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诺亚-B(02162) - 2023 - 中期业绩
02162康诺亚-B(02162)2023-08-24 17: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27百万元,同比增长227%[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12百万元,同比增长22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50百万元,同比增长52%[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2百万元,同比增长61%[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48百万元,同比增长1,807%[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63.8百万元,同比增长148%[1][3]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00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327百万元,同比增长227%[36]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164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250百万元,同比增长52%[3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51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82百万元,同比增长61%[39]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130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的人民币80百万元,主要由于汇兑差额收益减少[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327,124千元,同比增长227.1%[5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12,107千元,同比增长220.2%[5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49,757千元,同比增长52.3%[5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48,145千元,同比增长1807.6%[5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6,967千元,同比增长760.9%[5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8元,同比增长765.4%[58]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8,146千元,同比增长2,524千元[6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6,968千元,非控股权益为1,178千元[6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39,58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6,718千元人民币增长61%[7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18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0.02元人民币增长800%[84] 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管线产品CM310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疗效终点,预计2023年内提交NDA[5] - 公司核心管线产品CM326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期临床研究中完成患者入组[6] - 公司核心管线产品CMG901在晚期实体瘤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良好安全性和疗效,客观缓解率为75%[7] - CM313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2.0 mg/kg剂量水平下显示出初步有效性[8] - CM338在免疫球蛋白A肾病受试者中的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患者入组[9] - 公司拥有9种临床阶段及临床试验申请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11] - CM310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批准,并已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14] - CM310在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III期臨床研究中,主要療效終點均成功達到,安全性特徵良好,預計2023年提交NDA[15] - CM310在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中,已完成180名受試者入組,預計2024年提交NDA[15] - CM310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eCRSwNP)的I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鼻息肉顯著縮小,鼻堵症狀顯著緩解,並顯著降低鼻竇CT評分[15] - 石藥集團已就中重度哮喘治療開展關鍵II/III期臨床研究,目前正在進行患者入組工作[16] - CM326是中國首個獲臨床試驗申請批准的國產TSLP靶向抗體,已完成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成年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17][18] - CMG901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a期臨床研究顯示,客觀緩解率為75%,疾病控制率為100%,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和中位總生存時間尚未達到[19] - CM313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整体客观缓解率(ORR)为34.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32天[21] - CM313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2.0 mg/kg剂量水平下显示出初步有效性[21] - CM313正在进行一项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Ib/IIa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患者入组[22] - CM338正在进行一项针对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II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患者入组[23] - CM355在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24] - CM336正处于I期临床研究的剂量递增阶段,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5] - CM350正处于I期临床研究的剂量递增阶段,用于治疗实体瘤,尤其是肝细胞癌(HCC)[26] - CM369在晚期血液瘤及实体瘤受试者中的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高靶点占有下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27] - 公司新型T细胞重定向(nTCE)平台已开发出多个双特异性抗体,包括CM355、CM336及CM350,均已进入临床阶段[30] - 公司创新抗体发现平台已开发出多个候选药物,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及Fc功能增强抗体[31] - 公司生物评估平台已开发出多种细胞分析和动物模型,以支持靶点验证及分子选择[32] - 公司高通量筛选平台在三个月内成功识别出可用于生产候选药物的细胞系,加速药物开发流程[33] 生产基地与产能 - 成都生产基地产能总计18,600升,符合国家药监局及FDA的cGMP规定[10] - 公司收购成都松柏社区1组地块,拟用作新总部及在研药品生产厂房[10] - 公司位于成都的生产基地产能总计已达18,600升,符合国家药监局及FDA的cGMP规定[28] -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符合cGMP的生产能力,以提高生产成本效益[35] 合作与许可协议 - 公司与AstraZeneca签订CMG901全球独家许可协议,获得63百万美元首付款,潜在总付款额达1,125百万美元[7] - KYM與AstraZeneca簽訂全球獨家許可協議,AstraZeneca將支付6300萬美元首付款,並在達成里程碑後支付最多11.25億美元[20] - 公司与AstraZeneca订立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开发及商业化CMG901[34]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的100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900万元,主要由于其他金融负债及银行借款利息各增加400万元[40] - 公司应占合营企业北京天诺健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亏损为200万元,亏损减少主要由于临床研究开支减少[41]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3,309,974千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146,650千元,非流动资产总额从622,342千元增加至921,078千元[42] - 公司定期存款及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2年12月31日的2,943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2,712百万元,主要由于日常运营所用现金[43]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6月30日的-165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40百万元,主要由于收到AZ的首付款[44] - 公司资产质押总额为430百万元,包括账面净值234百万元的楼宇及土地使用权,以担保银行借款[4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15%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7%[45] - 公司重大投资包括以253,543,600元收购成都松柏社区1组的地块,拟用作新总部及生产厂房[46] - 公司资本承担为19百万元,用于制造工厂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47]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主要由于持有非功能货币计值的定期存款及金融资产[4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750名全职雇员,其中6名在海外工作[50]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1,111百万元将用于核心产品及关键候选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56]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159百万元将用于其他管线产品的临床前评估及临床开发[56]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112百万元将用于一般公司及营运资金用途[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553,556千元增长至777,730千元,增幅达40.5%[61] - 使用权资产从30,878千元增长至98,912千元,增幅达220.3%[61] - 存货从44,495千元增长至80,431千元,增幅达80.8%[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604,070千元增长至1,115,195千元,增幅达84.6%[61] - 流动负债总额从379,699千元减少至228,953千元,降幅达39.7%[62]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13,399千元增长至464,482千元,增幅达117.7%[62] - 公司资产净额为3,374,293千元,较2022年底的3,339,218千元略有增长[6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21,07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622,342千元人民币增长48%[71] - 应收账款总额为5,621千元,其中一个月内的应收账款为5,132千元,三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为489千元[8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34,067千元,其中三个月内的应付款项为31,014千元,三至六个月的应付款项为1,288千元,六个月至一年的应付款项为1,113千元,一年以上的应付款项为652千元[86] - 贸易应付款项不计息,通常按30日至60日的期限结算[86] 收入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为326,450千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为0[7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为67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0,000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70] - 公司与制药公司合作收入为326,45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0,000千元人民币增长226%[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合作收入为327,12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0,000千元人民币增长227%[7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CM326合作收入为43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0,000千元人民币下降99.6%[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CMG901合作收入为326,450千元人民币[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汇兑差额收益净额为31,11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99,692千元人民币下降68.8%[76] 公司运营与员工 - 公司正式员工人数共计750人,其中临床开发及运营员工超过250人,生产及质量控制员工超过340人[1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收购成都康诺行18.6992%股权,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0] -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科技及药品研发,未进一步细分经营分部[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