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能源(01555)

搜索文档
MI能源(01555)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1 16:37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MIE HOLDINGS CORPORATION MI能 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MI 能 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本 公 司」及 其 附 屬 公 司「本 集 團」)董 事 會(「董 事 會」)兹 通 告謹定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三日( 星期三 )舉行董事會會議,以考慮及通過本集團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建議之中期股息( 如有 ),以及 處理其他事項。 承董事會命 MI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趙江巍先生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一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1)執行董事趙江巍先生及黃耀驅先生;(2)非執行董事 張瑞霖先生、韓燁先生及閆瑞冰先生;及(3)獨立非執行董事梅建平先生、廖英順 先生、楊日泉先生、彭萍女士及艾民先生。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55) ...
港股异动 | 油气股午后拉升 山东墨龙(00568)一度涨22% MI能源(01555)涨超12%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4:12
华泰期货指出,在特朗普宣布缩短俄乌停火观察期后,油价走高,该行认为这对于特朗普又是一个两难 问题,为了俄乌停火需要制裁俄罗斯,但又将导致油价上涨通胀飙升,不排除又是一个TACO交易,当 前原油基本面虽然较为坚挺,但8月开始将逐步转为需求淡季,基本面并不支持油价走高。 消息面上,据报道,特朗普称对俄罗斯设定10-12天的新截止日期,若没有达成协议,将对俄罗斯石油 实施二级制裁。受此影响,隔夜国际油价显著走高,WTI原油期货收涨3.75%,报69.21美元/桶。布伦特 原油期货收涨3.53%,报72.51美元/桶。 智通财经APP获悉,油气股午后拉升,截至发稿,山东墨龙(00568)涨16.83%,报4.72港元;MI能源 (01555)涨12.82%,报0.044港元;百勤油服(02178)涨10%,报0.077港元;吉星新能源(03395)涨5.56%, 报0.475港元。 ...
MI能源(01555.HK)7月14日收盘上涨35.14%,成交491.65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4 16:30
市场表现 - 7月14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 26%至24203 32点,MI能源股价上涨35 14%至0 05港元/股,成交量1 1亿股,成交额491 65万港元,振幅35 14% [1] - 最近一个月MI能源累计涨幅68 18%,今年以来累计涨幅60 87%,跑赢恒生指数20 34%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8 98亿元,同比减少13 36%,归母净利润-3 29亿元,同比减少108 82% [1] - 毛利率76 21%,资产负债率264 22% [1] 行业估值 -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 02倍,行业中值1 62倍 [1] - MI能源市盈率-0 35倍,行业排名第44位,低于同业公司如珠江钢管(1 07倍)、能源国际投资(1 62倍)、CGII HLDGS(4 1倍)、中信资源(5 42倍)、交运燃气(5 56倍) [1] 公司背景 - MI能源是中国主要独立上游石油公司,专注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2010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555 HK) [2] - 公司拥有中国吉林省大安油田产品分成合同下100%权益并担任作业者,该油田为公司最高产油田 [2]
MI能源(0155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2:06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1555,2028年到期的优先票据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8][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897,5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35,98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13.36%[18] -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净值为394,78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83,500千元人民币增加约2.94%[18]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0,8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为73,708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58,13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3,822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0.60%[18] - 2024年公司本年亏损为328,9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为157,530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3.82193亿,较2020年的16.91332亿下降约18.39%[20]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36.52018亿,较2020年的54.63463亿下降约33.15%[20] - 2024年公司权益为 - 22.69825亿,较2020年的 - 37.72131亿亏损有所收窄[20] 公司人员变动 - 关红军先生于2024年8月1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韩烨先生同日获委任[5][6][82] - 高岩女士于2024年10月23日辞任非执行董事,闫瑞冰先生同日获委任[5][6][82] - 郭燕军先生于2024年10月2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彭萍女士同日获委任[5][6][83] - 袁颖欣女士于2024年6月28日辞任公司秘书,谢凤心女士同日获委任[9][10] 原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原油销量为158万桶,较2020年的213万桶下降约25.82%[21] - 2024年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79.75美元/桶,较2020年的38.60美元/桶增长约106.61%[21] - 2024年原油采油成本为16.56美元/桶,较2020年的9.88美元/桶增长约67.61%[21] - 2024年中国油田原油探明储量总额为356.3万桶,较2020年的891.1万桶下降约60.02%[23] - 2024年中国油田原油探明与概算储量总额为541.7万桶,较2020年的1595.1万桶下降约66.04%[23] - 2024年中国油田原油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总额为801.6万桶,较2020年的1986.4万桶下降约59.65%[23] 天然气及NGL储量数据变化 - 2020 - 2022年天然气探明储量总额从801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增至1178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探明、概算储量总额从3049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变为3174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总额从4784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变为4770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24] - 2020 - 2022年NGL探明储量总额从310千桶增至480千桶,探明、概算储量总额从1460千桶变为1510千桶,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总额从2540千桶变为2490千桶[24] 大安油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6月4日公司签署大安油田补充协议,将生产期有条件延长至2028年2月29日,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268口新井钻探,2023年2月24日获批将大安产品分成合同到期日延至2028年2月29日[26][28] - 2024年大安油田直接采油成本为16.56美元/桶,综合递减率为10.6%,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产值超420亿元[27][29] - 2024年大安油田原油总产量较2023年的373万桶下降10.5%至约334万桶,净产量较2023年的183万桶下降13.7%至约158万桶[30][32] 公司中国业务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中国业务分部收入较2023年下降13.4%至8.975亿元,EBITDA从7.316亿元减少2.005亿元至5.311亿元,调整后EBITDA减少1.380亿元至6.115亿元[30][32] 公司债务重组及偿还情况 - 2021年10月28日公司订立重组支持协议,2022年3月30日债务重组计划成功生效,2022优先票据注销,2024优先票据发行并延期至2028年2月29日,现有贷款协议修订重述[31][33] - 2022年3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偿还并减少本金1.545亿美元[34][37] 公司董事个人信息 - 赵江巍53岁,自2008年12月19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在油气行业有逾32年经验[39][41] - 林玮瑭44岁,自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有企业财务、业务管理及内部监控经验[40][42] - 张瑞霖54岁,自2023年2月25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此前为执行董事,在油气行业有逾34年经验[43][46] - 关红军42岁,自2021年10月28日至2024年8月14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审计及资产保全经验[44][46] - 韩烨41岁,自2024年8月14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投资和资产保全经验[45][47] - 高岩38岁,自2022年5月26日至2024年10月23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金融行业经验[48][50] - 闫瑞冰36岁,自2024年10月23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投资和资产保全经验[49][50] - 赵江巍、张瑞霖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39][41][43][46] - 关红军、韩烨、闫瑞冰任职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附属公司[44][45][49][46][47][50] - 高岩任职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香港附属公司[48][50] - 梅建平64岁,自2010年11月27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所高校任教,担任多家公司董事[51][52] - 廖英顺42岁,自2021年8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及鉴证经验逾19年,2017年创办中浦风险管理有限公司[53][54] - 杨逸泉42岁,自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企业融资和上市公司管理经验超20年[55] - 梅建平自2006年起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自2004年起任宾大沃顿商学院金融机构研究中心学者[51][52] - 廖英顺2005年获香港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0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53][54] - 杨逸泉2023年12月起任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0年11月起任畅游联盟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55] - 梅建平1996 - 2005年任纽约大学金融学副教授,1990 - 1995年任纽约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51][52] - 廖英顺2014 - 2016年及2010 - 2012年分别在普华永道任审计经理及高级助理[53][54] - 杨逸泉2018年2月 - 7月任PPS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4年9月 - 2018年8月任其首席财务官[55] - 梅建平1982年获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0年分别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金融)博士学位[51][52] - 杨日泉42岁,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企业财务及上市公司管理经验[56] - 郭燕军72岁,2015年11月13日至2024年10月23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创业及企业运营管理经验[57][60] - 彭萍51岁,2024年10月23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媒体及电商行业经验丰富[58][60] - 艾民62岁,2021年8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3年财务管理、投融资经验[59][61] - 梅黎明44岁,2005年1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参与集团资本市场交易各方面[62][64] - 李铁峰44岁,有超21年财务管理经验,2005年7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首席财务官[63][64] - 连云飞49岁,有超21年法律领域经验,现任集团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65]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应用及遵守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7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标准守则及其行为守则规定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所要求的标准[72] - 截至2025年4月11日,董事会由10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载的守则条文订立[70]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证券买卖的行为守则[72]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A.2.1条所载职能[75]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推迟至2024年1月召开,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如期召开,2024年12月举行股东特别大会[86][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一直符合上市规则,至少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其中一名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9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总额不超过1%[92][95]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八名非执行董事组成[97][100] - 每位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两年或三年,可在股东大会上重新选举[97][100] - 闫瑞冰先生及彭萍女士于2024年10月23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98][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体董事的委任及重选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及公司章程细则[99][101] - 每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99][101] - 在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在职董事须轮值退任[99][101] - 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委任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时可膺选连任[99][101] - 董事会授权首席执行官及高级管理层进行公司日常管理及经营,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03][107] - 全体董事需披露其他职务详情,董事会定期审阅董事履职贡献[109][114] - 新任董事获入职介绍,全体董事持续获法规和业务环境更新,公司必要时提供培训[112][113][116] - 本年度所有董事均追求持续专业发展,阅读规则资料并参加培训课程[119][120]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3个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3][124] - 审核委员会2024年举行5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126] - 郭燕军于2024年10月23日辞去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彭萍于同日获委任为三委员会成员[126]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当前董事会组成足够多元化,未设定可衡量目标[127][129][131][132]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董事候选人提名程序,必要时可委聘招聘专家执行筛选程序[130][133] 公司违规及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因违反上市规则,公司及张瑞霖先生被采取纪律处分,张瑞霖须参加21小时上市规则合规培训[134][136]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董事会负责按规定披露相关报告和信息[135]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为BDO Limited [136]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37] - 2024年已付或应付给外聘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审计服务酬金为3400万元人民币,其他审计服务酬金为100万元人民币,总计3500万元人民币[138][139] 公司风险及应对措施 - 董事会负责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确定愿承担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建立并保持相关系统[140][141][144] - 集团制定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及业务相关人员举报不当行为,对不道德行为零容忍,实施反贪腐政策[145][146] - 2024年集团业务及运营的两大主要市场风险为原油价格风险和货币风险[147][148] - 集团石油实现价格参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不稳定及高波动性影响集团收入及溢利,集团设专人关注价格波动并汇报[149] - 集团在中国经营大部分销售以美元计值,生产及其他支出以人民币入账,人民币受政府规管,集团未进行外汇对冲活动,将继续监测外汇变动[149] 公司信息披露及沟通相关情况 - 集团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交所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及利益相关人士合法权益[150][152] - 谢凤心女士于2024年6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4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1][153]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就各重大事项(包括个别董事选举)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将以投票表决,结果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布[154] -
MI能源(01555.HK)3月31日收盘上涨8.33%,成交10.2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3-31 16:27
市场表现 - 3月31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 31%至23119 58点,MI能源股价上涨8 33%至0 026港元/股,成交量425 6万股,成交额10 22万港元,振幅8 33% [1] - 最近一个月MI能源累计跌幅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4 35%,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6 78%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8 98亿元,同比减少13 36%,归母净利润亏损3 29亿元,同比扩大108 82% [1] - 毛利率65 8%,资产负债率高达264 22% [1] 行业估值 -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4 14倍,行业中值为5 08倍 [1] - MI能源市盈率为-0 23倍,行业排名第47位,低于同业公司如珠江钢管(0 88倍)、海隆控股(2 72倍)、CGII HLDGS(4 1倍)、中信资源(5 08倍)及交运燃气(5 09倍) [1] 公司背景 - MI能源是中国主要独立上游石油公司,专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2010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555 HK) [2] - 公司拥有中国吉林省大安油田产品分成合同下100%权益并担任作业者,该油田为公司在华最高产油田 [2]
MI能源(01555.HK)3月27日收盘上涨9.09%,成交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3-27 16:27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港股收盘MI能源股价上涨,但近一个月和今年累计跌幅明显且跑输恒生指数,财务数据不佳,暂无机构评级,在行业估值中有其特点 [1][2] 公司情况 - 公司是中国主要独立上游石油公司之一,专注油气勘探开发,2010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总部在香港,主要从事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石油等产品,拥有大安油田产品分成合同下外国合同方100%参与权益及责任并为作业者,大安油田位于吉林是其最高产油田 [3] - 3月27日港股收盘,公司股价收报0.024港元/股,上涨9.09%,成交量244.8万股,成交额6万港元,振幅18.18% [1] - 最近一个月公司累计跌幅12%,今年来累计跌幅4.35%,跑输恒生指数17.07%的涨幅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8亿元,同比减少13.36%;归母净利润 -3.29亿元,同比减少108.82%;毛利率65.8%,资产负债率264.22% [2] - 2025年3月21日公布2024财年年报归属股东应占溢利 -3.2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8.82%,基本每股收益 -0.1人民币 [4] - 目前暂无机构对公司股票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2] 行业情况 -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5.09倍,行业中值3.84倍,公司市盈率 -0.21倍,行业排名第47位,其他相关公司如珠江钢管市盈率为1.1倍、延长石油国际为1.91倍、海隆控股为2.72倍、巨涛海洋石油服务为3.46倍、CGII HLDGS为4.23倍 [2]
MI能源(015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2:47
原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79.75美元/桶,较2023年的78.89美元/桶增长0.86美元,涨幅1.1%[2] - 2024年原油总产量为3,344,308桶,较2023年的5,241,517桶减少1,897,209桶,降幅36.2%[2] - 2024年原油净产量为1,582,079桶,较2023年的1,919,409桶减少337,330桶,降幅17.6%[2] - 2024年原油净销量为1,582,776桶,较2023年的1,860,827桶减少278,051桶,降幅14.9%[2] - 2024年日均净原油产量为4,323桶,较2023年的5,259桶减少936桶,降幅17.8%[2] - 2024年钻井数为0,较2023年的22口减少22口,降幅100.0%[2] - 2024年大安油田原油总产量较2023年同期373万桶下降10.5%至约334万桶[50] - 2024年大安油田原油净产量较2023年同期183万桶下降13.7%至约158万桶[50] - 2024年大安油田原油净销量较2023年同期178万桶下降11.2%至约158万桶[50] - 2024年集团来自中国业务分部的平均实现原油价格较2023年上升1.1%至79.75美元/桶[52] - 2024年大安油田日均原油总产量为9137桶/天,较2023年的10224桶/天下降10.6%;日均原油净产量为4323桶/天,较2023年的5027桶/天下降14.0%[55] - 2024年底公司1P原油储量为356万桶,较2023年的503.3万桶下降29%;2P原油储量为542万桶,较2023年的902.4万桶下降40%;3P原油储量为802万桶,较2023年的1174.9万桶下降32%[58][59] - 油气销售收入从2023财年的10.349亿元减少1.376亿元或13.3%至2024财年的8.973亿元,2024财年平均实现油价为79.75美元/桶,原油净销量为160万桶;2023财年平均实现油价为78.89美元/桶,原油净销量为190万桶[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总收入为897,5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35,983千元人民币减少138,446千元人民币,降幅13.4%[2] - 2024年经营利润为123,9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09,792千元人民币减少185,838千元人民币,降幅60.0%[2] - 2024年亏损328,96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7,530千元人民币增加171,430千元人民币,增幅108.8%[2] - 2024年客户合同收入为897,537千元,2023年为1,035,983千元[8] - 2024年折旧、折耗及摊销为(362,682)千元,2023年为(367,758)千元[8] - 2024年除所得税外税项为(43,515)千元,2023年为(48,585)千元[8] - 2024年员工薪酬成本为(93,379)千元,2023年为(94,944)千元[8] - 2024年采购、服务及其他直接成本为(213,540)千元,2023年为(216,386)千元[8]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0,828)千元,2023年为(73,708)千元[8]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58,132)千元,2023年为(83,822)千元[8] - 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本年亏损为(328,960)千元,2023年为(157,530)千元[8] - 2024年税后其他综合收益为(38,366)千元,2023年为(24,745)千元[8]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10)元,2023年为(0.05)元[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68778千元,2023年为1516892千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13415千元,2023年为209434千元[10]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382193千元,2023年为1726326千元[1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216406千元,2023年为2997605千元[11]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35612千元,2023年为631220千元[11]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652018千元,2023年为3628825千元[11] - 2024年股东亏损总额为2269825千元,2023年为1902499千元[10] - 2024年受限现金为176149千元,2023年为123406千元[10] - 2024年净流动负债为222197千元,2023年为421786千元[11] - 2024年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为946581千元,2023年为1095106千元[11] - 2024年度集团净亏损为人民币32900万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人民币22220万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累计亏损为人民币22.698亿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9.201亿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190万元[22] - 2024年油气销售收入897,537千元,2023年为1,035,983千元,2024年和2023年来自中石油股份的油气销售收入均占集团总收入的99.9%[27] - 2024年中国地区石油特别收益金40,633千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838千元,其他44千元,总计43,515千元;2023年分别为45,171千元、3,370千元、44千元,总计48,585千元[31] - 2024年当期所得税105,756千元,递延所得税 -47,624千元,所得税费用58,132千元;2023年分别为123,156千元、 -39,334千元、83,822千元[32] - 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亏损328,960千元,2023年为157,530千元[35]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均为3,386,526千股[35]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和稀释每股亏损均为 -0.10元,2023年均为 -0.05元[3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分别为6.8223亿元和8.5584亿元,2023年1月1日约为1.119亿元[37][38]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分别为1.39722亿元和2.66186亿元,流动部分分别为1.23105亿元和2.28294亿元[41]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借款负债部分分别为27.3594亿元和29.17129亿元,衍生部分分别为0.02933亿元和0.26808亿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25.50953亿元和27.86845亿元[43] - 2024年应收账款不超过1个月的为6.8223亿元,2023年为8.5584亿元[38] - 2024年应付账款不超过6个月的为1.01428亿元,6个月至1年为0.17587亿元,1至2年为0.07866亿元,2至3年为0.01241亿元,多于3年为0.116亿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00686亿元、0.49745亿元、0.92067亿元、0.18594亿元、0.05094亿元[42] - 2024年集团来自中国业务分部的收入较2023年下降13.4%至人民币8.975亿元[52] - 2024年集团录得亏损为人民币3.290亿元,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10元[52] - 2024年集团来自中国业务分部的EBITDA由2023年的人民币7.316亿元减少人民币2.005亿元至人民币5.311亿元[52] - 直接采油成本从2023年的13.28美元/桶上升3.28美元/桶或24.7%至2024年的16.56美元/桶[53] - 调整后单桶EBITDA从2023年的57.83美元下降2.42美元或4.2%至2024年的55.41美元[53] - 折旧、损耗及摊销从2023财年的3.678亿元减少510万元或1.4%至2024财年的3.627亿元[61] - 税项(所得税除外)从2023财年的4860万元减少510万元或10.5%至2024财年的4350万元[62] - 员工薪酬成本从2023财年的9490万元减少150万元或1.6%至2024财年的9340万元[64] - 采购、服务及其他直接成本从2023财年的2.164亿元减少280万元或1.3%至2024财年的2.136亿元[65] - 2024年确认油气资产减值9120万元和矿产权权益减值220万元,2023年未确认任何资产减值损失[66] - 其他收益从2023财年的180万元增加3110万元或1727.8%至2024财年的3290万元[67] - 财务费用从2023财年的3.837亿元增加1110万元或2.9%至2024财年的3.948亿元[68] - 2024财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08亿元,较2023财年的7370万元增加1.971亿元[69] - 2024财年所得税费用为5810万元,2023财年为8380万元[70] - 2024财年净损失为3.290亿元,2023财年为1.575亿元[71] - 2024财年EBITDA约4.866亿元,2023财年约6.776亿元[76] - 经调整EBITDA从2023财年的约6.832亿元减少约1.272亿元或18.6%至2024财年约5.560亿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70,8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3,708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利息收入为 -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167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财务费用为394,7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83,667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折旧、折耗及摊销为362,6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7,758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EBITDA为486,6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77,550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为93,40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0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8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优先票据及新抵押借款衍生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 -24,0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17,746千元人民币[79] - 2023年处置PBV 40%股权及若干相关应收款项收益为 -340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0千元人民币[79] - 2023年处置莫里青产品分成合同中持有10%外方合同者权益的损失为23,348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0千元人民币[79]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除所得税前利润(亏损)为-270,828千元[81]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利息收入为-1千元[81]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财务费用为254,782千元[81]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折旧、折耗及摊销为3,379千元[81]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EBITDA为-44,460千元[81]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资产减值损失为93,402千元[81]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
MI能源(0155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16:3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关红军先生于2024年8月1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韩烨先生同日获委任[2][3] - 袁颖欣女士于2024年6月28日辞任公司秘书,谢凤心女士同日获委任[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61,28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1,829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286,65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54,046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本期亏损为281,215千元人民币,基本每股损失0.03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亏损为340,270千元人民币,基本每股损失0.02元人民币[8] - 2024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损失为0.03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02元人民币[8] - 2024年6月30日不动产、工厂及设备为1,196,44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338,914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08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2,905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617,13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26,326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 - 2,027,45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 - 1,902,499千元人民币[8] - 公司收入与同期对比下降9.9%至4.613亿元,全部来自中国[17][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1.10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0.496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03元[17][18] - 公司EBITDA从2023年同期的3.540亿元减少0.673亿元至2024年的2.867亿元,调整后EBITDA减少0.591亿元至2.812亿元[17][18] - 石油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5.112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612亿元,减少5000万元或9.8%[26] - 折旧、折耗及摊销从2023年上半年的1.830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730亿元,减少1000万元或5.5%[28][31] - 税项(所得税除外)从2023年上半年的197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490万元,增加520万元或26.4%[29][32] - 员工薪酬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473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620万元,减少110万元或2.3%[33][36] - 采购、服务及其他直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1.063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108亿元,增加450万元或4.2%[34][37] - 其他净利得从2023年上半年的154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30万元,减少830万元[38][39]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1.923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938亿元,增加150万元或0.8%[40][42] - 除所得税前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213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8020万元,增加5890万元[4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费用为29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920万元减少930万元,降幅23.7%[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1.10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050万元增加4960万元[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2.86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540亿元减少6730万元[53][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2.81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403亿元减少5910万元,降幅17.4%[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50万元,是EBITDA和经调整EBITDA减少的主因[53][5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分部除所得税前利润为7.1287亿元,其他分部亏损15.1475亿元,合计亏损8.0188亿元[5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分部EBITDA为3.14182亿元,其他分部为 - 2.753亿元,合计2.86652亿元[5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分部经调整EBITDA为3.11609亿元,其他分部为 - 3.0394亿元,合计2.81215亿元[55] - 2024年上半年新抵押借款及2024优先票据衍生部分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 - 5437万元,2023年为 - 13757万元[5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93884亿元,2023年为1.92385亿元;折旧、折耗及摊销为1.73041亿元,2023年为1.83043亿元[5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558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333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096亿元,外币兑换换算收益3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3年末增加1320万元[57][5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含所得税前亏损8020万元,调整折旧等多项费用,营运资金变动含应收款减少等多项内容[58][6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431亿元,含所得税前亏损2130万元等多项调整及营运资金变动[61][6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333亿元,主因购买不动产等[6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897亿元,主因购买不动产等[6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09.6亿元,因偿还借款等[6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20.3亿元,因偿还借款等[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约28.39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700万元,一年内到期借款约2.031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870万元[6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末的338.6%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375.4%[65] - 公司总借款与调整后EBITDA比率从2023年末的4.0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5.0[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96亿元,2023年同期为1.203亿元[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约为28.39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7700万元[67] - 集团一年内需偿还的借款约为2.03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870万元[67] - 负债率于2023年12月31日为338.6%,2024年6月30日为375.4%[67] - 经调整EBITDA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4.0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0[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6.1713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6326亿元下降6.32%[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8606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6892亿元下降8.63%[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2.310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9434亿元增长10.33%[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东亏损总额为2.02745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02499亿元增加6.56%[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36.4458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28825亿元增长0.43%[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1.028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97605亿元增长3.51%[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4170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122亿元下降14.18%[116]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同收入为4.6128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11829亿元下降9.87%[120]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所有者的本期亏损为1.100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0.60508亿元增加81.94%[120]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和稀释每股亏损均为0.03元,2023年同期均为0.02元[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303,07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34,705千元人民币;已付所得税为47,30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1,582千元人民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55,76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43,123千元人民币[1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到利息为8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8千元人民币;购买不动产、工厂及设备和受限制银行存款的变动为133,28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89,651千元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33,28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89,651千元人民币[1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偿还抵押借款为101,55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1,892千元人民币;偿还2024优先票据、支付租赁负债相关的本金和利息为8,08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403千元人民币;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09,64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20,295千元人民币[1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净额为12,84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减少净额为66,823千元人民币;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90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20,342千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汇兑收益为34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90千元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08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5,609千元人民币[1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1.101亿元[149][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106亿元[149][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累计亏损为人民币20.275亿元[149][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397亿元[149][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610万元[149][150] 中国油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油田原油销量798,902桶,2023年同期为960,760桶;天然气销量为0,2023年同期为3,435千标准立方英尺;合计销量(桶当量)798,902,2023年同期为961,333[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油田原油净产量797,321桶,2023年同期为990,394桶;天然气净产量为0,2023年同期为3,435千标准立方英尺;合计净产量(桶当量)797,321,2023年同期为990,967[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油田原油日平均净产量4,381桶,2023年同期为5,472桶;天然气日平均净产量为0,2023年同期为19千标准立方英尺;合计日平均净产量(桶当量)4,381,2023年同期为5,475[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油田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81.31美元/桶,2023年同期为76.72美元/桶;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为0,2023年同期为6.13美元/千标准立方英尺[10]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油田采油成本为17.21美元/桶,2023年同期为13.65美元/桶[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大安PSC持有100%外国承包商权益,原油总毛产量较2023年同期减少37.2%至170万桶;分配给公司的原油总净产量减少19.5%至80万桶;原油毛日产量减少37.6%至9,330桶/日,净日产量减少19.9%至4,381桶/日[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原油总产量从2023年同期的271万桶减少37.2%至170万桶,日均原油总产量下降37.6%至9330桶[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归属原油净产量份额从202
MI能源(015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9 21:37
财报澄清与修正 - 公司澄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中的笔误,英文版本第11页附注8“股息”应为“董事会并无建议派付中期股息”[1]
MI能源(015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8 17:57
原油业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81.31美元/桶,较2023年的76.72美元/桶增长6.0%[1] - 2024年上半年原油总产量为1,698,093桶,较2023年的2,705,390桶减少37.2%[1] - 2024年上半年原油净产量为797,321桶,较2023年的990,394桶减少19.5%[1] - 2024年上半年原油净销量为798,902桶,较2023年的960,760桶减少16.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原油总产量从2.71百万桶减少37.2%至1.70百万桶,日均原油总产量下降37.6%至9,330桶[32] - 归属公司的原油净产量份额从0.99百万桶减少19.5%至0.80百万桶,日均原油净产量下降19.9%至4,381桶[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均实现油价从76.72美元/桶增长6.0%至81.31美元/桶,大安油田直接采油成本从13.65美元/桶增长26.1%至17.21美元/桶[32] - 原油净销量从2023年上半年的96万桶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80万桶,减少16万桶或16.8%[35] - 公司平均实现油价从2023年上半年的76.72美元/桶涨至2024年上半年的81.31美元/桶,增长4.59美元/桶或6.0%[35] 财务业绩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61,28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11,829千元人民币减少9.9%[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13,61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1,003千元人民币减少33.6%[1] - 2024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110,09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0,508千元人民币增加81.9%[1]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03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02元人民币增加50.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为人民币1.101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石油特别收益金为人民币2.3469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7961亿元[20] - 2024年上半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人民币145.8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67.1万元[20]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为人民币5.1906亿元,递延所得税为 - 人民币2.2004亿元,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2.9902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为人民币6.2574亿元,递延所得税为 - 人民币2.336亿元,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3.9214亿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110,090千元,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03元;2023年同期亏损60,508千元,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02元[22]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9.9%至人民币4.613亿元,全部来自中国,净亏损从0.605亿元增加0.496亿元至1.101亿元[33] - 公司EBITDA从3.540亿元减少0.673亿元至2.867亿元,经调整EBITDA减少0.591亿元至2.812亿元[33] - 公司石油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5.112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612亿元,减少5000万元或9.8%[35] - 折旧、折耗及摊销从2023年上半年的1.830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730亿元,减少1000万元或5.5%[36] - 税项(所得税除外)从2023年上半年的197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490万元,增加520万元或26.4%[37] - 员工薪酬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473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620万元,减少110万元或2.3%[38] - 采购、服务及其他直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1.063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108亿元,增加450万元或4.2%[39] - 其他净利得从2023年上半年的154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30万元,减少830万元[40]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1.923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938亿元,增加150万元或0.8%[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802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5890万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1.10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050万元增加4960万元[4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EBITDA约为2.86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540亿元减少约6730万元[4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调整EBITDA约为2.81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403亿元减少约5910万元,降幅17.4%[4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较同期减少约5050万元,是EBITDA和经调整EBITDA减少的主因[46][4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营分部除所得税前利润为7.129亿元,其他经营分部亏损15.148亿元[4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营分部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0.831亿元,其他经营分部亏损12.960亿元[4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营分部EBITDA为31.418亿元,其他经营分部亏损2.753亿元[4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营分部EBITDA为37.763亿元,其他经营分部亏损2.358亿元[4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营分部经调整EBITDA为31.161亿元,其他经营分部亏损3.039亿元[4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营分部经调整EBITDA为37.216亿元,其他经营分部亏损3.189亿元[4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86,06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6,892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617,13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6,32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102884千元,流动负债总额为541703千元,负债总额为3644587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亏损及负债总额为1617133千元,净流动负债为310634千元,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为1075430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106亿元,股东累计亏损为人民币20.275亿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39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人民币7610万元[13] - 2024年6月30日,未超过30日的应收账款为80,9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584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计204,551千元,其中不超过6个月的为104,9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总计266,186千元[26] - 2024年6月30日,借款负债部分总计2,818,156千元,衍生部分总计21,523千元,非流动部分为2,636,609千元;2023年相应数据分别为2,735,940千元、26,808千元、2,550,953千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558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33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96亿元,外币兑换换算收益为3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320万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约为28.39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7700万元;一年内需偿还的借款约为2.03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870万元[50] - 公司负债率于2023年12月31日为338.6%,2024年6月30日为375.4%;经调整EBITDA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4.0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0[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以产品分成合同权益、若干银行账户和子公司股份作抵押担保借款余额为16.145亿元[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在中国按照产品分成合同,从事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原油[7] - 2023年2月24日,集团获批将大安产品分成合同的到期日从2024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8年2月29日[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FEEL间接控制公司,拥有公司股本的43.39%,是集团的最终控股公司[7] - 公司股份自2010年12月14日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2023年2月24日,公司获中石油集团批准,将大安产品分成合同到期日由2024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8年2月29日[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位于中国东北项目产量相对稳定,截至6月30日持有大安产品分成合同100%外国合同者权益[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中国境内发生开发支出22百万元,生产支出104百万元[33] - 公司需在2020年6月4日签订的补充协议生效后三年内投资并钻探至少268口新井,截至2022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980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大陆及香港)[54] 财务资料编制 - 编制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简明中期合并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度一致,但采纳了新增及修订准则[8] - 董事预期应用新增或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不会对简明中期合并财务资料产生重大影响[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简明中期合并财务资料,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0] - 合并财务报表根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要求编制,符合港交所上市规则披露条文[11] 销售与市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油气销售收入均来自销售给中石油股份,本期占总收入的99.99%(2023年同期为99.8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19] 公司运营策略 - 集团将继续钻探新井产生经营现金流,并在新融资文件允许范围内寻求替代融资[14] 股息与证券情况 - 董事会未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23]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派发中期股息[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均无回购、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8]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董事及雇员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一直遵守该守则[60] 债务相关情况 - 2020年5月11日公司发生违约事件,触发交叉违约,相关本金和未偿还利息全部余额被分类为流动负债[27] - 公司已与贷款人及票据持有人积极磋商,债务重组计划于2022年3月30日生效[28] - 2022优先票据已注销,2024优先票据已发行,可延期至2028年2月29日,于2022年3月31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29]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面临石油价格及汇率波动的市场风险,国际原油价格不稳定及高波动性对公司收入及溢利造成显著影响[51] - 公司大部分销售以美元计值,生产及其他支出以人民币入账,未从事外汇汇率风险对冲活动,将继续监察外汇变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