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上市与债务重组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01555[3] - 公司年息13.75%、2022年到期的3年优先票据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已在2022年3月30日注销[3] - 公司2024年到期的优先票据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3] - 2021年10月28日集团与相关方订立重组支持协议,2022年3月30日债务重组计划成功生效,2022优先票据被注销,发行2024优先票据,现有贷款协议修订重述[17] 公司人员变动 - 赵江巍、黄嘉伟、林玮瑭为执行董事,其中黄嘉伟于2022年4月4日辞任,林玮瑭于同日获委任[2] - 张瑞霖、关红军、冯崇、高岩为非执行董事,其中张瑞霖于2023年2月25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冯崇于2022年5月26日辞任,高岩于同日获委任[2] - 梅建平、廖英顺、苏芷君、杨日泉、郭燕军、艾民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苏芷君于2022年4月4日辞任,杨日泉于同日获委任[2]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于2023年7月6日辞任独立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同日获委任[5] 公司合作机构 - 公司法律顾问包括亚司特律师事务所(纽约州法律)、德杰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等[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花旗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 - 公司估值师为亚太评估咨询有限公司[5] 公司财务业绩 - 2022年总收益为143.129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1.7835亿元人民币增长40.62%[6] - 2022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25.06503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亏损2.38425亿元人民币[6] - 2022年净利润为23.7879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亏损3.38361亿元人民币[6] 油气业务数据 - 2022年原油销量为227万桶,较2021年的245万桶下降7.35%[7] - 2022年天然气净年生产量为3.08百万标准立方英尺,较2021年的2.17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增长41.94%[7] - 2022年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93.97美元/桶,较2021年的64.06美元/桶增长46.69%[8] - 2022年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为6.32美元/千标准立方英尺,较2021年的6.63美元/千标准立方英尺下降4.68%[8] - 2022年采油成本为13.16美元/桶当量,较2021年的12.27美元/桶当量增长7.25%[8] - 2022年中国油田现金净回值为70.40美元/桶当量,较2021年的49.59美元/桶当量增长41.96%[8] - 2022年年内钻井数为85口,较2021年的154口下降44.81%[8] - 2022年公司原油总探明储量为12,607千桶,总探明与概算储量为28,415千桶,总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为41,401千桶[9] - 2022年公司天然气总探明储量为11,78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总探明与概算储量为31,74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总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为47,70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10] - 2022年公司NGL总探明储量为480千桶,总探明与概算储量为1,510千桶,总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为2,490千桶[11] - 2022年集团油气总产量较2021年上升12.7%至约541万桶当量,油气净产量下降7.7%至约229万桶当量[16] - 2022年公司来自中国业务分部的收入较2021年上升40.6%至人民币14.313亿元[16] - 2022年公司来自中国业务分部的EBITDA由2021年的人民币9.055亿元增加人民币4.498亿元至人民币13.553亿元,经调整的EBITDA增加人民币2.957亿元至人民币10.196亿元[16] 项目进展与战略 - 2020年6月公司签署大安油田补充协议,将生产期延至2028年2月29日,需在3年内钻268口新井,截至2022年底已提前数月完成[13] - 2022年公司为大安项目实施低成本战略,直接采油成本为13.16美元/桶,综合递减率控制在4.2% [14] - 进入2023年,公司将专注核心业务,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战略价值和回报[21] 人员履历 - 林瑋瑭42歲,自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執行董事,有企業財務等方面經驗[28] - 張瑞霖52歲,2023年2月25日起由執行董事調任非執行董事,仍任董事會主席,有超32年油氣行業經驗[31] - 關紅軍40歲,2021年10月28日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在審計及資產保全方面經驗豐富[33] - 馮崇37歲,自2021年12月31日起任公司非執行董事,有行政管理和投資管理經驗[35] - 高岩36歲,自2022年5月26日起任公司非執行董事,熟悉理財、信貸、投資等領域[37] - 梅建平自2010年11月27日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所高校任教并在多家公司任职[40][41] - 廖英顺自2021年8月31日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7年审计及鉴证经验[42] - 苏芷君于2021年8月31日至2022年4月4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19年审计及投资管理经验[43] - 梅建平1982年获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0年分别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金融)博士学位[41] - 廖英顺2005年获香港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0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42] - 苏芷君2004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获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会计及法律),2010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44] - 梅建平曾担任德意志银行、瑞银、美国保诚保险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顾问[41] - 廖英顺2017年创办中浦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42] - 苏芷君自2018年起担任睿马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43] - 梅建平曾在纽约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40][41] - 杨日泉40岁,自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企业财务和上市公司管理经验[46] - 郭燕军70岁,自2015年11月13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创业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48] - 艾民60岁,自2021年8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1年财务管理、投资及融资经验[49] - 梅黎明42岁,是公司首席执行官,2005年1月加入集团,参与集团资本市场交易各方面[51] - 李铁峰42岁,是公司首席财务官,有19年财务管理经验,2005年7月加入集团[54] - 连云飞47岁,是集团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54] 董事会架构与运作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10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2022年4月4日,黄嘉伟先生辞任执行董事,林玮瑭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9] - 2022年5月26日,冯崇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高岩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0] - 2022年4月4日,杨日泉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苏芷君女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2023年2月25日,张瑞霖先生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70]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A.2.1条所载职能[71] - 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职务分别由张瑞霖先生和梅黎明先生担任[75] - 公司将定期检讨及改善企业管治常规,确保其继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要求[65] - 张瑞霖于2023年2月25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黄嘉伟于2022年4月4日辞任,林玮瑭于2022年4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其中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司不担任管理职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不超过1% [82] - 每位董事(包括按指定任期委任之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在职董事须轮值退任[88]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察公司,授权首席执行官并通过其向高级管理层转授日常管理及经营权力和责任[91][93] - 董事会成立董事委员会,并向其授出各自职权范围所载的各项责任[95] - 全体董事为董事会注入多领域宝贵经验、知识及专长,须真诚履行职责,为公司及股东利益行事[96] - 全体董事可全面及时查询公司相关资料,获取公司秘书服务与意见,必要时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98] - 董事须向公司披露其他职务详情,董事会定期审阅各董事履职贡献[100] - 董事会保留公司重要事项决策权,管理层负责执行决策和协调日常运营[101][102] - 公司为董事及高管可能面临的法律行动安排了保险[103] - 新任董事入职会获介绍,全体董事需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会安排培训[104][106][107][109] - 2022年6月20日公司向董事介绍《上市科通讯》第四期,7月19日介绍《2021年年度查察报告》[111]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和提名3个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2][114] - 董事委员会有足够资源履职,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115] - 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检讨财务业绩及报告等事项[118] - 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用于公司董事任命[118] - 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用于公司董事任命[118] 董事会多元化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认为其是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121]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考量多方面因素实现多元化[122] - 公司旨在保持多元化观点平衡,确保各级招聘选拔考虑多元化候选人[124]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当前董事会组成足够多元化,未设定可衡量目标[125] - 提名委员会参考多方面因素,采纳公司董事候选人提名程序[126] - 必要时可委聘招聘专家执行董事候选人筛选程序[126] 核数师酬金 - 2022年已付或应付前任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审计及审计相关服务酬金4487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酬金2000千元人民币;现任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及审计相关服务酬金5400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酬金100千元人民币,总计11987千元人民币[134] 财务报表编制 - 董事会负责编制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均衡清晰简明的年度及中期报告、内幕消息公告及其他披露[131][132]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以“三道防线”模式为指引,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审核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履行相关职责[140] - 2022年公司主席与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无其他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29] - 2022年公司分别于2月8日及6月24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128] - 公司自2016年起重整及修改企业管理手册并定期更新[144] - 第一道防线由公司内部监控系统组成,涵盖公司政策、运营政策等[142] - 第二道防线包括多项风险监控实务,采用风险管理事件库评估风险[151] - 公司将风险分为战略、市场、法务、财务及运营五类并定期评估[153] - 自2016年起公司内部审计职能定期开展风险检讨并审批风险管理报告[155] - 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职能负责评估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成效[158] - 外聘核数师就业务、运营及财务汇报事项的内部监控提出独立质询[161] - 举报政策鼓励雇员及业务相关人士匿名举报公司内不当或舞弊事件[148] - 信息披露政策规管公司内幕信息处理及发布,确保保密存取[149] - 事故管理规定帮助公司系统及时处理各类事故并跟进监察[150] - 审核委员会审查公司管理层等提交的审核报告及陈述,评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成效[162] - 公司将建立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与技术水平[165] - 2022年公司检讨风险管理登记册,记录风险动向及评级[166] - 2022年公司审视项目风险评估指引,协助管理项目主要风险[166] - 2022年公司讨论现有及潜在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166] - 2022年公司业务及运营十大主要风险包括油气价格波动、资源、投资等风险[168] - 公司通过专人关注原油价格波动避免油气价格波动风险[170] - 公司虽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分析,但仍存在投资风险[174] - 汇率波动和国家利率政策调整会影响公司利润和融资成本[176] - 公司虽调研海外项目,但国际化经营仍受所在国突发情况影响[178]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环保、市场竞争、保密、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184][185][187][189][193] - 潜在风险源自经济、政治、法律或技术环境变动,审核委员会将减少其影响并制定降低风险计划[192] - 2023年公司工作重点是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及程序,加强内部风险沟通等[196] - 2023年公司进行独立内部控制审查,建议已反映在新实施的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中[198] - 公司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经营合法合规等,全面评估未发现重大缺陷[199] - 董事会认为2022年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充足[200] 资产处置 - 2022年1月20日公司签订Emir - Oil买卖协议,有条件出售
MI能源(01555)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