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海物业(02669) - 2023 - 中期业绩
02669中海物业(02669)2023-08-21 12:10

财务表现 - 整体收益上升23.2%至港币7,163.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港币5,813.9百万元[2] - 整体毛利较去年同期上升30.8%至港币1,147.6百万元[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较去年同期上升39.2%,达港币726.0百万元[3] - 每股基本及摊薄后盈利为港币22.09仙,增长39.2%[3] - 股东权益平均回报率为38.5%,去年同期为33.8%[3] - 本期经营溢利为港币984.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163,026千港元,同比增长23.2%[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147,587千港元,同比增长30.8%[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84,926千港元,同比增长39.3%[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730,664千港元,同比增长39.1%[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22.09港仙,同比增长39.6%[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89,063千港元,同比增长57.6%[7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总额为9,705,239千港元,同比增长1.9%[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239,205千港元,同比下降1.9%[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3,993,305千港元,同比增长9.0%[7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2,899千港元,同比下降8.6%[79] - 公司物业管理部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益5,163,157千港元,同比增长17.7%[94] - 增值服务部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益1,916,828千港元,同比增长45.3%[94] - 停车位买卖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益83,041千港元,同比下降22.8%[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163,026千港元,同比增长23.2%[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985,902千港元,同比增长39.8%[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813,875千港元[9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05,354千港元[95] - 公司物业管理部门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益4,387,385千港元[95] - 增值服务部门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益1,318,869千港元[95] - 停车位买卖业务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益107,621千港元[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163,026千港元,同比增长23.2%[96] - 物业管理部门收益为5,163,157千港元,同比增长17.7%[96] - 增值服务收益为1,916,828千港元,同比增长45.4%[96] - 停车位买卖业务收益为83,041千港元,同比下降22.8%[96] - 公司税前溢利为3,029,078千港元,同比下降0.8%[97]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55,238千港元,同比增长41.7%[98]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5港仙,总计180,777千港元,同比增长37.5%[10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221港元,同比增长39.2%[102] - 公司存货为895,611千港元,同比下降7.7%[104] - 公司贸易应收款为2,932,948千港元,同比增长29.1%[105] - 应收关联方结余总额从2022年的761,470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854,904千港元[108] - 应收同级附属公司结余从2022年的486,491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593,949千港元[108] - 应收其他关联公司结余从2022年的199,776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的197,329千港元[108] - 贸易应付款总额从2022年的1,516,951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1,571,150千港元[109] - 应付关联方结余总额从2022年的83,571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的74,798千港元[110] - 银行借款从2022年的68,182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的51,648千港元[110] - 中期股息从2022年的每股4.0仙增加到2023年的每股5.5仙,总额约为180,777,000港元[112] - 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3.25%[110] 业务扩展与市场份额 - 公司管理的建筑面积(在管面积)从320.3百万平方米增加至363.3百万平方米,增长13.4%[1] - 新增项目中74.5%来自独立第三方,相关合约额为港币1,781.7百万元[1] - 公司在管面积较去年底增加43.0百万平方米,增长13.4%,达到363.3百万平方米[28] - 新增项目中74.5%来自独立第三方,合同额达港币1,781.7百万元[28] - 公司管理的总建筑面积增加至363.3百万平方米,较去年底增加13.4%[42] - 来自独立第三方的在管建筑面积比例增加至37.8%,非住宅在管面积占比增加至28.2%[42] - 公司累计进驻154座城市,业务覆盖香港及澳门,旗下现有员工约51,630人,在管物业项目1,818个,服务面积接近363.3百万平方米,在管卖场项目数达471个[14] - 公司在港澳地区连续中标香港房屋委员会总部办公大楼、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大楼、澳门大赛车博物馆等项目,并深化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合作,覆盖超过50%的医院项目及香港医管局总部大楼[14] 品牌与客户服务 - 公司提出“好时节、好物业、好社区”的崭新品牌主张,旨在提升客户粘性和增值服务[11] - 公司服务超过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客户,入选“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等多个行业榜单[16] - 公司成功入选“2023中国物业服务ESG发展优秀企业”以及“2023中国物业服务ESG发展优秀企业TOP10”[17] - 公司非住宅资产运营服务品牌“海纳万商”在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酒店、产业园区等非住宅业态领域持续深耕,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和智慧化建设能力[21] - 公司社区增值服务品牌“优你互联”围绕社区空间运营、不动产增值服务、社区生活服务三大场景,搭建社区增值服务体系[21] - 公司租售业务通过直营、内部合营及外部联营等多种模式扩大业务规模,成为地产商新房分销的重要渠道[21] - 公司美居业务在新房家装领域聚焦自有品牌家装业务及家居电器产品,在现有50万套老项目中激活客户对二次装修及局部改造的消费需求[21] - 公司通过搭建海惠优选集采平台,实现全品类商品库接入,目前已上线过万种商品[21] - 公司积极探索“物业+居家”养老新模式,搭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2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通过“星启物联网中台”技术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产业链,已在杭州奥特莱斯、南方投资总部大厦、济南农商行等多个项目投入使用[15] - 公司累计完成28个城市33个标杆项目验收,高标准定位、高品质运营,贯穿创新引领、卓越品质、共建共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5] - 公司旗下“兴海物联”通过全球最高等级认证,其自研课题在国家级赛事“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中分获二三等奖[19] - 公司基于星启物联网中台技术打造星启端脑、星启云屏等一系列软硬件产品,提升建筑运维效率和管理效能[19] - 公司通过“海博工程”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线,提供房地产开发咨询、智慧建筑运维、设施设备维保等增值服务[19]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 公司开展双碳工作计划,向能源、废弃物、水及碳排放四个量化环境目标前进,包括逐步扩大废弃物工作城市点、地库灯具节能改造等[18] - 公司成功入选“2023中国物业服务ESG发展优秀企业”以及“2023中国物业服务ESG发展优秀企业TOP10”[17]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全面推进人才兴企,探索“合伙人”管理模式,打造以“项目总经理”为核心的“1+N”敏捷团队[23] - 公司优化专业岗位人员配置,实现人工成本的不断优化和人工效能的逐步提高[24] - 公司构建“中海工匠体系”,制定“3.512”培养目标,建立一线基层员工系统性的培育机制[24] - 员工总数减少至51,630名,总员工成本为港币3,029.1百万元[73]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包括九名董事,其中四名为执行董事,两名为非执行董事,三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指定网站[119]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的72.1%,同比增长17.7%至港币5,163.2百万元[44]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毛利率上升至14.7%,其中包干制毛利率提升至12.2%[48]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毛利同比增长31.6%至港币758.5百万元[49] - 公司包干制物业管理合同在管面积占比提升至80.7%,酬金制占比下降至19.3%[47] - 公司住宅项目在管面积占比为71.8%,非住宅项目占比为28.2%[44] - 公司来自中建及中国海外集团的项目在管面积占比为62.2%,独立第三方占比为37.8%[43] 增值服务 - 公司非住户增值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的16.8%,同比增长39.3%至港币1,205.5百万元[51] - 公司非住户增值服务子分部毛利率为13.5%,毛利同比增长22.0%至港币163.1百万元[53] - 公司非住户增值服务子分部利润同比增长37.4%至港币122.2百万元[54] - 住户增值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的9.9%,同比增长56.9%至港币711.4百万元[56] - 住户增值服务子分部毛利率为29.3%,毛利增加52.2%至港币208.8百万元[58] - 住户增值服务子分部利润同比增长52.0%至港币201.5百万元[59] 停车位买卖业务 - 停车位买卖业务收益同比下降22.8%至港币83.0百万元[61] - 停车位买卖业务利润减少至港币16.5百万元[62] 资本与负债管理 - 流动资产净值为港币3,466.0百万元,较去年底增加[63]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9.1%至港币4,265.4百万元[64] - 短期无抵押人民币借贷折合港币51.6百万元,加权平均年利率为3.25%[65] - 资本开支为港币91.3百万元,主要用于新增装修、车辆、机器及设备等[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