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工国际(00826) - 2023 - 年度业绩
00826天工国际(00826)2024-03-25 22:4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51.633亿元,较2022年的50.668亿元增长1.9%[2] - 2023年毛利为11.434亿元,较2022年的11.485亿元下降0.4%[2] - 2023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3.702亿元,较2022年的5.035亿元下降26.5%[2]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3元,较2022年的0.181元下降26.5%[2] - 2023年毛利率为22.1%,较2022年的22.7%下降0.6个百分点[2] - 2023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比率为7.2%,较2022年的9.9%下降2.7个百分点[2] - 2023年资产净值为73.846亿元,较2022年的71.413亿元增长3.4%[2] - 2023年债务净额为7.087亿元,较2022年的1.936亿元增长266.1%[2] - 2023年净资产负债比率为9.6%,较2022年的2.7%增加6.9个百分点[2] - 2023年年内溢利为4.19928亿元,较2022年的5.2411亿元有所下降[4] - 2023年综合营业额为5163306千元,2022年为5066807千元[23] - 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465470千元,2022年为519360千元[23] - 2023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3561075千元,2022年为13363151千元[23]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6176487千元,2022年为6221818千元[23] - 2023年中国地区营业额为2594152千元,2022年为1951642千元[25]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27253千元,2022年为157895千元[26]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为53482千元,2022年为31947千元[28]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56963千元,2022年为129895千元[29] - 2023年政府补助金为61316千元,2022年为31878千元[26] - 2023年股息收入为14367千元,2022年为9232千元[26] - 2023年员工成本为397,116千元,2022年为365,053千元,同比增长约8.78%[30] - 2023年其他项目总计378,132千元,2022年为329,476千元,同比增长约14.77%[31] - 2023年综合损益表内即期税项为66,090千元,2022年为52,350千元,同比增长约26.25%[32] - 2023年综合损益表内递延税项为45,542千元,2022年为 - 4,750千元[32]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57,649千元,2022年为29,543千元,同比增长约95.14%[32]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为8,242千元,2022年为20,880千元,同比下降约60.52%[32] - 2023年泰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99千元,2022年为996千元,同比下降约79.92%[32] - 2023年美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0千元,2022年为931千元,同比下降100%[3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465,470千元,2022年为519,360千元,法定税率均为25%[34] - 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45,542千元,2022年为 - 4,750千元[34]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370,209,000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778,642,505股计算,2022年对应数据为503,535,000元及2,787,658,500股[35] - 2023年及2022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因无潜在摊薄普通股[37] - 2023年公司总营业额为人民币51.63306亿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50.66807亿元增长1.9%[50]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由2022年的5.03535亿元减少26.5%至2023年的3.70209亿元[63] - 2023年集团营业额为51.63306亿元,较2022年的50.66807亿元增加1.9%[64] - 2023年集团销售成本为40.19922亿元,较2022年的39.1832亿元增加2.6%[65] - 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22.1%,2022年为22.7%[66]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1.57895亿元降至2023年的1.27253亿元[73] - 出口营业额从2022年的31.15165亿元减少17.5%至2023年的25.69154亿元,2023年分销成本占营业额约2.3%(2022年:4.3%)[74]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1.46666亿元增至2023年的1.60122亿元,2023年行政开支占营业额约3.1%(2022年:2.9%)[75] - 集团应占溢利从2022年的5.03535亿元减少26.5%至2023年的3.70209亿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比率从2022年的9.9%降至2023年的7.2%[79]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2023年为3.49996亿元(2022年:4.22697亿元)[80] - 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扣除税项)2023年为732.8万元,2022年为2280.6万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2023年为442万元,2022年收益为491万元[8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的22.85661亿元增至2023年的29.15486亿元[82] - 亏损拨备2023年为1.49555亿元,2022年为1.11645亿元,占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比例2023年为4.9%,2022年为4.7%[8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49087亿元、存货24.77492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35.52788亿元、抵押存款1.29288亿元及定期存款13.07985亿元[11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借款为28.95021亿元(2022年:28.95313亿元),其中22.09423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6.85598亿元偿还期为一年以内[11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经调整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3.0%(2022年:6.2%)[11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12.9万元(2022年:3.03553亿元)[111] - 2023年,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为230天(2022年:226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84天(2022年:150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114天(2022年:114天)[112] - 2023年,集团现金循环周期为300天(2022年:262天)[113] - 2023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净额为1.00678亿元,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5.91863亿元(2022年:2.68986亿元)[114] - 集团营业额中人民币占比最高,达50.0%,销售总额50.0%及经营溢利受汇率波动影响[11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若干银行存款1.29288亿元(2022年:1.40041亿元)及若干贸易应收款项1.61843亿元(2022年:1.45131亿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3517名雇员(2022年:3134名),年内员工成本总额为3.96641亿元(2022年:3.65053亿元)[117] - 公司拟向2024年6月28日股东名册上的股东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400元,2022年为每股人民币0.0362元[1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产品的客户合约营业额分别为2345986千元、815904千元、905754千元、963836千元、131826千元,2022年分别为2703341千元、964780千元、756726千元、362420千元、279540千元[16] - 2023年交易额占集团营业额10%以上的客户为1名,2022年为零名[17]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营业额分别为2346081千元、1087431千元、911073千元、963836千元、131826千元,2022年分别为2703341千元、1236149千元、756726千元、362527千元、279540千元[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营业额为5440247千元,2022年为5338283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分别为108679千元、97624千元、195368千元、208914千元、20233千元,2022年分别为207723千元、145163千元、140801千元、72435千元、63368千元[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溢利(经调整EBIT)为630818千元,2022年为629490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资产分别为5285497千元、2683495千元、1807993千元、962227千元、216757千元,2022年分别为5189444千元、2668476千元、1696313千元、596843千元、82780千元[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资产为10955969千元,2022年为10233856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负债分别为790334千元、303962千元、287618千元、198385千元、18715千元,2022年分别为1008396千元、338051千元、170535千元、137066千元、16353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营业额为人民币23.45986亿元,占比45.4%,较2022年下降13.2%[50][53] - 2023年模具钢内销营业额为人民币8.6804亿元,较2022年下降5.4%;出口营业额为人民币14.77946亿元,较2022年下降17.2%[51][53] - 2023年高速钢营业额为人民币8.15904亿元,占比15.8%,较2022年下降15.4%[50][53][55] - 2023年高速钢内销营业额为人民币3.84336亿元,较2022年下降5.0%;出口营业额为人民币4.31568亿元,较2022年下降22.9%[54][55] - 2023年切削工具营业额为人民币9.05754亿元,占比17.5%,较2022年增长19.7%[50] - 2023年钛合金营业额为人民币9.63836亿元,占比18.7%,较2022年增长165.9%[50] - 2023年其他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1.31826亿元,占比2.6%,较2022年下降52.8%[50] - 2023年切削工具内销营业额3.85726亿元,同比增加41.5%;出口营业额5.20028亿元,同比增加7.4%;整体销售额9.05754亿元,同比增加19.7%[56][57] - 2023年钛合金内销营业额9.5605亿元,同比增加167.8%;出口营业额778.6万元,同比增加43.2%;整体营业额9.63836亿元,同比增加165.9%[58][59] - 2023年其他分部出口总收入1.31826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5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