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2] - 公司在中国内地设有33家分公司,集团员工约1.4万人[2] - 公司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包括“2023卓越上市公司”和“2023年度行业领军企业”[3]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1号楼,注册地邮政编码为100031[15] - 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为中国信达,股份代号为01359[16] - 公司2021年境外优先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为CINDA 21USDPREF,股份代号为04621[16] - 公司2019年经股东大会批准,对外转让所持有的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0.995%股权,并于2020年7月完成转让,不再持有幸福人寿任何股权[17] 公司使命与愿景 - 公司使命包括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为股东创造最佳回报、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为国家化解金融风险、为社会承担更大责任[4] - 公司愿景是打造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的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4] -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始於信,達於行”——诚信、融合、创新、卓越[4] - 公司基本理念包括市场导向、效益为重、客户至上、赢得信赖、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守住底线、主动管理、敬畏规则、严谨高效、人尽其才、有為有位、敢於擔當、勤勉盡責、團結實幹、簡單清新[4] - 公司高质量发展理念是专业经营、效率至上、创造价值[4] - 公司核心企业文化理念是简单清新、阳光包容、亮剑精神[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将于2024年4月下旬发布[1] - 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为761.6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809.88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税前利润为81.8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04.58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8]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58.2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3.1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 - 2023年资产总额为1,594,357.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615,989.0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9] - 2023年负债总额为1,377,201.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407,993.9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9]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为192,829.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8,205.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9] - 2023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较2022年的3.38%有所下降[20]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44%,与2022年的0.45%基本持平[20] - 2023年成本收入比为22.96%,较2022年的19.22%有所上升[20] - 2023年每股收益为0.11元,较2022年的0.14元有所下降[20] - 截至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6万亿元[22] - 2023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8.2亿元[22] - 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现金股息每10股0.4576元[22] - 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已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3] - 公司董事会建议按照每10股人民币0.4576元(含税)向股东派发2023年度普通股现金股息[13] 业务发展 - 全年累计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为1800亿元[23] - 发起设立两期3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已推动化解不良资产2586亿元[23] - 预计可保障近4万套商品房交付,带动逾千亿元项目复工复产[23] - 新增能源行业投资近150亿元,联合国家电投设立5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24] - 南商中国小微企业及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量实现双增[24] - 信达证券实现A股上市[25] - 累计向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分红443亿元[27] - 2023年,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近300批次,收购规模超1,800亿元,处置回收现金超630亿元,同比增长23%[31] - 2023年,公司收购79家中小银行不良债权规模约890亿元,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平稳有序改革重组[31] - 2023年,公司新增能源、基础产业行业投资近150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企业金融支持[32] - 2023年,公司服务高新技术企业168家,总投资超28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32] - 2023年,公司聚焦客户拓展,累计拜访客户超1.1万次,同比增长2.5倍[34] - 2023年,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2份,累计与17个省市级地方政府、400余家金融机构总部、6,6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4] - 2023年,公司加强内控建设,存量风险处置实现突破,持续强化风险源头防控[33] - 2023年,公司稳步推动集团信息化治理,强化科技赋能[33]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582.09亿元,同比基本保持稳定[39] - 2023年公司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为2.7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44%[39] - 2023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616.78亿元,同比下降6.0%[40][41] - 2023年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608.42亿元,同比下降39.6%[41] - 2023年公司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761.84亿元,同比下降32.5%[42] - 2023年公司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1121.42亿元,同比增长107.3%[40][45] - 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为28.92亿元,同比增长33.4%[40] - 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为3306.15亿元,同比增长20.7%[40] - 2023年公司存货销售收入为950.24亿元,同比下降40.9%[40] - 2023年公司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490.34亿元,同比下降4.0%[40] - 公司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从2022年的54.104亿元增长107.3%至2023年的112.142亿元,分别占相应年度收入总额的6.7%和14.7%[46] - 债转股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从2022年的损失75.5百万元变为2023年的收益105.46亿元,变动幅度为1,496.8%[47] - 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273.949亿元增长20.7%至2023年的330.615亿元,主要由于客户贷款及垫款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增长[49] - 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181.37亿元增长13.8%至2023年的206.413亿元[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27.27亿元增长78.2%至2023年的48.584亿元[50] - 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2022年的51.102亿元下降4.0%至2023年的49.034亿元,主要由于代理业务和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52] - 代理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2022年的5.056亿元下降53.0%至2023年的2.378亿元[53] -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2022年的12.287亿元下降10.2%至2023年的11.039亿元[53] - 保險經紀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从2022年的1.467亿元增长124.1%至2023年的3.288亿元[53] - 存货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160.683亿元下降40.9%至2023年的95.024亿元,存货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128.595亿元下降40.0%至2023年的77.167亿元[55] - 2023年利息支出为44,080.5百万元,较2022年的40,081.1百万元增加10.0%[60]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从2022年的4,377.2百万元增长106.4%至2023年的9,032.6百万元[61]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11,380.3百万元下降25.5%至2023年的8,475.5百万元[6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6,498.3百万元下降72.8%至2023年的1,766.1百万元[63] -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1,493.4百万元上升95.3%至2023年的2,916.7百万元[64] - 2023年税前利润为8,186.3百万元,较2022年的10,457.6百万元下降21.7%[66] - 所得税费用由2022年的3,226.3百万元下降63.0%至2023年的1,192.8百万元[66]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为44,402.2百万元,占收入总额的58.3%[68] - 2023年金融服务业收入为32,390.7百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2.5%[68] - 2023年集团合并总资产为1,594,357.4百万元,较2022年的1,615,989.0百万元有所下降[68]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70.5%和58.3%,税前利润的42.8%和34.0%,总资产的59.8%和57.3%,净资产的46.2%和43.9%[70] - 金融服务业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30.1%和42.5%,税前利润的56.6%和65.2%,总资产的40.8%和43.7%,净资产的51.2%和53.4%[70]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594,357.4百万元,同比下降1.3%;总负债为1,377,201.3百万元,同比下降2.2%;权益总额为217,156.2百万元,同比增长4.4%[71]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518,309.8百万元,同比增长2.9%,主要由于收购的不良债权和未上市基金投资增加[74] - 2023年,收购的不良债权为241,982.1百万元,同比增长3.7%[75] - 2023年,未上市的基金投资为126,237.1百万元,同比增长8.5%[76]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170,875.9百万元,同比增长31.0%,主要由于南商银行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投资余额增加[79] - 2023年,货币资金为97,235.1百万元,同比下降15.1%[73] - 2023年,客户贷款及垫款为403,161.8百万元,同比增长1.7%[72] - 2023年,吸收存款为339,219.8百万元,同比增长5.0%[72] - 公司总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的406,804.6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17,500.8百万元,增长2.6%[81] - 对公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的274,409.4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83,143.8百万元,增长3.2%[82] - 个人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的50,074.8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46,196.0百万元,下降7.7%[82] - 不良债权资产从2022年的107,988.7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65,692.5百万元,下降39.2%[84] - 其他债权投资从2022年的69,922.8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63,310.5百万元,下降9.5%[85] - 借款从2022年的615,357.9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558,870.5百万元,下降9.2%[87] - 吸收存款从2022年的323,040.5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39,219.8百万元,增长5.0%[90] - 应计利息从2022年的5,053.1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4,408.3百万元,下降12.8%[84] - 应收融资租赁款从2022年的72,774.8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77,055.9百万元,增长5.9%[81] - 应收融出资金从2022年的9,545.6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1,105.1百万元,增长16.3%[8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案件标的金额为3437.5百万元,已计提预计负债6.0百万元[9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案件标的金额为2178.0百万元,已计提预计负债3.1百万元[92]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为4440
中国信达(01359)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