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概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6.60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亿港元增长65.1%[1][3]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7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80万港元增长599.4%[1][3]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5.94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85港仙增长598.8%[1][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8.6988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6592亿港元增长2.8%[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4.7499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709亿港元增长8.7%[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9489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9502亿港元减少3.6%[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60,5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0,023千港元,同比增长65.12%[1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56,2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30千港元,同比增长5943.76%[22][23] - 2023年6月30日分部资产505,85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5,642千港元,增长2.06%[22][23] - 2023年6月30日分部负债403,71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681千港元,增长8.33%[22][23]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2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66千港元,同比下降98.60%[24]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58,8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166千港元,同比增长12.78%[2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39,5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448千港元,同比增长68.76%[25]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6,6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2千港元,同比增长2035.26%[25]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4,6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25)千港元,同比增长42.88%[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86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抵免585.8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4755万港元,每股盈利5.94港仙,2022年同期分别为678.8万港元和0.85港仙[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25.4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53.8万港元有所减少[31] - 2023年6月30日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即期部分为287.3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5.02万港元减少[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54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831万港元减少[3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即期部分为1.3727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9616亿港元增加[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银行存款约2.12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7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零[50][5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分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4.75港仙,派息比率约为80%,及特别股息每股12.50港仙[1] - 2023年3月宣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7.77港仙,共6216万港元,已派付;8月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派4.75港仙,共3800万港元,特别股息每股12.5港仙,共1亿港元[29][30]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4.75港仙,合共3800万港元;特别股息每股12.50港仙,合共1亿港元[73] - 派付股息后,集团将保留超2亿港元资金用于营运及未来发展[72]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香港作为供应亚洲菜及粤菜的全服务餐厅运营商[8] - 公司是顶级全服务、多品牌餐厅集团,在香港专注供应亚洲菜(特别是日本料理)及粤菜[36] 财务资料编制 - 未经审计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于2023年8月28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9] - 编制未经审计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所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2年年报基本一致,仅采纳部分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3] 收入及成本分析 - 公司收入从去年同期约4亿港元增加约65.1%至本期约6.605亿港元,主要因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和餐厅数量增加[39][40] - 特许经营品牌收入从去年同期约2.937亿港元增加约64.6%至本期约4.834亿港元,占本期总收入约73.2%[41] - 自有品牌收入从去年同期约1.037亿港元增加约67.9%至本期约1.74亿港元[4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去年同期约2020万港元减少约87.6%至本期约250万港元,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43][44] - 食品及饮料成本从去年同期约1.292亿港元增加约55.7%至本期约2.012亿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从约32.3%降至约30.5%[45] - 员工成本从去年同期约1.31亿港元增加约55.1%至本期约2.032亿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从约32.7%降至约30.8%[46] - 使用权资产之折旧、租金及相关开支从去年同期约7560万港元增加约30.1%至本期约9840万港元,因餐厅数量增加[47] 溢利增长原因 - 本期溢利从去年同期约68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600.5%至本期约4760万港元,因疫情负面影响消失及政策放宽[48][49] 餐厅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经营餐厅总数达55间,较2022年的50间增加5间,其中自有品牌餐厅16间,特许经营品牌餐厅39间[3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919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68名有所增加[59]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访港旅客数字将增加,为餐饮业务带来发展机会[67] 品牌发展 - 公司去年引入“ The Matcha Tokyo”和“好呷台灣火鍋”新品牌,初期反应良好[68]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将暂停9月18 - 20日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表格及股票需在9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74] 公众持股量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至少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75] 面临挑战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食物成本上升和劳工压力,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并改善餐牌[69] - 公司将引入更多自动化系统及人工智能,为餐厅创新转型[69] 业务增长策略 - 公司已建立专业管理团队,将强化品牌、扩展店铺网络等促进业务增长[70] 企业管治 - 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已在重大方面遵守守则条文并采纳大部分最佳常规[77] - 黄杰龙同时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董事认为其为最佳人选,安排符合集团及股东整体利益[78][79]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有较高独立性,将定期审阅相关安排有效性[8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本期遵守规定标准[81]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2] - 董事会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开会讨论集团财务报告等事项[83] - 集团本期未经审计简明合并中期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及管理层审阅[84] 业绩公告发布 - 中期业绩公告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2023年中期报告将按规定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载[85]
叙福楼集团(0197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