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信达(01359)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对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等22户 债权实施债务重组处置公示
中国经济网· 2025-01-02 22:09
资产包明细表: 单位:万元序号 资产名称 资产 形态 资产 所在地 币种 本金 债权金额 担保和 抵押1 北大 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115,104.80 136,597.23 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 保;北京燕苑特因科技有限公司对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担保责任承担反担保责任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 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20,950.78 21,811.84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34,087.89 34,545.14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131,251.22 145,432.63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102,787.07 103,792.406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35,656.37 37,021.077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33,672.23 35,294.61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 民币 129,691.15 135,823.679 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债权 北京 人民币 49,830.60 104,103.7110 北大方正 集团 ...
中国信达等在广东新设投资公司 注册资本19.1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4-12-30 10:20
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信兴新能(广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灏旻, 注册资本19.1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信达等共同持股。 ...
中国信达于芜湖成立2家股权投资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4-12-06 11:48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芜湖信新锦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芜湖信新诺股权投资有限 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马欣,注册资本分别为2亿元、3亿元,经营范围均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 活动。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中国信达(01359.HK)全资持股。 ...
中国信达:不良资管龙头,顺周期沧海遗珠
广发证券· 2024-11-07 17:34
一、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1] 二、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信达是不良资产处置为主、金融服务为辅的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3年末,不良资管业务收入占58.3%,税前利润占52.7%,资产占57.3%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公募管理业务[2] - 经济修复背景下,银行不良供给层面可能增加,如银行息差下降经营难度加大、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个贷及单户对公贷款不良增高,且处置方面有政策支持,AMC关注度和处置动力提升,中国信达不良资管业务有望受益[3] - 金融服务业务将迎来业绩改善窗口,南商银行受香港利率环境影响,美联储降息有望推动其负债下行贡献利润弹性,信达证券和信达澳亚将受益逆周期政策带来的资本市场向好机遇[3] - 预计2025年不良资管业务归母净利为40.99亿元,给予不良资管分部11x PE,对应总合理价值450.87亿元传统金融业务归母净利35.21亿元,给予传统金融分部5x PE,对应总合理价值176.07亿元,合计总合理价值626.94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价值1.81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3] 三、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不良资管公司龙头 - 中国信达前身1999年4月成立,2010年6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引进战略投资者,2013年12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在全国设有33家分公司,有9家平台子公司截至2023年末,员工约1.4万人,总资产15943.6亿元,归属于股东权益1928.29亿元[11][12] (二)不良资管业务:经济修复,公司破茧振翅 1. 分业务看存量资产泡沫击穿 -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处置、债转股、债务重组等传统处置类业务收益来自于最终实际收回的现金流与债权收购成本之间的差额,处置灵活性和弹性大,处置周期一般为2 - 3年,受资产处置难度增加影响,中国信达近十年新增收购规模趋势下行,IRR亦探底震荡[25][26] - 债转股业务可将银行收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不良贷款转化为股权,有助于挖掘企业价值、挽回银行损失,中国信达债转股涉及领域以能源类企业为主,市场化债转股开展谨慎[31] - 重组类业务在收购不良资产时就已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收益重点是重组方案推进和现金流回收情况,处置周期一般为1 - 2年,收益率受市场借贷利率水平影响呈下行趋势,不良资产供应方主要为非金融类企业[33] 2. 量价触底,净收益率有望持续走扩 - 整体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来看,中国信达收购经营、重组两类业务资产余额缩窄或持平、收益率均有所下行,且摊余成本信用减值率大幅增加截至24年H1,合计不良债权规模5828亿元,同比略下降3%,不良资管业务收入128亿元,年化毛收益率4.3%,距21年高点7.6%尚有较大空间[37] 3. 不良供给料将提升,资产周转的重要转折点 - 不良资产供给方面,各类核心机构不良资产供给增加,对公出包有望上升,银行不良率增加、实体企业应收账款坏账增加、信托不良率畸高、个贷不良规模在2024年前三季度显著增长等因素都将促使不良资产供给增加[42][45][46][49][50] - 处置层面来看,近年来的监管政策为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加速处置资产提供支撑[47] (三)传统金融服务:贡献负债成本边际下调机遇 - 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银行、证券、期货、公募基金、信托和租赁业务等截至2024H1,公司金融服务收入占比48%,总资产占比44%其中南商银行、信达证券收入占比较高[52] - 南商银行受益于海外加息息差扩大,但不良激增,受经济环境波动影响不良率有所增加,复盘其历史息差,美联储后续降息有望推动净息差企稳、负债成本以及不良率下行[53][57][59] - 信达证券截至2024H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占比分别为42%、25%、21%,2023年受投行业务萎缩影响收入下行明显,资管业务重要性提升,2024年三季度以来相关政策有望使其经纪以及资管业务受益实现业绩弹性[60] (四)他山之石看增量弹性 - 整理海外黑石集团和KKR等四家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核心资产,黑石及KKR在房地产项目盘活方面表现出色,中国信达与黑石集团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可参考黑石、KKR房地产投资、盘活方式和收益率看内地不良资管公司顺周期弹性[64] - 黑石集团在房地产投资中融合多种方式,2022年美国房价上涨时其在房地产投资领域业绩弹性较大,且截至2024H1,黑石集团永续资本AUM达到4186亿美元,其中投资于房地产行业占比43%,资金来源充足,房地产业务收益率稳定在高位[65][68] (五)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政策对不良资管公司金融重要性的强化、银行不良资产出包规模的变化、个贷出包业务的发展等因素,预计2024、2025年不良资管业务收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70][71] - 估值方面,传统金融部分对标香港市值排名前五的银行,不良资管业务对标中信金融资产以及海德股份、黑石集团,预计2025年不良资产管理业务归母净利润为40.99亿元,给予不良资管业务分部11x PE,传统金融业务归母净利润为35.21亿元,给予传统金融服务分部5x PE,合计总合理价值626.94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价值1.81元/股,给予“增持”评级[75]
中国信达等在天津成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4-10-23 15:58
公司成立 - 天津北辰区辰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信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1] 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1] 股权结构 - 该合伙企业由天津北达辰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信达(01359.HK)、信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化债-中国信达交流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包括营收、利润等指标 [1] - 公司在主要业务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 [1] - 公司面临的行业挑战和应对措施 [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分析师询问公司在某一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公司管理层给出了具体的数据说明 [1] - 分析师关注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公司管理层解释了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1] - 分析师提出公司未来一年的业务展望和财务预测,公司管理层给出了谨慎的回应 [1]
中国信达(0135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02
公司概况 - 公司的法定中文名称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China Cinda Asset Management Co., Ltd.[7] - 公司的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為01359,2021年境外優先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為04621[7] - 公司的註冊地址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鬧市口大街9號院1號樓,註冊地郵政編碼為100031[7] - 公司的國際互聯網地址為www.cinda.com.cn,香港主要營業地點為香港中環干諾道中1號友邦金融中心12樓[7] - 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110000710924945A,金融許可證機構編碼為J0004H111000001[7] - 公司的中國內地法律顧問包括上海市方達(北京)律師事務所、北京市海問律師事務所等,香港法律顧問為高偉紳律師事務所[7] - 公司的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為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7] 主要業务 - 公司2019年將持有的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50.995%股權對外轉讓,保險業務不再包含在本集團業務中[8] - 公司2020年7月完成幸福人壽股權轉讓,不再持有任何幸福人壽股權[8] - 不良資產經營業務分別占本集團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收入總額的55.3%及52.6%[47] - 金融服務業務分別占本集團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收入總額的45.2%及48.3%[47] 财务数据 - 收入总额为人民币76,167.8百万元[9] - 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3,061.5百万元[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518,309.8百万元[10] - 客户贷款及垫款为人民币403,161.8百万元[10] - 借款为人民币558,870.5百万元[10] - 应付债券为人民币302,762.1百万元[10]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11]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44%[11] - 成本收入比率为22.96%[11] - 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1元[11] - 集团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5.9百万元,同比下降47.0%[15] - 集团年化平均股东權益回報率(ROAE)為2.04%,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A)為0.33%[15] 不良资产经营 - 不良債權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2,112.6百萬元,增長74.5%[17] -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增加447.7百萬元,增長9.1%[17]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下降1,956.0百萬元,下降50.0%[17] - 不良債權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長74.5%至4,948.9百萬元[19][20] - 已實現的公允價值變動增長55.7%至4,602.1百萬元,未實現的公允價值變動下降75.1%至272.8百萬元[20]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收購的不良債權新增17,260.4百萬元,處置27,336.0百萬元[22][23] - 以攻餘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下降50.0%至1,956.1百萬元[28] 金融服务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7%至16,559.8百萬元,主要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利息收入上升[29] - 基金及資產管理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728.3百萬元下降27.3%至2024年上半年的529.3百萬元[31] - 代理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531.7百萬元下降22.3%至2024年上半年的412.9百萬元[32] - 信託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227.8百萬元增加139.2%至2024年上半年的544.8百萬元[32] - 房地產銷售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2,132.8百萬元增加21.7%至2024年上半年的2,596.6百萬元[34] - 房地產銷售毛利潤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15.0%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2.0%[34] 风险管理 - 公司持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確保風險偏好在集團的統一傳導[135] - 公司進一步完善風險治理架構,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和專業性持續提升[139] - 公司持續加強風險管理隊伍建設,提升全員的風險管控意識[139] - 公司已構建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體系,並根據管理需要不斷修改完善[140] - 公司制定了2024年集團風險管理政策和風險限額管理方案,持續提升風險防控和內控合規管理水平[140] 公司治理 - 公司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架構[172] - 公司高度重視信息披露,積極加強與投資者、媒體等的溝通交流[172] - 董事會聚焦主責主業,推動公司業務發展與創新,持續強化內部管理[174] - 監事會持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履行監督職責[177] - 公司已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相關風險控制在可接受可承受範圍內[180]
中国信达(0135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7:51
不良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不良債權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為49.49億元[21] -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2023年上半年的2,836.3百万元增长74.5%至2024年上半年的4,948.9百万元[38][39]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收購的不良債權公允價值變動由2023年上半年的4,050.1百萬元增長20.4%至2024年上半年的4,874.9百萬元[39][42]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為53.54億元[21] - 本集團其他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由2023年上半年的4,906.0百萬元增長9.1%至2024年上半年的5,353.7百萬元[50]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為19.56億元[21]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3,912.1百萬元下降50.0%至2024年上半年的1,956.1百萬元[35][56] 投资收益 - 投資收益為2.54億元[21] 利息收入 - 利息收入為165.60億元[21] - 本集團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7%,主要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利息收入上升[60,61] 存货销售收入 - 存貨銷售收入為25.97億元[21] 宏观经济形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0] - 全球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增长动能不足,地缘冲突持续,国际局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29] - 全球贸易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升温,但贸易摩擦风险依然突出[29] - 美欧通胀逐步趋缓,欧洲率先启动降息,全球债务水平屡创新高,金融脆弱性水平持续处于高位[29] 公司财务指标 -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58万亿人民币左右,负债总额达到1.37万亿人民币左右[25] - 公司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04%,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33%[27] - 公司成本收入比率为21.15%,每股收益为0.04元,每股净资产为4.21元[27] - 公司其他收入及净损益为34.07亿人民币,收入总额为350.76亿人民币[22] - 公司利息支出为219.05亿人民币,资产减值损失为49.14亿人民币[22] - 公司持续经营活动税前利润为29.35亿人民币,持续经营活动本期利润为26.57亿人民币[22] 集团财务业绩 - 集团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5.9百万元,同比下降47.0%[33] - 收入总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34,297.7百万元增长2.3%至2024年上半年的35,075.9百万元[38] - 以攻擊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3,912.1百萬元下降50.0%至2024年上半年的1,956.1百萬元[35] - 所佔聯營及合營公司業績由2023年上半年的3,723.9百萬元下降36.8%至2024年上半年的2,354.7百萬元[35] - 所得稅費用由2023年上半年的828.9百萬元下降66.4%至2024年上半年的278.1百萬元[35] 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團持續聚焦不良資產市場,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26,411.1百萬元,處置規模21,984.4百萬元[48] - 本公司持續聚焦不良资产市场,鞏固主业优势,加大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处置力度[123] - 本公司主动调整资产结构,导致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下降[159] - 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為人民幣26,556.0百萬元[191] - 不良債權資產收入為人民幣8,493.3百萬元[191] - 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資產為人民幣26,291.0百萬元[193] - 其他不良資產收入為人民幣453.9百萬元[193]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 已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由2023年上半年的2,955.0百万元增长55.7%至2024年上半年的4,602.1百万元[42] - 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由2023年上半年的1,095.1百万元下降75.1%至2024年上半年的272.8百万元[42]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債轉股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由2023年上半年的收益362.3百萬元轉變至2024年上半年的損失730.1百萬元[54] 业务收入情况 - 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是本集團的核心業務和收入主要來源,分別佔本集團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收入總額的55.3%及52.6%[106] - 金融服務業務是本集團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重要的交叉銷售推動板塊,受益於本集團的協同運營管理策略[107] - 本集團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2,649.6百萬元下降4.5%至2024年上半年的2,529.2百萬元,主要是基金及資產管理業務和代理業務收入下降[66,68,69] - 本集團房地產銷售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2,132.8百萬元增加21.7%至2024年上半年的2,596.6百萬元,毛利率由15.0%上升至22.0%[73][74] 资产负债情况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資產及負債與上年末相比略有減少
中国信达(0135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53
公司荣誉与业务概况 - 公司2023年荣获多个奖项,包括中国证券金紫荆奖年度特别奖「2023卓越上市公司」、21世纪金融发展优秀案例评选「2023年度行业领军企业」等[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2]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33家分公司,并在内地和香港拥有九家直接管理的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2] - 公司员工总数约为1.4万人[2] 年度报告内容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包含财务概要、董事长致辞、总裁致辞、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内容[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分析部分详细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状况[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业务综述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情况[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风险管理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资本管理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资本管理策略[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展望部分详细介绍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和预期[7] 财务表现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为761.6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4]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税后利润为69.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4] - 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60.8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6%[14] - 2023年利息收入为330.6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14]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97.4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5%[14]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税前利润为81.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14]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58.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14] - 2023年每股现金股息为0.04576元人民币[10] - 2023年公司无终止经营活动税后损益[13] - 2023年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度普通股现金股息,每10股0.4576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3年资产总额为1.6万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58.2亿元[19] - 公司2023年累计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达1800亿元[20] - 公司发起设立两期3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已推动化解不良资产2586亿元[22] - 公司预计可保障近4万套商品房交付,带动逾千亿元项目复工复产[22] - 公司2023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较2022年的3.38%有所下降[16] - 公司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44%,与2022年的0.45%基本持平[16] - 公司2023年成本收入比为22.96%,较2022年的19.22%有所上升[16] - 公司2023年每股收益为0.11元,较2022年的0.14元有所下降[16] - 公司2023年每股净资产为4.19元,较2022年的4.07元有所增长[16] - 公司2023年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15237.5百万元,较2022年的16677.4百万元有所下降[15]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达到1.6万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58.2亿元,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31] - 公司2023年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近300批次,收购规模超1800亿元,处置回收现金超630亿元,同比增长23%[32] - 公司新增能源、基础产业行业投资近150亿元,联合国家电投设立5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23] - 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70.7亿元,比上年提高125.1%[31] - 公司全年收购79家中小银行不良债权规模约890亿元,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改革重组[32] - 公司积极参与“保交楼”项目,带动1300多亿元项目复工复产,保障近4万套商品房交付[32] - 公司2023年实现A股上市,助力集团打造开放共赢高效的生态圈[24] - 公司持续推动“数字信达”建设,优化新业务系统,赋能业务、风控、员工和客户[25] - 公司累计向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分红443亿元,守护股东长期利益[28] - 2023年公司新增能源、基础产业行业投资近150亿元[34] - 2023年公司服务高新技术企业168家,总投资超280亿元[34] - 2023年公司累计拜访客户超1.1万次,同比增长2.5倍[36] - 2023年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2份,与17个省市地方政府、400余家金融机构总部、6,6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6]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820.9百万元,同比基本稳定[42] - 2023年公司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为2.7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44%[42] - 2023年公司新增国有企业改革相关领域投资211亿元[34] - 2023年公司举办多期实战化训练营,青年业务骨干集中参训[35] - 2023年公司推动“数字信达”建设,稳步推进集团信息化治理[35] - 2023年公司累计与1,140余家优质企业客户、2,300余名企业高层参会[36] - 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为76,167.8百万元,同比下降6.0%[4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6,084.2百万元,同比下降39.6%[47] -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7,618.4百万元,同比下降32.5%[48] -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11,214.2百万元,同比增长107.3%[52] - 利息收入为33,061.5百万元,同比增长20.7%[44] - 存货销售收入为9,502.4百万元,同比下降40.9%[44] - 信用减值损失为8,475.5百万元,同比下降25.5%[44] - 公司2023年新增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良债权为52,646.2百万元,同比下降21.8%[51] - 公司2023年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良债权为45,855.6百万元,同比增长16.9%[51] - 公司2023年税前利润为8,186.3百万元,同比下降21.7%[44] - 公允價值變動由2022年的損失4,038.6百萬元變動133.7%至2023年的收益1,359.9百萬元,主要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54][55] - 本公司債轉股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由2022年的損失75.5百萬元變動1,496.8%至2023年的收益1,054.6百萬元[54][55] - 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3,258.7百萬元增長73.9%至2023年的5,667.8百萬元[54] - 客戶貸款及墊款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18,137.0百萬元增長13.8%至2023年的20,641.3百萬元[57][58]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2,727.0百萬元增長78.2%至2023年的4,858.4百萬元[57][58] - 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2年的5,110.2百萬元下降4.0%至2023年的4,903.4百萬元,主要由於代理業務和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收入下降[61][62] - 保險經紀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由2022年的146.7百萬元增長124.1%至2023年的328.8百萬元[61][62] - 存貨銷售收入由2022年的16,068.3百萬元下降40.9%至2023年的9,502.4百萬元,主要由於房地產交付項目規模減少[64] - 房地產銷售毛利潤率由2022年的20.0%下降至2023年的18.8%[64] - 其他收入及淨損益由2022年的4,374.1百萬元下降32.4%至2023年的2,955.9百萬元,主要由於匯兌淨收益下降[67] - 公司2023年成本及支出总额为74,396.8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4%,主要由于存货销售成本和信用减值损失的下降[68][69] - 2023年利息支出为44,080.5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10.0%,其中借款利息支出下降8.6%,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增长106.4%[72][73]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11,380.3百万元下降25.5%至2023年的8,475.5百万元,主要是不良债权资产减值损失下降72.8%[75][76]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1,192.8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63.0%,实际税率由30.9%下降至14.6%[78][79] - 公司业务分为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两大经营分部[80] - 2023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6,167.8百万元,同比下降5.9%[83]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0.5%下降至2023年的58.3%[83][86]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0.1%上升至2023年的42.5%[83][86]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8,186.3百万元,同比下降21.7%[83]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594,357.4百万元,同比下降1.3%[87] - 2023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377,201.3百万元,同比下降2.2%[87] - 2023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217,156.2百万元,同比增长4.4%[87]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率为6.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3][86]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税前利润率为16.5%,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83][8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97,235.1百万元,同比下降15.1%[91]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總額從2022年的503,495.9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518,309.8百萬元,增長率為2.9%[92][94] - 收購的不良債權從2022年的233,437.2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241,982.1百萬元,增長率為3.7%[94] - 未上市的基金投資從2022年的116,332.9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26,237.1百萬元,增長率為8.5%[94]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從2022年的130,487.7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70,875.9百萬元,增長率為31.0%[97][98] - 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從2022年的406,804.6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417,500.8百萬元,增長率為2.6%[100] - 對公貸款及墊款從2022年的274,409.4百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283,143.8百萬元,增長率為3.2%[102] - 個人貸款及墊款從2022年的50,074.8百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46,196.0百萬元,下降率為7.7%[102] - 住房貸款從2022年的27,249.7百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24,685.6百萬元,下降率為9.4%[102] - 個人消費貸款從2022年的22,825.1百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21,510.4百萬元,下降率為5.8%[10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总额为65,692.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39.2%,主要由于公司主动调整资产结构[10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债权投资总额为63,310.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9.5%,主要由于信达投资、南商银行等子公司债权及债券投资规模下降[106] - 公司借款余额为558,870.5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9.2%[109] - 公司吸收存款余额为339,219.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0%,主要来自南商银行定期存款的增加[112] - 公司应付债券余额为302,762.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3.4%[111] - 公司活期存款为65,986.7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35.3%,其中公司活期存款下降48.2%,个人活期存款下降16.3%[114] - 公司定期存款为259,929.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6.6%,其中公司定期存款增长24.3%,个人定期存款增长28.8%[114] - 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案件标的总金额为3,437.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7.8%[115]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761.6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为444.022亿元人民币,占比58.3%,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323.907亿元人民币,占比42.5%[117]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81.8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27.814亿元人民币,占比34.0%,金融服务业务税前利润为53.407亿元人民币,占比65.2%[118] - 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3078.7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其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2136.705亿元人民币,占比69.4%,非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为942.094亿元人民币,占比30.6%[123] - 2023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为534.8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3%,其中金融类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为461.480亿元人民币,占比86.3%,非金融类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为73.351亿元人民币,占比13.7%[123] - 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160.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其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82.324亿元人民币,占比51.4%,非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77.860亿元人民币,占比48.6%[123] - 2023年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为1008.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9.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0%[120] - 2023年其他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为1906.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为576.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20] - 2023年其他不良资产收入为36.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120] - 大型商业银行2023年金额为10,356.5百万元,占比22.4%,较2022年的7,961.0百万元增长14.3%[126] - 股份制商业银行2023年金额为13,554.7百万元,占比29.4%,较2022年的18,108.6百万元下降32.5%[126] - 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2023年金额为18,016.7百万元,占比39.0%,较2022年的10,593.6百万元增长19.0%[126] - 非银行金融机构2023年金额为2,414.7百万元,占比5.2%,较2022年的13,932.6百万元下降25.1%[126]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2023年为248,706.6百万元,占比80.8%,较2022年的241,034.2百万元增长70.6%[129] - 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2023年为52,837.3百万元,占比98.8%,较2022年的74,157.9百万元下降84.2%[129]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净额2023年为59,173.3百万元,占比19.2%,较2022年的100,221.2百万元下降29.4%[129]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收益2023年为9,934.2百万元,占比62.0%,较2022年的9,974.3百万元下降49.8%[129]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收入2023年为6,084.2百万元,占比38.0%,较2022年的10,070.7百万元下降50.2%[129] -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月均年化收益率2023年为6.1%,较2022年的7.6%下降[135] - 2023年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总额为699.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132.8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7] - 房地产业是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的主要行业,2023年占比63.5%,金额为444.0亿元人民币[137] - 西部地区是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的主要地区,2023年占比23.6%,金额为165.1亿元人民币[139] - 2023年公司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1008.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970.0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41] - 2023年公司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投资余额为1906.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67.0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45] - 2023年公司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新增投放为576.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23.1亿元人民币
中国信达(013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7:42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2] - 公司在中国内地设有33家分公司,集团员工约1.4万人[2] - 公司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包括“2023卓越上市公司”和“2023年度行业领军企业”[3]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1号楼,注册地邮政编码为100031[15] - 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为中国信达,股份代号为01359[16] - 公司2021年境外优先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为CINDA 21USDPREF,股份代号为04621[16] - 公司2019年经股东大会批准,对外转让所持有的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0.995%股权,并于2020年7月完成转让,不再持有幸福人寿任何股权[17] 公司使命与愿景 - 公司使命包括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为股东创造最佳回报、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为国家化解金融风险、为社会承担更大责任[4] - 公司愿景是打造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的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4] -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始於信,達於行”——诚信、融合、创新、卓越[4] - 公司基本理念包括市场导向、效益为重、客户至上、赢得信赖、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守住底线、主动管理、敬畏规则、严谨高效、人尽其才、有為有位、敢於擔當、勤勉盡責、團結實幹、簡單清新[4] - 公司高质量发展理念是专业经营、效率至上、创造价值[4] - 公司核心企业文化理念是简单清新、阳光包容、亮剑精神[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将于2024年4月下旬发布[1] - 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为761.6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809.88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 - 2023年持续经营活动税前利润为81.8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04.58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8]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58.2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3.1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 - 2023年资产总额为1,594,357.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615,989.0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9] - 2023年负债总额为1,377,201.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407,993.9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9]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为192,829.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8,205.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9] - 2023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70%,较2022年的3.38%有所下降[20]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44%,与2022年的0.45%基本持平[20] - 2023年成本收入比为22.96%,较2022年的19.22%有所上升[20] - 2023年每股收益为0.11元,较2022年的0.14元有所下降[20] - 截至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6万亿元[22] - 2023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8.2亿元[22] - 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现金股息每10股0.4576元[22] - 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已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3] - 公司董事会建议按照每10股人民币0.4576元(含税)向股东派发2023年度普通股现金股息[13] 业务发展 - 全年累计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为1800亿元[23] - 发起设立两期3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已推动化解不良资产2586亿元[23] - 预计可保障近4万套商品房交付,带动逾千亿元项目复工复产[23] - 新增能源行业投资近150亿元,联合国家电投设立5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24] - 南商中国小微企业及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量实现双增[24] - 信达证券实现A股上市[25] - 累计向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分红443亿元[27] - 2023年,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近300批次,收购规模超1,800亿元,处置回收现金超630亿元,同比增长23%[31] - 2023年,公司收购79家中小银行不良债权规模约890亿元,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平稳有序改革重组[31] - 2023年,公司新增能源、基础产业行业投资近150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企业金融支持[32] - 2023年,公司服务高新技术企业168家,总投资超28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32] - 2023年,公司聚焦客户拓展,累计拜访客户超1.1万次,同比增长2.5倍[34] - 2023年,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2份,累计与17个省市级地方政府、400余家金融机构总部、6,6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4] - 2023年,公司加强内控建设,存量风险处置实现突破,持续强化风险源头防控[33] - 2023年,公司稳步推动集团信息化治理,强化科技赋能[33]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582.09亿元,同比基本保持稳定[39] - 2023年公司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为2.7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44%[39] - 2023年公司收入总额为7616.78亿元,同比下降6.0%[40][41] - 2023年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608.42亿元,同比下降39.6%[41] - 2023年公司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761.84亿元,同比下降32.5%[42] - 2023年公司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1121.42亿元,同比增长107.3%[40][45] - 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为28.92亿元,同比增长33.4%[40] - 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为3306.15亿元,同比增长20.7%[40] - 2023年公司存货销售收入为950.24亿元,同比下降40.9%[40] - 2023年公司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490.34亿元,同比下降4.0%[40] - 公司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从2022年的54.104亿元增长107.3%至2023年的112.142亿元,分别占相应年度收入总额的6.7%和14.7%[46] - 债转股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从2022年的损失75.5百万元变为2023年的收益105.46亿元,变动幅度为1,496.8%[47] - 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273.949亿元增长20.7%至2023年的330.615亿元,主要由于客户贷款及垫款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增长[49] - 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181.37亿元增长13.8%至2023年的206.413亿元[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27.27亿元增长78.2%至2023年的48.584亿元[50] - 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2022年的51.102亿元下降4.0%至2023年的49.034亿元,主要由于代理业务和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52] - 代理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2022年的5.056亿元下降53.0%至2023年的2.378亿元[53] -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从2022年的12.287亿元下降10.2%至2023年的11.039亿元[53] - 保險經紀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从2022年的1.467亿元增长124.1%至2023年的3.288亿元[53] - 存货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160.683亿元下降40.9%至2023年的95.024亿元,存货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128.595亿元下降40.0%至2023年的77.167亿元[55] - 2023年利息支出为44,080.5百万元,较2022年的40,081.1百万元增加10.0%[60]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从2022年的4,377.2百万元增长106.4%至2023年的9,032.6百万元[61]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11,380.3百万元下降25.5%至2023年的8,475.5百万元[6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6,498.3百万元下降72.8%至2023年的1,766.1百万元[63] -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1,493.4百万元上升95.3%至2023年的2,916.7百万元[64] - 2023年税前利润为8,186.3百万元,较2022年的10,457.6百万元下降21.7%[66] - 所得税费用由2022年的3,226.3百万元下降63.0%至2023年的1,192.8百万元[66]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为44,402.2百万元,占收入总额的58.3%[68] - 2023年金融服务业收入为32,390.7百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2.5%[68] - 2023年集团合并总资产为1,594,357.4百万元,较2022年的1,615,989.0百万元有所下降[68]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70.5%和58.3%,税前利润的42.8%和34.0%,总资产的59.8%和57.3%,净资产的46.2%和43.9%[70] - 金融服务业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30.1%和42.5%,税前利润的56.6%和65.2%,总资产的40.8%和43.7%,净资产的51.2%和53.4%[70]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594,357.4百万元,同比下降1.3%;总负债为1,377,201.3百万元,同比下降2.2%;权益总额为217,156.2百万元,同比增长4.4%[71]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518,309.8百万元,同比增长2.9%,主要由于收购的不良债权和未上市基金投资增加[74] - 2023年,收购的不良债权为241,982.1百万元,同比增长3.7%[75] - 2023年,未上市的基金投资为126,237.1百万元,同比增长8.5%[76]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170,875.9百万元,同比增长31.0%,主要由于南商银行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投资余额增加[79] - 2023年,货币资金为97,235.1百万元,同比下降15.1%[73] - 2023年,客户贷款及垫款为403,161.8百万元,同比增长1.7%[72] - 2023年,吸收存款为339,219.8百万元,同比增长5.0%[72] - 公司总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的406,804.6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17,500.8百万元,增长2.6%[81] - 对公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的274,409.4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83,143.8百万元,增长3.2%[82] - 个人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的50,074.8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46,196.0百万元,下降7.7%[82] - 不良债权资产从2022年的107,988.7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65,692.5百万元,下降39.2%[84] - 其他债权投资从2022年的69,922.8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63,310.5百万元,下降9.5%[85] - 借款从2022年的615,357.9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558,870.5百万元,下降9.2%[87] - 吸收存款从2022年的323,040.5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39,219.8百万元,增长5.0%[90] - 应计利息从2022年的5,053.1百万元减少到2023年的4,408.3百万元,下降12.8%[84] - 应收融资租赁款从2022年的72,774.8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77,055.9百万元,增长5.9%[81] - 应收融出资金从2022年的9,545.6百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1,105.1百万元,增长16.3%[8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案件标的金额为3437.5百万元,已计提预计负债6.0百万元[9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被告的未决诉讼案件标的金额为2178.0百万元,已计提预计负债3.1百万元[92]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为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