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慧聪集团(02280) - 2023 - 中期业绩
02280慧聪集团(02280)2023-08-25 22:45

财务业绩 - 持续经营业务产生总销售收入及收入约89.06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1.169亿元增加约27.894亿元或45.6%[1] - 经调整利润净额约为134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经调整亏损净额约4810万元[2] - 经调整EBITDA约为694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990万元[2] - 持续经营业务产生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8.097亿元,2022年同期约为7470万元[3] - 持续经营业务产生之每股摊薄亏损为0.6181元,2022年同期为0.0571元[4]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6.47733亿元,2022年同期为58.52265亿元[6] - 2023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亏损为7.19426亿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亏损[6]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销售收入及收入为8906320千元,2022年同期为6116947千元[27][28]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847867千元,2022年同期为81952千元[27][2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0282千元,2022年同期为16356千元[27][28][2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4276千元,2022年同期为7309千元[32] - 天津国开2023年上半年亏损643千元,其财务业绩已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32] - 2023年上半年出售广州慧聪叁陆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收益约8041千元[29][30] - 2023年上半年出售上海行欧化工有限公司收益约17310千元[29][31]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拨备为177253千元,2022年同期为42433千元[27][28] - 2023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亏损为719426千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8.103亿元,2022年同期为7473.5万元,每股基本亏损总额为0.6186元,2022年同期为0.0571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38] - 2023年上半年整体经济反弹未达预期,尤其是中国线上广告行业[4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销售收入及收入约8906.3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5.6%,主要因智慧产业事业群“棉联”销售收入增加[59] - 截至2023年上半年,经营开支由2022年上半年约252.5百万元减至约239.4百万元,主因员工成本及佣金减少[6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810.3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74.7百万元,亏损主因科技新零售事业群ZOL商誉减值及小额贷款业务减值拨备[6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来自科技新零售、智慧产业、平台与企业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占比分别约为11.6%、87.7%、0.7%[63] - 科技新零售事业群未达预期业绩,销售收入约1037.4百万元,亏损约747.6百万元,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732.5百万元及收益约2.2百万元[65] - 因中关村在线业务表现及展望,2023年上半年确认该事业群相关商誉减值约719.4百万元[65] - 兆信股份总销售收入及纯利大幅增长,推出一码通SaaS版6.0和一码通专业版3.0,升级全国大区营运中心,获四项荣誉[72] - “棉联”销售收入上升约173%至约70.68亿元,“买化塑”交易收入较2022年同期大幅下降[73] - 集团融资服务业务利息收入约4779.2万元,未偿还融资服务业务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净额以及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分别约为12.33594亿元及2.38882亿元[75] - 集团小额贷款融资业务产生重大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1.676亿元,已逾期贷款约1.63亿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融资服务业务约25.49%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来自五大客户[77] - 截至本期期末,相关贷款未偿还结余约2.431亿元正处于法律诉讼中[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739亿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6.222亿元[8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借贷约为8.5790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70277亿元减少[8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约为17.30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8.784亿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亏损842948千元,2022年同期为74643千元[113] - 2023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亏损719426千元,2022年无此项亏损[113]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177253千元,2022年为42433千元[113] - 2023年经调整利润净额13449千元,2022年亏损48149千元[113] - 2023年经调整EBITDA为69447千元,2022年为9875千元[113]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3865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97934亿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1.3051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59924亿元[9]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43.6917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6.57858亿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73069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09118千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01118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79229千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为436917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657858千元[10]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2.9088亿元,投资物业2.4266亿元,无形资产6.5649亿元,商誉33.2679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有不同程度变化[3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8.6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507亿元有所减少[4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12.7592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93442亿元减少[44] - 2023年6月30日融资服务业务客户贷款总额为16.17763亿元,应收贷款净额为12.33594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6.36035亿元和14.19452亿元[45] - 2023年6月30日减值拨备为3.8416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6583亿元有所增加[45] - 2023年6月30日第1、2、3阶段预期亏损率分别为4.91%、18.98%、96.89%,总计23.75%;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0.92%、2.79%、81.80%,总计13.24%[4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2.9438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235亿元[48] - 2023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8.5790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0277亿元[49] - 银行借贷平均年利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6.43%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5.57%[50] - 由金谷银行提供的银行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5.12亿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4.95亿元,年利率从6.93%降至5.93%[51] - 无担保银行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0.8亿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3.7亿元[51] - 其他借贷中,2.3亿元免息借贷将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52] - 2023年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天津国开集团资产净值为11911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754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金谷银行9.8%股权,总投资成本约为3.83885亿元,公平值为2.93178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约6.7%[87] 业务板块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业务包括通过B2B交易平台销售货品、提供广告及线上服务、销售防伪产品及服务等[1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为科技新零售、智慧产业、平台与企业服务三个业务板块[23][24] - 中关村在线将从核心能力、营销能力、内容生态三方面推进提升[66][67][68] - 智慧产业事业群凭“聚焦”及“重度垂直”策略运营,包括“上海慧旌”“兆信股份”“棉联”“买化塑”[69] - 集团暂停360平台营运实体的营运,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关闭过程[74]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公司于2021年决定终止天津国开物业租赁业务,其财务业绩及减值开支已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3][14] - 2021年公司订立协议出售天津国开全部股权,截至2023年6月30日出售尚未完成[25] - 北京慧聪科技转让天津国开全部股本权益给北京小犀角,转让价3亿元分五期支付,集团需支付赔偿及仲裁费1260万元[104] 会计准则 - 公司采用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前期确认金额无影响,预计对本期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19] - 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部分经修订准则将对公司生效[20] 经营分部评估 - 主要经营决策制定者为执行董事,根据除所得税前亏损计量评估经营分部表现[21][22] 估值相关 - 估值所用税前折现率为17%,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2022年为24%,最终增长率均为3%[43] 信贷政策 -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90天至180天的信贷期[43] 诉讼与仲裁 - 公司一附属公司涉及一起索赔金额为3.5119亿元的民事诉讼,截至公布日期仍在进行中[54] - 2022年3月21日集团收到仲裁通知,买方就损毁索偿10065.5万元[56] - 2023年6月7日仲裁程序结束,集团须向买方支付1256.9万元赔偿及仲裁开支[57] 集团战略与目标 - 集团战略目标为创造长远价值,优先处理核心业务,降低债务水平[80] - 集团今年核心目标之一是兆信股份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已在上半年启动[81] - 2023年2月24日公司宣布建议兆信股份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已获公司股东批准,北京证券交易所已正式接纳申请[100][101] 人员与组织架构 - 2023年2月3日张永红辞任首席执行官,刘军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102] - 2023年6月2日修订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的特别决议案获批准并生效[103] - 审核委员会由张克、祁燕、郭凡生组成,职责为检讨及监察集团财务申报和内部监控程序[107]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审阅集团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109] - 自2023年2月3日起,刘军兼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14] 股份与股息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09931119亿股[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5616.5706份购股尚未行使[9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99] 其他 - 本期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股份行为[11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用841名员工[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