营业额从4854百万元增至9649百万元,总面积从39.5万平方米增至82.7万平方米[34] - 2023年1 - 6月合肥开发业务营业额从3448百万元降至2681百万元,总面积从22.3万平方米降至22.1万平方米[34] - 2023年1 - 6月石家庄开发业务营业额从3268百万元降至879百万元,总面积从21.5万平方米降至8.9万平方米[34] - 2023年1 - 6月沈阳开发业务营业额从2560百万元降至2284百万元,总面积从22.8万平方米降至21.6万平方米[34] - 2023年1 - 6月成都开发业务营业额从2509百万元增至4554百万元,总面积从21.2万平方米增至35.1万平方米[34] - 2023年1 - 6月集团运营业务不含税租金收入为63.3亿元,商场、租赁住房、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77.0%、19.4%和3.6%[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762万平方米(含车位980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95.4%;冠寓已开业11.9万间,整体出租率93.7%,开业超六个月项目出租率95.9%[42] - 2023年1 - 6月重庆U城天街I期建筑面积15,516平方米,租金收入7,957千元,占收益0.2%,出租率91.9%;2022年同期租金收入9,677千元,占收益0.2%,出租率88.3%[44] - 2023年1 - 6月杭州滨江天街I期建筑面积158,067平方米,租金收入174,048千元,占收益3.5%,出租率99.6%;2022年同期租金收入170,936千元,占收益3.7%,出租率98.4%[44] - 2023年1 - 6月苏州狮山天街建筑面积197,466平方米,租金收入178,134千元,占收益3.6%,出租率99.0%;2022年同期租金收入165,640千元,占收益3.6%,出租率99.2%[44] - 2023年1 - 6月天街小计建筑面积7,183,053平方米,租金收入4,790,292千元,占收益95.6%,出租率95.4%;2022年同期租金收入4,459,565千元,占收益95.8%,出租率95.6%[45] - 2023年1 - 6月星悦薈小计建筑面积404,337平方米,租金收入209,516千元,占收益4.2%,出租率95.5%;2022年同期租金收入179,606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