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盛博药-B(02137) - 2022 - 年度业绩
02137腾盛博药-B(02137)2023-03-24 12: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应占年内亏损为4.84312亿元和41.63849亿元,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7.23478亿股和4.39047亿股[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由零增加至人民币5160万元,主要因治疗COVID - 19的长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079亿元,较2021年增加人民币890万元或9.0%,主要因全球发售後银行及现金结余增加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增加[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406亿元,较2021年减少人民币5400万元或10.9%,主要因与COVID - 19项目相关的第三方承包成本减少[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686亿元,较2021年减少人民币3980万元或19.1%,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385亿元,较2021年减少人民币40.105亿元或94.4%,主要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减少[36]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314,950千元,2021年为197,758千元;2022年流动资产为3,076,899千元,2021年为3,413,941千元[76] - 2022年流动负债为229,113千元,2021年为280,713千元;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5,239千元,2021年为19,730千元[76] - 2022年净资产为3,157,497千元,2021年为3,311,256千元[76] - 2022年已售产品成本为33,216,000元,其中24,529,000元及8,687,000元分别计入2021年及2022年研发开支[82]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7,204千元,2021年为6,490千元;2022年政府补贴为70,310千元,2021年为92,542千元[83]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派付或宣派股息,亦无建议于报告期末之后派付股息[8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51,626,000元(2021年:无),年内亏损为人民币489,781,000元(2021年:人民币4,191,084,000元),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67元(2021年:人民币9.48元)[100] - 本年度公司收取政府补贴6710万元,2021年为70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政府补贴5680万元未达条件递延入账,2021年为6000万元[109]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228千元,2021年为4962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685千元,2021年为9584千元;无形资产摊销3119千元,2021年为2716千元;核数师薪酬1896千元,2021年为2018千元[111] - 2022年预付款项19589千元,2021年为7365千元;租金及其他按金2842千元,2021年为2786千元;可收回增值税46172千元,2021年为45537千元;应收利息8785千元,2021年为4873千元;其他应收款项2765千元,2021年为1107千元[115] - 2022年0至30天应收款项12285千元,2021年为43327千元;31至60天为5883千元,2021年为780千元;61至90天为2958千元,2021年为4千元;超过90天为92405千元,2021年无[116] - 2022年12月31日收益为164,93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218,860千元人民币[170] - 招股章程披露用于BRII - 636、BRII - 672及BRII - 693监管里程碑付款原定分配156.9百万港元,原定百分比7%,经修订分配29.2百万港元,百分比2%,经修订金额51.0百万港元[172] - 为BRII - 296临床相关事宜原定分配130.6百万港元,原定百分比5%,经修订分配496.3百万港元,百分比19%,经修订金额380.3百万港元[172] - 用于早期阶段管线等原定分配261.4百万港元,原定百分比10%,经修订分配392.0百万港元,百分比15%,经修订金额334.8百万港元[1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24.1百万港元,未动用1,789.7百万港元[172] - 公司2021年7月13日于联交所成功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14亿港元[1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897亿港元[178] - 用于HBV功能性治愈项目,招股章程原定分配14.376亿港元,占比55%,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经修订分配9.941亿港元,占比38% [178] - 用于治疗慢性HBV患者的BRII - 179/BRII - 835,招股章程原定分配5.228亿港元,占比20%,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经修订分配8.373亿港元,占比32% [178] - 用于HIV项目,经修订分配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7%,金额为7070万港元[180] - 用于MDR/X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项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经修订金额为2.599亿港元[1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无建议支付末期股息[185] - 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资产抵押[19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等中,40%以美元计值、36%以港元计值、24%以人民币计值[19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46名雇员,研发89人占61.0%、行政43人占29.5%、销售及营销14人占9.5%[1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94百万元,2021年为264百万元[1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2月公布数据显示,BRII - 835和BRII - 179联合疗法使所有队列50名受试者治疗结束时HBsAg平均降低 - 1.7至 - 1.8 log10 IU/mL,第40周联合疗法队列两例受试者HBsAg水平降至或低于定量下限[14] - 预计2023年下半年取得2期联合试验第一部分顶线结果[16] - 预计2023年下半年,Vir公布VIR2218和VIR - 3434与PEG - IFN - α联用或不联用的初步数据[18] - 计划2023年年底前在美国启动BRII - 296更多2期研究[19] - 2022年7月,公司行使选择权,引进BRII - 877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17] - 2022年10月,公布BRII - 732的1期研究积极数据[31] - 2022年11月,Vir展示VIR - 2218和VIR - 3434联合疗法2期MARCH研究A部分初始数据,联合疗法降低了HBsAg[27] - 公司拥有全球权益的自主研发候选药物有用于治疗HIV的BRII - 732及BRII - 753,用于开发HBV功能性治愈的BRII - 179、BRII - 835及BRII - 877[11] - 公司与Qpex合作开发MDR/XDR疗法,拥有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BRII - 636、BRII - 672及BRII - 693的独家权利[33]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建立了包含逾10个候选产品的多样化产品管线,主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37] - 2022年2月,乙型肝炎项目2期MRCT联合疗法研究完成90名亚太地区患者入组[43] - 2023年2月公布数据显示,乙型肝炎联合疗法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所有队列中的50名受试者于治疗结束时实现HBsAg平均降低 - 1.7至 - 1.8 log10 IU/mL[44] - 2022年12月,公司完成一项2期联合试验第一部分的患者入组,该试验评估对已接受PEG - IFN - α及NRTI治疗的慢性HBV患者增加BRII - 179给药情况[45] - 2022年12月,公司收到通知,美国FDA解除针对BRII - 732的1期研究的临床试验暂停,以较低剂量开展每週口服一次给药研究[51] -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2022年7月在中国商业化上市后销售收入约5160万元,已售往全国25个省份及358家医院,上市前向中国21个城市及22家医院捐赠近3000人份[54] - 2023年1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被推荐为COVID - 19抗病毒治疗方法,公司决定结束该项目,停止生产,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撤回BLA,未来不会产生可观收入[54] - 2022年7月,公司自Vir引进BRII - 877,有权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63] - 2022年10月,公司基于已完成的1期研究PK数据,探索合作开发BRII - 732作为潜在的每周口服一次长效联合疗法方案,同时引进新候选药物BRII - 753[64] - 2022年11月,Vir公布正在进行的联合用药48周的2期试验治疗结束数据,约31%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达到HBsAg血清清除伴乙肝表面抗体血清转换,且无新的安全性信号[68] - 2022年11月,Vir展示正在进行的2期MARCH研究A部分治疗结束初步数据,VIR - 2218和VIR - 3434联合方案中患者的HBsAg水平进一步降低,且无安全性信号[68] - 2022年9月,公司宣布BRII - 296的1期研究积极顶线结果,单次给药600mg具有良好药代动力学特征,在健康受试者中安全且耐受性良好[69] - 2022年10月,公司公布BRII - 732的1期研究积极数据,表现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以及良好的线性PK特征[70] - 公司筛选新临床候选药物BRII - 753,旨在延长给药时间至每月、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71] - 公司决定停止BRII - 778后续开发,因其需额外开发工作实现治疗HIV最佳PK目标[72] - 2022年公司持续建设自有研发团队推进BRII - 296和BRII - 297美国项目,2023年计划扩大BRII - 296临床适应症并启动BRII - 297首次人体PK、安全性及耐受性研究[93] - 2022年5月完成BRII - 732的SAD/MAD 1期研究[95] - 2022年6月完成BRII - 778 1期SAD/MAD的最终临床研究报告[97] - 2022年初,Qpex宣布BRII - 693、BRII - 672、BRII - 636获美国FDA授予QIDP资格认定[98] - 2022年10月,Qpex公布BRII - 693首次人体临床研究的1期中期结果,公布BRII - 672临床前数据和1期临床中期结果[98] - 2022年第四季度,Qpex完成BRII - 672首次人体1期研究,完成BRII - 636首次人体1期研究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并公布结果[98] - 2022年12月,公司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BRII - 672 IND前申请[98] - 公司中国重点项目专注HBV功能性治愈项目,2022年7月起将COVID - 19长效抗体联合疗法推进至商业化上市;美国重点推进自主研发的治疗PPD/MDD的CNS项目,并希望合作开展HIV项目[118] - 公司完成开发用于治疗COVID - 19的长效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2022年7月起在中国商业化,后决定终止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并停止生产[119] - 预计2023年下半年获得更多BRII - 179 (VBI - 2601)/BRII - 835 (VIR - 2218)联合疗法的2期研究数据[125] - Vir于2022年6月展示数据表明,延长每月VIR - 2218 (BRII - 835)治疗时间可使慢性HBV感染患者的HBsAg水平更显著、持久减少[127] - 公司开发BRII - 296及BRII - 297扩大精神类疾病患者治疗选择,利用专有技术开发长效疗法提高给药便利性及患者依从性[129] - 公司正在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每周一次的单片口服方案BRII - 732和新型低容量皮下注射疗法BRII - 753用于HIV治疗或预防[132] - 2022年12月,美国FDA解除针对公司BRII - 732的1期研究的临床试验暂停,以较低剂量开展每周一次口服给药研究[133] - 2022年12月,公司完成一项2期联合试验第一部分约120名患者入组,评估对已接受PEG - IFN - α及NRTI治疗的慢性HBV患者增加BRII - 179 (VBI - 2601)给药情况[148] - 2022年9月,公司宣布BRII - 296的1期研究积极顶线结果,单次注射600mg的BRII - 296展示良好PK特征,在健康受试者中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152] - 2022年5月,公司完成BRII -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