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岳集团(00189) - 2023 - 中期业绩
00189东岳集团(00189)2023-08-25 17: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1.98亿元,2022年同期为101.13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5.73%,2022年同期为36.86%[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88亿元,2022年同期为23.81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08亿元,2022年同期为19.68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13元,2022年同期为0.76元[3]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67.4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4.93亿元[3] - 2023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7.57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8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198111千元人民币,除税前溢利为287755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113288千元人民币,除税前溢利为2381058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92,031千元,2022年同期为60,705千元;其他收益或亏损为1,785千元,2022年同期为34,784千元;总计93,816千元,2022年同期为95,489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贴为34,350千元,2022年同期为16,557千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44,738千元,2022年同期为34,188千元;其他利息收入为3,710千元,2022年同期为6,833千元;杂项收入为9,233千元,2022年同期为3,127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政府补助30,978,000元,2022年同期为13,188,000元;贴现利息收入为3,710,000元,2022年同期为6,833,000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79,686千元,2022年同期为413,418千元;即期税项为282,540千元,2022年同期为405,046千元;递延税项为 - 202,854千元,2022年同期为8,372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附属公司未分派盈利的递延税项负债为9,123,000元,2022年同期为52,354,000元[21] - 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征收,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4,503千元,2022年同期为4,811千元[20][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扣除无形资产摊销3,684千元、物业等折旧581,973千元等;2022年同期扣除无形资产摊销8,111千元、物业等折旧423,321千元等[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宣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60港元,总计1,352,213,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196,613,000元);2022年同期宣派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4港元,总计766,254,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20,666,000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83871亿元,2022年同期为16.92775亿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而言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2.12131亿股,2022年同期为22.36097亿股[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根据员工购股权计划购买了334.5万股普通股,2022年同期为132.1万股[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回及注销150.1万股普通股,2023年同期无购回或注销[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约人民币71.98111亿元的收益,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01.13288亿元减少28.83%[4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降低至15.73%(2022年同期:36.86%),综合分部溢利率为3.85%(2022年同期:24.09%)[4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率为3.78%(2022年同期:23.56%)[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除税前溢利约人民币2.87755亿元(2022年同期:人民币23.81058亿元)[42]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08069亿元(2022年同期:人民币19.6764亿元)[4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币2.07032亿元(2022年同期:人民币19.50435亿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人民币7,198,111,000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113,288,000元减少28.82%,总业绩为盈利人民币276,845,000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435,791,000元减少88.64%,总溢利率为3.85%,去年同期为24.09%[44] - 分销及销售开支由去年2.18亿元增加16.29%至2.54亿元[53] - 行政开支自去年5.68亿元减少60.56%至2.24亿元[54] - 融资成本自去年1715.9万元减少91.11%至152.5万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性支出约为7.44亿元,去年同期为16.16亿元[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达167.4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9.47%[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达42.6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16亿元[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借贷,负债比率为–25.45%,2022年12月31日为–28.75%[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人民币74,145,000元银行存款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6,166,000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8,734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7,549名[60]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8][6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高分子材料对外销售2275072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224466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上半年高分子材料对外销售3318963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1148539千元人民币[16] - 2023年上半年有机硅对外销售2502180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 - 222336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上半年有机硅对外销售3451972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636691千元人民币[16] - 2023年上半年制冷剂对外销售1452853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168240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上半年制冷剂对外销售2087848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353822千元人民币[16] - 2023年上半年二氯甲烷、PVC及烧碱对外销售601312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91906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上半年二氯甲烷、PVC及烧碱对外销售764785千元人民币,分部业绩213517千元人民币[16]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对外销售约为人民币2,275,072,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45%,业绩盈利人民币224,466,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0.46%,溢利率为9.87%,去年同期为34.61%[44][46] - 有机硅分部对外销售为人民币2,502,180,000元,较去年减少27.51%,业绩亏损人民币222,336,000元,较去年盈利减少134.92%,溢利率为 - 8.89%,去年同期为18.44%[44][48] - 制冷剂分部对外销售为人民币1,452,853,000元,业绩盈利人民币168,240,000元,溢利率为11.58%,去年同期销售为人民币2,087,848,000元,业绩盈利人民币353,822,000元,溢利率为16.95%[44] - 二氯甲烷、PVC及烧碱分部对外销售为人民币601,312,000元,业绩盈利人民币91,906,000元,溢利率为15.28%,去年同期销售为人民币764,785,000元,业绩盈利人民币213,517,000元,溢利率为27.92%[44] - 其他分部对外销售为人民币366,694,000元,业绩盈利人民币14,569,000元,溢利率为3.97%,去年同期销售为人民币489,720,000元,业绩盈利人民币83,222,000元,溢利率为16.99%[44] - 制冷剂分部对外销售为14.53亿元,较去年20.88亿元减少30.41%,业绩盈利1.68亿元,同比减少52.45%[49] - 二氯甲烷、PVC及烧碱分部对外销售由去年7.65亿元减少21.38%至6.01亿元,业绩盈利9190.6万元,同比减少56.96%[51] - 其他分部对外销售为3.67亿元,较去年4.90亿元减少25.12%,业绩盈利1456.9万元,同比减少82.49%[52] 业务产能情况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PTFE产能5.5万吨/年,HFP产能1万吨/年,FEP产能1万吨/年[47] - 有机硅业务分部单体产能60万吨/年[48] - 集团R22产能为22万吨/年,R125及R32各有产能6万吨/年,R142b产能3.3万吨/年[50]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2023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市场景气度低,氟硅化工行业受影响,公司多个重要产品下游需求弱、价格下滑,导致收入下降和利润压缩[32] - 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约为人民币4.75928亿元,约占总收入的6.61%[34] - 上半年新增新产品牌号53个,获授权专利47项,目前共有授权专利587项,发布标准5项,目前共发布各类标准108项[34] - 公司将在下半年完善采购、维修、项目建设、运输等方面的流程制度、合同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38]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8月21日与公司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会面,检讨集团会计准则及常规等事宜[63] - 公司偏离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第A.2.1条守则条文,张建宏先生身兼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68][69] - 公司为单一性别(男性)董事会,致力于在2024年12月31日前任命至少一名女性董事以实现性别多元化[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第A.2.1条外,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68] 员工购股权计划相关 - 雇员购股权计划自2018年12月27日起为期10年生效及有效[71] - 集团注入现金总额不得超过13亿港元用于购买股份[71] - 2023年6月30日,受托人持有4612.9万股股份,价值5.49201亿港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购买334.5万股股份,价值1855.2万港元[72] - 报告期间,无根据雇员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72] 其他 - 公司已成立36年[41] - 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9月底之前寄发予公司股东[72]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9.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13亿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3.6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1.32亿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9.2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73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5.3587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40268亿元[2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12.2605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79458亿元[26] - 2023年6月30日,应收票据包括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约3267.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