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整体收益上升34.4%至港币12,689.0百万元,去年收益为港币9,442.0百万元[2] - 整体毛利上升23.1%至港币2,020.4百万元,毛利率下滑至15.9%[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上升29.4%至港币1,273.1百万元,每股基本及摊薄后盈利为港币38.73仙[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8.0仙,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港币12.0仙[3][4] - 公司全年营业额为港币12,689.0百万元,较去年增加34.4%,经营溢利上升27.9%至港币1,687.5百万元[4] - 公司股东权益平均回报率为38.5%,较去年的38.2%有所提升[4]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26.89亿港元,同比增长34.4%[84] - 2022年毛利为20.20亿港元,同比增长23.1%[84] - 2022年经营溢利为16.87亿港元,同比增长27.9%[84]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2.73亿港元,同比增长29.4%[84] - 2022年每股盈利为38.73港仙,同比增长29.4%[84]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12,688,968千港元,较2021年的9,442,035千港元增长34.4%[113] - 公司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6,314,324千港元,较2021年的4,624,997千港元增长36.5%[114]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397,663千港元,较2021年的331,087千港元增长20.1%[115] - 2022年已派付股息为港币328,686,000元,2021年为港币236,654,000元[11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273,146,000元,2021年为港币983,872,000元[117] 业务规模与增长 - 公司管理的建筑面积(在管面积)上升23.2%至320.3百万平方米,新增项目中55.7%来自独立第三方[1] - 公司累计进驻144座城市,业务覆盖香港及澳门,旗下现有员工约57,425人,在管卖场项目数达452个,在管物业项目1,643个,服务面积接近320.3百万平方米[11] - 公司管理的总建筑面积从去年的260.0百万平方米上升至320.3百万平方米,增长60.3百万平方米或23.2%[21] - 新增项目中55.7%来自独立第三方,合同额达港币3,203.3百万元[21] - 住宅项目和非住宅项目的新增面积贡献占比分别为68.2%和31.8%,合同额分别为港币3,239.4百万元和港币1,961.5百万元[23] - 商业及写字楼项目新增面积为4.6百万平方米,合同额为港币671.2百万元[24] - 公共及其他物业项目新增面积为14.6百万平方米,合同额为港币1,290.3百万元[24] - 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新增项目合同总额达港币5,200.9百万元[22] - 公司在管面积增加23.2%至320.3百万平方米,其中独立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增加至32.8%[35] - 非住宅在管面积占比增加至24.5%,涵盖商业综合体、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37] 增值服务与创新 - 公司提出“好时节、好物业、好社区”的崭新品牌主张,强调管理物、服务人和社区建设的能力[8] - 公司旗下的“兴海物联”通过全球最高等级认证,其“建筑物联网平台相关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示范项目[14] - 公司通过“星启物联网中台”技术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产业链,已在杭州奥特莱斯、南方投资总部大厦、济南农商行等多个项目投入使用[12] - 公司通过“美博工程”提供工程建设维修、前介品控、查验销项、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园林施工及维修保养等工程增值服务[14] - 公司通过“项目总经理合伙人制”改革,强化项目团队能力,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意识[17] - 公司通过“优管家合伙人制”激发员工活力,拓展用户端增值服务,实现个人收入和公司创收双赢[17] - 公司通过工程基站改革和精准用工改革模式,优化人工成本,提升人工效能[18] - 公司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措施提高经营效益,如实施现场质量监控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64][65]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在港澳地区连续中标香港警察总部大楼、中国海关总署香港华海大厦等项目,并延伸至医院管理局辖下超过50%的医院项目及香港医管局总部大楼[11] - 公司服务超过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客户,并入选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服务规模TOP10、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经营绩效TOP10等多项荣誉[13] - 公司在香港物业管理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一,稳居香港最大政府物业管理服务商及港澳地区最大中资物业服务企业的龙头地位[11] - 公司客户包括中高端住宅社区、商用物业、政府物业及产业园区内的业主、租户及商业企业[66] - 公司通过批量采购或规模经济控制成本,与高质量供应商和分包商保持紧密业务联系[69]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入选2022年“央企ESG治理·先锋50指数”及中国卓越IR评选的“最佳ESG奖”,并获纳入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名单及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13] - 公司2022年可持续发展成果包括加强可持续发展架构及识别五个优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74] 财务结构与资本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增加至港币3,170.5百万元,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9.5%至港币4,691.1百万元[56][57] - 公司短期无抵押人民币借贷折合港币68.2百万元,加权平均年利率为2.72%[58] - 资本开支为港币231.1百万元,主要用于新增投资物业、装修、车辆、机器及设备等[60][61] - 公司完成收购广州利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代价约人民币76.1百万元[62]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94,052千港元,较2021年的586,412千港元增长1.3%[86]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总额为9,527,343千港元,较2021年的7,733,324千港元增长23.2%[86]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356,801千港元,较2021年的5,216,472千港元增长21.9%[86]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170,542千港元,较2021年的2,516,852千港元增长26%[86]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764,594千港元,较2021年的3,103,264千港元增长21.3%[86]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1,611千港元,较2021年的50,764千港元增长100.2%[87] - 公司2022年资产净值为3,662,983千港元,较2021年的3,052,500千港元增长20%[87] - 公司2022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3,611,350千港元,较2021年的3,000,038千港元增长20.4%[87] - 公司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51,633千港元,较2021年的52,462千港元下降1.6%[87]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13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已遵守相关标准[13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公告已刊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指定网站[138] - 公司建议修订经修订及经重述组织章程细则,以反映上市规则经修订附录三所载的核心股东保障水平[139][140]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员工与成本管理 - 公司2022年员工总数为57,425人,同比增长10%[81] - 2022年总员工成本为63.14亿港元,同比增长36.5%[82] - 公司2022年资本承担为770万港元,主要与合营公司股本投资及系统软件购置相关[77] - 公司2022年提供反弥偿保证金额为3.105亿港元[77]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首次采纳了多项新订或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等,但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00] - 公司尚未应用多项已颁布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初步评估显示这些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01]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非住户增值服务和住户增值服务)及停车位买卖业务[102][103][104] - 公司重新定义了地区分部资料,分为华南区、华东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区以及香港和澳门[10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收益为9,448,530千港元,增值服务分部收益为2,991,372千港元,停车位买卖业务分部收益为249,066千港元[108]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分部业绩为1,138,036千港元,增值服务分部业绩为566,543千港元,停车位买卖业务分部业绩为69,095千港元[108] - 公司利息收入为74,313千港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分部贡献73,892千港元[108] - 公司折旧及摊销总额为85,261千港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分部贡献72,896千港元[108] - 公司自有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3,067千港元,全部来自增值服务分部[108] - 公司应占合营公司溢利为4,691千港元,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185千港元[108] - 公司2021年总收益为9,442,035千港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6,610,858千港元,增值服务收益为2,600,423千港元,停车位买卖业务收益为230,754千港元[109] - 公司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1,317,734千港元,其中增值服务业绩为454,424千港元,停车位买卖业务业绩为64,927千港元[109] - 公司2021年来自中国内地的外部客户收益为8,197,437千港元,其中华南区收益为1,777,042千港元,华东区收益为1,634,374千港元,华北区收益为2,014,646千港元[110] - 公司2021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45,022千港元,其中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422,076千港元,香港和澳门非流动资产为22,946千港元[111] - 公司2022年在中国内地的所得税税率为25%,香港为16.5%,澳门为12%[115] - 2022年存货总额为港币970,808,000元,其中停车位存货为港币967,327,000元[11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及应收保固金总额为港币2,290,632,000元,减值后为港币2,138,997,000元[12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账龄分析显示,一个月内的应收款为港币828,119,000元[122] - 2022年应收关联方结余总额为港币761,470,000元,其中应收同级附属公司结余为港币559,524,000元[123] - 2022年贸易应付款总额为港币1,516,951,000元,其中一个月内的应付款为港币594,018,000元[124] - 2022年银行借款总额为港币68,182,000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2.72%[125]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港币8.0仙,总数为约港币262,949,000元[127]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6月20日举行,建议末期股息将在2023年7月14日派付[127][128]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3,286,860,460股,每股港币0.001元[126]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5日至6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资格[129]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27日至6月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股东有获派末期股息的权利[129]
中海物业(02669)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