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4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 - 公司溢利为1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7%[1]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5.11亿元,同比增长1.7%,溢利为人民币12.89亿元,同比减少0.7%[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1,288,848千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752,7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2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44]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 - 研发开支为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占收入比例20.6%[1] - 公司获批上市七款创新药,其中六款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390片获临床批件,拟用于治疗肾小球硬化和免疫球蛋白A肾病[2] - 公司四款创新药(含新适应症)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3]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506片获临床批件,拟用于治疗抑郁症及失眠[4] - 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7.8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收入的61.8%[6][8] - 公司共有1617名研发人员,超过30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不同阶段[6] - 公司研发团队由1617名研究人员组成,分布在四个研发中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新增六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获得临床批件十一项[17]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圣罗莱获批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适应症包括未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及正在接受短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19]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390片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免疫球蛋白A肾病[20]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506片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抑郁症及失眠[20] - 公司获得普米斯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新药HS-20117(引进项目名为PM1080)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20] - 公司获得NiKAng Therapeutics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新药HS-10516胶囊(引进项目名为NKT2152)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肾细胞癌[20] - 公司获得TiumBio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新药HS-10518胶囊(引进项目名为TU2670)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中重度疼痛及子宫肌瘤相关月经过多[20]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尖端技术积累,加速推动自研产品和引进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29] 药物销售与市场表现 - 创新药销售收入为2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占收入比例从52.3%上升至61.8%[1] - 抗肿瘤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25.55亿元,占总收入的56.6%[7] - 抗感染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6.01亿元,占总收入的13.3%[7]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7.01亿元,占总收入的15.5%[7] - 代谢及其他领域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6.54亿元,占总收入的14.6%[7] - 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一线治疗NSCL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9.3个月,CNS转移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9.0个月[9] - 豪森昕福(甲磺酸氟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疗效优于伊马替尼,安全性高[11] - 恒沐(艾米替諾福韋片)于2021年6月上市,同年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国家医保目录,作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推荐药物之一[12] - 孚來美(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于2020年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3年1月成功续约继续录入2022年药品目录[13] - 邁靈達(嗎啉硝唑氯化鈉注射液)于2017年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1年12月零降价再次成功续约[14] - 昕越(伊奈利珠單抗注射液)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并于2023年1月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2022年药品目录[15] - 聖羅萊(培莫沙肽注射液)于2023年6月获批两项适应症:用于治疗因CKD引起的贫血,包括未接受ESA治疗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及正在接受短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16] 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进展 - HS-10365在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的I期试验数据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18] - HS-20093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I期试验数据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在多種腫瘤類型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18] - HS-10241在2023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Ib期试验数据显示出与阿美替尼联合耐受性良好,在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晚期NSCLC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18] - 枸橼酸艾瑞芬净片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拟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50] 公司合作与权益 - 公司与EQRx终止阿美替尼的许可协议,将重获阿美替尼在中国境外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10] - 公司与EQRx终止阿美替尼的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重获中国境外权益[50] - 公司与德琪医药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负责塞利尼索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50]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07港仙[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7.0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5港仙有所增加[55]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Computershare Hong Kong Trustees Limited配发及发行11,000,000股新股份,并在市场上购入6,656,000股股份[28] - 公司股本增加至5,933,350,070股,较2022年底增加11,000,000股[49] - 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钟慧娟女士担任,董事会认为目前架构无碍决策效率[52] 资金使用与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经营活动带来人民币11.46亿元的净现金流入,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00亿元[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人民币169.17亿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人民币45.30亿元,其他金融资产人民币20.89亿元[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约为24.3%[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9,432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为13.01亿元人民币[27] - 公司非流動負債總額從2022年12月31日的4,735,433千元減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50,770千元,主要由於可轉換債券的減少[33] - 公司資產淨額從2022年12月31日的22,646,944千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24,175,628千元[33] - 公司研發開支減少97,881千元,主要由於會計估計變更,將開發階段支出資本化[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來自客戶合約收入為4,511,217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4,434,378千元有所增長[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為42,090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3,620千元大幅增加[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銀行利息收入為372,218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151,802千元顯著增長[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淨額為122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虧損6,794千元有所改善[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匯兌損益淨額為11,963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68,819千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淨額為5,828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1,481千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開支為30,738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28,656千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中,已售存貨成本為324,699千元,同比增長29.7%[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折舊為169,443千元,同比增長17.4%[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淨額為5,828千元,同比增長293.5%[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為42,090千元,同比增長1063.3%[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銀行利息收入為372,218千元,同比增長145.2%[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稅為307,238千元,同比增長190.1%[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項為3,322,468千元,同比減少6.2%[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90天內貿易應收款項為2,916,903千元,同比減少12.8%[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180天以上貿易應收款項為304,962千元,同比增長70.2%[46] - 应收票据在90天内的金额为18,581千元,较2022年底的44,423千元大幅下降[4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期末余额为14,049千元,较期初的8,221千元增加70.9%[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917,316千元,较2022年底的17,615,274千元减少4%[4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298,422千元,较2022年底的222,296千元增加34.3%[4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2,290,211千元,较2022年底的2,265,631千元增加1.1%[48]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ESG评分位列行业最佳1%[4] 资金募集与使用 - 公司2019年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87.98亿港元已全部按招股章程所载用途使用完毕,其中45%用于研发,25%用于生产体系,20%用于销售及学术推广,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56][57] - 公司2020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34.7720亿港元,已动用4.0027亿港元,未动用30.7693亿港元,全部用于研发项目[58][59] - 公司2021年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5.9565亿美元,已动用3.6263亿美元,未动用2.2902亿美元,其中65%用于研发开支,25%用于升级及扩建生产设施,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60][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已动用5.1083亿港元,未动用29.6637亿港元[63] - 公司已动用34.772亿港元用于研发项目,包括国内外药品研发、研发团队扩充及技术投资,未动用金额为29.6637亿港元,预计在2030年前全部动用[64] - 公司已动用4.8316亿美元用于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未动用金额为1.0849亿美元[65] - 公司65%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3.8717亿美元)用于研发开支,包括创新药临床实验、开发及引进许可机会,已动用2.7468亿美元,未动用1.0849亿美元[66] - 公司25%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1.4891亿美元)用于升级及扩建现有生产设施及采购设备,已全部动用[66] - 公司10%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0.5957亿美元)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已全部动用[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