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数据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38.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62.5万港元有所下降[2] - 期间亏损为2213.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87.5万港元有所收窄[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为17.68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815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40.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326.8万港元有所下降[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7.4583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8173亿港元有所增加[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13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8,875,000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1,768,500,000港元,较年初减少13,000,000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为3,24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99,000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账款、按金及应计开支为14,59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98,000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777,82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0,505,000港元[35] - 集团中期收益约为1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8%[66] - 中期其他收入约为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万港元增加[67] - 集团中期员工成本约为2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9.2%[68] - 中期其他经营开支约为3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2%[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重新估值为17.685亿港元,中期确认公平值亏损1300万港元[72] - 中期专业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因企业交易专业费用减少[70] - 中期汇兑亏损约为100万港元,源自人民币兑港元汇价下跌[71] - 中期财务成本约为18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9.7%[7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约为221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2890万港元[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未偿还银行借贷约7.77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14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10.05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2.06%[80] 业务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及租赁[6] - 集团经营及可报告分部为物业投资 - 租赁位于香港的投资物业[19] - 集团中期收益主要来自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物业主要位于香港岛铜锣湾[37] - 中期内集团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6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760万港元减少[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组合租用率达约91.5%,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89.7%[40] - 渣甸中心收益占集团中期总收益约82.7%[40] - 金华项目总楼面面積约337,530平方米,已在2020年完成两期发展[45] - 集团专注物业租赁核心业务,改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与金融机构磋商续贷或重新编排还款时间,寻找机会出售资产[65] 会计政策 - 编制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但首次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对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无影响,但预期影响年度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1][12] - 香港会计准则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仅对租赁相关递延税项确认有调整[13][14][17] 税务情况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为0千港元和 - 99千港元,期间亏损等相应变化[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净额分别为915千港元和274千港元,银行利息收入等有变动[20]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经营业务的亏损分别为 - 15090千港元和 - 16719千港元,各项成本和收入有变化[21]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分别为18666千港元和7151千港元,银行及借贷利息等增加[21]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为1488千港元和2620千港元,即期税项和递延税项有变动[22] - 集团附属公司香港利得税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税,其余按16.5%计税,中国附属公司按25%缴交企业所得税[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1月1日,递延税项负债分别增加129千港元、129千港元和165千港元,资产净值和权益总额相应减少[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注册地为百慕达,功能货币为港元[6][7]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00,000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12,502,000港元[36]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就中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4]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82] 法律及贷款事项 - 2023年2月9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宁波信步金属仓储设备有限公司对金华铭瑞的清盘申请[46] - 自2019年12月31日起,集团在颐泰的投资账面价值已减至零,无义务承担进一步亏损[47] - 2018 - 2019年,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益辉、顺龙及峰麗与恒生银行订立多笔定期贷款协议,本金总额达112200万港元[48][49][50] - 2021年2月5日,该等借款人收到恒生银行函件,提及违反财务契诺[51] - 2021年10月29日,该等借款人按新免除条件偿还10000万港元、支付50000港元法律费用并交回书面确认[52][55] - 恒生银行多次批准借款人“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申请,涉及本金包括7840万港元、4.688亿港元、2.36亿港元、7100万港元等[56][57][59][60][61]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延长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的申请[88] 担保与抵押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向银行提供11.27亿港元企业担保[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合共17.685亿港元的香港投资物业等资产[84] 雇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用6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86] 经济环境 - 2023年第二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实质上升1.5%,第一季度升幅为2.9%[38] - 全球经济停滞,香港营商环境下半年充满挑战,访港旅游业及私人消费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货物出口承压[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