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 公司2023年参与建设铁路大中型项目349个,累计开通里程3406公里[11] - 公司2023年推动印尼雅万高铁高质量开通运营,保障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改造等项目顺利开通[11] - 公司2023年完成3万吨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系统在包神铁路试验段现场设备安装和测试[12] - 公司2023年完成1000km/h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全尺寸悬浮试验[12] - 公司2023年完成第二批"重点支持类"策源地方案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12]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总额为731.21亿元,同比增长0.15%,其中铁路领域251.12亿元(+5.01%),城轨领域131.8亿元(+3.91%),海外领域37.4亿元(+45.18%),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310.89亿元(-8.11%)[26]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为1,688.31亿元[26] - 公司2024年预计高铁弱电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不低于2023年,招标高峰期集中在二季度及四季度[29] - 公司2024年预计将有20余条新建/延长线约800公里线路进行信号系统招标,总体水平低于2023年[30] - 公司2024年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和国家,在既有线改造市场和新建线路市场双向发力[30] - 全球铁路总投资额预计从2020年的3820亿美元增长到2040年的56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8%,其中欧洲铁路投资累计规模将达到23850亿美元,亚洲(除中国外)为16020亿美元[35] - 国内铁路市场总投资额预计达到3.5万亿元,新增铁路营业里程约2.37万公里,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铁路专用线建设投资总额预计达8000亿元[36] - 全球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1412公里,亚洲(除中国外)新增里程667公里,美洲新增里程520公里,国内预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信号控制系统设备市场规模预计每年100亿元[37] - 公司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覆盖的总中标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国内高速铁路控制系统集成项目及核心设备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覆盖40多个城市170余条线路[3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已完成现场示范应用[41] - 公司完成了市域铁路 CTCS2+ATO 系统 3 分钟自动折返、20 秒自动换端功能的现场试验[41] - 公司自主研发了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并已完成现场开通应用[42] - 公司自主研发了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旨在提升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能耗[42] - 公司正在开展面向更高速度列控系统的研究,目标市场为新建时速 400km 以上高速铁路和既有高铁线路的提速改造[43] - 公司在中国拥有授权专利 4618 项,其中发明专利 2434 项[44] - 公司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44] - 公司的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44]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提升了铁路货运效率和智能化水平[45]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部分普速铁路,提高了行车指挥自动化水平和故障条件下的应急处置水平[45]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有效压缩了故障延时,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45]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提高了软件集成的质量[45]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广泛应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中心、车站、车载各类安全控制产品,通过了国际功能安全标准规定的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45]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速铁路,实现了轨道区段占用空闲检查、通过钢轨向列车传递控制信息、实时对钢轨的完整性检查等安全核心功能[45] - 道岔转换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普速、重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创建了国际领先的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45]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提高了被测系统缺陷纠正率和质量可信度[46]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了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完成了覆盖我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的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精准分析[46] - 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交通领域,攻克了高清视频码流的分转发、并发读写等技术难题,引领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的发展[46] - 列车自主运行技术通过平台优化、系统简化、资源细化三大关键创新,实现列车自主资源管理和主动间隔防护,系统结构化繁为简、功能应用以简驭繁,安全防护全程全面[47] - 基于北斗定位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技术以北斗卫星定位为基础,运用多源融合列车自主定位技术,融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多质点动力学模型和列车安全制动模型,综合风压、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列车高安全自主完整性检查技术[47] - CTCS2+ATO自动折返技术实现3分钟内站后自动折返和20秒内原地自动换端,可有效缩短折返间隔时间,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间隔,减少旅客平均等待时间[47] -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采用智能分析算法,使视频系统可自动适用全天候、不同强度光照条件,提高了复杂视频背景环境抗干扰能力,有效提升综合分析性能[47] - 400MHz铁路数字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技术利用数字无线的优势,攻克了有线SIP通信与无线PDR通信桥接、故障弱化时业务保障等技术难题[47] - 列车全自动灵活编组技术可根据不同区间、时段的客流特征,按照行车计划全自动调整列车编组实现客运需求和车辆运力最佳协同的运输组织技术[47] - 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系统采用基于车-地无线通信和车-车通信进行信息传输,具备列车与进路高效匹配、自动驾驶最优控制策略、多车协同驾驶等先进功能[47] - 面向更高速度的列控系统技术突破支持450km/h高速运行的安全控制和设备可靠性瓶颈,攻克主用-后备双系统速差过大难题[48] - 高速磁浮低真空管(隧)道列控系统技术支撑时速600km及以上超高速磁浮磁浮线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分为车载运控、分区运控、中央运控以及定位测速子系统[48] - 货场数字化综合管控技术可实现货物在货场内从进场到卸车、转运、检查、装车、出场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货场前沿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车辆、安防监控等关键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48] -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安全弹性可靠的全自动运行控制技术,实现了全自动运行的安全运行、故障自适应、高效故障恢复和智能运维管理[49] - 公司开发的智轨全轴转向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子导向胶轮智轨列车轨迹跟踪和安全控制[49] - 公司研发的控制平台在线自动化部署技术,提升了现场软件更新升级效率和准确率[49] - 公司通过行车作业行为集中高效管理技术,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了管理成本[49] - 公司开发的区间钢轨断轨检查技术,实现了钢轨健康状态大数据平台和断轨检查功能[49] - 公司攻克了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技术,保障了在轨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49] - 公司利用轨道交通多模态全域感知灾害监测技术,解决了轨道交通沿线复杂环境干扰问题[49] - 公司新增多制式信号系统融合技术,实现了不同信号制式线路间的互联互通与网络化运营需求[50] - 公司开发的高安全弹性可靠的全自动运行控制技术,包括列车休眠唤醒静动态测试和车库门远程关门作业等功能[50] - 公司新增的高安全弹性可靠的全自动运行控制技术,运用了查错、纠错、容错及故障导向安全技术[50] - 公司新增智轨全轴转向控制技术,实现电子导向胶轮智轨列车轨迹跟踪和安全控制[51] - 公司新增控制平台在线自动化部署技术,提升现场软件更新升级效率和准确率[51] - 公司新增行车作业行为集中高效管理技术,提高行车作业行为的规范化和安全性[51] - 公司新增区间钢轨断轨检查技术,实现断轨检查功能[51] - 公司新增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技术,保障在轨产品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51] - 公司新增轨道交通多模态全域感知灾害监测技术,实现从大铁、地铁到智慧城市的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优化[51] - 公司完成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攻克大功率弓网离线放电技术难题[56] - 公司开展低真空管超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研制,完成分区运控系统和舱载运控系统研发[57] - 公司开展SIL4级安全云平台技术研究,已完成联锁产品和城轨轨旁产品需求和技术方案研究[57] - 公司开展海量物联网技术研究,突破海量异构、多环境、多协议设备接入和管理技术,达成十万级设备的连接和数据接入能力[57]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20.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1%[64] - 公司新增申请专利1510件,其中发明专利1281件,新增授权专利820件,其中发明专利667件[62] - 公司完成了C3列控智能分析系统研发,并通过专家试用评审,实现C3列控系统"车-网-地"全链条监测数据和智能诊断[60] - 公司完成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新型列控系统现场综合试验验证,并通过了现场试用考核,投入试运营[60] - 公司完成了普速列控系统车载和地面设备研制,车载LKJ设备获得SIL4安全认证,地面数据服务器设备获得SIL4级安全确认函[60] - 公司完成了货场数字化综合管控系统研制,并在中老国门磨憨货场工程化验证并正式开通[60] - 公司完成了视联网融合分析平台模块架构设计以及主体功能开发、通用算法开发和封装,完成了现场部署[61] - 公司完成了符合新标准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率先通过CRCC认证,并已应用于国铁集团核心节点升级等项目[61] - 公司完成了车站数字化轨道电路系统测试确认和SIL4安全认证,通过了行业技术评审[62] - 公司完成了高频数字化交流电源模块研发,完成了轻量化电源系统的样机常温和高低温测试,形成小批量试生产能力[62] - 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已完成,累计投入金额为4,319万元,具备高铁电磁干扰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模拟能力[67]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累计投入金额为15,858.06万元,已在武汉局、兰州局、呼和局、济南局、沈阳局等推广应用[67]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累计投入金额为18,180.98万元,已完成工程样机开发和功能测试[67] - 新型列控系统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16,294.01万元,已在和若线试用,基于北斗定位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在平煤神马集团矿区铁路启用[68]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20,169.63万元,已在深圳20号线投入商业运营,成为业内首套商业运营的TACS系统[68] - 基础性技术研究累计投入金额为7,084万元,已完成车站数字化轨道电路研发和系统测试确认[68] - 普速铁路列控系统累计投入金额为7,420.54万元,已完成包神铁路试验段H1等级系统测试[68] - 列控联锁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累计投入金额为14,199.21万元,已在和若线铁路投入运营,系统运行超过一年[70] - 信号基础器材研制累计投入金额为2,390万元,已完成机车车载继电器上道试用和轻量化电源模块小批量生产[70] - 欧洲五国车载系统集成开发与认证累计投入金额为1,148万元,已完成ETCS-400T车载系统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集成试验[70] - 地铁智能运维开发和应用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9,030.77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6,950.13万元,已在上海地铁、宁波地铁等地投入试点应用[71] - 轨旁目标控制器开发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10,424.27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8,979.90万元,已在深圳20号线投入应用[71] - 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系统及装备研究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5,130.0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103.61万元,已在凤凰磁浮开通运行[72] - 高速磁浮/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运控系统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3,525.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377.44万元,已完成山西大同阳高超高速磁浮试验线一阶段现场试验[72] - 海外铁路列控系统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建设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4,004.6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055.15万元,已完成北京实验室和塞尔维亚实验室建设[72] - 安全性仿真测试软件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3,55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238.64万元,已完成安性向仿真测试软件开发及测试平台搭建[73] - 市域(郊)新型列控系统及设备研制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2,428.3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801.28万元,已完成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3分钟自动折返、20秒自动换端功能[73] - 泰国联锁设备研制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1,412.3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656.93万元,已完成泰国联锁工程设备开发及测试[73] - 列车自主感知系统开发项目本期投入金额为2,338.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213.49万元,已完成TAPS系统各级文档修改及现场数据采集试验工作[73] - 视联网融合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已完成通用视频接入汇聚、算法仓库等模块的架构设计和核心部分搭建,累计投入金额为1,377.73万元[75] - 基于视频和雷达的轨道交通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已完成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777.33万元[75] - 基于LTE-M的城市轨道交通无线智能调度通信系统已完成车载台和固定台设备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670.91万元[75] - 轨道交通5G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下一代通信设备研制已完成400M数字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样机,累计投入金额为1,691.89万元[76] - 铁路视频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已完成信息安全网关产品研发和云应用管理平台二次迭代版本,累计投入金额为787.80万元[76] - 铁路通信综合监测技术应用研究已完成基于北斗的铁路通信铁塔监测系统主机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784.05万元[76] - 准池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研究已完成地面设备和车载ATP设备的研制,累计投入金额为1,074.07万元[77] - 川藏铁路列控系统研究已完成通信信号系统技术方案编制,累计投入金额为188.48万元[77] - 面向更高速度的高铁列控系统研究,本期投入金额为1,367.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96.12万元,目标是支持时速4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行[78] - 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技术,本期投入金额为1,45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73.47万元,目标是实现轨道交通“控制-调度-服务”业务的一体化运营[78] - 货场数字化管控技术研究,本期投入金额为1,407.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17.59万元,目标是建成一套设备智能化、业务数字化的货运场站数字化管控系统[79] - 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列控系统,本期投入金额为13,2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602.09万元,目标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快速发展[79] - 市域铁路公交化网络化列车调度系统,本期投入金额为4,493.8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162.67万元,目标是提升调度指挥应急响应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80] - 面向行车指挥的城轨运营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期投入金额为5,809.3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810.15万元,目标是实现多专业一体化协同引擎[80] - 基于超声导波的多维能量复合式区间断轨检查技术研究,本期投入金额为1,025.5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55.11万元,目标是研制高可靠、易工程化的区间钢轨断轨检查系统装备[81] - 轨道交通基础装备安全产品研制,本期投入金额为5,608.9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467.64万元,目标是完成新一代轨道交通基础装备安全产品的研制[81] -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工厂化"施工成套技术研究已完成样板站搭建,投入金额为703.37万元[82] - 区间断轨检查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完成技术方案设计,投入金额为70.00万元[82] - 道岔工电设备关键参数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已完成道岔工务几何参数快速检测系统阶段性研究,投入金额为826.70万元[83] -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智能诊断及安全监督技术研究已完成系统测试和技术评审,投入金额为454.00万元[83] - 智轨全轴转向控制系统研究项目已完成原理样机研制和测试,投入金额为254.57万元[83]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3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人民币1.7元(含税)的现金红利,合计1,800,269,230元人民币[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0.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6%
中国通号(68800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中国通号(688009)2024-03-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