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盛博药-B(02137) - 2023 - 中期业绩
02137腾盛博药-B(02137)2023-08-22 21: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人民币85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3820万元增加人民币4770万元或124.9%[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02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585亿元减少人民币5630万元或21.8%[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2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9550万元增加人民币730万元或7.6%[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0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177亿元减少人民币1.137亿元或52.2%[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96,82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65,614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26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0.48元人民币有所收窄[5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50,03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4,950千元[5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848,31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76,899千元[5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1,58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9,113千元[5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736,73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47,786千元[5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086,76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2,736千元[52]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086,76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57,497千元[55]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130,79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4,614千元[57]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 - 44,02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37,117千元[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所有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为160.0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8.9百万元[68] - 2023年6月30日政府补贴确认为递延收入为17.7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8百万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89,91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47,587千元人民币[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27,488千股,2022年同期为721,780千股[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9,71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0,153千元人民币[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85,873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64,937千元人民币[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由零增加人民币60万元,主要归因于用于治疗COVID - 19的长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的商业化[148] - 公司其他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820万元增加人民币4770万元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590万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增加人民币3610万元和政府补助收入增加人民币1160万元[149]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人民币3400万元增加人民币5730万元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人民币2330万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以及外币汇率对以外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账面金额造成的差额[155]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亏损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人民币2280万元减少人民币1830万元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人民币450万元[156] - 研发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85亿元减少5630万元至2023年同期的2.022亿元,主要因第三方合约成本减少5970万元,部分被雇员成本增加910万元抵销[158] - 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550万元增加730万元至2023年同期的1.028亿元,主要因其他支出增加460万元和雇员成本增加180万元[159]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和现金结余从2022年12月31日的29.993亿元减少至27.409亿元,主要因日常营运及第三方合约成本支出[161]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1.968亿元,经调整亏损为1.637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656亿元和3.116亿元[16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2.022亿元,经调整研发开支为1.859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585亿元和2.364亿元[165]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1.028亿元,经调整行政开支为8347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547万元和6957万元[16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553%,2022年12月31日为1343%,增加主要因支付大多第三方合约成本应付款项致其他应付款项减少[1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确认租赁负债800万元[1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超原到期日三个月定期存款及现金等价物中,40.6%以美元计值、40.4%以港元计值、19.0%以人民币计值[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为1.55亿元,2022年同期为1.574亿元[185]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191] 业务线授权与权益变动 - 公司持有BRII - 179 (VBI - 2601)的全球独家许可[22] - 公司获得在大中华区及若干其他亚太地区开发及商业化PreHevbri®的独家权利[22] - 2023年7月公司与VBI合作,将BRII - 179 (VBI - 2601)的独家许可扩大至全球市场[27] - 2023年7月公司收购PreHevbri®在大中华区及若干其他亚太国家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27] - 2023年6月公司自Qpex收购用于治疗MDR/X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新型脂肽BRII - 693的全球独家权益,完成收购后收到约2400万美元[25] - 2023年6月,公司与Qpex订立协议收购BRII - 693全球独家权益,归还BRII - 636及BRII - 672大中华区独家权益,完成收购及退回产品权利后收到约24百万美元[48] - 2023年7月,公司拓展了BRII - 179全球开发及商业化许可权利,获得大中华区及若干亚太地区PreHevbri®开发及商业化权利[81] - 公司退回BRII - 636及BRII - 672大中华区独家权利,完成收购及退回QPX7728产品权利后收到约24百万美元[84] - 2023年7月,公司将BRII - 179的独家许可扩展至全球市场,并获PreHevbri®在大中华区及部分亚太国家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89] - 2023年7月,公司将BRII - 179的开发及商业化许可范围扩展至全球[100] - 2023年7月公司与VBI签订最终许可协议,获得PreHevbri®在大中华地区及若干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独家权益[110] - 2023年6月公司将BRII - 693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及商业化现有权益扩大至全球独家权益[129] - 2023年7月,公司收购PreHevbri®在大中华区及若干其他亚太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VBI已收取公司预付款项总额1500万美元,包括500万美元用于制造及供应BRII - 179 (VBI - 2601)或PreHevbri®的分隔运作以及公司对VBI的300万美元股权投资,VBI还有权收取前期许可费700万美元[140][147] 业务线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建立起了一条超过10种治疗候选药物的强大管线[21] - 公司合作方Vir在2023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大会上公布的数据巩固了BRII - 835及BRII - 877的持续临床开发[23] - 公司启动BRII - 835与PEG - IFN - α联合疗法的额外2期研究,首例患者于2023年8月完成首次给药[25][27]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计划在美国开展BRII - 296用于治疗PPD患者的2期验证性试验[25] - 2023年6月公司在澳大利亚完成用于治疗焦虑及抑郁症的BRII - 297的1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给药[25] - Vir的2期联合疗法VIR - 2218(BRII - 835)试验中,16% (5/31)的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24周HBsAg持续保持清除[43] - 2期MARCH试验A部分中,受试试者的HBsAg水平降低了2.7 - 3.1 log10 IU/mL,90%的受试者在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小于10 IU/mL[43] - 完成免疫接种3.5年后,接种PreHevbrio®的受试者平均抗HBs滴度为1287mIU/mL,是接种Engerix - B的受试者(254mIU/mL)的逾5倍[44] - 2023年8月,公司就BRII - 877 (VIR - 3434) 1期临床研究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IND批准,预计年底开始试验[44] - 2023年6月,公司完成BRII - 297 1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研究正在进行[44] - 公司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启动BRII - 296治疗产后抑郁症的2期POC研究,计划2024年底前在美国启动更多研究[45]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启动BRII - 732低剂量每周一次口服给药的1期研究患者给药[46] - 2023年4月,公司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BRII - 693在中国开发的IND前申请[48] - 合作方AN2预计2023年9月完成epetraborole (BRII - 658) 治疗难治性MAC肺病关键性2/3期试验2期部分患者招募并开始3期,2024年夏季公布2期部分顶线数据[48] - 2023年2月公布数据显示,BRII - 835及BRII - 179联合疗法使50名受试者治疗结束时HBsAg平均降低 - 1.7至 - 1.8 log10 IU/mL [92] - 2023年2月数据表明,联合疗法队列中第40周两例受试者HBsAg水平降至或低于定量下限[92] - 预计2023年下半年获得更多BRII - 179/BRII - 835联合疗法的2期研究数据[99] - 2022年12月,公司完成一项2期联合试验第一部分约120名患者入组[100] - 预计2023年下半年取得2期联合试验的顶线结果[101] - 2023年6月公布2期试验数据,16%(5/31)的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24周HBsAg持续清除[101] - 2023年8月完成BRII - 835 (VIR - 2218)和PEG - IFN - α联合疗法的一项额外2期随机阳性对照研究的首例患者首次给药[103] - 2023年6月公布2期MARCH试验A部分数据,受试者的HBsAg水平降低2.7 - 3.1 log10 IU/mL,90%的受试者在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小于10 IU/mL[105] - 67%(4/6)的受试者在最后一次已完成的随访中仍无需接受NRTI治疗[105] - 2023年8月收到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对BRII - 877 (VIR3434) 1期研究的IND批准[106] - 预计2023年下半年公布2期MARCH试验B部分的初步数据[108] - 2023年6月完成BRII - 297的1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116] - 公司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启动BRII - 296治疗PPD的2期POC研究[121] - 公司计划于2024年年底前在美国启动更多BRII - 296的研究[122] - 公司合作伙伴AN2预计2023年9月完成epetraborole(BRII - 658)关键性2/3期试验2期部分的患者招募并开始3期部分[133] - 公司合作伙伴AN2预计2024年夏季公布epetraborole(BRII - 658)研究2期部分的顶线数据[133] - 公司正在寻求合作机会进一步开发BRII - 732和BRII - 753用于HIV治疗[124] 业务线产品市场相关 - PreHevbri®是一种临床差异化的3抗原成人HBV预防性疫苗,已获批在美国、欧盟/欧洲经济区、英国、加拿大及以色列使用[22] - 公司已提交PreHevbri®针对香港的市场注册申请[22] - 公司已在香港提交PreHevbri®市场授权申请,预计监管部门近期作出决定[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