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制药(03692)

搜索文档
中国药企集体亮相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 行业看好“出海”持续发生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0:49
本报记者 金婉霞 10月17日至10月21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举行。记者从行业内获悉,该会议是全球最具 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之一。一位在现场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许多中国在研药物的研究数据作为最新突破性摘要(LBA) 发布,吸引了一些国外专家主动来洽谈。" 资本市场上,机构普遍认为ESMO将是下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核心催化事件。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认为, 高质量数据的披露是国际授权合作(BD)的关键基石,本次大会上中国企业的集体亮相互为声势,共同提升了"中国智造"的 整体形象,吸引了更多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关注,为未来"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中金公司研报则认为,ESMO有望成为新一 轮"出海"窗口。 中国药企创新能力再获认可 不过,中国创新药的"出海"BD交易还能持续多久?这也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对此,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医疗健康行业研究主管黄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创新药的海外BD仍有望持续。"现有 的BD成绩系基于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二十年的产业积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在政策层、企业层,我们均观察到,鼓励创 新、投入研发仍是生物医药行业的主基调,这为后续创 ...
两日五单、43亿美元,中国创新药在“ESMO+季节性”双窗口里加速出货|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10-22 10:47
图片由AI生成 十月中旬的创新药赛道,正被密集的BD交易与学术会议成果点燃。 10月16-17日,仅两天内,国内市场一口气落地至少5单创新药BD,合计首付款超2亿美元,潜在总金额42.66亿美元,涵盖自免、眼科、肿瘤,药物形式聚焦 双抗、CAR-T、ADC等前沿领域,转让大多面向欧美市场,涉及罗氏、Kite Pharma等知名跨国企业及大型制药企业。 与此同时,刚刚收尾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密集释放核心临床数据,为创新药资产定价提供权威背书。结合历史规律,四季度本就是中 国创新药BD交易的高发期,叠加学术催化,创新药爆发的窗口期已然开启。 BD交易开始密集落地 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周创新药板块回调,原因在于市场翘首以待的重磅BD未见落地,且再次引发对特朗普政府拟收紧MNC(跨国药企)收购中国管线审查 的担忧。不过,周四、周五两天,罗氏、Kite等MNC接连与中国药企达成多项出海授权,短暂安抚了市场情绪。 翰森制药的CDH17 ADC药物紧随其后,与罗氏以15.3亿美元的总金额达成合作,首付款0.8亿美元,延续了ADC赛道在BD市场的热度。 CDH17作为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潜在治疗 ...
翰森制药“斩获”罗氏15亿美元BD大单,医药女王钟慧娟再赢一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0 19:58
一笔高达15.3亿美元的BD交易,再次将翰森制药推至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10月17日,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将一款在研CDH17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HS-20110在大中华区 以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知名跨国医药巨头罗氏。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达14.5亿 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总交易金额高达15.3亿美元。 据悉,翰森制药以仿制药起家,后转型创新药,研发涉及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自身 免疫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此前与葛兰素史克(GSK)、默沙东、再生元等药企都曾达成过BD交易, 目前也已有多款创新药上市,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已经占翰森制药总收入的80%以上。值得一提 的是,与其他药企专注于license-out不同,翰森制药还在通过license-in不断扩充管线。 而所有关于翰森制药的故事,都绕不开公司背后的"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和 他的妻子钟慧娟。资料显示,翰森制药的前身由孙飘扬在1995年成立,后由钟慧娟扛起公司大旗,并将 公司送上资本市场,执掌至今。 翰森制药拿下罗氏15亿美元BD大单 翰森制药获罗氏青睐。 10月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跌0.46%,成交额9.0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8:03
基金表现与规模 - 10月20日港股创新药ETF收盘下跌0.46% 成交额为9.07亿元 [1] - 基金最新份额为81.34亿份 最新规模为69.68亿元 [1] - 自2024年初以来基金份额增长1957.27% 规模增长1744.35% [1] - 基金经理马君自2024年1月3日管理该基金以来任职收益达71.34% [2] 基金概况与流动性 - 港股创新药ETF成立于2024年1月3日 管理费率为0.50%每年 托管费率为0.10%每年 [1]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为274.87亿元 日均成交金额为13.74亿元 [1] - 今年以来191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为2240.63亿元 日均成交金额为11.73亿元 [1] 投资组合构成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占比为69.27% 覆盖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公司 [2] - 信达生物为第一大重仓股 持仓占比9.52% 持仓市值约2.60亿元 [2] - 药明生物持仓占比9.47% 为第二大重仓股 持仓市值约2.58亿元 [2] - 百济神州持仓占比8.73% 康方生物持仓占比7.62% 中国生物制药持仓占比7.17% [2]
海通国际:翰森制药(03692)CDH17ADC授权罗氏 总对价超15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10-20 10:19
风险提示:药品销售未及预期的风险,新药研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等。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翰森制药(03692)与罗氏就HS-20110(CDH17ADC)签署许可协 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14.5亿美元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里程碑付款+产品 销售分成。HS-20110是一款潜在FIC产品,CDH17抗体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目前 该产品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报告指,该行看好翰 森制药里程碑收入常态化和对外授权机会,公司1H25里程碑收入大超预期,管理层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至中高双位数。2025年创新药品收入将突破100亿,创新药收入占比有望突破80%。里程碑+首付款收入 有望超过22亿元。早期管线中,EGFR/cMET ADC、CDH6ADC等多个创新分子具备对外授权机会。 该信息由智通财经网提供 该行同时看好公司的阿美替尼在国内持续放量,核心产品阿美替尼已有4项适应症获批,2025年销售额 有望超过60亿元,单药峰值有望达到80亿元。阿美替尼联合化疗1L治疗NSCLC适应症有望下半 ...
海通国际:翰森制药CDH17ADC授权罗氏 总对价超15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10-20 10:15
该行同时看好公司的阿美替尼在国内持续放量,核心产品阿美替尼已有4项适应症获批,2025年销售额 有望超过60亿元,单药峰值有望达到80亿元。阿美替尼联合化疗1L治疗NSCLC适应症有望下半年获 批。在研管线方面,阿美替尼联合c-Met TKI、EGFR/c-Met双抗/ADC等有望持续扩大肺癌市场的领先地 位。 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翰森制药(03692)与罗氏就HS-20110(CDH17ADC)签署许可协议,翰森制药将获 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14.5亿美元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里程碑付款+产品销售分成。HS- 20110是一款潜在FIC产品,CDH17抗体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目前该产品正在中 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报告指,该行看好翰森制药里程碑收入常态化和对外授权机会,公司1H25里程碑收入大超预期,管理 层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中高双位数。2025年创新药品收入将突破100亿,创新药收入占比有望突破 80%。里程碑+首付款收入有望超过22亿元。早期管线中,EGFR/cMET ADC、CDH6ADC等多个创新分 子具备对外授权机会。 风险提示 ...
最高交易总额15.3亿美元,罗氏引进翰森制药新药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0 09:59
授权许可协议核心条款 - 翰森制药授予罗氏子公司HS-20110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独家许可 [1] - 罗氏支付8000万美元预付款 [1] - 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4.5亿美元 [1] - 协议包含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授权标的资产HS-20110 - HS-20110是一款在研的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 [1] - 该产品主要面向消化道肿瘤市场 [1] - 产品于2023年12月进入临床阶段 [1] - 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1] 公司过往授权交易记录 - 2023年公司将两款自研ADC药物授权给GSK [1] - 两次交易首付款分别为8500万美元和1.85亿美元 [1] - 两次交易最高里程碑付款分别为14.85亿美元和15.25亿美元 [1] - 2024年6月将自研GLP-1/GIP药物许可给Regeneron,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潜在里程碑付款19.3亿美元 [2] - 公司累计达成总金额超70亿美元对外授权合作 [2] 公司研发与产品管线 - 公司2002年着手创新药研发,2014年首款创新药迈灵达上市 [2] - 2019年港股上市后进入创新药收获期,多款产品获批 [2] - 产品涵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等多个领域 [2] - 截至2024年6月底,在研创新药临床试验已超七十项,包含超四十个候选创新药 [2] 公司财务与研发投入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 [2] - 2024年上半年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 [2] - 2024年上半年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达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82.7% [2]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约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总收入比例约19.4% [2] 合作方罗氏背景 - 罗氏子公司于1896年在瑞士巴塞尔成立,是最早的品牌药品工业制造商之一 [1] - 罗氏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的领导者 [1] - 罗氏近年正持续加大对ADC药物资产的收购力度 [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10月第3周):创新药出海,BD热度不减-20251020
世纪证券· 2025-10-20 08: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2][3][8][9][10][11][12][13][14][15][16] 核心观点 - 创新药出海BD交易热度不减 在全球医药变革背景下 MNC对重磅炸弹管线需求攀升 相关交易热度有望持续 [3]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会议发布多项国产创新药积极进展 免疫和ADC方向数据读出令人欣喜 建议关注国内Biotech公司 [3]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10月13日-10月17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2.48% 跑输大盘沪深300指数(-2.22%)[3][8] - 子板块表现分化 线下药店(0.59%)和中药(0.38%)收涨 医疗研发外包(-6.46%)、医疗设备(-5.37%)和其他生物制品(-3.6%)跌幅居前 [3][8][9] - 个股方面 亚太药业(36.7%)、多瑞医药(28.8%)和广生堂(26.1%)涨幅居前 贝达药业(-17.0%)、华兰股份(-15.7%)和金城医药(-11.8%)跌幅居前 [3][8][11] 行业重要事件 - 康方生物在2025年ESMO公布PD-1/VEGF双抗联合化疗一线非小细胞肺癌数据 依沃西单抗化疗联合治疗组中位PFS达11.1个月 优于对照组的6.9个月(HR 0.60)[11] 行业要闻 - 瀚森制药与罗氏就CDH17 ADC订立大中华区以外全球独占许可协议 瀚森制药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 最高可达14.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3][12] - 普瑞金生物与Gilead旗下Kite Pharma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达成全球合作 普瑞金生物获总计1.20亿美元首付款 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3][12] - 维立志博就双特异性融合蛋白LBL-047与Dianthus Therapeutics签订大中华区外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公司将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 以及最高10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3][13] - 海和药物就PI3Kα选择性抑制剂与大鹏药品达成日本地区独家许可协议 [3] 公司公告 - 奥赛康控股子公司AskGene Pharma将创新药ASKG712在亚洲多国权益许可给Visara 首付款700万美元 里程碑付款最高不超过8900万美元 [14] - 君实生物产品JS207(抗PD-1和VEGF双特异性抗体)的II/III期临床研究申请获得FDA批准 [14]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产品MaiLi Precise收到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14] - 上海医药产品多西环素胶囊获得美国FDA批准文号 2024年该药品在美国销售额约1.3亿美元 [16] - 上海医药产品利伐沙班片获得马来西亚药品注册证书 2024年该药品在马来西亚销售额为1090万美元 [16] - 海思科创新药HSK39297片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16]
创新药赛道再迎催化 两日5笔BD交易达成
中国证券报· 2025-10-19 09:20
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概述 - 近期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持续升温,BD交易迎来密集爆发期,产业出海从“单点突破”迈向“集体发力”新阶段 [1] - 多家企业如翰森制药、普瑞金、维立志博等相继披露重磅海外授权协议,聚焦ADC等核心赛道 [1] - 在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国内政策红利、行业持续研发投入等内外因共同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海外授权交易金额再创新高 [5] 近期主要海外授权交易案例 - 翰森制药与罗氏就靶向CDH17的ADC药物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公司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2] - 奥赛康控股子公司AskGene Pharma将创新药ASKG712项目权益许可给Visara,首付款700万美元,交易总金额达9600万美元 [2] - 普瑞金与Kite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达成全球合作,获得总计1.20亿美元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 [3] - 维立志博与Dianthus达成独家全球合作,共同推进双特异性融合蛋白LBL-047,将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0亿美元 [3] - 海和药物与日本大鹏药品就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在日本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独家许可协议 [4]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受核心药品专利到期影响,全球大型跨国制药公司2025—2030年将面临约366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收入损失,催生其补充管线的需求 [6] - 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持续增强,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BD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6] - 2023年来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数量及金额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仅上半年交易总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7]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药品市场,是中国药企海外授权首选地,近十年与美国企业合作占比在50%左右 [7] - 中国创新药出海模式主要分为自主出海和BD出海,其中以license out为主的BD模式是主流 [5]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以2015年药品审批审评制度改革为起点,国内各级政府积极发布创新药鼓励政策 [5] -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十六条政策完善全链条支持举措 [5] - 海外授权收益能形成“研发—授权—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为持续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7] - 中国创新药企借此深度融入全球研发生态,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接纳度显著提升 [7]
又有BD大单,罗氏超15亿美元押注翰森制药,MNC的一场“焦虑型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18 14:45
近期BD交易动态 - 近期业内披露5笔BD交易,涉及翰森制药、普瑞金等5家药企,累计金额超42亿美元 [1] - 交易锁定的药物均具有高技术壁垒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并有大型一线MNC参与 [1] 翰森制药与罗氏的交易详情 - 翰森制药授予罗氏HS-20110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翰森制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 [1] - 翰森制药有资格根据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 消息公布后,翰森制药股价高开近4%,收报36.5港元/股 [2] - BD已成为翰森制药重要发展手段,此前已与GSK、默沙东、再生元等MNC达成对外授权交易 [2] 罗氏的ADC领域背景与合作动机 - 罗氏是ADC赛道领军企业,核心产品Kadcyla在2021年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另一款产品Polivy在2023年销售额也突破十亿美元 [4] - 面对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Enhertu等新一代ADC药物的竞争,罗氏核心产品放量压力突出 [5] - 罗氏CEO公开表示计划进行更多交易并加强ADC内部工作,与翰森制药合作旨在补充产品管线,增强ADC赛道竞争优势 [5] 翰森制药的创新药业务表现 - 公司成功实现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目前在中国产生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共7款,重点聚焦抗肿瘤、抗感染等重大疾病领域 [7] - 核心创新药包括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TKI阿美乐®和中国首个原研慢性髓性白血病新型二代TKI豪森昕福®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74.34亿元,同比增长约14.3%;溢利约31.35亿元,同比增长约15.0% [9]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82.7% [9] 合作产品HS-20110与目标市场 - HS-20110是一款在研CDH17靶向ADC药物,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11] - CDH17靶点在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中高表达,被视为突破相关疾病治疗瓶颈的关键方向 [11] - 根据WHO 2024年数据,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已攀升至恶性肿瘤第二位,中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51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前五 [11] CDH17 ADC赛道竞争格局 - 在2025年AACR年会上,有迈威生物、先声药业等十多家国内药企报道了CDH17 ADC的最新进展,赛道趋于拥挤 [12] - 基于CDH17靶点较为新兴,相关在研药物大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药企间差距不大但竞速压力存在 [12] - BD合作已成为新药开发必要的加速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