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控水务集团(00371) - 2023 - 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6.94亿港元增加124%至15.565亿港元[1]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增加124%至1,556,500,000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224,59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408,07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8%[20][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7.93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8.087亿港元减少0.4%[39] 除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相关 - 除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为53.738亿港元,较上一期的38.118亿港元增加41%[2] 每股盈利相关 - 期内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15.31港仙及15.28港仙[3]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溢利为1,530,706千港元,2022年为670,550千港元;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溢利为1,530,135千港元,2022年为669,673千港元[28] 股息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港仙,派息率为46%[4] - 2023年董事会宣派中期现金股息每股7港仙,共计约703,263,000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7港仙,共计约708,706,000港元[26] - 公司董事决议于2023年10月19日或之前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7港仙[114] 营业收入相关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7.3078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45939亿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3,730,78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0,645,93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9%[20][21][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大陆的营业收入为13,012,26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9,926,75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22] - 营业收入增加29%至13,730,800,000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7.30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06.459亿港元增加29%[39] - 集团期内营业收入为137.308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06.459亿港元,增长源于BOT水务项目建造服务收入增加及北控城市资源综合入账[61] 销售成本相关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6.9609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0.38227亿港元[5] - 期内销售成本为86.96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60.382亿港元,上升源于建造服务成本上升5.227亿港元及北控城市资源综合入账使成本上升19.562亿港元[62] 毛利相关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03469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607712亿港元[5] 资产相关 - 2023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资产为1363.7263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3.59876亿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资产为454.7588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5.85835亿港元[7] - 2023年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总计8,620,2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88,022千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已结算总计10,973,72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49,153千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634,2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8,404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按金及其他应收款为5,765,3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76,277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367,213,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流动负债净额4,155,323,000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7,739,84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204,553,000港元[34] - 应收合约客户款项、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及应收账款合计1159.57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2.147亿港元)[82] - 于合资企业投资减少2.889亿港元,于联营公司投资减少2.219亿港元,均因人民币贬值[86][87]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3.01亿港元,因向分包商及供应商垫款及应收联营公司款项减少[8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584亿港元,源于银行及其他借贷增加[8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5.22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639亿港元[9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4.878亿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少6360万港元,均因人民币贬值[79][80] 负债相关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247.1751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4.8221亿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总计9,948,27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45,842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分类为流动负债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为717,45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5,586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22,559,8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638,089千港元[34]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减少13.976亿港元,因应计负债及其他负债减少[90] - 银行及其他借贷增加51.678亿港元,用于偿还公司债券及收购、建造水务项目[94] - 公司债券减少30.696亿港元,受新发行、偿还及人民币贬值影响[9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为841.93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0.953亿港元[9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为1.24,2022年12月31日为1.16,上升主要因期内银行及其他借贷增加以及权益总额减少[99] 业务范围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从事建造污水处理厂等多项业务,涵盖中国、马来西亚等多地[9] 财务资料编制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相关规定编制,应与2022年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览[10]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时采纳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但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会计准则应用相关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预计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应用于2023年1月1日后的会计变动,对集团财务无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应用于2022年1月1日与租赁相关暂时差额,对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14][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国际税收改革相关内容,集团不在其范围内,无影响[16][17] 经营分类相关 - 集团经营业务按业务性质等独立组织及管理,各经营分类受不同风险回报影响[17][18] 税前溢利相关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为2,851,720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943,48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7%[20][21] 各业务线营业收入相关 - 2023年上半年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营业收入为4,773,570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4,942,23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23] - 2023年上半年建造服务营业收入为3,667,859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051,91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0%[23] - 2023年上半年供水服务营业收入为1,553,237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561,97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23] - 2023年上半年技术及咨询服务以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为2,166,830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0千港元[23] - 污水处理服务中国附属公司营业收入4,544.4百万港元,毛利率33%,股东应占溢利2,04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4%[35] - 供水服务中国附属公司营业收入1,280.3百万港元,毛利率9%,股东应占溢利36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35] -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BOT水务项目营业收入3,299.9百万港元,毛利率24%,股东应占溢利42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36] - 城市资源服务营业收入13,730.8百万港元,毛利率100%,股东应占溢利3,793.9百万港元[36] - 污水处理服务中,中国业务营业收入45.444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3%,股东应占溢利20.409亿港元,减少6%;海外业务营业收入2.292亿港元,减少4%,股东应占溢利0.169亿港元,减少48%[39] - 供水服务中,中国业务营业收入12.803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股东应占溢利3.647亿港元,减少13%;海外业务营业收入2.729亿港元,增加4%,股东应占溢利0.483亿港元,减少16%[39] -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中,综合整治项目建造服务营业收入3.6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55%,股东应占溢利1.349亿港元,减少35%;BOT建设水务项目营业收入32.999亿港元,增加48%,股东应占溢利4.257亿港元,增加48%[39] - 水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11.95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0%,股东应占溢利2.148亿港元,增加49%[39] - 城市资源服务营业收入25.411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0.794亿港元[39] - 污水处理及供水服务总计,2023年实际处理量3975.4百万吨,营业收入63.268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27.206亿港元[44] -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中,综合治理项目营业收入由上一期间的819,300,000港元减少451,300,000港元至本期的368,000,000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由上一期间的429,900,000港元减少76,500,000港元至本期的353,400,000港元[55][56] - 建造BOT水务项目总营业收入为32.99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2.326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25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885亿港元[59] - 水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为11.9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0.898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收入9%;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148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438亿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北控城市资源有152个环境卫生服务项目、9个运营中危险废物处理项目及2个产生收入的废弃电器及电子产品处理项目;营业收入为25.411亿港元,集团应占溢利净额为7940万港元[61] 财务费用相关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总额为1,874,610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500,41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5%[25] - 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由上一期的10.105亿港元增加至14.933亿港元,因平均借贷结余及平均利率上升[73] 税项相关 - 公司就2023年上半年在香港产生的估计应课税溢利按16.5%税率作出香港利得税拨备,与2022年上半年相同[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项开支总额为627,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5,408千港元[26] - 所得税开支4.044亿港元,中国业务实际税率17%,低于标准税率25%,递延税项开支2.016亿港元[77]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相关 - 期内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5.04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8.218亿港元,本期主要包括污泥处理收入4700万港元等[70] 管理费用相关 - 期内管理费用增加至14.6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3.261亿港元,增加源于北控城市资源综合入账使费用增加2.404亿港元[71] 分占溢利相关 - 分占合资企业溢利减少至3.123亿港元,上一期为3.574亿港元;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减少至7150万港元,上一期为1.429亿港元[74][75] 永续资本工具持有人应占溢利相关 - 永续资本工具持有人应占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